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别人充分的认同到自己的读后感,就需要根据自己的观点来阐述,有意义的读后感是可以提高读者的思想高度的,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爱的教育》亲子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爱的教育》亲子读后感篇1
我们语文课上,学了一篇叫《争吵》的课文,老师介绍说,这篇课文是从《爱的教育》这本书里挑选过来的,(亲子共读)《爱的教育》读书心得。老师让同学们周末去年看这本书。我回到家想起了我也有这本书,于是飞快去书架上找出来。又仔细地看了一遍。《爱的教育》是一名意大利小学生安利柯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他小学四年级时的一些有意义的故事。
其中有一篇《我的同学》,是介绍安利柯在新学期新班级里,有两个是他最喜欢的同学,一个叫盖隆,他个子最高,脑袋大大的,肩膀宽宽的,是个满面笑容的好人。另一个叫克莱谛,就是课文《争吵》里的主人公,他穿着褐色的裤子,戴着猫皮帽,总是快快乐乐。还有小奈里、渥特尼。坐在安利柯前排的叫小石匠,因为他爸爸是个石匠,他的脸象苹果一样圆,鼻子象个小球,会做兔子脸,常逗同学们笑。挨在他旁边的是盖若菲。还有卡洛·诺贝斯,他看上去很傲慢,坐在他旁边的两个同学,一个是铁匠的孩子,脸色很苍白,从没有笑容;另一个一头红发的男孩儿,有一只手残废了,用吊带挂在脖子上。爸爸在外地,靠妈妈一个人卖菜为生,很值得我同情。还有斯戴迪、弗兰迪和班上最漂亮、最聪明的德若斯。
安利柯的同学真多,我听他介绍,好象也置身其中。我要向他学习,多观察,多关心同学,多帮助同学,做一个热爱班级,热爱同学的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雪球》这个故事。主要是说一群孩子在大街上玩打雪球的游戏,做出来的雪球就象石头一样又硬又重。忽然盖若菲不小心用雪球砸到了一个老人的眼睛。盖隆提醒盖若菲去承认是他干的,盖若菲很害怕,盖隆扶着他的手臂走了出去。跟着警察来到一个糕点店,他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可是几个粗鲁的人还是要把他推到屋里去。校长将他扶住,并说:"既然他知错就改,就没有人可以羞辱他。"于是,他又一次向老人道歉,老人原谅了他。
从这篇故事我明白:我们在玩耍中要注意安全,免得发生意外。如果发生意外要象盖隆一样,提醒别人主动承认。我们不要象那几个粗鲁的人,大声说话,还把站出来认错的盖若菲推倒。
《爱的教育》亲子读后感篇2
今天,我和爸爸共同读了一本书《爱的教育》,深深地被小说中的一个个平凡人物而又不平凡的思想品质而感动。
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借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口吻,用日记体的形式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充满爱心、充满热情的世界。
读完之后,爸爸问我,爱是什么?我托着下巴,思考了好一阵子,回答说爱就是热爱同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一口气说了好多。爸爸听了直点头,又问,你是怎么做的呢?是啊,我做的怎么样呢,我细细回忆起来。
我想到《爱的教育》之父子情深这一章时,我被深深地感动着,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和爸爸之间深厚的父子之情。
叙利亚的父亲是个铁路雇员,收入很少,家里孩子又多,为了维持生活,晚上在家替人抄写文件。叙利亚看父亲整天操劳着,很是关心,心里逐渐有了计划。每天晚上趁父亲睡了以后偷偷的起来,替父亲抄写。替父亲熬夜抄写的后果是经常上课睡觉,学习也没精神,后来竟累坏了身体,自然也受到了父亲的责骂。为了能替父亲分担一些养家重担,叙利亚默默地忍受着。生在幸福家庭的我不用替父亲分担什么养家的重担,现在的我已经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了,像扫地、倒垃圾、自己穿衣服。我玩心比较重,有时学习不认真,爸爸说我还烦。父母最在乎孩子的学习好坏,搞好学习、主动学习、也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吧!
