多客范文网 >鉴定材料

先进人物和事迹材料8篇

写事迹材料是一件考验我们语言组织能力的事情,一篇优秀的事迹材料一定是经过我们认真思考后写出的,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材料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先进人物和事迹材料8篇

先进人物和事迹材料篇1

遇见一道亮丽的风景总是让人格外的心情愉悦,而面对能坚持本色始终不为同化的风景,更是令人由衷地赞美。那是对众多名山大川盛名难副的遗憾之余最真切的期盼。而__说,她想成为的是一道行走的风景。

坐在面前的她是如此的娴静,说话语调平和,脸上一直荡漾着一抹淡定而又自信的笑容。若单以外表论,实在很难将她与工作中雷厉风行、铁面无私的税官形象重叠起来。关于这一点,__笑笑说:“那是因为岗位角色的需要,真正能胜任工作要求,除了业务技能,还应该有整个身心的投入状态。”她的这一解释,也许正是一路走来收获满途的原因所在。难得的是,身为南通市劳动模范、省“巾帼建功”先进行业标兵、省“巾帼建功”十大行业标兵、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的她,没有因炫目的光环而迷醉,依旧保持着令人感觉亲切的从容和平实。

从__身边同事中了解到,她成为__市地税局计划财务科的领导还只很短的时间,但你绝难从她身上看到一丝初担重任的稚嫩,究其原因,是二十余年的业务积累以及在岗位上独当一面的基层历练,让她具备了良好的'整体装备,不惧任何的改变,更是极快适应。当然,这份功底得来不易。

二十年前刚踏上税收工作岗位的__,很年轻,才高中毕业,也很青涩,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更谈不上专业能力,短时间的岗前培训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说起那段日子,__笑言真的挺艰难,因为很多东西都不懂,工作上磕磕碰碰不顺利,又是在离家很远的农村,夜里就分外想家,甚至起了放弃的念头。当时乡所只有两名税务干部,她是内勤。由于人手不够,她就主动协助同事兼做其他工作。刚刚学会骑自行车的她经常要骑几公里路去纳税户那里催缴税款,在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上不知摔过多少回,可第二天她总又一拐一拐地出门了。征收屠宰税是一项极为辛劳的工作,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来说显得尤为艰苦。尽管如此,清晨检查市场,夜间检查屠宰户,从没少过她的身影。同志们看她是女同志就劝她不要参加了,她却说:“越艰苦越能锻炼人”。她凭借着刻苦和毅力,终于捱过了这关。

为了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做一名合格的税务员,__除了参加局里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外,每天下班以后还自学会计和税收业务政策。当时乡镇经常停电,她就点着蜡烛坚持学习。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农村小镇低矮的宿舍里,在孤灯和幽烛的陪伴下,她坚持着先后读完了《工业会计》、《国家税收》等专业书籍。为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她更是以无比的热情参与所里的每一项工作,虚心向老同志请教,积累工作经验。1994年她报考了中央党校函授大专,利用中午、晚上、星期天等业余时间贪婪地获取知识养分,十六门主课门门得优,紧接着又报考通过了本科的学习,并连续两次被评为省优秀学员。在不懈的追求下,她先后取得了计算机及英语中级证书和经济师中级职称。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以及专业知识的日益夯实,她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并在1997年南通市地税局组织的计、会、统业务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在__市地税局历次的税收会计业务竞赛和业务考核中,她的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

__深有感触地说,是学习给了她不断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虽然那段日子把自己压得很苦,但值得。从未停歇的学习,不仅赋予了__一身扎实的硬功夫,更为重要的是,在她由懵懂天真到成熟干练的转变过程中,一直保存着一份对工作的热爱,为税收事业奉献一切的深厚感情。

先进人物和事迹材料篇2

陈陆的抗洪“战役”,是从7月18日开始的。

那天开始,庐江整个县城内涝,消防救援大队的接警电话几乎响个不停。陈陆一边请求合肥救援支队增援,一边带着队员们马不停蹄地从一个救援现场赶赴另一个救援现场。

凌晨回来,清晨出发,陈陆每天只和衣而眠三四个小时,就连吃一份盒饭也只匆匆扒拉几口。“等着我过来!”成了每天陈陆辗转在县城和乡镇救援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脸上、手背都被晒得发红蜕皮,陈陆本就带有伤病,再加上长时间泡在水里,他的膝盖乃至全身很快开始浮肿,膝盖疼痛难忍,已经影响正常弯曲和行走。

