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策划方案

可爱鸡宝宝教案6篇

详实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恰到好处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可爱鸡宝宝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可爱鸡宝宝教案6篇

可爱鸡宝宝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用途。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3、愿意养蚕和关心蚕宝宝,萌发对小动物的爱。

活动准备

各个生长阶段的蚕宝宝图;蚕生长过程图片;班里饲养的蚕宝宝以及其照片;人手一片桑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最近我们班的自然角来了一些小客人,他们在我们的照顾下慢慢长大了,你们知道是谁吗?(蚕宝宝)

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蚕宝宝爱吃什么?

二、通过讨论、观察,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1、提问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蚕卵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先说一说,再出示图片)

(2)蚕卵怎么样能孵出蚕宝宝来?蚕卵孵出来的幼蚕像什么?叫什么?

师小结: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我们可以用棉花把蚕卵包起来晒晒太阳就能孵出蚕宝宝来了。(迁移小蝌蚪的成长)幼蚕很小,像蚂蚁一样,它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蚁蚕。

(3)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一天天地长大,它又有哪些变化?又变成什么样子?(依次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蚕宝宝在各个阶段的特征)

2、幼儿分批观察班里的蚕宝宝,等待的幼儿和小伙伴说一说蚕宝宝是怎么样慢慢变化的。

3、出示蚕宝宝的一生循环图,帮助幼儿理顺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师小结: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蛹,由蛹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来,蚕蛾灰白色,有翅膀,雌蛾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三、了解桑叶以及蚕的用途

1、蚕宝宝喜欢吃什么?(桑叶)桑叶是什么样子的?(桑叶人手一片观察)

2、饲养蚕有什么用?

蚕屎可做枕芯,有药用价值;蚕茧能抽丝纺织成丝绸,可做面料和服装。

3、师:蚕对我们的用处很大,我们在饲养时,应注意些什么?

勤换桑叶,让蚕宝宝吃饱;帮蚕宝宝清理便便,注意卫生;蚕结茧时,不要移动等。

四、联系生活,情感迁移

1、出示我们班养的蚕宝宝照片,激发幼儿去关爱蚕宝宝的意识。

2、教师小结:希望我们小朋友能用今天学到的养蚕宝宝的方法去好好照顾我们班的蚕宝宝,每天去看看他们,喂喂他们,观察蚕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幼儿教育)

可爱鸡宝宝教案篇2

一、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情绪与愉快参加探知活动,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鸡蛋在软硬不同物体上的不同结果。

3、 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活动。

二、 活动准备:

1、 盆、毛巾、海绵垫、沙、棉花、小石块、积木、鸡蛋等。

三、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欲望。

1、 出示两个盆,其中一个盆垫上了软软的毛巾。

t:我这有什么?两个盆一样吗?

2、 出示两个鸡蛋:如果把两个鸡蛋丢到盆里会怎样?(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

3、 t:“鸡蛋壳怎么会一个破了,一个没有破?”幼儿感知两个盆的.不同及不同的结果。

(二) 幼儿动手操作、感知。

1、 幼儿人手一个鸡蛋,在周围环境中尝试。

2、 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探索过程。

(三) 讨论、扩展经验。

1、 鸡蛋丢在石头上怎么就会破了?

2、 我们小朋友吃鸡蛋时怎么吃的呀?

3、 还有什么东西碰到硬的上面会碎呢?

(四) 小实验:会游泳的蛋宝宝。

四、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是一节让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蛋,了解蛋的结构,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的科学活动。

本节活动,小班孩子们很活跃,对各种蛋特别感兴趣。唯一缺点就是,这事一节科学课,科学课是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操作的活动。害怕蛋被弄碎,而没有给每个孩子发蛋,只是给他们看我在操作,忽略了给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能力。这点值得我去反省。

可爱鸡宝宝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幼儿掌握毛笔的握笔姿势,学习用墨汁、颜料画小蝌蚪及相关景物。

2、让幼儿获得初步的中国画知识,了解文房四宝等材料,使幼儿热爱中国画,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3、培养幼儿表现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并逐步提高绘画创作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1、笔、墨、纸、砚,毛笔若干,墨汁,清水,绿色颜料,宣纸、报纸。

2、电视、dvd、u盘。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安静,以谜语《小蝌蚪》引出课题,并用毛笔画出小蝌蚪,激发幼儿兴趣。

2、出示笔、墨、纸、砚,引导幼儿认识中国画的作画工具,欣赏一些中国画,感受国画的魅力。

3、了解毛笔的结构,学习毛笔的握笔姿势。

4、教师示范讲解画出小蝌蚪及水草,然后用绿色颜料涂满画纸。注意:用墨不能太多,小蝌蚪的尾巴一定要细细的,弯弯的;涂色的毛笔和画蝌蚪的毛笔不能弄混了。

5、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

6、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学小蝌蚪游来游去找妈妈。

活动反思:

1、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国画的魅力,认识国画的作画工具,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幼儿初步学习使用毛笔和墨汁颜料进行绘画,能够大胆完成作业,大部分幼儿作业效果好。

3、由于幼儿初步接触国画技法,不能较好的运用墨汁,出现太燥或太湿的情况,以后可以多进行这样的练习。

可爱鸡宝宝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半圆形、椭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区分半圆形、椭圆形与圆形的异同。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像椭圆形、半圆形的物体。

活动准备:

圆形、半圆形、椭圆形若干,剪刀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

一、通过半圆形与圆形的比较认识半圆形。

1、圆形宝宝的第一个朋友。教师出示半圆形,请幼儿比较圆形与半圆形的不同?

