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鉴定材料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优秀7篇

透过事迹的整理,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通过事迹材料的撰写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坚定地面对挑战,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优秀7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1

半岁时,江梦南因用药物失聪,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从小到大,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她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

按照计划,江梦南将于明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她就读生物信息学专业,江梦南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那就是解决生命健康的难题。

时间回到29年前,在江梦南仅有半岁时,因为肺炎误用药物,导致她的左耳损失了大于105分贝,而右耳的听力则完全丧失,临床上被诊断为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

虽然在她1岁时就配备了助听器,但听障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上课”对江梦南而言十分吃力,硬生生地听了几年课后,她练出了读唇本领。从此,江梦南开始了用观察唇语去“听”别人说话。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她考出了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在2018年,江梦南的困扰得到了缓解。研究生入学前,她在右耳植入了人工耳蜗,告别了26年的'无声世界。然而,人工耳蜗只是解决了“听到”,但由于听觉中枢空窗期太长,需要坚持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来解决“听懂”的问题。

2021年试用集成腾讯天籁音频ai技术和腾讯会议远程康复功能的“美讯听宝”后,江梦南的听力康复变得更简单高效,听力康复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江梦南从未停止探寻“优化交流”的方式,她尝试在“美讯听宝”app上,通过腾讯会议接受远程的听觉康复训练。这是腾讯天籁行动推出的首个集成“听力测试+ai辅听+远程听力康复服务”的平台,可提升单音节识别率66%。

3月3日晚,江梦南入选为“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就在同一天,也是全国爱耳日,腾讯天籁行动启动2.0升级,中国聋人协会、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社、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联通、腾讯公益、南方周末等机构共同发起“天籁听未来行动合作体”。

为了帮助更多青年听障人群的扫清听力障碍,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会议天籁实验室联合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天籁青年人才基金”,宣布未来一年内将为100位以上听障青年人才进行人工耳蜗手术补贴和听力言语康复补贴,使他们听得更好,说得更好,打破听力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在各个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像江梦南这样的听障人士还有很多,他们仍在等待像天籁行动这样的科技公益项目救助,为生活带来新改变。”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理事、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表示。

如今已是厦门大学博士的赵蚰竹,在“天籁青年人才基金”的帮助下植入人工耳蜗。目前,蚰竹的盲听基本可以达到60%。尽管有些声音还听不太明白,但是它带来的新鲜、生动、丰富的声音让蚰竹非常兴奋。

随着“天籁青年人才基金”的成立,希望有更多的“江梦南”和“赵蚰竹”受益,扫除听力障碍,更好地向社会施展才华与抱负,实现自己的梦想。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2

回顾历史长河,微风阵阵,浪花朵朵,一时多少豪杰。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亚洲飞人”苏炳添以9秒98获得第六名,创造了历史,成为我心中的英雄。

和许多调皮的男生一样,苏炳添小时候也很爱表现自己。他喜欢奔跑时风驰电掣的感觉,便参加了田径队。2007年,18岁的苏炳添进入了广东省队。刚进专业队时,他的成绩不错,练了近一年,成绩不升反降。他心中很不好受,为什么经历了长时间的训练,成绩反而退步了?他甚至一度想过放弃。教练袁国强却说:“你之前不是跟我练习,所以这段时间成绩肯定会有起伏,再过一段时间,你的成绩才会慢慢体现出来。”苏炳添听了,又坚持了几个月,经历了一场比赛,才真正确定自己要走下去。如果没有这段经历,他便不会有后来的成绩。

2014年,苏炳添遇到了瓶颈,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换起跑腿。以前是右脚在前面,当时换成了左脚在前面。就好像你一直用右手吃饭,突然换成左手的感觉。高强度的训练,不协调的起跑,是苏炳添一段痛苦的经历。事实证明,他的方法使得成绩有了很大提升。

有一段时间,他看着别人训练,自己也很想练,但他没法儿练,十分痛苦。他还是挺过来了。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他获得了冠军。东京奥运会,他成为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黄种人,创造了奇迹。正是敢于担当、敢于冲锋的精神,令他成就了自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英雄的精神会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我将以苏炳添为榜样,在漫漫人生路中,任凭风吹雨打,不怕困难、不退缩。为祖国冲锋、为祖国争光,成为新时代的拼搏者,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3

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各式各样的人,有不同感动人的事迹。又拒绝治疗,坚持工作的林俊德,有富有爱心,死后还要捐献器官的何玥,有隐姓埋名,当卧底替农名工找工作的陈家顺……

而令我最感动的人物是年纪最小的何玥,她是一位还在上小学的可爱女孩,他曾经在汶川大地震要求他的父母将一个月的工钱捐献出去,而当时他们家庭比较贫困,还想着救其他的人。在他得知他得了不治之症时,只剩下最后三个月的时间时,他一点也不害怕,不畏惧,战胜病魔给她带来的疼痛,他毅然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他死后要把他的器官捐给其他像他一样痛苦的人,当她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极力反对,但何玥还是坚持这样做,他的父母在他死后也只好完成他最后的遗愿。就在他死的一天后,她的肾脏就被移植到两个尿毒症患者的体内。

