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心得体会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8篇

想要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写心得体会就是不错的方式,心得体会的格式规定不严格,不过里面的内容要具体,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冬残奥会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8篇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1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盛况再现:圣火刚在“鸟巢”点燃,由衷的赞美之声就响彻环球。世人不仅为这场“视觉盛宴”的“宏伟绚丽”、“梦幻诗意”所倾倒,更为其张扬的坚毅顽强、折射的人性光辉所震撼。如此精彩的开场,无疑将使残奥会史上规模空前的这次盛会,得到空前的关注;无疑将激励残奥健儿们创造出空前的佳绩,在今后的十几天里写下辉煌的篇章。同时,也无疑会像北京奥运会那样,给中国、给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

其实,不须待北京残奥会的大幕落下,这笔巨大的“遗产”已然铺陈在我们面前,已然在造福千家万户。

残奥会已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近50年,在残奥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像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样,品味竞争之烈,欣赏体育之美,点亮理想之光,分享运动之乐,用摄人心魄的勇气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平等精神。但由于对比赛设施要求不同等原因,同年同城举办的两个奥运会,一直采用各自筹办的方式。北京是第一个执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协议的举办城市,不仅开一个组委会同时筹办两个奥运会之先河,而且响亮地提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口号,从而在“奥运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语)上镌刻了令人振奋的内容。

7年来,正是“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极大地推进了北京乃至全中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使残疾人出行更加便利。这期间,北京市出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普遍配套建设了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重点改造项目达6000多项,投入资金6亿多元。据统计,2001年以来,北京市共实施了1.4万多项无障碍改造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总量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

“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不仅让北京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也让全北京乃至全国人民对残疾人的生活和保障关注度持续“升温”。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535.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顺利完成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19万贫困残疾人受益;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2125个,在建项目共计285个,筹建项目共计318个。在鼓励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去年7月起又对政策作出调整,大幅度扩展了享受税收优惠的单位,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当年,全国城镇新安排39.2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残疾人就业达到1696.5万人。

由此可见,中国倾力奉献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就是要以生命的名义,创造出真正平等、完整的人类盛会,让高贵的人性在世界畅行无阻。

而这一举措,在过去的7年里,已经带动中国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了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北京残奥会比赛已全面展开,可以肯定地说,4000余残奥选手的奋勇拼搏,将带来一场自强不息、引发人们深化对生命思考的“精神盛会”,必将对更多的残疾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文明新风产生更强劲的促进作用。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2

很多关注残奥会的人在为运动员的坚韧不拔而喝彩时会纳闷,为什么每个比赛项目中都会由一个英文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比如女子50米自由泳s11级,代表什么意思?

了解这字母和数字组合的含义,更有助于了解残奥会,也明白其中关于公平精神的传递。为了保证同一赛场运动员的公平性,必然需要对残疾程度进行细化。其中,英文字母代表运动员所参加的项目,如f级为田赛(field)、t级为径赛(track)等等,后面的数字则代表了残障等级。每个残奥会项目都有自己的分级,总体上分为肢体障碍、脑性麻痹、视觉障碍、脊椎神经损伤、学习障碍以及其他障碍,这些都需要通过数字来代表,双位数字中的十位数值代表运动员的残疾类别,“1”代表视障类别、“2”代表智障类别、“3”代表脑瘫及大脑麻痹或后天性脑损伤类别、“4”代表截肢及身材矮小的类别、“5”代表脊髓损伤及部分轮椅组的类别。双位数字中的个位数值则代表运动员在残疾类别中的级别,数字越小代表残疾情况越严重,比如视力障碍中的11级为全盲或接近全盲,而13则为符合最低视力残障标准。具体到比赛中,视力障碍11级必须要有领跑员及戴上眼罩,12级和13级则不一定需要领跑员。

这样的规则等级制定非常细致,目的在于确保对每一名运动员的公平性。为了确保这一公平性,运动员也是有级别区分的,比如pps(残奥会级别永久状态)、prs(残奥会级别核查状态)和pns(残奥会级别全新状态)。其中pps不需要再进行分级,因为他们曾多次参加残奥会或者世锦赛,已有了准确分级。

