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的时候大家务必要规范写作格式,我们一定要保持内心冷静,对于某些事有了不同的看法时,我们都需要及时记录体会,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家庭教育师的心得体会范文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庭教育师的心得体会范文篇1
今天是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的第三天的课程。今天马教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皮亚杰、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班杜拉、维果茨基、洛伦兹的理论、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说实话,翻翻今天的讲义内容,一下子还真接受不了,感觉大脑有些蒙蒙的感觉,特别是针对那些理论类的知识点,我需要时间消化消化才行啊,嘿嘿……
我觉得今天学习的内容中,感受比较深的内容是(0——12岁)孩子的心理特征,我觉得这部分内容非常实用,因为通过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在各个阶段的思维特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有效的去指导教育孩子。我的女儿快四岁了,所以我也在网上找到了比较详细的四岁幼儿的心理特征:
4岁儿童的心理特征
这是一个出轨的,不守规矩的年龄:
一、体力——非常好动、嘈吵,最喜欢向别人挑战。假如说“我不相信你会做”,他会真的做出来。小肌肉活动发达,剪贴、系带、画图都很技巧地做到。
二、情绪——很玩固及会发脾气,不大理会别人的感觉,碰到惊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 ,情绪之起伏可能影响以至成年。
三、智慧——对自己开始有一个整体的观念,以前认为手是手,脚是脚,并非自己的一部分,现在觉得除了手脚以外体验到整个身体,甚至会有“心”的存在。例如:两三岁时不知道母的意向,不管母亲心里想什么,但现在会察言观色。4岁有惊人的想象力,有时根据他所编成的故事,使成人觉得他在说谎话,其实他对于事实和虚构的界线还分不清楚。
四、社交——非常健谈,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达。
五、行为上应注意之点:由于丰富的想象力,对事实与虚构分不清。因此别以为他是存心说谎的坏孩子,假如处理不当,会因为伤其自尊心而引起自卑感。成人应了解其心理现象,别加上莫须有之罪名,应耐心地解释及提醒,到4岁半以后这种真实与虚构分不清的现象慢慢消失,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飞人、一只怪兽,电视上的真假动作亦慢慢学习把真实和虚构分开。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被人称赞是这个年龄最显著之心理现象。成人应有坚定的原则去照顾及引导,应耐心地满足其因为好奇所引起的发问,并多做户外活动,以发泄其旺盛的精力。
我将以上内容对女儿进行对照后,觉得还真是相差不多,比较吻合。原来我在网上也曾经搜过相关的内容,但看了总是没感觉,直到今天听了马教授现场的授课,通过马教授列举的一个个鲜活有针对性的例子,才体会到为什么看大片一定要去影院看,而不能在家里看电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啊,专家就是专家啊,嘎嘎!
今晚下课后我回到家,因为上课的缘故一天没见到女儿了。不知道是听课真的悟出点什么,还是有其他的原因,看着女儿在家里调皮捣蛋我居然没发火,居然相当有耐心的看着她,那种感觉好像、似乎、大概、也许有些理解一个四岁孩子的世界了。
我不敢保证自己一定就是一个成功的妈妈,我不敢保证在我的教育下女儿一定要多么优秀,但是我会用自己一颗最真的心,朝着最高的目标去努力,把马教授讲授的知识逐步消化吸收,让我的女儿快乐、健康的成长!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无限的可能。父母的责任就是要精心呵护好这株幼苗,使它能够自然茁壮地成长。这个时期特别需要“用心灵呵护,用头脑抚养”。
家庭教育师的心得体会范文篇2
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健康成长的孩子;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儿女的父母,老师眼里的家长。所以,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就如何教育子女、如何把父母做好和怎样把家长当好,同各位讲讲自己的心得。
我不知道在座各位家长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个人认为孩子听不听话、乖不乖巧,与父母称不称职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
下面我对孩子教育谈点不成熟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这些看法和感受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始终是二位一体,有时候是不分彼此的,没有界线。
先说说关于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第一、要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个人认为这是所有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条。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等。习惯一经养成,常常会陪伴孩子的一生。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用终生,坏的习惯改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要善始善终,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要大人高兴的时候,就对孩子放纵;大人不痛快的时候,就小题大作,拿孩子撒气。
第二、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并且注意保护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学习的内在动力都来源于兴趣。我认为孩子能一直对学习保持兴趣,才是学习的关键。
当然教育孩子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但无论什么方法都要为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和让孩子保持旺盛的兴趣服务。在小学低年级中多花点儿功夫,将来会让大人省心很多。
第三、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做危险动作,不猛跑,不追跑打闹、不乱扔东西。孩子毕竟是好动的,在自由休息的时候,跑、玩的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很重要。对学校的安全教育要切记。
接下来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和家长的问题?
