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任务,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制定有趣有趣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设计的鞋教案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设计的鞋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课本79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进位的方法。(连续3次进位)
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你会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吗?那老师出两道计算题同桌位的同学每人选做一题
24×4=??????????167×3=
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吗?(个别说计算方法后订正)
你知道我们在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你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出示主题图)
(1) 看图中是什么地方?(运动场)运动场上正在举行比赛,而且还来了很多的同学来观看比赛,那观看的同学坐在什么地方?(看台)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看台的布局吧?(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
(2) 看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要示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也就是示这个运动场的看台有多少个座位?
(3) 应该怎样列式呢?
8×634=????????????634×8=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8个634)
(4)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634×8=?(学生尝试、板书)
(5) 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对错)到底哪个算式才对,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6) 计算过程:
6?3?4?×?8?=5?0?7?2(人)
6??3??4????????????个位:8×4=32?向十位进3,个位上写2;
×????2???3?8????????????十位:8×3=24,24+3=27?向百位进2,十位上写7;
5???0??7??2????????????百位:8×6=48,48+2=50?向千位进5,千位没数字直接在千位上写5,在百位上写0。
(口答)
(7) 原来这个看台可以坐那么多人,那你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可以坐得下吗?
2.对比、归纳小结
(1)对比分析:
把例4与复习题的竖式进行对照,你能找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
“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算一算
1.236?×7=??????????127?×9=
先独立完成后口述过程(学生板书适当找错例进行分析)
2.p79“做一做”
自己读、审题分析各数量关系后独立完成。
3.p81练习十八第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由于进位的次数比较多,在计算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我设计的鞋教案篇2
【制作原则】
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重点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功能】
用于课堂教学中。
【内容构成】
背景音乐、图片、模拟声音、视频、文字等。
【使用步骤和效果】
1、背景音乐,大自然的声音《清晨》。
导语入题,学生闭上双眼,想象自己长出了一对美丽的翅膀,飞出教室,飞向大森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情境园:《比尾巴》。
当学生睁开双眼时,看到美丽的森林,绿绿的草坪,一群可爱的动物。让他们说说前来参赛的都有哪些动物,初步观察其尾巴的特点,创设情境,进入角色,学生就会以小评委的身份来观察、评论。
3、课文中六种动物的图片和相应的名称
(带音节的词),并配有动物的叫声。
学生初读课文后,依次出示“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读词,读准音,初步记住字形,并听听动物的叫声。这样,既了解了动物尾巴的特点,还了解了动物叫声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能帮助识记生字,突出了本课的重点xx认字。
4、配乐朗读,文字动画。
在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后,欣赏配乐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突破了本课的难点xx读好问句。
5、自选图片、相关文字配有动物叫声
(燕子、金鱼、大象、马、猫)。
了解课文中六种动物的尾巴特点、学习了问句和答句后,进行拓展训练,观察其它动物的尾巴特点,并练习说话,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关键是学会提问。
6、背景音乐。
听大自然的音乐《清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突出了本课的重点xx朗读。
7、《情境园》。
回到情境园,总结课文。
8、《小朋友再见!》。
本课结束,下课。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本课件,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设计的鞋教案篇3
母鸡下蛋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圆。
2. 感受绘画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粉笔一盒。
2. 母鸡头饰若干。
3. 欢快的律动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 在活动室内,教师戴着母鸡头饰,随着律动音乐边学母鸡走路,边叫“咯咯哒!咯咯哒”。
2. 给幼儿戴上头饰,跟着老师一边学母鸡走路。
3. 带领幼儿到适合作画的场地上,以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咯咯哒!咯咯哒!母鸡下蛋了!”
4. 示范画圆,鼓励幼儿大胆画鸡蛋。
我设计的鞋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2、认识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使用。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活动难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用钱购物的经验。
2、材料准备:课件ppt、创设“超市”的情景、学具“人民币”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谜语。
谜面:长长方方一张纸,上有人头和数字。拿它可以进超市,买了东西报数字。多退少补很简单,小朋友快试一试。 谜底: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仔细观察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图案不同,看钱上面的数字。
小结:这些人民币上都有数字和图案,长方形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形的人民币叫硬币。面值小的人民币分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币分为元,如100元。
2、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那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学具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所出示的人民币。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张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张人民币不见了。
3、学习10元以内的兑换 1张2元等于2张1元;1张5元等于5张1元;1张10元等于10张1元。
(三) 游戏活动
师:小明家的超市开张了,我们去小明家的超市购物吧. 游戏“开超市”,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超市”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多的一组当顾客,人数较少的一组扮售货员。买东西时要算清自己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地付钱、找零钱。
五、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和兑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并能算出自己所买东西的价钱。
我设计的鞋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的时候与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散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散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信服
嫩芽
霎时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
2、朗读课文。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各自练读。
(2)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片段。师生共同评价。
3、整体感受。
(1)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先写散步的理由——“我”劝母亲;再铺写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散步;然后写发生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儿子;最后写路不好走——“我”背母亲,妻背儿子。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与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1、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
明确:“我”诚恳、孝敬;妻子贤良、温顺;母亲老迈、顺从而又有涵养;儿子听话、懂事。
2、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明确: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3、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1)后来发生了分歧——表现出老一代与下一代的巨大差距;
(2)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
(3)我决定委屈儿子——体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4)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同第2问)
4、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明确:共两处。一是第四小节描写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机。二是第七小节描写了“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与“水波粼粼的鱼塘”,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
四、质疑问难
针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先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散步》与《三代》,看看哪个故事更能感动你?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
你跟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吗?不妨也用《散步》作题目。
本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学生就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联系实际自然就会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另外,由于本文秀美隽永、意蕴丰富,因而须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我设计的鞋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幼儿对各种汽车十分感,为了满足幼儿的需求和培养他们的交通规则意识,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合作本事,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走跑交替,锻炼动作的灵敏性和合作意识。
2、乐意参与活动,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预备】
音乐磁带:《我是小小交通警》《往远足》;呼啦圈每人一个。红绿灯标志。
【活动进程】
1、热身运动:幼儿在教师带领下,手持呼啦圈模仿开车的动作小跑步进进场地。放音乐《我是小小交通警》,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作热身运动。
2、情形导进:师:今日我做交通___,你们愿做小小驾驶员吗(幼儿一齐、愿意),驾驶员要服从交通___的指挥。(是)“
3、游戏《小小驾驶员》
教师把红绿灯标志分别插进活动场地的四周,放音乐《往远足》,幼儿按“红灯停,绿灯行”的信号,练习“开车”、“停车”。幼儿根据不一样的指令,变换不一样的交通工具。(也可两人合作,前面幼儿把呼啦骗局在身上,后面幼儿用手拉着前面幼儿的呼啦圈。)留意安全,避免幼儿拥堵,同时,还要遵守交通规则。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
教师把幼儿带回教室,看有关交通规则的动画片。以巩固交通规则。
【活动】
游戏应根据幼儿的心理需求,培养他们的交往本事、合作意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他们遵守社会规则,激起他们对家想的酷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双设计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