就这样一次次,陈陆和队员一起,背着老人,扛举着孩子,把他们送往安全地带。一位70多岁的瘫痪老人被救出后,拉着陈陆的手连声道谢,陈陆只是憨憨地笑,摆摆手,又冲向了下一个“战场”。

庐江县鲍井新村的孕妇解启霞听说陈陆失联的消息后,禁不住泪流满面。她是陈陆冒着大雨从洪水中转移出来的。她说她始终记得,陈陆有一双特别有力的手和沉稳洪亮的声音。

从7月18日到他落水的那一刻,陈陆和队员们在抗洪救援一线,连续奋战了96小时,出警411次,解救和疏散群众2665人。这些数字,见证着一名消防英雄在抗洪救援一线践行铮铮誓言和赤诚初心。

用生命诠释“人民至上”

陈陆是江苏江都人,父亲是军人。穿上军装,一直是陈陆的愿望。20_年12月,他如愿参加消防工作,在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为大队级正职、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20_年汶川大地震,陈陆是安徽省第一批去增援的消防队伍中的一员。在震后的汶川救援中,陈陆拖着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的伤腿,背着30多公斤重的破拆器材,连续10天在震区搜寻生命。那年,他被评为“合肥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_年6月,庐江县遭受洪灾。陈陆连续奋战35个小时,带队营救和疏散2430人。群众无一伤亡,陈陆自己却当场累到晕倒,经历2个小时的抢救之后才转危为安。那年,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被安徽省公安厅记集体三等功。

陈陆履职的19年里,获得很多荣誉。“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然而这一次,他的荣誉却让所有人泪目。

7月26日,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追授陈陆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7月27日,应急管理部批准陈陆同志为烈士;7月28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追授陈陆同志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

在战友们眼中,陈陆爱笑,“没架子”,热爱工作。

然而,在家人眼中,陈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结婚后,他几乎每两个星期才回一次家陪陪妻子和孩子。在陈陆的办公桌上,一个崭新的消防车模型还静静地立在那里。那是陈陆给4岁的儿子特意准备的礼物,是一个消防员父亲一个多月没能回家,想给儿子的道歉和补偿。

“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恪尽职守、苦练本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

20_年消防部队改制,陈陆选择继续从事消防救援工作。这是他选择留在“火焰蓝”那天的誓词,也是他曾很多次带着新消防员,一遍遍宣读的誓词。战友们说,他用生命践行了这样的誓言,用生命为“人民至上”做出了最赤诚的诠释。

据了解,入汛以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参加各类抗洪抢险救援超过1万起,营救遇险被困群众近4万人,疏散转移被困群众近11万人。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防汛抗洪一线,依然挺立着众多如陈陆一样的“火焰蓝”身影。

先进人物和事迹材料篇3

,二年级学生,现任班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热爱祖国,热爱学校和班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活泼热情,多才多艺,学习成绩优异,体育、舞蹈、绘画等方面表现也比较突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一、班级管理以身作则,尽职尽责。作为学习委员,处处以身作则,起到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老师交给的任务都能非常高兴地接受,做到有始有终,是老师们称赞的好干部。每天准时到校,协助老师管理好本班同学们的晨读,中午午休期间对大声喧哗等违反纪律的同学敢于大胆制止,让班级形成好的学风。能耐心细致地收发同学们的作业,和同学融洽相处,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

二、乐于探究,勤奋刻苦。学习上十分认真,一丝不苟,各项作业都能认真完成。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遇到难题,能积极向老师求教。并且主动帮同学讲解疑难问题,全班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爱好广泛,积极向上。自入学以来,注重各方面全面发展,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参加校运会比赛获奖,被评为体育之星,多次参加舞蹈比赛并获奖。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文明学生。在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下,一定会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先进人物和事迹材料篇4

感动,它像一把火,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感动,它像一根蜡烛,给我们带来光明;感动,它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感动,它像……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让我们感动。那些感动“惊天地泣鬼神”让我们为之震撼。

今日,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胡忠、谢晓君夫妇的所作所为。他们在藏区坚守指教12年。在这之前,他们都在成都中学当教师。胡忠的事四川一所福利学校急需教师,当时他想都没想,毅然决然地前去支教。3年后,谢晓君带上年幼的女儿,也去四川支教了。高原的天气让谢晓君腰酸背痛,可她却不肯去看病,依然坚持着。

他们带上三岁半的女儿,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这一件感人至深的事情,怎能不激励我们我们的奉献自我呢?事实上,感动不仅仅是舍己为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同学有问题时,专心致志的帮忙他们一起度过难关,甚至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这些小事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也不足以堪称伟大,但却能温暖我们的心,让我们沐浴在美德之中。

胡忠夫妇是平凡人,但他们却做了不平凡的事。他们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学习!