第一,要疼爱孩子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知道疼爱自己的孩子。问题是,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该怎样疼爱孩子?我个人认为,应该把对孩子的爱,化成一种以责任为内容的教育,教育孩子对亲人、对社会要尽责任。
第二,要熟悉孩子
从性格修养来说,孩子们有内向,有活泼;有张扬;有急躁,有沉稳;从心理素质来讲,有刚强,能承受屈辱和压力;有脆弱;有自信,有自卑;从兴趣能力上讲,有兴趣广泛、知识面宽,有兴趣单一,知识面窄;有的形象思维强、有的逻辑思维强;从家庭环境来说,有的家境宽裕,有的家境困难……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一个做父母的,要尽可能地关注、熟悉自己的孩子,善于探索、总结孩子的成长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我们大家应该明白,我们跟自己的孩子,除了是亲子关系外,还应该是朋友关系、兄弟姊妹关系!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应该经常同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应该知道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应该经常跟任课老师他们保持联系,经常观察孩子心理变化……等等,如果没做到这些,我们还不能算称职的父母和家长!
第三,要宽容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一名家长,对于孩子,我们应该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苛求,切不可全责备。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进取心、责任心、同情心。
第四,要引导孩子
不同的教育方法,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我们同孩子朝夕相处,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不能在教育孩子时是一套,自己行动时又是另一套。如果我们自己斤斤计较,却要求孩子宽以待人;我们自己从不读书看报,却要求孩子认真学习;我们自己打牌赌博,却要求孩子不上网玩游戏;我们自己用钱大手大脚,却要求孩子勤俭节约……那是绝对不可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的。有事应该和孩子商量着干,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家庭教育师的心得体会范文篇3
今天,老师让给孩子准备照片,我胳膊不舒服,想让她爸带我们给俩孩子照相,结果孩子爸拒绝了,女儿说爸爸啥时候管过我呀,除了打游戏,我做业从来没管过,我好讨厌爸爸………
今天在阅读家长亲子日记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篇日记。当我们没有为孩子的生活做好示范的时候,但我们没有给孩子的作业做好检查的时候,当我们在看似真实的游戏王国里称霸“英雄“”的时候,当我们把陪伴孩子的作业在手机的电视剧里的时候,当我们对自己的妻子说:孩子是你生的,你就应该管教他的时候,当我们………当我们已至暮年想让子女回家的时候,当我们看着年迈的身影坐等子孙团圆的时候,当我们因病卧榻无人照顾的时候,当我们想想自己的子女为何对自己撒手不管的时候,当我们………
这一切场景都在我们身上发生着,这一刻场景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我还可以说有可能也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刻我们身临其境。这都是因果的轮回,一些都是自己的过失,没有人提醒是过失,有人告诉并人提醒了,叫错误,叫不知悔改。我不想做这样的爸爸。
看到这篇日记我想到这些场景,也希望我们作为父亲的爸爸们,也应该担起父亲的责任,特别是对儿子的教育,因为现在教育两大阵营里,已经有一方男子很少了,但在每一个家庭里,几乎都是有爸爸的,即使你已经离婚,你作为父亲的责任也不会迁移,更不会动摇。你可以做不合格的父亲,他就会敢不合格的的子女。因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我想起前一段时间一位爸爸陪孩子写作业的场景。爸爸在陪着孩子写作业,手里抱着手机,看着电视剧,而且还不知道回避,光明正大的把自己的责任当成一种累赘。这是多么可笑的场景。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成人的场景来对比,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在给公司干活,我们的老板在一边喝茶聊天,而自己却在老板的严厉语言下被指示着干活,而且还不屑一顾的说这是你应该做的(写作业),我们老板(大人)就不应该干这些活(陪着写作业)我们就该坐着这里喝茶(看电视剧),谁让你是被雇佣者(孩子)了(括号里是家长对孩子说的话)。我们可以任何一个成年人可以想一下,我们原以为这样的老板干活吗?即使我们当时没有反抗,我们会给他们做出好工吗?
