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用心得体会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赶紧写一篇吧,想要让更多人被我们的观点影响,写好心得体会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篇1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制定标准已成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深圳发展之路,另一核心推动力还在于抢占标准高地,推进质量发展,实现品牌聚集。
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已从代工生产迈向自主品牌创立,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制定标准,成为行业领军者。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电池材料等17个国家标准,也是我国牵头制定锂电池材料国际标准的企业。同时,深圳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级无人机、移动电话、5g等领域,依靠领先的产品技术标准“走出去”,取得丰硕成果。
统计显示,目前,深圳累计有235家企业登上全国企业标准排行榜,占全国上榜企业数量的7.17%。其中,2019年新上榜企业达152家,企业标准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深圳共有15家企业成为全国企业标准的“领跑者”,占全国的12.9%。
2019年10月,深圳获评成为全国首个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去年1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标准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2年)》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到2022年,落户深圳市的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工作机构达85家以上等发展目标。
高标准带来了产业质量效益的不断攀升,为品牌聚集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华为、平安、比亚迪等一大批知名品牌享誉海内外。其中,在南山区就拥有174家上市企业,总量稳居全国区(县)第二;拥有40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据南山区区长黄湘岳介绍,今年的疫情防控中,腾讯、迈瑞医疗、中建科工等一批企业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抗疫”力量。在工业和信息化部6月份公布的79家“科技战疫”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企业名单中,深圳企业有8家,其中6家来自南山区。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站在新起点上,深圳正瞄准世界先进城市,衔接国际通行规则,实施全球标杆城市建设示范工程,集聚更多高端要素、高端资源、高端企业、高端人才,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壮大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强大核心引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篇2
说成果、论成就,谈成效、述成功,形容深圳40年的蝶变,不能不提一组组数据。比如,近40年来,深圳生产总值增长万余倍,跻身全球城市30强……在这里,人们看到了速度与激情,感受到了光荣与梦想。大潮起珠江,短短40年,深圳书写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崛起奇迹。
深圳崛起的密码在哪里?无数人在叩问。因改革开放而生,这就是答案。在这里,深圳人民生动诠释了“改革开放的步子要大一点”的深刻内涵;在这里,深圳以改革创新为先导、为动力、求突破……据统计,深圳设置经济特区40年来,共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窥一斑而知全豹,深圳用“敢为天下先”定义了创新与创造精神。
一提起深圳,人们会想到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既然是试验,就可能有成败,也可能有经验教训,而深圳在试验的过程中不仅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更看准了就做,做出了模板。据介绍,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价格改革、劳动工资改革,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股份制改造、科技体制创新,以及21世纪以来的事业单位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深圳都在全国率先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路。
从这个角度看,深圳崛起的要义还有制度的崛起,其崛起的意义并没有局限于当地,而是辐射全国——对全国性的制度构造、对其他地方的制度变革,都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参照价值。
有人问,如今改革开放已是全国上下的制度基准,我们还需要经济特区吗?答案是肯定的。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一路奔跑的深圳胸怀远大抱负,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这是深圳的定位;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这是深圳的目标。
当前,时代也赋予了深圳优厚的制度环境。去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出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阔背景中,中央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势必有利于深圳更有动力地实现宏大目标。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深圳又被称为鹏城,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风鹏正举的深圳一定大有作为。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在改革开放道路上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再接再厉,以一马当先之力带动万马奔腾之势,深圳定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蓬勃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
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篇3
深圳如同一个魔术师,变化莫测。那它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呢?跟上我的步伐,一起看看吧!
40年来,深圳一直在变,你们还记得新中国刚成立时的深圳吗?一个小小渔村,孤独地站立在那里,是那么凄凉,那么落后;转头看向此刻的深圳,高楼耸立车水马龙……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它的瞬息万变。那四通八达的道路,那名列前茅的经济,突飞猛进的科技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在深圳长大的我,倍感骄傲与自豪。深圳的道路有千万条,地铁的出现,便利了我们的日常出行,看着手中的地铁卡,那错综复杂的线路,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深圳速度。比如最近六号线的开通,让原本遥远的道路变得近在咫尺,原本从光明到龙华需要花费半个小时,而现在却只需要几分钟就好了。地铁是新时代的产物,它也让我感受到了深圳速度。
交通改善生活,经济促进发展,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近几年政府投入量大量的财政,引进人才,使得深圳的经济迅速发展,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商业区 风景宜人的公园等等。犹记得,全国城市经济排名是北上广深,可如今却是“北上深广”,你说,深圳是不是具备超强的魔力呢?