先进人物和事迹材料篇5

说到体育,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些耳熟能详的运动员,如苏炳添,孙杨,张继科……大家一定是某一位体育明星粉丝吧!我的偶像就是以速度著称,号称“亚洲飞人”的.——苏炳添。

苏炳添,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中国国家田径队队员,是中国田径的主力军。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号称“亚洲飞人”。20__年2月6日,苏炳添以6秒43夺得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男子60米冠军,并刷新亚洲纪录。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两大体育盛事吗?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就是20__年俄罗斯世界杯和雅加达亚运会。

苏炳添在雅加达亚运会中有一张精彩绝伦的比赛——男子100米决赛。

比赛开始了,苏炳添风驰电制,如箭离弦般地冲向终点。他拼尽全力,因为他知道,自已背负着使命,有13亿双眼睛在盯着他,为了金牌,为了自己和国家的荣誉,冲啊!苏炳添,你可以的,你是“亚洲飞人”。果然,苏炳添以9秒92的成绩,获得了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冠军,并刷新了亚洲纪录,他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自从这场比赛之后,我更彻彻底底地迷上了苏炳添,成了“苏粉”。我爱“亚洲飞人”苏炳添。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这是强者留下的箴言,也是成功的借鉴。专注执着,科学追求,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三把钥匙。

先进人物和事迹材料篇6

__,男,布依族,中共党员,1987年2月出生,籍贯贵阳市白云区,大学生退伍军人,于20_年2月到沙文镇人民政府从事禁毒、信访、综治等政法工作,于20_年4月28日至今任沙文镇人民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尽责履职勇担当

该同志于20_年1月28日被区委组织部抽调到白云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沙文收费站卡点执勤,担任该卡点执勤班长,执勤时段为每天18:00——24:00。该同志工作严谨,时刻以一个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强担当做表率。该同志积极协助点位长王远统筹开展工作,合理安排该班次成员的工作分工,有效统筹该班次卡点的值班值守工作。自1月28日以来,有效统筹协调该班次工作人员156人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检查车辆1400车次,检查人员3358人次,其中,涉及外省车辆(或本省车辆从外省返黔车辆)259车次,严格落实了检查防控“站不漏车、车不漏人”的工作要求。作为党员,他时刻带头做表率,在风险高危处总看见他,遇见省外或从外省返黔的车辆检查时,他都是站在最前面,详细了解该司乘人员情况并做好登记,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置,充分发挥了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稳定辖区防控形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情防控监测点撤了后,他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新的一轮抗疫工作中,统筹好综治办的大情小事,做好包村工作,带队进家入户指导村民们及外来人员扫描贵州110及贵州健康110两个二维码。从防疫工作开始至今,持续的加班加点他一直保持着高涨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常说:作为党员,就应该站在最前面做好表率,严守第一道防线,尽责履职担当,就是保护家人,就是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

勇站疫情一线,“夫妻档”值守尽责,初心如磐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

该同志自己是这样做的,并将这种勇于担当、敢于付出、甘愿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的精神影响着家人,其妻子曾晓梅,女,苗族,中共党员,现年30岁,于20_年8月至今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急诊科担任护士一职,目前,夫妻两人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在疫情防控狙击战中,妻子踊跃报名参加第一批次赴武汉援助的医护人员,因名额有限,科室特殊,人员较少的因素,而没有被入选,她不但没有气馁,而是更积极地投入到急诊科的抗疫一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作为贵州省指定开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热门诊的183家医疗机构之一,该发热门诊就设置在急诊科,她说:“因为我是一名中共党员、一名护士,就更应该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尽责履职担当,只要疫情防控工作一天未结束,我们将一直‘逆行’,冲锋在抗疫一线”。