孩子毕竟是孩子,但我们已经是成人,已经是成年人。我们和孩子之间不是雇佣关系,不是利益关系,而是血缘关系。我们一生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不多,上面2人,下面2人。我们有什么理由用雇佣关系来伤害我们最亲自己的人呢?
家庭教育师的心得体会范文篇4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索。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员,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父母都希望本人的孩子能片面发展,将全部的希望都寄予在孩子的身上了。很多时侯,我都在想用什么方法对我的孩子进行一些教育,效果会更好,可以使她更好的成长。假期我看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让我茅塞顿开,感慨很多。这本书用了很多贴近我们生活的事例,从各个方面讲了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的实例,对我的协助很大,在我对孩子今后的教育方面起了很大的引导作用。这本书对我的感慨最多,非常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指导孩子做人,比拿到名牌大学的文凭更重要。一撇一捺,复杂的两笔,构成了一个“人”字。教孩子做人就是让孩子具有立身处世的根本道德品质。这是孩子一生成长发展的人品保证,学会做人是孩子成长的根本。尊重,相互关爱,才能让孩子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自然成为一个善良、富有爱心的人。还是那句老话,只有不懂教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是永恒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在家长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坚信,在家庭教育和学习教育共同努力、精心培养下,我们的孩子一定能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在当今时代,影响孩子操行构成的因素日趋复杂。但在孩子的品德构成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家长的品德行为标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议和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原则。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孩子很小的时分,我们就已经末尾向他灌输这种思想。例如:开饭前,要先把爷爷奶奶请到,等大家都到齐了再一起吃。以前我的孩子,喜欢把本人喜欢吃的菜放在本人的前面,这样当然是很不好。有一次我特意买了好多本人喜欢吃的,烧好放在本人的面前,吃的津津有味。儿子看了很冤枉,我说我是向你学的啊,我买菜当然买我喜欢吃的啦。你都不替别人着想,别人怎样会想着你呢?反问他:你觉得好东西是不是应该分享呢?他听了,低下了头。从此,他知道了只要对别人好才会博得别人对本人的好,学会了体恤关怀别人。我的父母年岁大了,常常有些小缺点,老人生病是,我们细心照料,让孩子在一边,力所能及的小事都会让他去做,孩子渐渐学会了照顾别人。去年,孩子的爷爷生病,孩子每逢星期六便会主动为爷爷当护理员,他模拟着我以前的动作,为爷爷洗脚,捶背,还为老人读报纸、讲故事。
“你比别人差吗?”当问到我的孩子时,我的孩子准会豪不犹疑的答复:“我不比别人差,别人能行,我也行!”记的他在幼儿园时,我们第一次带他去长岛。刚走不久,孩子走不动了,一屁股做在地上,恬不知耻地不肯走,还一个劲的哭,非要我们抱着走。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夫妻俩磋商不能将就于她,于是,我们不予理会,只顾往上走。我还故意和他爸爸说,“你也快走不动了,等儿子休息好了,一定比你走的快。”孩子原以为我们会来抱他走,可是看我们谁也不理他,希望破灭了,明白了只要靠本人。再加上听了我们的对话便一骨碌爬起来追上我们要求比赛。从那以后孩子不在任性,养成了自强的性格。正是这种品格,才使他在学习上勤劳努力,刻苦学习。
假期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让我知道了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就要不断提高本身的素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把握迷信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我们深深体会到:父母应该协助孩子,让孩子学习做人做事,让其不断完恶人格操行。人格操行的养成是一个极端漫长的过程。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炽热的热情、耿直的情怀,永远是我们家长的人格力气。我们要求孩子憨厚、真诚、自然、老实、耿直、残忍,本人首先要做到。正仿佛德国教育家福录贝尔说的:孩子的命运是把握在父母亲手中的。
让我们做家长的共同携起手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托起明天的太阳,铸就孩子的幸福生活,铸就中华民族美妙的未来。
家庭教育师的心得体会范文篇5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5+2=0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两天。存在的现状:教子方法有失偏颇。"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
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
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
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书、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
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