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策划方案

数学类教案8篇

没有具体的教学思路,我们是写不出完整的教案的,写教案是一个体现教师备课的思想,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学类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类教案8篇

数学类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p65—66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能够动手制作直角,能够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让学生逐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与直角。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制作直角。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规则的纸、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生活中的角。

2、交流:哪些地方有角。

3、引出数学中的角。

自主探究,丰富认知

认识角

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提出问题: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汇报交流:角的特征

小结: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

3、判断

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

认识直角

课件出示直角

(1)提出问题:刚才观察的几样物品,有这样的角吗?

(2)提出问题:三角尺上有这样的角吗?

小结:像这样的角的我们称为直角。

(3)揭示课题:角与直角

(4)出示各种各样的直角

小结:角的位置,边的长度,开口大小变化时,它还是角。

折直角

课件出示视频

观看电脑老师折直角

自己动手折直角。

6、找一找教室中的直角

自主练习,巩固新知

数一数

回顾新知,课堂总结

(1)今天学习了什么?

(2)课堂表现评价。

数学类教案篇2

一、设计意图:在二期课改全面铺开的今天,我园也一直在尝试开展“主题背景下的教学活动”。本月我班的大主题是《我居住的地方》,作为新教师,我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计算活动与主题活动以及尝试教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此外,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因为我班幼儿在小班时对三种基本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学期开学初又分别学习了椭圆形、梯形和半圆形等图形,但对于如何通过这些图形的各种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还掌握得不够。)于是我设计了这次“搬新家”的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对图形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为图形搬家”的操作活动,让幼儿探索按图形片的颜色、形状以及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积极思维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图形操作材料、自制房子若干,开奖箱,对奖券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教具,导入活动:

(1)出示图形宝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2)幼儿初次尝试,为图形宝宝分家:

出示“新家”请幼儿根据要求为图形宝宝搬家(按形状不同分成正方形和圆形)

(3)检验并讨论:放得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放?

小结:可以根据图形的形状为他们分类。

2、幼儿再次尝试:

(1)幼儿观察其中一幢房子里的图形宝宝一样吗?(不一样)

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

小结:图形宝宝不仅可以根据形状不同进行分类,还可以根据颜色和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类。

(2)幼儿操作:幼儿4人一组,为图形宝宝搬新家。

要求: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决定用一种方法为图形分类。

(3)展示新家并讨论:

幼儿将操作结果贴在画板上,并说说你们是根据什么为图形宝宝分家的。

(4)根据操作结果,请幼儿再次操作

a、如出现三种相同或三种不同的操作结果,则请幼儿进行第二次操作。

b、如出现两种相同、一种不同的操作结果,则请两种相同结果中的其中一组进行修改。

3、“开奖乐无穷”

(1)出示开奖箱,准备进行开奖,告诉幼儿今天要和图形宝宝一起玩开奖。

(2)出示图形宝宝:

幼儿尝试用“××颜色的××形”说说有哪些图形宝宝?

(3)老师与幼儿一起为图形宝宝编号。

(3)进行开奖:幼儿根据摸出的开奖球上的数字寻找与图形

宝宝编号相同图形片,并逐一粘贴在彩票的开奖区内。

4、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为图形宝宝搬了新家,还和图形宝宝一起玩了开奖,你们觉得开心吗?现在带着你们的兑奖卡跟着老师一起去拿奖品吧!

数学类教案篇3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一分钟》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时间的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一分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感受时间的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一分钟

2、拼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感知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是60秒)

1、我们都认识时钟,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分针走多少也是一分钟呢?

小结:秒针走一圈或者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3、你们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让秒针走一圈,一起感受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总结:有的小朋友认为一分钟长,有的认为一分钟短。

二、体验一分钟的长与短(感受不同场景下的一分钟)过渡:接下来,我们做一个一分钟的游戏,到底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1)木头人※规则:

1、做一个有难度的动作造型

2、当念完儿歌做好造型,开始计时,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一分钟不能动,不能说,就会觉得时间走的很慢,一分钟变得很长!

(2)拼图※规则:

1、独立完成拼图。

2、听到开始开始游戏,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现在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同样是一分钟,当大家专心的完成任务时就会觉得时间走得好快,一分钟变得很短!

