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心得体会

记者的故事观后感6篇

每次观影后,我们都会用观后感来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一篇观后感可以为观众提供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让他们对作品的艺术性有更全面的认识,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记者的故事观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记者的故事观后感6篇

记者的故事观后感篇1

又到了一年11月8日,又到了一年的记者节,入新闻这行已有三年了,三年对我来说,有很多种成长,我迈过了25岁,朝着30岁靠近,我不再是刚出入社会的青涩大学生,我已俨然成为这个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开始为了生活与生存奔波。三年让很多原先幼稚的理想在不断改写,从小梦想过长大后会成为老师、医生、歌唱家……就是没有想到会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记得第一次独立出去采访,当时拿相机的手在不停哆嗦,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拍些什么。加上之前听传闻说那天我采访的领导平时就很严厉,尤其是对记者的要求很苛刻。可是那天那个被采访的领导也许是看到了我的慌张和羞涩,他对我一个和蔼的微笑,然后鼓励地说:“小姑娘,没事,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我惊愕了一下,顿时觉得有种温暖,也打破了我之前对他的恐惧。再后来,面对各种大小采访,面对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一想到第一次采访时那个温心鼓励的微笑,我不再紧张,我知道任何事都没有那么可怕。

再后来我由室外跑新闻转到室内从事文字编辑工作,每天要看很多很多别人寄来的新闻稿件,得筛选,得整理,标题要改,内容要改,很多新闻稿件的质量让我改得心烦气躁,我开始讨厌每天看到那些文字,我开始讨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觉得我的生活很机械很无趣,我似乎丢了自己,迷失了方向,我找不到了存在感。于是我开始抑郁,终于有一天我学会了逃离,去了最西部的省份,去了我梦寐以求的青藏高原,在那里,看着每天都会虔诚膜拜的藏族人民,我被震撼了,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信念和勇气让他们如此坚定和执着。想想自己面对工作生活的小小不如意就开始自暴自弃,逃避现实,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懦弱。仰望雪域湛蓝的天空,才发现世界还有如此洁净的地方,生活原来还可以如此美好!环顾雪域茫茫高原,我又是何其渺小微不足道,我自己不勇敢真的没人替我坚强,所以生命由不得我如此任性无知,既然选择了这行,也走了这么久,就该坚持走下去,直到真的走不动走不了为止。当用一颗平和的心来看这些稿件时,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不同的故事里会折射出不同的人生。

理想是什么,现实是什么,理想是现实不断给我树立的新目标。人们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铁肩担道义,可是作为在基层最普通的新闻工作者,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赋予我这么大的权利,我能做的是站在公平公正的位置,用心编辑好每一篇读者的来稿。最后,祝福我的同行们节日快乐!

记者的故事观后感篇2

“好记者讲好故事”2021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7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10位优秀记者讲述了他们的采访经历和故事,展现了全国新闻战线在2021年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优异表现,为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献礼。

记录伟大时代,见证难忘瞬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洪玫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中两个经典镜头创作背后的故事,表达对建党的深情礼赞;透过《夜空中最亮的星》,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三沙卫视记者兰真分享了她报道中国航天发射任务时的难忘经历;参与以年轻记者视角看的采访报道,辽宁日报社记者孙明慧坚定了在强国路上接续奋斗的理想信念。

触摸时代脉搏,倾听人民声音。多年跟踪记录袁隆平院士的湖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王尧带来了这位大科学家毕生追求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想背后的感人故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记者李琳分享了在边境斗争一线的解放军战士以青春的爱奉献祖国的感人瞬间;西藏山南市措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旦珠记录下西藏人民生活变迁的动人历程;中国邮政报社记者陈颢月以几位邮递员的邮路故事,传递着他们执着坚守、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

点亮心中灯火,讲好中国故事。人民日报社记者李硕讲述中国奥运健儿在东京奥运会的世界赛场上展示中国伟力的精彩故事;面对没有硝烟的战场,新华社记者徐泽宇以手中的笔和镜头激浊扬清、明辨是非,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歆旎分享了追踪报道云南亚洲象北移的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彩历程。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不乏推动社会进步的引领者。但在奔涌向前的时代洪流中,更多的是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的行业奋斗者。

