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与作者心灵的对话,能够让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在我们脑海中重现,读后感也是一种反思的机会,让我们回顾自己的阅读过程,思考自己在其中的成长和变化,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1
苏菲,她追求哲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她在艾伯特的指点下,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甚至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了初步了解。
这何尝不是在给我上哲学课啊!可是,也正是因为我对哲学的无知,使我感到书中那些句子是那么艰涩难懂,我真想“逃学”,但我又不禁被那种神秘感所吸引。一篇篇摸索着看下来,我竟越看越入迷。就这样,《苏菲的世界》成了我的枕边书。读着想着,我进入了梦乡,也进入了苏菲的世界……
“咦?这不是艾伯特的小木屋吗?”我坐着小船,来到小木屋门前。“吱——”门开了,乔斯坦.贾德先生竟从门里走了出来,“进来坐坐吧。”他对我的到来似乎丝毫不感到惊讶。“尊敬的乔斯坦.贾德先生,您好,《苏菲的世界》写得真是太精彩了。请问,您的灵感来自哪里呢?”
阳光透过窗户,折射在地面上,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乔斯坦.贾德先生往上推了推眼镜,微笑着说,“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这本书却截然不同。我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极不寻常的信开始,苏菲每天都会充满好奇地等待着艾伯特写来的信。‘信里会说些什么?’不仅是苏菲,连读者的心也被牢牢抓住了!”
“叮铃铃~”闹钟响了。我回想着刚才的画面,轻轻抚摸着这本书,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我在信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我想只有这样,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女来说才更好理解哲学吧。”艾伯特先生眨了眨眼,显得更加精神,“书中有一段精彩的比喻……”他手舞足蹈,滔滔不绝,我陶醉其中,许多事物的影子从我眼前闪过,我依稀辨认出,雅典的`高城,巴特农神殿,酒神剧院……
渐渐地,我的眼里幻化出一只小白兔,我痴痴地想着,我到底是细毛顶端的生物,还是深入兔子皮毛的生物呢?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2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苏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苏菲”这个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智慧的学说。
在我13岁的时候我买下了这本书,没有想到,一看就是四年,看了三遍。说它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刚刚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准备端详宇宙中这位“魔术师”——“生命最初的意义”——的脸。我并不确定我会知道什么,我也不确定我会发现什么,可是我知道,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于是我开始追随艾伯特和苏菲的脚步,展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里的游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于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笛卡尔说:“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这个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带领下开始在哲学这个世界中徜徉着,思索着。世界起源的纱幕一层层被掀开,但是新的疑团却又接踵而来。席德,苏菲,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一面“魔镜”……每件事物都是线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谜团。
苏菲边走边想,一个个新的哲学天地展现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来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3
?苏菲的世界》是我的哲学启蒙书,也让我了解到,一个哲学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从何了解?就是从本书的主人公——苏菲身上了解。从最世俗的开始了解:主人公的成绩不错,公民课与作文课尤其如此,数学要落后一些。不过,老师问她“从哪里学到这些的时”,她回答:“因为我正在研究哲学。”所以我们找到的成绩只是种表现形式,体现不出什么,那么,继续随我探寻。
为何苏菲会“正在研究哲学?这与一个人脱不了关系——没错,苏菲的哲学老师艾伯特,不论是最开始的书信授课又或是后来面对面授课,艾伯特引领苏菲从苏格拉底认识到佛洛伊德,给予了苏菲一条哲学的道路。这样说来,成为一名哲学家,就仅需要一名优秀的导师吗?我们的确得有一个引领者,可以是书也可以是老师,但好果你成天呼呼大睡,而不去思考、探寻,书、老师,有用吗?