2、用什么办法可以将圆形变成两个半圆形?(先对折,再沿折痕剪开)幼儿动手操作,知道一个圆可以分成两个半圆,两个半圆合起来是一个圆。

二、通过椭圆形与圆形的比较认识椭圆形。

1、圆形宝宝的另一个朋友叫椭圆形,椭圆形与圆形长得有什么不一样和一样的地方?

2、幼儿将圆形和椭圆形进行比较,总结相同点:都没有角,边缘很光滑。不同点:椭圆形有点扁。

三、观察寻找生活中像椭圆形和半圆形的物品,并用绘画的方法进行统计。(分小组进行)

三、利用圆形半圆形的卡片进行创意拼摆,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活动效果与反思:本次教育活动幼儿通过比较认识半圆、椭圆——发散思维寻找生活中椭圆形、圆形的物品——利用大小不同的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的图形创意拼摆层层递进使幼儿对椭圆形、半圆形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活动中,幼儿操作材料运用比较的方法,感知认识半圆形、椭圆形的'特征更直观具体,也更容易理解掌握。

可爱鸡宝宝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蛋有多种,能区分鸡蛋、鸭蛋和鹌鹑蛋。

2、尝试剥蛋,体验动手的乐趣。

3、感受亲子互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生熟鸡蛋、鸭蛋、鹌鹑蛋若干。

2、盘子、抹布若干。

3、贴有鸡、鸭、鹌鹑图片的箩筐各一个。

4、箱子一只,方巾一块。

活动过程:

(一)箱内摸蛋,激发兴趣。

1、出示装有蛋的箱子请幼儿来摸一摸、猜一猜。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了许多礼物都藏在这个箱子里,它们说先让小朋友来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为什么?

2、打开箱子并请幼儿每人拿一个蛋:原来里面藏着蛋宝宝。

(二)尝试操作,大胆探索。

1、给蛋宝宝分类。

看看你拿的是什么蛋,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出示贴有鸡、鸭、鹌鹑图片的箩筐,请幼儿给蛋分类:鸡妈妈、鸭妈妈、鹌鹑妈妈来了,小朋友们把蛋宝宝送到自己的妈妈那里去吧。(幼儿操作)

检查结果并小结。

2、认识和区分三种蛋的外在特征。

将三种蛋置于实物投影仪上:这三种蛋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1、认识蛋黄和蛋清。

进一步引发幼儿探索兴趣:你们想知道蛋宝宝的里面有什么吗?怎样才能看到里面呢?(鼓励幼儿交流看到里面的方法。)打鸡蛋并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你看到了什么?(蛋黄和蛋清)

小结:蛋里面有蛋黄和蛋清,他们都很有营养,如果每天吃一个蛋有利于身体健康。相继打开鸭蛋和鹌鹑蛋,让幼儿感知三种蛋的蛋黄大小。

(三)剥蛋、吃蛋。

1、拿一个熟的蛋作敲打状:咦,怎么没有蛋黄和蛋清流出来?

引导幼儿发现是熟的蛋,教师示范讲解剥蛋的方法。

2、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会吃到什么蛋。

3、请幼儿把剥好的蛋送给爸爸妈妈吃,要求说清楚“请爸爸(或妈妈)吃×蛋”。

引导语:平时都是谁剥蛋给你们吃?(幼儿回答)今天我们换一下,来做一回孝顺的好儿子和好女儿,让我们来剥蛋给爸爸、妈妈吃,好吗?还有一个要求:在你送蛋给爸爸、妈妈吃的时候,要说“我请爸爸(或妈妈)吃×蛋。”

(四)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去查一查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

可爱鸡宝宝教案篇6

活动背景:

在“春天里”的主题课程中,孩子们探索了蚕宝宝的一生,并参与了蚕宝宝的养殖全过程。并表现出对此活动的浓厚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与蚕丝的各种用途,培养幼儿做一个有爱心、细心的好孩子。

2.能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蚕宝宝的成长过程绘画出来。

材料准备:

1.在养蚕的'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各个过程的照片。

2.蚕茧若干

3.人手一份记号笔、蜡笔、白纸

4.用蚕制作的物品照片

活动设计:

一、出示蚕茧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咦!这一个个白色的小球球怎么在这呀,我们的蚕宝宝去哪了呀?

二、引导幼儿回忆在养蚕过程中,蚕个阶段的形态与特征。(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各阶段的照片)

卵——幼虫——蛹——成虫(蛾)

三、讨论、经验分享、教师补充——蚕的用处。(用蚕制作的物品照片)

四、游戏:

我是可爱的蚕宝宝。

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蚕各生长过程中的形态。

五、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蚕宝宝的一生

在孩子们的帮助下,蚕宝宝已经养了一段日子了。孩子们看着蚕宝宝一天天地长大,只要有空就会去看看它、喂喂它,渐渐的有了一份难割舍的感情。正是这些背景与孩子的兴趣成了这次活动的开展的动机。利于在养蚕过程中的观察与经验的积累来帮助幼儿整体蚕的生长过程与其中的不同特征。活动中以游戏与绘画的形式来巩固知识点,而讨论、经验分享的方式给了孩子说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自信心。在活动蚕丝的各种用途告诉了孩子蚕并不是一味的当宠物养殖,其实它为我们人类带来了无限的财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罐宝宝教案精选5篇

罐宝宝教案推荐5篇

宝宝班健康教案8篇

小班蚕宝宝教案7篇

小班蒜宝宝教案反思7篇

罐宝宝教案7篇

认识蚕宝宝教案7篇

幼儿园关于鸡的教案优秀6篇

小班科学蒜宝宝教案5篇

宝宝的家教案小班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810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