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还是有很多人都在为怎么写心得体会感到一筹莫展吧,为了让个人的感受得到抒发表达,我们可以用心得体会来记录,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
看过不同栏目的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每一次都很感动,12月11日又看了中央一台的“时代楷模”发布活动,发布云南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委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
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根据省委、市委要求,中心全体老师、党员、妇女都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
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
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
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
学习她坚定信念、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在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张桂梅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体现了教育扶贫,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学生,心系职业教育,根据现在生源质量问题、社会现实问题,改变一些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章金媛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最新单位组织学习了章鑫媛先进事迹,我被一位已入耄耋之年的行为所感动,所震撼!以下是我的敬佩之情与学习心得体会:
一、感叹于章金媛先进事迹作为一名为新中国护理事业献身61年的“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已入耄耋之年的章金媛至今仍忙碌于护理一线,带领爱心奉献团队奔波在120多个社区,将医院的护理服务无偿延伸到1000多个困难群众家中,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当代中国的南丁格尔”。不管年龄大小、病情轻重,患者在面对和蔼可亲的章金媛时,仿佛能感受到家人般的慈爱,痛苦也减轻了几分。在章金媛爱心奉献团队的帮助下,一些特困家庭特别是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家庭重新看到了希望。2002年,时年40岁的**市**社区居民梁甫章因生活中受到挫折跳楼自杀未遂,导致骨盆上端骨折、瘫痪在床3年,经章金媛爱心奉献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竟奇迹般站立起来。被关爱的梁甫章同样关爱着社会,近年来,他不仅力所能及地参加社区志愿护理服务,还相继参加捐献肝细胞骨髓移植、器官捐献,坚持无偿献血。章金媛说:“完备的基层卫生体系必须有专业的社区护理做支撑。”在长期社区护理志愿工作中,章金媛和她的团队创新了“医院-社区-家庭”为一体的服务模式,使医院延伸了服务,病人得到了康复。在章金媛的号召下,**市17名退休护士在2000年组建了从事志愿护理服务的“学雷锋组合”,并在2007年经中国红十字会批准,正式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志愿护理服务团。2010年,她注册了中国第一个专业从事护理志愿服务的NGO组织——**市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团,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南丁格尔命名的志愿者组织。章金媛及其爱心团队是我国红十字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的优秀代表,她们用“尽己所能,不计报酬,为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而工作”的红十字志愿服务行动,充分体现出“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南丁格尔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对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以章金媛事迹鞭策自己的工作章金媛爱心奉献团队虽然只是一个民间慈善组织,但志愿者们却用自己无私的爱心温暖着无数困难居民的心。章金媛爱心奉献团队学习,学习他们甘于奉献的传统美德,敢于担当、勇于进取的时代精神。翻开章金媛书架上的资料夹,记者看到一张纸条——这是一位不知名的年轻护士在听完章金媛讲座后从笔记本上撕下的一页,上面有这样一首即兴写作的小诗:“尊敬的章老,您的形象是我的楷模,您的歌唱是我的心声。我会以您为榜样,无怨无悔把爱洒在病房,做一名白衣天使,直到白发苍苍。
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自主创新,为自动化码头装上“中国大脑”
设计之初,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状况。“码头要用什么设备、怎么布局、怎么控制运转、运行后有什么问题,我们统统没概念,所有细节都要一一设计。”李永翠说。
在“推倒-重建-再推倒-再重建”中摸爬滚打,自动化码头轮廓在连钢团队的图纸上一点一点成型。仅仅是出入集装箱卡车的闸口,他们就设计了40多稿方案,有时已敲定方案,因为一个细节调整,所有数据都要重新核算。
一个个通宵达旦,一次次推倒重来,连钢团队仅用15个月就完成了码头的设计方案,这项工作在国外至少需要三年。
在码头建造和设备研发上,连钢创新团队同样是从零起步,而且要做到比国外自动化码头更好。以自动导引车(agv)为例,连钢创新团队打破全球通用的铅酸电池技术垄断,研发了基于钛酸锂电池的小容量、长寿命、高功率的动力系统和循环充电模式,agv电池重量从13吨减为2吨,寿命从2年延长为10年。