相比于健全人,残疾人的赛事准备工作更多也更为细致,最主要的是安全性和公平性。现代奥运创始人顾拜旦曾说“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战斗”。而残奥会最能彰显“战斗”二字,因为运动员们都是经过了难以想象的磨难才得以踏上赛场,他们身上所展现的精神才是赛事的精髓,所以公平安全的竞赛环境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也是一种尊重。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3

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时间今晨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

这是残奥会自1960年举办以来首次走进南美大陆。接下来的12天时间里,来自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432名运动员将参加22个大项、528个小项的角逐。

伴随着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从10到1的巨幅倒计时数字以顺时针方向自马拉卡纳体育场顶端依次展开,极限轮椅运动员阿伦·福瑟灵厄姆从体育场一侧的17米陡坡俯冲而下,穿越象征数字“0”的圆环飞向天空,里约残奥会的大幕由此揭开。

开幕式表演以“心无边界”为主题,旨在向全世界传递残奥运动员的无穷能量。20_年索契冬季残奥会单板滑雪铜牌得主、膝盖以下被截肢的美国影星艾米·珀迪与机器人手臂“斗舞”成为最大亮点,她不断完成机器人设计的高难度舞步,并使对手完全拜服在自己的舞技之下。4分多钟的现代舞表演,赢得全场8万多名观众阵阵掌声。

为让残奥运动员观看尽可能多的开幕式表演,代表团入场环节提前进行。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在伦敦残奥会女子轮椅击剑冠军荣静的引领下第32位出场。中国此前已连续三届获残奥会金牌和奖牌数双第一,出征里约残奥会的这支代表团由499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07人,将参加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是中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

万众瞩目之下,在巴西五座城市及残奥会发源地进行传递后的残奥圣火冒雨抵达马拉卡纳体育场。最后一名火炬手、获得6枚残奥游泳金牌的巴西运动员克洛多瓦尔多·席尔瓦带着火炬来到主火炬台下面。即将到达终点,但高高的台阶却挡住轮椅的去路。停滞了片刻,眼前的台阶突然伸展开来,一条无障碍通道出现在眼前,席尔瓦用手驱动轮椅爬坡而上,成功点燃火炬。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4

“今夜的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多,我在星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贯彻两个奥运“同样举办、同样精彩”的精神。事实上,中国实现这一承诺不仅有着深刻的人文观照为内核,更有着现实的背景作推动力。

四个月前,中国经历了四川大地震的洗礼。整个抗灾救援过程中高扬“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旗帜,值得全体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永远铭记,必然进入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书写。同年,在中国举办人道主义盛会——残奥会,这场在全体中国人对人道精神有着深刻体会背景下举办的盛会,不啻一次人性升华的仪式。

对于大地震后的中国,残奥会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如何鼓舞、帮助“汶川一代”心灵、肢体受创的国民自强不息、融入新生活,是中国政府和全社会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残奥会的举办无疑将从物质到精神上为中国留下一笔丰厚的财产。

除了为主办城市留下大批的无障碍设施,一种更加先进的、国际化的残疾人观,在中国社会掀起文明风暴,这将可能提升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平,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大有裨益。

残奥会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更是毫不逊于奥运。她倡导回归人类的发展、人性的光辉,以及人道主义的伟大。平等、尊重、博爱的精神之光,通过残奥会大力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残奥会已经给出了现代文明的更新更高的标准,即看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是否现代化,要看是否能让残疾人自由的旅行其间。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5

2021年8月24日,也就是东京奥运会圣火熄灭16天后,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我早早就等在电视机前准备观看开幕式的盛况了!

开幕式以帕拉机场繁忙的工作场景作为开头,帕拉就是英语残奥会的意思。好多架飞机的影子不断汇聚在一起,代表了全世界的残奥运动员从世界各地赶来这里参加比赛。然后镜头转向体育馆大屏幕,开场之后播放了一段短片,短片里,参加竞赛的残奥运动员奔跑起步产生了风,风把羽毛和绸带吹上了天空,天空中羽毛和绸带悠扬的飞动着,时而顺风时而逆风,象征着残奥运动员的坚韧和战胜逆境的能力。通过电视解说我明白了,这里出现的飞翔的羽毛也呼应了这次开幕式的主题——我们拥有翅膀!随后镜头又转回了体育馆里的帕拉机场,伴随着一声哨响,工作人员们开始了忙碌起来,他们成功地让螺旋桨转动起来,产生了风,三种气球随风升起,组成了国际残奥会的会徽。这个表演真的太有创意了,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来的运动员入场仪式,最令人期待最振奋人心的时刻当然是中国代表团入场的时候了!看到我们的旗手虽然坐着轮椅,还精神奕奕得高举国旗入场,真是令人感动!听解说介绍他们都是两枚金牌的获得者,真的很厉害呢!看到那么多运动员代表我们国家出战,真的由衷地觉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我真的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看完整个开幕式表演,我还沉浸在激动兴奋之中,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看明年在我们国家举行的冬奥会开幕式了!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6