没用的!哲学要我们一种最本源的力量——好奇心。在艾伯特未出场时,书的一开头就写苏菲想:人应该不止是一台机器吧?这就是好奇心。大部分社会人没有好奇心带给自己的巨大力量,也就缺少成为一个哲学家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在苏菲找到艾伯特暂居的地方后,艾伯特在回信中写:“如果你在追求哲学问题时,也有同样好奇心,那你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好奇心乃何方神圣?它很普通。你对新事物珠连炮般发问时,你的心中就充满了好奇;你对你的发问作出解答时,这也叫好奇。人们往往因为好奇心普遍存在于小孩子中而认为好奇心很幼稚,这种主观臆断的判决,本人不敢苟同。到这里,我们基本可断定,要想成为一名哲学家,先要恢复你的好奇心。
提起好奇心,人们想到的职业大概是哲学家,侦探,怪盗。如果每个人都具备好奇心又会是怎样一种场面?也许那时所有人都不会再甘于平凡,每个人都会去追寻未知;也许没有人会再自曝自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4
寒假里,因受到老师的推荐,我买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一进入书中,我就被迷住了。
主人公苏菲的经历真是让人感到神奇。书中涵盖大量的知识,神秘人艾伯特与苏菲一起研究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伽利略、牛顿、马克思、达尔文等许多著名的人物,苏菲却并不觉得枯燥,相反,还提起了她的兴趣。同时,苏菲身上勇敢而又具有冒险精神的气质值得我学习,她敢一个人独闯神奇少校的小木屋,在我看来,那里就像鬼屋一样可怕:柴火在旧炉子里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屋里很少的家具,有一整面墙是书架,上面放满了书。一个白色五斗柜上方挂了一面圆形的大镜子,外面镶着巨大的铜框,看上去就像老古董……没想到,苏菲的经历也能使我变得勇敢呢。
寒假里,爸爸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弘阳广场游乐园玩儿。弟弟一定要去那个鬼屋里面看看,光站在门口,就已经很吓人了,原来在珍珠泉我进过鬼屋一次,从头到尾都是闭着眼睛,靠在妈妈肩膀上的,听听声音就让人毛骨悚然。可弟弟死缠烂打非要我也进去,只好多买了一张票,舍命陪君子了。
进入鬼屋,可怕的声音响了起来,弟弟虽说岁数小,可胆子不小,竟然还唱起了歌。我吓得两腿直发抖,他却又跳又笑跑到前面去了。不必担心他会跑丢,鬼屋只有一个出口,也就是说,我走快一点就能追上他了。心里这么想,可两腿却像灌了铅一样,怎么也迈不开步子,前面又传来了弟弟的呼喊:“姐姐你快点啊!”可我就像木头人,一动不动,都可以在这里扮鬼吓吓别人了。
这时,我想到了苏菲。接到神秘人的信后,她一直努力勇敢探究,她也才十四岁,我为什么不能学学她呢?想到这儿我,把眼睛迷成一条缝,能看见路就行了,把这儿当做就我一个人,加快步伐,很快赶上了弟弟,勇敢地走出了让我害怕的鬼屋。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不但让我学到了勇气,书中的哲理知识也非常耐人寻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5
看过《苏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会这样认为:它是一本简单而又深奥的小说。它曾经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会使我兴趣十足,一会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这矛盾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整本书。
有的朋友说,《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思考;
有的朋友说,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
的确,挪威作者乔德坦·贾德将哲学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我们,让我们更方便地了解它。
14岁的少女苏菲在一天放学回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写给自己的信,里面只有一张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你是谁?”这个问题从此改变了她的世界……在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它让我也开始思考起了哲学,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生活在人心中的东西。世上的人“在这只被拉出宇宙的帽子的白兔毛皮深处待得太舒服了”,以至于他们“被这个世界磨掉了好奇心”,“习惯了这个世界”。这本书好像一个哲学家,在我“已经开始朝着兔子(就是从宇宙的帽子中被拉出来的'那只)温暖舒适的毛皮深处向下爬时,却被这位哲学家中途拦住。”
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有一句名言:“对于人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了。”但是人却忘了这个世界的存在。《苏菲的世界》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这种问题。但是,我是谁,世界是从哪里来呢?没有人能回答,也没有人知道。也许,这是人世间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世界我的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