解决世界性技术难题的一连串自主创新,组成了“中国大脑”的自动化码头:
首创港口大型机械“一键锚定”自动防风技术及系统,_了港口大型机械防瞬间大风的世界性难题;
采用物联网感知、通信导航、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码头作业的全流程智能调度和智能化高效管理;
……
截至目前,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已有受理和授权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
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4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看到老百姓因粮食不足而深为饥饿所困时,他便悄悄埋下了消灭饥荒的梦想种子。袁隆平院士曾言:“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便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也拉开了袁隆平追逐“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序幕。
十年田垄勇突破,袁隆平院士的追梦路坎坷而持久。1973年,他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5年后,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且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经过9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1979年4月,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中国第一次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世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正处于艰难的探索时期,国际形势紧张、国内科研条件远远落后于西方、冲击、百姓们生活困苦,但尽管形势如此严峻,袁隆平却坚守住了自己战斗的阵地,一步一步的推动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事业迈向世界。
梦想之路无止境,2019年6月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挂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亲笔签名的“告示”,他给团队定下了“三大新目标”:超高产冲刺、耐盐碱水稻及第三代杂交水稻。而事实也证明袁老的辛苦研究并没有白费,就在今年七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亩产1500公斤目标达成!袁老终身奋斗的事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
淡泊名利守初心,袁隆平院士的杰出贡献让我们肃然起敬,国家也给予了至高荣誉但他的生活依旧朴实无华。他曾言道“倘若对钱看得太重,被金钱蒙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钱的奴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作为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许多来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的来信,信中除了表达对他的崇敬以外,还道出了这位小朋友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读着小朋友真挚的来信,他也给出最真挚的建议与指点。他慷慨解囊支持教育事业,却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他喜欢呼吸田野的气息,喜欢与稻田亲近。他,平实而伟大!
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5
8月15日,城管局组织本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胜、于海河、毕世祥、文朝荣同志事迹。他们为党、为人民孜孜不倦工作,直至奉献自己的生命。他们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是我们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一是学习他们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党花费大量心血培养出来的,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时时刻刻牢记党的宗旨,多奉献、少索取,多点真抓实干,少点夸夸其谈。无论在什么位置上,无论多长时间,都要恪尽职守、一丝不苟地为老百姓解决好各种难题,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以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的感情,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二是学习他们清正廉洁、一心为公的道德情操,严以修身、严以律已、严以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清廉本色。我们每一名党员,尤其是干部同志,都应以他们为榜样,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对不正之风,始终做到头悬“利剑”,谨慎从政。手中的权利越大,越要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从自身做起,像他们一样做人、做事、做官,做一名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对人民大众有利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学习他们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努力做到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这些先进人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对照先进的典型、榜样,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坚持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这些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他们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