舍小家顾大家,愧疚化为动力,无悔坚守到底打赢这场硬战

该同志夫妻现有一个小孩,女,一岁半,正是学习说话的阶段,因夫妻两人都在疫情防控一线,不能很好的照顾孩子、陪伴孩子,便将孩子送到老家给爷爷奶奶照顾,每天休息的时候通过微信视频和孩子拉近乎;年迈的父母身体也没有那么硬朗了,每次跟他们视频都叫他们保重身体,父母却笑着说“没事,我们身体好着呢,娃儿你们也放心吧,有我吗照顾着呢,你们就安心投入到工作中吧。”无论是对女儿还是父母,作为儿子、儿媳都是愧疚,但是夫妻俩说:“我们都是党员,都有岗位职责,疫情面前更应该站在前面,只有这样,才能尽责履职担当,只有守好第一道防线,才能保护亲人,才能真正践行有国才有家。孩子长大后,她也会像其他亲人一样支持我们的抉择”。小两口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只因他们的名字叫“党员”,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

先进人物和事迹材料篇7

__是一名制样员,虽然工作比较简单,但却责任重大,她深知所制煤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煤样化验结果才不出偏差。x本着“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的原则,扎扎实实地从细微处入手,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自20__年3月进入华能铜川照金电厂以来,始终抱着“电厂是我家,繁荣靠大家”的信念,以快乐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一直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对待每项工作,力求把制样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为我厂的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贡献,真正做到与铜川照金电厂共同成长发展,现将x的先进事迹介绍如下:

第一,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她利用业余时间了解新制样机的结构和性能,熟悉设备原理和操作,虚心向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请教工作流程、常见故障及日常维护等知识,对现场隐患的排查能够及早预警并协调配合消缺,为制样工作争取时间。本年度先后对全自动联合制样缩分机倾翻斗链条断、提升机链条断、一级圆盘缩分器犯卡、水分样仓门开关不到位、堵煤、喷码机喷头堵塞等许多异常都能在第一时间内提出疑虑,并联系消除隐患,确保制样机的正常运行。20__年全年个人累计制样183000份,操作无失误、送样无延时。并在今年的技术比武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第二,本着“变废为宝,节支降耗”的原则,她带领制样人员加大了弃料回收力度,每次送样工作结束后,从化验室收回弃料,拆掉包装袋统一倒入卸煤沟,据统计平均每日回收800公斤,年回收约292吨,为厂节约大量能源。新制样机投入以来,她发现新设备喷码机很费材料,墨汁和稀释液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喷码机的工作温度在0℃到40℃之间,气温高启停喷码机不受影响,气温低反而受很大影响。所以为了节省资金,夏天,制样工作结束后停运喷码机,冬天由于室温太低,喷码机长期运行,这样节约了不少费用。

第三,x严格执行厂部及部门的管理制度,规范制样流程,由于矿点多、采样量大、一个矿可能要做两、三个样,有时特样也要做五、六个,在储煤期为了不耽误化验,保证当日出化验结果,有时不得不牺牲午休时间加班加点到下午一两点钟,目的就是为化验争取时间,争取下班前出化验结果。而且她很注重自身的人品道德,积极带领组员学习厂部与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并且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相关文件,提高自己的认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厂完成年终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在文明生产方面,为营造整洁优美的环境卫生,她动员组员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要求制样间各部无死角,设备各部无积煤,每次制样工作结束后亲自带头打扫卫生,多次受到部门和厂领导的表扬。

__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很荣幸被评为三八红旗手,所有这些都是与领导的关心和组员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的,感谢领导的栽培和同事的帮助,成绩属于过去,荣誉属于集体,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做好每一天的每一项工作,继续本着‘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的原则,以严细实快,精益求精,持续改进,追求极致的思想去工作,从点点滴滴做起,而且要将点滴做细、做完美,树立起一流的思想,形成一流的管理理念,最终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先进人物和事迹材料篇8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在60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2倍。"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杨振宁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这样说道:"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象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抗疫英雄人物先进事迹5篇

人物的事迹材料7篇

人物的事迹材料推荐6篇

人物的事迹材料模板7篇

孝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7篇

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8篇

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精选8篇

申报先进个人事迹材料8篇

学习先进教师事迹材料8篇

优秀党员和事迹材料优秀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876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