既然深圳各方面在永不停息,科技自然也不会落后,全息投影技术,智能机器人……纷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其中智能机器人当属最特别。为什么最特别呢?那还得从那天说起,我去朋友家中玩,还未进门,耳边传来一声亲切的问候:“主人,你回来了,欢迎回家!”顿时,满脑疑惑:“我记得他家没有弟弟妹妹啊?谁呀?”带着疑惑,跟着朋友走了进去,刚一进去,他便跟我介绍:“来,带你认识一下我家新成员—小智。”边说边指着旁边的机器人。还未等我开口,小智笑着冲我走来:“你好,我叫小智,很高兴认识你。”瞬间,我都惊呆了,发怔发傻地看着小智,一边张大嘴巴,结结巴巴说:“很—很—很高兴认识你。”朋友见我这般模样,连忙解释道:“它就如同一个人一样,几天前,它来到我们家,一进门就冲我眨眼,还每天给我讲故事传说,和我一起玩游戏呢!最厉害的是,它还具备学习技能。有一次我妈妈在它面前洗碗,随后我们家的碗,全归它了。”“这么厉害啊!”我嘴巴惊地可以吞下一个皮球了。“就是这么厉害哦!”机器人歪了歪头说道,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看着它调皮的模样,我不禁感慨:“现在深圳的科技真发达啊!”
这就是深圳,一个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的城市,我对它充满了热爱和好奇,在未来,深圳还会变成什么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篇4
40年前的深圳和现在的深圳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道变化有多大吗?
请听我娓娓道来。40年前深圳只是毗邻香港的小渔村,而现在的深圳已经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城市人口已经上千万了,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公路 铁路机场四通八达,著名的企业影响世界,人民生活富裕幸福。40年前我们深圳只是一个破烂的渔村,那时现在有名的东门就像个垃圾场,各种各样的垃圾都随处可见,臭气几乎覆盖了整个东门……
直到改革开放前夕,买米和肉都要凭票,要是迟点去的话就什么也买不到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改革开放后深圳焕然一新,40年后深圳的东门,国旗飘扬,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商场林立,茂业百货太阳百货 天虹商场,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加上鳞次栉比的商铺,日夜川流不息的人流,简直就是一个繁华的不夜城。东门只是深圳的变化的一个缩影,你看,从罗湖 福田 南山盐田到宝安龙岗,这一片土地上的变化可以说是沧海桑田,翻天覆地,对比一下,会让所有人都惊诧不已,赞叹不已。而且深圳还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越变越好,就拿我们龙岗中心城来说,你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地铁快开通了,大运会也快召开了,这一切真让人激动不已。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给了深圳很多优惠政策,使全国的很多人才和资金当时都流向深圳,造就了深圳这个奇迹,我们深圳人要永远的感谢他。深圳越变越好,离不开我们大家的努力。
深圳是我们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它建设得更好。
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篇5
回顾发展史,早在上世纪90年代,深圳就提出要“抓高新、上规模、重效益”,主动转移当时还很吃香的“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业,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并逐渐成为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第一大支柱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将科技创新改革向纵深推进,通过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01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成为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年,深圳相继印发《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创造。2018年1月,《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正式印发,为深圳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2019年7月,深圳再次推出《深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率先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重大部署,科技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接轨国际,扩大科研资金的使用管理自主权。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让深圳得以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截至2019年,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7001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277.98亿元,同比增长10.08%;实现增加值9230.85亿元,同比增长11.26%。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仍分别同比增长2.4%、2.2%。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深圳再次前瞻布局,大力建设5g行业应用试验网。截至8月14日,深圳已建成46480个5g基站。
深圳市罗湖区科技创新局局长石兴中介绍,5g技术将给罗湖区转型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为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全新动能。从去年开始,罗湖区全面布局5g产业发展及产品应用,支持辖区企业融入5g产业发展和5g技术应用之中。如今,已在智能制造、路桥管控、物流机器人、智慧交通等多个产业、工业领域广泛使用。
5g产业是近年来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跑”的缩影。在一次次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中,深圳构建起“四个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即全市产业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
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篇6
40多年来,从“有事call我”到5g引领,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通信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我们已步入5g时代,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速度比4g快了数十倍。5g网络下,一部蓝光高清电影,喝口水的功夫就可以下载完成;vr/ar技术也变得更逼真和日常,即使身处家中只要戴上ar眼镜,各地美景近在眼前;更令人兴奋的是万物互联,未来不仅是电子设备之间,家具、汽车、建筑等可以互联对话…..
在通信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征程中,深圳电信作为通信行业的领跑者,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不断超前发展,完善网络、技术、服务等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深化通信行业在政务民生、企业发展、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深圳电信提前在7月份完成1.5万个5g基站建设任务,基本建成一张室外全覆盖、重点区域室内深度覆盖,具有竞争力的5g网络,全网实现独立组网(sa)制式。同时持续完善机场、高铁、地铁等交通枢纽,南山双创园、福田cbd、坂田科技园区、宝安大空港、深汕合作区、前海自贸区等示范区域的5g精品网络覆盖。
在5g应用创新方面,已涌现出全国首个5g智慧政务大厅、全国首个5g办税服务厅、全国首个5g智慧庭审等一大批5g应用,“5g立体巡防智慧警务”收获20__年度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移动互联创新先锋奖”。目前,深圳电信在全市拥有58个5g应用精品体验厅,可供广大市民随时到体验厅近距离体验最新5g应用。
深圳电信加速以5g领衔的“新基建”,进一步赋能深圳经济发展,丰富各类产业应用及服务,为加快“数字深圳”、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5g赋能,未来可期!
40年的特区建设之路,风起云涌
40年的通信发展之旅,携手相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