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6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7
周秀芳老师年逾七旬,为溆浦筹资捐建了29所希望小学荣获20__年度“感动湖南人物”
听闻周秀芳要来,孩子们早早地自发来到学校迎接她。看到熟悉的孩子们,周秀芳一个个问候最近的情况。记者石芳宇摄
“周奶奶您回来啦!”8月9日上午,72岁的周秀芳刚踏进怀化市溆浦县北斗溪镇桐林弘盛希望小学,孩子们鱼贯而出将她围住,孩子们甜甜的声音此起彼伏。周秀芳笑得合不拢嘴,用手轻轻抚摸每个孩子的额头和脸蛋,与孩子们互相问好、其乐融融。
周秀芳是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20__年,她走进溆浦山村小学,就再也挪不开脚步。五年里,她一边支教,一边从爱心人士处筹集善款,帮助当地捐建29所小学,成为当地学童敬爱的“周奶奶”。20__年,她曾在由三湘都市报具体承办的“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评选”活动中,高票当选“年度感动湖南人物”。■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石芳宇实习生谢文慧雷其荣
从宁波到湖南,她倾尽所有一心支教
20__年,周秀芳从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后又在私立学校从教。“我当年是面临辍学得到老师资助才坚持下来的,我也要为别人做点什么。”20__年,她在家人的支持下去贵州参与支教。20__年春节,听好友说湖南溆浦九溪江乡或许更加需要支援,她便决定去看看。这一看,她就再也没离开。“你只要到过那儿,就不会忍心甩手离去。”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眼眶湿润。
从溆浦县城开往九溪江乡的路上,汽车在之字形山道上盘旋,她不敢看另一侧深不见底的悬崖。因恐高和高血压,她一路闭着眼睛坐过去,手把前面的座椅背都抠出了印。绕过上百个弯后,终于抵达桐林小学。“当时正下着雪,三十多个孩子挤在教室里,虽然生了三个炉子,孩子们还是小脸冻得发红,浑身瑟瑟发抖。”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周秀芳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弦,她决定留下来。
山上的学校教室是茅草棚子,四面透风;山里的学生住得分散,走访一个学生都要走半天路……而这一切并没有击倒她。“为了孩子们,我不想停下来,根本停不下来。”一年多来,她走遍了原九溪江乡每一个村,片区11所学校,她都去上过课,并看望过每一个贫困学生。九溪江中心小学校长向延志说,周老师生活十分节俭,经常一碗粥加一个小菜就是一顿。有一次她给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后,工资卡上仅剩3.6元。
“她为了支教倾尽所有,每个月七八千的退休工资全部用来帮助这里的孩子。她常常为一个生病的孩子没有得到及时医治而自责,而自己一件30元的短袖要穿5年,买一件150元的衣服会心疼几天。上次去北京参加活动还是翻出了30年前学校发放的旧西装。”周秀芳的儿媳说。
从个人到社会,爱心接力捐建29所学校
在周老师支教期间,她时不时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当地教学的真实情况和感受,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传播,大家纷纷点赞,并用实际行动支持周秀芳。
当时远在美国洽谈业务的学生张刚,看到昔日恩师的爱心召集后,完成业务就直奔溆浦。当他看到破烂的校舍、简陋的课桌椅和落后的教学条件,看到年迈却毅然选择在贫困地区支教的老师时,灵魂被深深地涤荡了。他当即决定捐资30余万元重建桐林小学,并配齐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
此后,在周秀芳的牵线搭桥下,不少宁波人也纷纷伸出了援手,爱心在溆浦播撒。象山爱心人士傅萃拿出省吃俭用的20万元援建来凤小学;宁波5313名市民爱心接力,为红花村希望小学众筹50万元;就在今年,91岁宁海王春文老人被周秀芳的事迹所打动,花了3个月时间找到她后,一次性掏出250万元,捐建5所希望小学……截至目前,周秀芳为全县筹资捐建了29所希望小学,结对帮扶近400名贫困学生,累计捐款捐物达3500万元。
宝山天三希望小学今年7月1日落成,这是周秀芳牵线捐建投用的第18所希望小学。当天,周边的村民都来到现场庆祝。家长刘欢娥兴奋地说,以前孩子去读书要走2个小时的路,现在走十多分钟就能到这里上学了。
从输血到造血,架起精准扶贫爱心桥
20__年开始,周秀芳以爱心支教为支点,尝试在劳动力转移、产业扶贫等领域对溆浦进行帮扶。这些年,每年都有来自溆浦的农民走进宁波的企业,当起了工人。
张清花是最早去宁波的一批,在周秀芳的牵线搭桥下,她进入象山一家制衣厂工作。“企业提供食宿,工资从最初的3000多元一个月提高到7000多元,每年都能存下几万元带回老家,家里吃穿不用愁了。”截至目前,经周秀芳介绍到宁波企业打工的溆浦山区村民已有近百人。
此外,周秀芳还邀请浙江茶叶集团董事长毛立民到北斗溪镇。在她的牵线下,茶叶生产帮扶就在宁波和溆浦间开展起来。她发现溆浦和象山的纬度差不多,气候、土壤等条件也相似,又在象山引进520株“红美人”柑橘树苗在溆浦开种,“红美人”将在溆浦落地生根。
周秀芳的爱心之路一直在溆浦延续着。她常常说:“看到孩子们满足的笑容,我觉得自己很富有。若是有一天我倒下了,就把我埋在那片土地上。”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