三、感受一分钟的重要性

1、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钟,但是我们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你觉得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2、一分钟在生活中有时会变得非常的宝贵和神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录像,我们一起看一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播放录像:一分钟)

3、刚才的影片中,你记住了哪几件发生在一分钟里的事情?(幼儿根据数字提示回答,师提炼)(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一分钟大树可以释放1斤氧气,一分钟火箭可以距离地球300公里,一分钟足球运动员可以顶球219个,一分钟蜂鸟心脏可以跳动1200次,一分钟全世界可以生产78辆车、一分钟大班的小朋友可以拍球60次、一分钟老师可以200个字、一分钟营养员阿姨可以包20个馄饨)小结:一分钟发生在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

4、看了发生在同一分钟里这么多奇妙的事情,你想说什么?

小结:一分钟虽然不长也不短,但是时间就是由每一个一分钟连接起来的,这些不同的一分钟会让生活变得美好,会让世界发生奇迹,会让生命呈现精彩。孩子们,让我们也来做好每个一分钟吧!

5、我也抓紧一分钟刚才在拼图游戏的时候有很多孩子还没有完成,我们再用一分钟把刚才没有完成的拼图认真完成吧!

四、 延伸活动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我们一起和好朋友讨论一下怎样合理安排好课间十分钟。

活动反思:

节课我采取游戏导入。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结合实践,课外延伸。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数学类教案篇4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传授知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

2.能力目标——发展智能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3.德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突出重点,必须分清主次。

2.不能孤立重点,要以重点带动一般,以一般烘托出重点。

3.认真思考,分析得出。必须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把握关键。

四.教学方法(过程):

1.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课堂小结,习题作业等。

2.设计顺序: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3.顺序启发式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边讲边讨论,边复习边讲授。

4.使用以下提示语: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演示)——(讨论)——(讲述)、(设疑)——(启发)——(小结)、(举例)——(分析)——(解答)、(概括)——(归纳)——(推论)、(练习)、(提示)、(着重指出)、(板书)、(边写边讨论)、(回忆)、(强化)、(注意)、(资料)、(思考)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启迪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病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去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

在明确的计划指导下,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果;通过复习、练习以及结合实际的运用,形成学生认知结构。

数学类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列单项式表示数量关系,单项式及其系数、次数的意义.

难点

列单项式表示数量关系.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课,它是进一步学习多项式的基础,因此对单项式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习。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单项式结构时,借助反例练习,抓住概念易混淆处和判断易出错处,强化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单项式系数、次数,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1]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xx年7月1日建成通车,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问题:

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小时呢?

提问:字母表示数有什么意义?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解答:

1002=200千米

1003=300千米

100t=100t千米

我们用含字母t的式子100t表示路程。用字母表示数后,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把数量关系简明地表达出来,更适合一般规律的表达。

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现实问题情境出发,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以青藏铁路为引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渗透。

数学类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2.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内容:

花灯会(重点领域:数学)活动目标:

⒈知道6添上1是7,了解7的实际意义。

⒉感知数量6和7之间的关系,认识数字7。

活动准备:

⒈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页《送花灯》,数字卡片7、记号笔人手一支。

⒉材料袋:7盏红灯笼、7只兔子、7个灯泡图。

活动过程:

??数花灯,花灯,知道6添上1是7,了解7的实际意义

1.小兔家准备元宵节,定了好多花灯。

⒉教师依次出示6张红灯笼图片,引导幼儿数数。

师:请你们数一数,小兔订了几盏红灯笼?

⒊出示7只小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⑴小兔有几只?(7只)如果每只小兔要拿一盏红灯笼,够不够?

⑵是红灯笼多,还是小兔多?

⑶怎样让红灯笼和小兔一样多?

⒋小结:原来小兔家订了6盏红灯笼,又添上1盏,就有7盏红灯笼了,这样,每只小兔子都有一只红灯笼。

??点花灯,感知数量6和7之间的关系,认识数字7⒈师:红灯笼里要装上灯泡才能亮起来,数一数小兔准备了几个小灯泡?

⒉教师出示6张灯泡图片。

师:请你们数一数,说说准备的灯泡够不够,还缺多少。

⒊小结:6个灯泡,又添上了1,就是7个灯泡,能让7盏红灯笼亮起来。

⒋认识数字"7"。

⑴7只小兔,7盏红灯笼,7个红灯泡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7)⑵数字"7"像什么?

⒌找找教室里的数字"7"。

师:找找活动室里哪些物品数量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我来送花灯,进一步感知数量7⒈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页《送花灯》。

师:这里有"订单"和各种花灯,订单里写着每个动物想买的花灯品种和数量,请用连线的方法把花灯送到每个动物家里。数一数送去的花灯各有多少?

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活动评价

⒈请个别小朋友讲述自己的作业。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送的,每个动物有几盏花灯?