叙利亚的父亲终于发现了实情的真相,心疼自己的孩子不但要受熬夜之苦,还要忍受自己的误解、责骂和漠不关心,父亲是多么的内疚啊!紧紧搂着自己心爱的孩子,叙利亚从前偶尔咳一下,父亲也会急得四处求医,后来由于熬夜,上课睡觉,在家也打瞌睡,睡眠不足,消瘦苍白,脸色难看。爱之深恨之切的父亲伤心、失望、责骂。玩心太重、活泼爱动的我有时学习不用功,有时惹事生非,免不了被爸爸批评一通,可我一点也不恨爸爸,他这是“恨铁不成钢啊!”
既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栋梁之材,那么我们就更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加强锻炼自己的身体,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勤奋刻苦学习,才能对得起父母那无限的爱!
《爱的教育》亲子读后感篇3
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掩卷深思,觉得爱在我的心目中更伟大了,爱无处不在。《爱的教育》以一个爱字贯穿全文,使人读起来特别亲切自然。
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小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故事,这本书的每篇故事都充满了友爱,亲情……故事中的每个小主人公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爱的教育》这本书里有很多故事都令我非常感动,一次又一次的令我体会到爱是多么的伟大,爱是多么的无私,是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挡的。《意外事件》一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友情的伟大,小学生罗贝蒂为了救一个比他小的一年级小同学,而不幸牺牲了一条腿,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万里寻母记》中十三岁的小主人公马尔科不远万里苦苦寻找他的母亲,他对母亲的爱和思念感人肺腑,简直
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从安利柯的爸爸妈妈给安利柯的信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们是多么爱安利柯啊,他们教给安利柯怎样学会感恩,怎样才能拥有一颗爱心,怎样跟同学们和睦相处,让他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者,帮他解脱困境……对他无微不至。真是用心良苦,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我也象安利柯一样生活在爱的包围中。清晨餐桌上一盘盘可口的饭菜是父母的爱;试卷上一句句鲜红的评语是师长的爱;课间里小伙伴们相互帮助,一起玩耍是同学的爱……爱是冬日的阳光,是沙漠里的泉水,是春天里细雨,它总是人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人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
让我们手拉手,使世界充满爱。让世界的明天更加美好。
《爱的教育》亲子读后感篇4
我和妈妈一起读了一本好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爱的教育》。我深深地被小说中的一个个平凡人物而又不平凡的思想品质而感动。这本小说没有任何的豪情壮语,也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却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雪球》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一天放学后,同学就如小鸟一样飞出教室,飞到大街上。许多小孩都在玩打雪仗,白花花的雪球漫天飞舞。刚下的雪,水气比较大,团出来的雪团简直像石头一样硬。“停止!停止!这样太危险了!”一个路过的绅士大声地劝阻着。就在这时,一个老人突然惨叫一声,用手捂着眼睛在那踉跄着。原来这位老人被雪球打伤了眼睛,眼镜片都被打碎了,玻璃扎到了眼睛,那只眼睛恐怕要瞎了。原来是卡洛斐在干的,他不敢承认错误逃走了,围观的人们都非常气愤。在卡隆的帮助下,卡洛斐不想承认错误的念头被打消了,他最后壮着胆子向那个老人赔不是,并用自己的零花钱给老人买了许多营养品,最后,这个慈祥的老爷爷原谅了卡洛斐。
卡洛斐他是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孩子,而老人是一个和蔼、慈祥、可亲的人,他不追究卡洛斐的错误,不责怪他。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从中我看出来卡洛斐是一个知错就改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的孩子。今后我们要做一个不管做了好事还是坏事都要自觉承认是自己干的,特别是犯了错误就要勇敢地去承认,而不是逃避。
《爱的教育》亲子读后感篇5
偶然得到了这本《爱的教育》,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所以也没急着去看,反而将它搁置一边任其生灰尘。直到一天翻开,我就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在一学年十个月里记载的日记,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全书以一个“爱”字贯穿始终,这不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吗
