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心得体会

90后观后感优质7篇

每次写观后感都是我们对电影中细节和情节的品味和体味,通过观后感,观众可以了解到其他观众的观点和评价,从而更好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90后观后感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90后观后感优质7篇

90后观后感篇1

主线是讲一对刚生下女儿的夫妇遇到了邪教,邪教希望通过女儿的灵魂召唤恶魔,在娃娃安娜贝尔身上下了诅咒使得娃娃会动,然后妻子神经质的认为恶魔会带走她的孩子,她需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她甚至可以为此付出自己的灵魂,可笑的是冒出来个路人大妈,圣母般的说:你歇着,我来就够了。然后就没了···简单来说就是产后焦虑症妇女寻求自杀声称可以保护自己女儿,路人善良大妈救她摔下房屋gg,一部烂片,如果单谈恐怖画面来说,还算恐怖,但是情节真的不值得推敲。

如果说招魂1中歌颂的是母爱和家庭(家人的帮助驱走了恶魔),招魂2中抨击了童年的不美满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影响,但是在善美的人的帮助下孩子仍然可以坚强面对生活,那么安娜贝尔的主题就是----一坨狗屎,我这么直白,是因为导演完全不懂恶魔显身的内在含义。招魂中,恶魔的存在是为了诱使被害的人做出伤害自己家人的事情(虽然招魂2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恶魔本身是不会去做出伤害人的事情,它必须找到一个附身的人,在击溃他的内心后操纵他行凶。而本片中,恶魔其实已经成功了--女主角将安娜贝尔挥打在婴儿车的那时,她就已经被恶魔击败,做出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事情从而将孩子的灵魂献给恶魔。但是片中又讲:孩子是受祈福的,受到上帝的庇护。因为招魂系列片中,恶魔是以人的恐惧与害怕为食物,孩子不谙世事,因此他的灵魂无法满足恶魔的要求,所以真正需要的是一个产生恐惧的灵魂--那就是女主,然而女主也这样做了,要跳楼自杀来保全自己的孩子。

一个因为恐怖邪教的攻击,提前生产的女人,生下孩子后丈夫天天不在身边,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幻想,认为恶魔会带走自己的孩子,还自以为可以对抗恶魔,将被附身的安娜贝尔留在身边,还特么放在自己孩子房里,最后路人大妈抱着娃娃替她完成了牺牲,就结束了。之所以说这部片子烂,就是因为毫无逻辑可言,完全不是温子仁拍的鬼片的套路,一个自己吓唬自己然后害死了人家,将安娜贝尔生搬硬套过来,完全是毁了安娜贝尔的恐怖意义。

90后观后感篇2

要过年了,很多人除聚会之外就是看看电影打打麻将了。其中被重磅宣传的《中国女排》是在大年初一很多人都想去关注的电影。1月17日,《中国女排》更名为《夺冠》,这是不是让你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何要改名?皮裤套棉裤必是有缘故!

过去我们拍过不少类似体育题材的电影,例如著名“女篮五号”、“沙鸥”等等。尽管这些故事传说也是有原型人物的,但是并没有用“中国”字样。1981年出品的电影《沙鸥》实际上也是在说中国女排队员的故事传说,不过却只能是以运动员的名字来给电影命名。当时“沙鸥”的原型到底是谁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人说是郎平。实际上这个肯定不是,当时郎平还小。有人说,“沙鸥”的原型是原来中国女排的主力之一的曹慧英,她在电影《夺冠》中也有角色。

其实影片能够在前期宣传中一直用《中国女排》的名字,且是在大张旗鼓宣传,并且预告了大年初一上映。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名字是通过审核的,不然不可以这么宣传。“中国女排”是一个在中国体育界的一个丰碑,其四个字不仅仅是说排球项目的一个运动队,而是说是“女排精神”以及“中国精神”的层面。不过,这部电影是一个商业制作片,只是用了真人运动员而已,有些事实是存在虚构的成分,你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纪录片,这样叫“中国女排”就是有一些不妥的。不过,刚开始被通过,后来又改名,是不是与陈忠和的抗议有关?

陈忠和的内部抗议信被曝光之后,使得这部商业电影多了一些质疑。陈忠和的抗议公开之日为2日,《中国女排》变《夺冠》在1月17日,两者是不是存在关系呢?实际上,“中国女排”能够火起来,与中国女排世界杯再夺冠的原因巨大。作为三大球中唯一硕果仅存的世界优势项目,他们不仅仅是中国排球迷的寄托,更是中国人的寄托。对于这样的一部电影,其实从策划开始就应该被严格审核。出现对于陈忠和的不正面现象是非常遗憾的。据说,在上映之前对于陈忠和的形象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删减。因为要上映,因为也不可能重拍,所以就出现了改名和改剧情。