⒉幼儿两两合作,互相交换,看看花灯有没有送对。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我最喜欢组织的是故事类的,儿歌我觉得要让幼儿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对于里面的文学语言比较不能理解,对于儿歌的意境也比较难体会。所以每次在组织儿歌活动的时候我都尽量找一些图片或用一些动作等来帮幼儿理解,让幼儿更好的体会儿歌、理解儿歌。

今天所学的儿歌“数花灯”,所表现的情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不熟悉的,因此,我借助于视频,让孩子来观看元宵闹灯会的情景,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再帮助他们分类花灯来巩固记忆,所以,课堂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孩子们在学习儿歌的同时也巩固了数量的知识。

数学类教案篇7

【教案目的】

1、在活动中体验不同方位,能根据要求寻找对应位置。

2、在活动中提高幼儿投掷的兴趣,体验游戏快乐。

【教案准备】

桌子若干、帐篷两个、可以钻的圆筒两个、海洋球两篮、圆形红色即时贴若干。

【教案流程】

一、引出兴趣

引出话题:你们知道解放军吗?我们来学习解放军的本领,学做小士兵。

二、热身游戏:望远镜

带领幼儿做热身游戏,以“望远镜”的形式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表现上、下、后、

前的方位。

以“望远镜”的游戏形式,感知里、外的方位,同时熟悉周围材料。

三、幼儿结合方位贴“小红心”

教师出示“红心”(红色即时贴),介绍游戏方法:打敌人时一定要瞄得准,所以练习时就要瞄准“小红心”,小红心贴在哪,炮弹就要打在哪。

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贴红心的位置:

我们把小红心贴在哪?

除了上面还有其他地方吗?(互动时,可以请幼儿用手指出方位)

小结:桌子的上面、下面;帐篷的里面、外面;山洞的里面、外面都可以贴红心。

教师和幼儿一起贴红心,并说说红心贴的位置。

四、幼儿在投掷运动中感知方位

教师出示海洋球,幼儿开展投掷游戏

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引导个别幼儿说说炮弹打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幼儿将散落在地上的海洋球捡回篮子里。

引导提问:桌子下面都看过了吗?帐篷里面还有吗?

本节活动是结合方位来开展的带有游戏性的一个活动,还和一个户外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整个活动进行下来,看得出孩子们是对这个游戏的情境特别感兴趣,也有可能是在户外的关系,活动中老师预设目标与实际开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请老师们根据本次活动,结合以下话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讨论话题:

1、本次活动有何特点与值得借鉴之处?

2、活动中老师预设目标与实际开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数学类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千数图认识千。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并在数位表中表示出来。

2、能力目标:将数进行分拆,培养学生对数的多种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喜欢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能将数学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1、用点图、简图等多种方式表达数。

2、千以内数的读与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

2.复习前一教时。

师:上节课学习了什么?

生:汇报。

二、巩固练习

1.读读写写看简图再写数、读数(ppt)

2.拆一拆,合一合(ppt)

458=( )+( )+( ) 700+7=( ) 901=( )+( ) 800+80+8=( ) 700+30+9=( ) 6+60+400=( )

3.看计数器在数位表上写数。

4.比较有零的三位数的读法。

560和307

5.填空。

⑴我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不超过一千只a一千只写作:( )只b它是由( )个千组成的我国野生金丝猴的数量在七百六十只左右a七百六十只( )只b它是由( )个百、( )个十组成的

⑵数的组成(ppt) 404的里面有4个( )和4个( ); 7个一和8个百是( ); 2个百和5个十是( ); 10个( )是1000;( )是由3个百组成的。一个数个位是6,百位上是8,这个数是(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上是3,第二位上是8,第三位上是5,这个数是( )。一个三位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百位上数的3倍,个位上数是百位上数的2倍,这个数可能是( )。

6.判断(ppt)

⑴505百位上的5表示5个百。( )

⑵3个百和4个一组成341。( )

⑶个位上的8和十位上的8、百位上的8是一样的。( )

⑷一个数末尾的零是不读出来的。( )

⑸603读作六百零三。( )

三、拓展练习

卡片游戏(ppt)用3、7、0、1可以组成哪些三位数?你能试一试吗?至少5种。学生汇报。

四、小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优质8篇

大班数学时钟教案最新8篇

数学4的组成教案8篇

数学连加的教案8篇

三年级数学优质教案8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8篇

数学7以内的数量教案8篇

大班数学看日历教案8篇

幼儿数学6的分解教案8篇

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507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