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常有家长拽着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慷慨的对老师对老师说:“他(她)要是不听话,你就狠狠的打。”时代发展到21世纪,我只能把这话理解成为善意的谎言。教师不适合充当暴力实施者,面对一群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场持久战,师生之间的一次簇膝长谈恐怕对于部分学生收效甚微,所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条“有情,有意,有恒”的道路,则更行之有效。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
《爱的教育》亲子读后感篇6
今天看了一篇关于小泥瓦匠故事的书。内容是这样的:这一天小泥瓦匠到恩里科家玩,他穿了他父亲的一件旧猎装,上面还沾了石灰和石粉。他们一起玩积木,他搭积木时那种严肃认真的样子,俨然像个大人。他一边玩着积木,一边给恩里科说他家里的事,他家住在一间阁
楼上,父亲每天下班后还要到夜校去学习,母亲是比耳拉人,给有钱人洗衣服。到了四点钟,我们坐在沙发上吃点心。吃完点心站起来的时候,恩里科发现小泥瓦坐的那把椅子的靠背被他衣服上的石灰弄白了一块,恩里科要用手去掸,可不知为什么,父亲拉住了他,这以后,父母自己悄悄地把椅子掸干净了。他们正玩的时候,小泥瓦匠的猎装纽扣忽掉了一颗,母亲又给他钉上去,他红着脸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屏住呼吸,不好意思地站在旁边看着。父亲对恩里科说的话更是意味深长。
是呀,劳动是光荣的,也是可贵的,凡是劳动所带来的,不论是尘土、石灰、油漆,或是其他什么东西,都不是肮脏的。你想,小泥瓦匠他只是掉了一个纽扣,恩里科母亲帮她钉上去,他都不好意思成这样了,如果在他面前把白点抹掉,他心里会是多么惭愧呀!我心想:劳动是多少不容易,我们舒舒服服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而农民伯伯不管是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都在那耕地、除草、浇水……为的就是能让我们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穿上暖和漂亮的衣服……
所以一切劳动是光荣的,是伟大的。我们要向那些辛劳伟大的农民伯伯致敬!同时也要节约粮食,尊重他们的劳动。
《爱的教育》亲子读后感篇7
?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这本书在漫长的岁月里,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这本书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情感力量,它用爱打开了人的心扉,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爱自己,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我们对此的态度可能不同,但它一定会引发了我们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的教育》把爱比成很多东西,读《爱的教育》,使我步入了恩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从而使他们心存着一份爱。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也享受着许多别人的疼爱、关心与帮助。我很希望我们享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也会付出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爱,不分大小多少,小到一句问候,一个拥抱,大到爱心捐献,希望工程,社会保障……这其中都包含了爱。但人们常常忽视了爱的存在,就如父母的爱,人们似乎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并不需太多的付出与回报,甚至还无形中拒绝着父母的爱。这样的人走不了多远。
?爱的教育》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我”在一学期中所发生的事情,从恩利科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们班上的同学的优点,如科列帝的宽容、勤劳;沃提尼的善良;卡罗纳的正直;纳利的坚毅等等。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不足,如沃提尼的嫉妒和爱慕虚荣;弗朗蒂的厚颜无耻、阴险、狡诈。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也可以自我反省自身是否存在同样的毛病。
爱,像把金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爱,让我们奋不顾身地去帮助别人,不怕牺牲自己;爱,是多么伟大啊!
爱自己的亲人是应该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爱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爱,那他就是一个可悲的人,他并不真正明白爱。我认为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爱是人间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升华。只有爱,能使人变成一个心灵纯洁的人,而教育,才能使爱永恒。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别人付出的爱,都能对别人献出爱,那么我们社会将变得幸福安宁,我们祖国将繁荣昌盛。
让我们打开博爱的门,让世界充满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