90后观后感篇3

周五下午,我看了《八佰》,感触颇深。

第一是国难当头的牺牲精神

影片第1个打动我的镜头,是战士陈树生抱着炸药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喊出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看清他的面庞,他就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紧接着,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跳下去,仿佛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约,赴一场慷慨之约。历史上真实的陈树生也是这样,牺牲的时候年纪只有20多岁。在影片的最后,屏幕上一个个介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800壮士。原来他们都曾经在那个离我们很远的战争年代,切切实实的用生命为民族奋斗过。“国人皆如此,倭寇岂敢?”他们视死如归的的精神令敌人胆寒,令后辈敬佩。

第二是唤醒民众的信心与尊严

一面属于中国的旗帜,一位小姑娘从世外桃源的天堂,带到如魔鬼地狱般的地方,这面旗帜的递送者是租界一个衣食无忧的赌场女老板,而她的弟弟为了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牺牲在桥上。升起的那一瞬间,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仪式感的力量。升旗会引起日军的注意,他们会疯狂攻击四行仓库,但是战士们这样说:“不能让国旗倒下,要让全中国的人们知道我们还在战斗!”一个个的战士为了保护旗帜倒在旗杆下,他们用血肉之躯支撑着旗帜巍然屹立。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深深的感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些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先烈们,虽然他们已经远去,但是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的.精神永不磨灭。

90后观后感篇4

二月最火爆的电影之一就是《神秘巨星》。听说它是由《摔跤吧!爸爸》原班人马打造的,我十分期待。看完之后,果然没让人失望,又是一个励志又带劲儿的好故事。

一个爱唱歌的女孩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有一个会打人的爸爸,但她有自我的梦想——唱歌给全世界听。在同学的帮忙下,借助网络的力量,历经种种挑战,最终她成为了受人欢迎的歌星。

在向梦想前行的路上,妈妈给了她最大的支持:卖掉外公送的项链,给她买电脑;帮她想办法上网蒙面唱歌;当她的“替罪羊”替她挨打;给她一次又一次的拥抱和鼓励;在最终一刻阻止父亲的“胡闹”,勇敢地领着她参加颁奖典礼。在领奖台上,在炫目的灯光下,在人们热烈的目光中,女孩宣布:我妈妈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

虽然女孩是电影的主角,但我也认为她的妈妈更可敬、可爱——有时严肃有时又能和孩子一齐唱唱跳跳;打扮保守但思想跟得上时代;平时胆小,关键时刻十分勇敢。最重要的是,她深爱着自我的孩子们,尊重她们的选择,欣赏她们的梦想!

这一家还有个小弟弟,也许是因为我也有个妹妹,电影里姐弟俩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爸爸命令女孩把电脑摔下楼,小弟弟悄悄拾起了所有碎片,躲在角落,偷偷用胶带把它们粘好。虽然女孩因为爸爸的重男轻女迁怒于他,但他却不介意姐姐的“凶巴巴”,天真地想还给姐姐一个惊喜。当这个秘密被发现时,他们紧紧地拥抱了在一齐……

?神秘巨星》这部电影反映了印度社会重男轻女的现状,表现了被轻视的女孩和女人的善良、聪明以及勇敢。在某些不良环境里,即使有人帮忙,最终要得到幸福,还得靠你自我动脑筋、想办法,并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

90后观后感篇5

最近我一向在看一个电视节目,叫《变形计》,是把城里娇生惯养坏习惯十分多的孩子送去农村,而又从城里孩子去的家里的农村孩子去看看大城市大世界。这种节目,专业的名字也叫大型生活互换类节目。这个节目刚开始不久,我在换台的时候无意间就看见了,基本只要到播出时间我就看。

虽然这种节目很多,但是我觉得这个《法兰林卡变形计》最好,因为这个节目是真实的让城里来的孩子隔绝城市,而农村少年融入城市,所以我觉得这个变形计是最好的。我就说说少年何愁中的城市主人公易虎臣吧,因为以为家境富裕,所以花钱没有期限,上课直接忽视老师,生活老师也挨过他的拳打脚踢,还不分场合的开玩笑,也被变形计节目的忠实粉丝称作“梳头哥”。他的'头型很像西瓜太郎还有乡村主人公吴宗宏,在他云南一个贫穷的乡村里,他是家里的老大,接替了家里的脏活累活,他和弟弟妹妹上学的时候,要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在学校里也是最大的,校园里的事情也有他的功劳呢,还有帮老师喂猪等等。他们各自学到了,对方的长处,也看到了自己的短处,易虎臣变得不那么调皮了,更理解家长和老师的苦心了。而吴宗宏虽然羡慕大城市的生活,但是他并没有嫌弃自己的生活,而是更努力的学习,争取让爸爸妈妈也过上这样的生活。