看到他的事迹后,我应该学习他的乐观,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我懂得了要有爱心,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一定要主动向前帮助,看到乞讨人员,要省点零花钱买吃的喝的,去帮助他们,如果遇到一些流浪猫,流浪狗,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一位信得过的主人。毕竟小猫小狗也是一条生命。其次,还要坚强,不要遇见学习上的困难或人生路上的坎坷就无法面对,要从哪里跌下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现在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只要我们在人生路上的一点小风小浪,还没有真正的遇到暴风雨。所以我们要一点点的去克服困难。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拥有爱心,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和谐,更美丽。

每一次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都会想起上一年的感人事迹,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都会留下不同的感人的眼泪。都会觉得自己的心灵被酒精消毒过,看过以后,心里收获的不仅仅感人的颁奖词,和感人的事迹。还收获了内心的那份永远印在心中的震撼。

其实看了这个《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节目,我还学会里很多,比如要敬职敬业,孝顺长辈,当官要为人民着想等等,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拥有它们身上好的品质。做更善良,更正直,更诚信的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4

寒门家孩子的命运总比同龄人来得更为艰苦,20xx年,家住云贵高原的刘秀祥收到一封录取通知书,他被山东临沂大学录取了。

看着这封录取通知书,刘秀祥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背精神失常的母亲一起上大学。他说只要学校答应他和母亲一起上大学,什么条件他都答应。

后来,刘秀祥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出来,人们才知道原来在贫困大山深处,还有着这么一个顽强的少年。

谈起刘秀祥的童年,只能用一声叹息来形容,命运早早就对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4岁丧父,10岁哥哥姐姐也相继离开,在这样的打击下,母亲精神失常,迫不得已的他,从10岁就开始肩负起家庭的责任。

为了养活自己和母亲,刘秀祥挖过药材,捡过废品,打零工,工地抬钢筋,睡猪圈,那些我们不敢去想的心酸,他都经历过,在命运对其百般折磨的时候,刘秀祥还是没有选择放弃读书,相反,他深知知识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道路。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之后,他成功考上大学。

在事情被报道之后,刘秀祥成了名人,无数人愿意资助他上学,而学校也同意让他带着母亲一起上大学。

刘秀祥的性格天生就很难开朗坚强,乐于助人,在上初中的时候,他意外认识了三个和他相似命运的孩子,对于这三个人,刘秀祥主动承担了哥哥的'责任,在上了大学之后,他还资助这三人读书,遗憾的是最小的妹妹最后还是放弃了学业。

这件事给了刘秀祥很大的触动,他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但直接给他们钱,资助他们上学,这些都没用,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毕业之后,刘秀祥参加了为期三年的特岗教师,成为望谟中学的一名老师,他说自己原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城市工作,但喝水不忘挖井人,他还是想回到西部帮助更多孩子。

刘秀祥在教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只是把读书当成一种消遣方式,抽烟、喝酒、早恋,各种情况出现在孩子身上,这些孩子仿佛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为了激励这些孩子,刘秀祥一遍又一遍拿着自己的故事当例子,讲给孩子听。

那个自尊心极强,曾经不愿提及自己的过去,甚至掏钱把学校内报道自己的报纸全部买下来的男孩,如今把自己的伤疤撕开,只为让孩子们醒悟。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5

1950年11月25日黄昏,志愿军在西线率先发起全线攻击,把美军从清川江赶回到三八线以南。而东线志愿军主力正是朱彦夫所在的志愿军第9兵团,他们窝在寒冷的长津湖地区雪地里三天三夜一动也不动,当时美军觉得在这么寒冷的长津湖地区不可能有志愿军的埋伏,为什么呢?

长津湖的寒冷早已超过人类耐寒的极限!

美军为了再一次确定长津湖地区没有志愿军,他们对长津湖进行火力侦察,用机关枪进行火力侦察,在美军火力侦察中志愿军战士或多或少中弹负伤,志愿军战士为了不暴露位置,继续趴在雪地里一动也不动。

就这样朱彦夫和战友们趴在雪地里,刚开始饿了,战友们和朱彦夫他们啃一些土豆,被冰雪冻住的土豆比石头还要硬,到了后面志愿军只有靠雪水充饥,趴在雪地里很快就会被冻得失去知觉,但志愿军战士为了不暴露位置,趴在雪地里三天三夜一动也不动。

据参战老兵事后回忆,当时长津湖的温度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40多度。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双方的后勤保障:

志愿军的御寒物资,穿的只有单薄的棉衣和胶鞋,根本谈不上什么耐寒物质,食物就更简单了,只有少量炒面和冻土豆。

美军的耐寒物资有成套棉衣棉裤、羽绒大衣和棉鞋、定制的雪地靴。食物有从美国本土运来的火鸡和牛排,还有喝不完的洋酒和可乐。

美军为了突围,不惜一切代价向朱彦夫所在连队的阵地进攻,动用坦克大炮等重武器炮轰朱彦夫所在的连队,朱彦夫他们在连长指导员的带领下用手榴弹和冲锋枪、机枪对美军进行阻击,双方在这个无名山地里打得异常的激烈。