有种说法:物欲横流的年代,感动是一种奢侈品。

也有种说法:感动像审美一样,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北京奥运会和北京残奥会,加起来才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场内场外,有多少“感动”存在!而其中又包括了多少感动的人、感动的事、感动的物——

大至大气磅礴的开幕式,小至一条小小的导盲犬,微至志愿者雪里送炭递上的一根丝线……

大至“鸟巢”全场9万名观众在不同的时间,为牙买加的博尔特、中国的王浩齐唱《祝你生日快乐》歌;小至两名运动员,不因双方国家的突然“敌视”而赛后相拥相祝;微至幼童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摇摇晃晃地跑去垃圾箱……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八、九月的北京(延伸至上海、青岛、天津、秦皇岛、沈阳、香港),在时间、空间、行间的三维坐标内,上演着源自体育运动而又展至社会生活的一部“感动”鸿篇巨制。

然而,在所有的章节中,有一种感动,应该是又有着深刻而独特意义的,那就是民众社会素质的改变与提升。

没有不散的筵席,两个奥运再精彩,再让我们留恋,也终究要远离而去,一切将归于平静。唯有生活将衡久延续。运动员、志愿者们脱下服装,观众们放下手中的小旗,所有的人都要融回社会,非常态复归常态。

这个时候,以公民角色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芸芸众生,还能不能继续坚持并创造感动,也许则是最具价值,最有意义的。

我不会忘记,奥运期间听到、看到的一些感动细节——

一次,偶听北京广播电台的体育节目,一女观众情绪激动地说道:我昨天去看游泳比赛,周围的人隔一会儿就互相提醒比赛时拍照别用闪光灯。临走时还互相提醒带走自己的垃圾,特让人感动!

媒体报道:北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官员对记者表示,“此届奥运会没有在场馆里出现有些人所想象的垃圾遍地、场馆环境被破坏的情况。许许多多观众离开时,将瓶子、食品包装袋等都很自觉地带离场馆,放到指定的垃圾收容器里。我们非常受感动!有的国际单项组织曾经表示说,应该给北京的市民及世界各地的观众发一块大大的金牌!”

笔者每天下夜班乘地铁时也注意到,运行了一整天、成千上万人流动的地铁车厢地面,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纤尘不染,比国外很多夜班收车时的地铁都干净。

法国大思想家卢梭说过:“民众德行、教养的提升,才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也才是市长最值得夸耀的”。

圣火就要熄灭,奥运专用车道就要归还,但我们的“感动”却应该永远在社会生活中延续下去。这是两个奥运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7

3月4日晚8时,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拉开帷幕。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核心内容,再次延续冬奥会“一片雪花的故事”。更令人难忘的是,开幕式的点火环节,在残奥会的历史上首次完成了盲人点火的壮举,这也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传递给世界的力量。

随着冬残奥会开幕式开始,国旗入场环节,8名残健融合的持旗手组成护旗方阵,他们是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代表。旗台两侧,24名大学生深情唱响《我和我的祖国》迎接国旗。

升旗仪式进行时,当现场观众齐唱国歌,场边的听力残疾人们用手语“演唱”国歌的一幕催人泪下,他们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爱国之情,在无声的世界里,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

随着雪容融前进的脚步,一条冰雪赛道在脚下延展。赛道展开,“欢迎”的字样越发醒目,运动员入场仪式开始。中国代表团旗手由运动员郭雨洁、汪之栋担任,郭雨洁2004年3月出生,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运动员。汪之栋2000年7月出生,他是一名冰球运动员。

本届冬残奥会,是中国代表团第6次参加冬残奥会,也是参赛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总人数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他们将参加冰壶、冰球、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在所有中国运动员中,有85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