?变形计》这个节目十分好,期望大家都来关注吧。

90后观后感篇6

看了《龙猫》,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月家附近的景色,绿树成荫,一棵百年老树大得足以占据整个山顶,让我很向往!它既是宫崎骏笔下的奇迹,也是人类多少年来不曾想过的最佳居处。多少年来,森林在人们的.眼中一直是一座金库,不是朋友。人们向自然索取过多,却从不思弥补。然而这些由“伟大”的人类建造起来的高楼大厦,花了我们几十年,而真正伟大的自然轻轻松松抖上几秒,霎时就一片废墟。

还有那只大龙猫,大大的肚子,圆圆的身子。当小梅发现它的时侯,它正呼呼大睡呢!第二次,他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了。然而,他们并没有坚持找,而是离开。并不打搅龙猫的生活。我想,当一个人发现龙猫时,他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哇!好大的一只猫。”,而不是:“我要把它带回家。”

当龙猫和小月站在山顶上时,我被这对好朋友感动了。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美好的,那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就是高尚的。与动物建立联系,会让人类的生存更有意义!

90后观后感篇7

致敬历代女排,彰显女排精神,由陈可辛导演,许月珍、张一白监制,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和中国女子排球队联袂主演的电影《夺冠》19日在京首映。制片方1月20日宣布,该片将于本月24日大年三十正式上映,比原定的大年初一提前一天。

中国体育电影的再出发

?夺冠》的故事传说跨越35年,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重返世界之巅,致敬几代功勋,再现这支王者之师一路的荆棘与荣光。如何真正拍出能够与女排成绩相媲美的佳作,通过电影镜头拍出历史感、气势和魅力,让导演陈可辛倍感压力。他直言:“这个戏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难!”

相比其它题材,体育题材电影对专业动作、拍摄技术、设备的要求等均高于一般电影。对演员而言,也是一次全新挑战。主演们均经历过一番“思想斗争”。巩俐透露:“可辛导演找我来演郎指导时,我心里觉得可能担任不了这个重担。”黄渤坦言:“我们的队员全都是真的职业排球运动员,但我们并不是排球专业的人,你要对一位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指示,这太难了。”为了最大程度贴近人物,演员们都拿出“女排精神”,攻坚克难。什么是女排精神?“它不是一定赢,而是明知道自己会输,也要一分一分地赢回来。”这是影片中郎平的一段台词,亦给予全剧组极大的鼓励。

主演拜访及观摩女排国家队训练、比赛;在短时间内消化海量的书籍、录像;练球、扣球手都肿了也坚持拍摄;为了演出青年郎平的神韵,白浪(郎平女儿)一个月内减重30斤……以巩俐为代表的演员深入体验女排生活,举手投足甚至连口音都极力还原人物,用扎实的前期准备和细腻的表演打动观众。专业人士认为,“《夺冠》的上映正在努力填补有关中国体育电影的空白。”

多方合作,还原漳州训练基地实景

“《夺冠》不仅为我们带来美好的记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像一场比赛一样惊心动魄的电影。从电影开始,它就像一场比赛的第一局,慢慢地磨合,然后提起它的速度和节奏,引人入胜。” 导演刁亦男从电影拍摄手法的角度,对《夺冠》做出点评, “虽然知道结果,但从头到尾还是揪着心,被剧情和比赛牵动心情。”这样沉浸的观影体验,离不开团队雕琢。

在预告片发布时,《夺冠》就曾因演员与真实人物的“神相似”冲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陈可辛表示,初选时,剧组在国家队的帮助下,从各省队、校队的排球运动员中找了逾2000人,最后选定10位素人演员饰演青年时期的女排队员。朱婷、惠若琪等新一代女排队员们在训练空隙抽出时间参演,为影片增色不少。陈可辛透露,为了最高程度还原80年代,在拍摄80年代女排戏份时搭建了一个实景的漳州训练基地:“我们把地板一块块从漳州福建搬到北京。这些地板上都是当年女排运动员的血、泪和汗。” 参演电影的女排队员不禁感慨,“太像了,简直一模一样,完全被震惊”。此外,在配乐、摄影、美术指导等方面,《夺冠》邀请梅林茂、赵晓时、孙立等业内著名人士,组成“全金奖级幕后阵容”。

电影通过入脑入心的选角及服化道等,带领观众集体穿越,回到那个洋溢着青春、挥洒着热血的80年代。81岁高龄的“时代之声”宋世雄,看片后勾起无数回忆:“我想起我们女排走过的艰难历程,特别是1981年世界杯的场景历历在目。” 演员吴刚表示,正是由于全剧组的专注与打磨,才成就了这部献礼片。“这个戏真的是向历代的教练员们致敬,向历代的女排队员们致敬。”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80后90后调查报告6篇

90后00后先进事迹通用8篇

80后90后调查报告优秀6篇

90后00后先进事迹最新8篇

80后90后调查报告参考6篇

90后00后先进事迹优秀6篇

80后90后调查报告通用5篇

90后95后调查报告心得体会优秀8篇

90后95后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参考6篇

90后95后调查报告心得体会模板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180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