为了快速突破朱彦夫他们连队的阵地,美军甚至动用了汽油燃烧弹投到这片阵地中,朱彦夫他们连队的阵地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朱彦夫看着战友被活活烧死,那种生死离别的瞬间让他永生难忘。

在战斗的间隙,连长指导员和战士们围在一团,给大家鼓劲,并对战士们说道:

谁要是能活着走出战斗,谁就把我们连的战斗经历写出小说或者回忆录,把我们的战斗精神告诉世人,我们可以全部壮烈牺牲,但我们战斗精神永存!

在美军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下,朱彦夫全连除了他几乎全部牺牲,指导员临牺牲之前拉住朱彦夫的手:

一定要守住阵地,坚持到主力部队的到来,一定要把我们战斗精神传播出去。

说完指导员壮烈牺牲,整个阵地只剩下年仅17岁的朱彦夫。他顾不得悲伤,也顾不得难过,只压满了三挺机枪的弹夹,分别排放在不同的位置,再把手榴弹盖打开。

面对美军疯狂的进攻,朱彦夫打完一杆机枪的弹夹就变化位置,打另一挺机枪,还不停地向美军扔出手榴弹,一人独自打退美军的多次进攻。

美军恼羞成怒,向朱彦夫投来手雷,他就抓起美军投来的手雷向美军扔去,在站起来扔的过程中却被美军的子弹打中手臂,手雷在身边爆炸,朱彦夫被炸得昏迷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朱彦夫醒了过来,只觉得后背被冰雪覆盖,迷迷糊糊觉得自己的肠子流了一地,左眼看不见任何东西,他视线模糊不清,好不容易摸索着把在体外的肠子塞回肚子里,双手早已被冻僵而失去知觉。

过了一会儿,美军上来了,朱彦夫使劲全身的力气开动机关枪向敌人射去,又被敌人的炮火打中昏迷了过去,再醒来发现肚子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他双手摸到一个类似于食物的东西,他来不及多想,他把这东西放进嘴里吃了进去,他觉得味道怪怪,

事后朱彦夫才明白这是那是自己被炮弹炸出来的左眼珠。

虽然此时的他早已身负重伤,不能站立起来,但听到冲锋号响起时,他还是下意识向前爬,因为失血过多,朱彦夫再一次昏迷过去。事后战友们打扫战场时,才发现了奄奄一息的朱彦夫,把他抬回战地医院里接受治疗。

这次战斗朱彦夫伤得非常严重,四肢早已冻僵坏死,左眼已经严重失明。

战地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朱彦夫被送回国内,到长春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里接受治疗,

医生们为了救活朱彦夫,为他做了47次手术,在医院里整整昏迷了93天,朱彦夫才奇迹般活了过来,遗憾的是朱彦夫双手双脚被截肢,只剩下大腿根部和胳膊。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6

聂海胜说自己是幸运的,高中毕业时遇上了招飞。当飞行员是聂海胜的梦想,小时候在山坡上放牛躺着睡着的时候,从没见过飞机的他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长出一双大大的翅膀飞上蓝天。有一天,家中来人,说是县武装部搞政审的,他才知道自己真的要去飞翔了。临走时,聂海胜像往常上学一样,只背了一个书包,没有更多的行李。他死活不让母亲出门送自己,是怕母亲难过。

来到航校,聂海胜好似鸟儿上了天。他觉得自己与飞行有缘,要不儿时为何会做那个无缘无故长翅膀的梦?为何摸着操纵杆就熟悉得像老朋友一样操作自如?聂海胜觉得自己是为飞行而生的。当年,作为同行中第一个放单飞的`人,教官让他给其他学员讲讲飞行体会,不善言辞的他只说了一句话:“啥也不想,只管飞!”

若预备梯队有机会飞天的话,执行过神舟六号任务、已于20__年晋升少将军衔的聂海胜,将成为首位以将官身份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196四年10月13日出生于湖北枣阳的聂海胜,是唯一一位从「神五」到「神九」四次载人任务的梯队成员。

尽管各国载人航天历史上,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年龄并无上限,但因为年龄等原因,14名首批航天员中还没有执行过任务的成员,将部分退役或转岗。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7

1、群英荟萃

杨振宁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读研究生。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住在联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这些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们聚于一起,在陋室里交谈切磋,结伴探索着科学的奥秘。

2、杨门长子

作为杨家长子,杨振宁为鼓励弟妹多念书,还订出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里看一次电影。

3、名师高徒

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颁奖词

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国人物英雄事迹作文8篇

中国人物先进事迹观后感6篇

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7篇

感动人物作文8篇

2024年优秀人物事迹5篇

写优秀人物事迹材料5篇

2024年优秀人物事迹材料5篇

感动中国作文800字5篇

刘伟感动中国观后感5篇

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5127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