备受关注的点火环节,盲人运动员李端是最后一棒火炬手,他在雪花火炬台上摸索着点燃主火炬,虽然过程并不顺利,但全场掌声雷动,洪亮的“加油”响彻鸟巢,这一幕令人动容。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冬残奥开幕式历史上首次盲人点火,赋予了这次点火仪式更多的意义。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表示:“残奥会开幕式还没有用过盲人来点火,最后会发现他走上点火台的那一瞬间,他将用他最大的感官能力,触摸,他在摸着每一片雪花,当他最后寻找到这个空间的时候,把残奥的主火炬缓缓地对进孔里,当他对进孔眼的那一瞬间,大家会感受到,他其实是在触摸这个世界,认知这个世界。当火焰燃烧的那一瞬间,仿佛他在用内心燃烧着整个天地,点亮了整个天地。”作为盲人,点火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李端自信地表示:“我不只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和残疾人运动员,我要把这些运动员和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有信心。”

除了点火仪式令人难忘,冬残奥会的会徽展示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此次北京冬残奥会的导演团队,采取以小见大的独特方式,凝聚残奥精神。冬残奥会的会徽被画在了一位盲人手中,虽然他看不见,但是会徽烙印在他心里。当它呈现以后,旁边所有的残疾人把手张开,他们和手上画有会徽的演员一起,展现了残奥精神、历届残奥人的努力、智慧和拼搏,历届冬残奥会上最小的会徽,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人的用心。

一个月前的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正值立春。而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则即将遇上惊蛰。在这个昭示生命力勃发的节气即将到来之前开幕,也象征着残疾人运动员闪耀的生命之光。从3月5日开始,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进入正式比赛日程。在为期9天的比赛中,冬残奥运动员们将在赛场上比拼技艺、挑战自我、绽放生命的光彩。我们也预祝他们取得佳绩,为世界献上更多的温暖、感动和力量!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8

9月10日恰逢周末,前来奥林匹克公园观看里约残奥会的观众人山人海,东道主为残疾人运动员热情呐喊,多座场馆的上座率接近或超过八成,氛围不输给一个月前的奥运会。

开赛三天来,中国残奥代表团表现强势,以26金24银19铜高居奖牌榜头名。而更令人感动的,是残疾人运动员同命运抗争,书写人生新篇章的勇气。人们常说,体育改变命运,而在残奥赛场,可以说体育给每一名运动员都带来了新生,而运动员也用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诠释着体育的力量。

男子5000米t54级预赛第一轮比赛中,观众起立为最后一名丹麦选手布利克费尔特鼓掌加油。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但有人觉得残奥会的竞技观赏性不够;有人觉得残奥会缺少明星大腕,无法吸引眼球;有人觉得残奥就是“重在参与”,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运动会;更有人不忍看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比赛,会为其心疼。

其实在残奥会上,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每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都是一段传奇。

即将迎来24岁生日的许庆虽然失去了一条半手臂,但却成了泳池里的“鲨鱼”。10日,这名中国泳将赢得自己四届残奥会经历中的第十枚金牌。在这背后,他每天需要游一万米,几乎一年没有和家人见面。

山东菏泽姑娘崔哲在女子举重赛场连续第三次获得银牌,总爱微笑的她在两岁时因小儿麻痹留下了腿部残疾,参加的三届残奥会都遭遇了甲亢病症的侵袭,但她还会继续坚持下去,这一切只为证明自己和其他人一样。

女子盲人柔道选手李丽青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就获得冠军,赛后她和教练相拥而泣。这位来自广东湛江的农家盲人女孩,爹妈都是农民,父亲视障,她与弟弟都是先天的视弱者,教练张贵富跑遍广东找出她练习柔道,就此改变了命运……

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人可以有梦碎的瞬间,但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残奥赛场,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励志故事。

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如果你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关注一下正在进行的残奥会,或许就会被哪名运动员感动到、激励到。为了残奥会,残疾人运动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而大家的关注和点赞,将给他们继续前行注入勇气和动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冬奥会观看心得体会200最新8篇

冬活动策划参考8篇

冬奥会心得体会2023500字优秀8篇

冬活动策划模板8篇

2023冬奥会心得体会作文8篇

冬奥会心得体会2023500字推荐8篇

2023冬奥会心得体会300字8篇

冬奥会心得体会2023年推荐8篇

美丽的冬演讲稿推荐8篇

美丽的冬演讲稿精选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31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