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案的写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引导探究的教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蒙氏数学优秀教案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蒙氏数学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少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 、15个梨 、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教;哦 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 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活动延伸:
看见这些水果,我们想象一下,苹果象什么呀?梨象什么呀?….
我还会想到一首歌谣:排排坐,吃果果——分果果,吃果果,大的给奶奶,小的留给我。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蒙氏数学优秀教案篇2
目标:
1、充分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形与体的不同,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游戏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准备:规定一游戏区域,师幼共同收集大小不一的正方体纸盒若干,
游戏一:修房子
游戏目标:
初步感知六个面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拆开的正方体纸盒若干,浆糊、抹布。
游戏过程:
1、教师告诉幼儿,大风把小动物的房子吹坏了,我们要帮助它们修房子。
2、幼儿两人一组,各选一拆开的纸盒,用浆糊将纸盒还原修好,修得又快又好的幼儿为赢家。
游戏二:粉刷墙面
游戏目标:
继续感知正方体是由六个面组成的。
游戏准备:
正方体纸盒,调好的各色水粉颜料若干,每色颜料盒内放一支毛笔。
游戏过程:
1、教师:小动物的房子修好了,我们还要帮助它们粉刷墙面呢!
2、请幼儿在正方体纸盒的六个面上分别刷上不同的颜色,互相说说自己刷了哪些颜色,比一比谁刷得最均匀,色彩搭配最漂亮。
注意事项:
为防止颜料沾在手上,可提醒幼儿等纸盒的一面稍干后再接着刷其他几个面。
游戏三:标号码
游戏目标:
继续感知正方体是由六个组成的。
游戏准备:
刷好颜料的正方体纸盒若干,用了幼儿写字的空白卡片、铅笔若干,浆糊、抹布。
游戏过程:
1、教师:小动物们快要搬进新房子了,现在我们要给房子的每扇门上都标上号码,请你先数数房子有几扇门,需要几张卡片。
2、幼儿数正方形的面,取空白卡片,写好上6的数字后,分别贴在纸盒的六个面上。
注意事项:
用橡皮擦去卡片上的数字后,可反复游戏。
游戏四:砌围墙
游戏目标,
感知正方体图形的特征。了解其空间关系。
游戏准备:
正方体积木若干,“房子”若干。
游戏过程:
1、教师:为防止大风再把房子吹坏,我们得想办法在房子周围砌上围墙。
2、幼儿用“砖”(正方形积木)在“房子”周同拼搭、堆砌成“围墙”。
注意事项:
此游戏可以两个人合作,也可以进行个人或小组比赛。
游戏五:“算成本”(数正方体)
游戏目标:
培养空间想象力,体验数与形的关系。
游戏准备:
修好的“房子”、砌好的“围墙”。
游戏过程:
1、教师:房子、围墙全修好了,用了多少材料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2、幼儿自选一砌好的围墙,数一数无遮挡的与有遮挡的立体图分别是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互相说一说,比一比,哪座“房子”用的“砖”少,成本低。
蒙氏数学优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对应画面的钓鱼的数量转换成数字。
2.练习多少关系的比较以及10以内的减法列式计算。
活动准备
图画纸、回纹针、磁铁、竹筷子、蜡笔、毛线、大盆。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钓鱼?
今天我们要自己来做一些鱼,进行钓鱼比赛好吗?
2.教师示范制作钓鱼道具
(1)用图画纸画鱼,并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回形针夹在鱼的'嘴巴上,一只鱼就完成了。
鼓励幼儿制作不同种类的鱼。
(2)利用竹筷子、毛线、磁铁制作钓竿:
将毛线的一端绑上竹筷子,另一端绑磁铁。也可用胶带固定,不要缠太厚的胶带即可。
二、游戏活动
1.将幼儿制作的鱼,全部放在一个在盆里面,让幼儿可以尽情地钓鱼。
2.教师限定时间,时间到后,请幼儿收竿,记录钓到的鱼。
三、数学活动
1.教师随意举两个人为例,
提问:这两个人谁钓得多?谁钓得少?多多少?少多少?
并问幼儿怎么判断多多少?少多少?
2.引导幼儿以算式表达数学概念,教师用数字卡、减法卡、等于卡,进行示范。
3.在磁板上,以图卡排出表达式,并用口语表达。
例如:强强钓了五条鱼,珊珊钓了两条鱼,谁钓的比较多?多多少?
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
教师表达数学式,强强比珊珊多钓了三只鱼,五减二等于三:5-2=3
4.让幼儿运用上述方式,任选两位同伴钓鱼的数量做比较。
四、请幼儿将自己练习的成果与同伴分享。
蒙氏数学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食品图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供原始数据
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
电脑出示配乐动画:
(画外音):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叫聪聪的猴子。
小猴聪聪:大家好,我叫聪聪。明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来为我庆贺,你想认识它们吗?瞧,这就是我的朋友们。
新课引入新颖,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了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了学习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气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提问。
a.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
b.不知道,没数清,那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你可要数仔细。
2.电脑再放动画片。
3.提问。
a.三种动物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
b.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好。
4.汇报整理数据的方法。
a.谁来说说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b.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
c.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开始!
5.电脑再放动画片。(慢动作的)
6.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
a.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b.大家同意吗?
c.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7.小结。
蒙氏数学优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
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
3、发展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张大的“排”、“座”;1~4排的`“排”标记。
2、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写有“排座”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认识排,幼儿自做“排”号。
师:“看!这里的椅子已经排成了一排排,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来,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挥挥手,请第三排的幼儿点点头,请第四排的小朋友举双手。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几排?”
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排)?这个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排,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识“座”,幼儿制作“座”位号。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数一数每排座位都有几张椅子?请问你是坐在几号座位的?请所有5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4号座的小朋友点点头,清所有3号座的小朋友挥挥手,请所有2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1号座的小朋友举双手。”
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号)?这个号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号,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读座位票
师:“请小朋友把你们椅子下面的纸打开,这就是座位票,请小朋友读一读你的座位票。”
幼儿:“三排四号。”
二、交换座位票,学习看票找座位。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拿好座位票上来找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座位票读一读,大声地读出来,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小结:我们看座位票找座位时,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三、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你们学了看座位票找座位这个本领开心吗?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座位票。”
幼儿:“电影院。”
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们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下次我们再来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幼儿:“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