记者的故事观后感篇3

1支笔、1张纸、1台摄影机,我想这便是对这个职业最直白的描写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的名字叫记者,他们在路上记录着,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每个记者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记录这个时期的变迁与发展。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新时期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新闻事业有着虔诚与酷爱,始终坚守在新闻1线是每个新闻记者都遵照的职责所在。“好记者讲好故事”已进行了4年,而今年,我作为1个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第1次以1个新闻人的角度观看了这个节目。

“我觉得能够用平实的语言或是镜头记录到生活当中最真实的故事,这就是1个好故事。当我老去的时候,可能会告知我的孩子,曾我在这样1个美好的新时期,记录了很多他人未曾发现的故事。”这是来自山东广播电视台的崔真真在上台讲述前说的1段话,她的作品是《为了心中那束光》。记录他人未曾发现的故事,以后再把故事讲述给他人听,新闻记者做的工作或许就是这样的事情。而在办公桌下面放着的那3双鞋“高跟鞋、运动鞋、雨胶鞋”则记录了当代媒体发展的进程。融会新闻的到来,让每一个新闻人都必须变成能够适应电视、网络、客户端等不同平台要求的多技能人材。向全网实时直播“救济掉入10几米深枯井的两岁半孩子”,这或许是崔真真职业转型以来印象最深的1件事,也正是全网直播才能够让这条新闻进程及时的转达给每个关心的人。10几万次的转发,每个知道此事的网友都在心里祈祷着,祈祷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能够快点,再快点,孩子能够平安脱险。上千万人的见证当中,我相信,崔真真的心是最逼真的那1个,她拉近了所有关注事件的人,照明了全部世界。

新媒体的发展,让新闻从业人员不能不调剂自己的姿态,融会新闻这1概念的诞生也更好的验证了这类做法。网络的快捷程度,可让每一个具有互联网人及时的看到身旁产生的事,而这些他人未曾发现的事,就需要记者来传播了,第1时间到达现场,第1时间了解新闻概况,第1时间组织语言,第1时间向大众传播。穿着“运动鞋”跑遍每一个事发地点,用穿“高跟鞋”的`姿态出现在屏幕当中,抑或穿着“雨胶鞋”进入受灾前线。讲述中,崔真真对自己的工作频频露动身自内心的微笑,由于喜欢记者这个行业,才能不论辛苦,不论做甚么,都觉得是值得的。

“我常常在黑夜中潜伏,在拂晓起身,当你已入眠的时候,我可能就在你周围不远处的地方盯着那些黑工厂、黑作坊和那些没法在阳光下正常运行的非法活动。”这是又1个触及我内心的1段话,来自北京法制晚报的徐焱在他的作品《暗访那些事儿》中说出了或许是他在内心憋了好久的话。暗访,或许对每一个记者来讲仿佛是1件不怎样想做的工作。暗访意味着记者要隐瞒自己的身份、目的,通过秘密手段取得新闻事实;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或许会遭到伤害;意味着1点光与1片黑的斗智斗勇。暗访2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切如此艰巨。徐焱在讲述暗访、跟踪2014年天津私屠滥宰猪肉的故事时,带着1丝丝自豪的感觉,可我看的出来在他背后还有着那晚有可能面临死亡的恐惧。1个月的跟踪才摸清黑作坊的规律和目的地,记者此刻仿佛在做着警察该做的事情,发现目标、蹲点、侦察、跟踪、拍摄,掌握了大量的证据后,联合警方及相干部门将没法在光明中运行的黑作坊1网打尽。固然,不能不说,也是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的配合,才让暗访记者们看到了1个好的结果,发挥了为民除害、推动社会的功能。

正如徐焱所说的:“哪有甚么岁月静好!正式有像我们这样的媒体人和各行业勇于担当的人载体大家负重前行。固然,我们媒体人勇于做着1切的努力尝试,那是由于我们明白,我们背后有人民的支持,有党和政府做强力后盾。”记者历来都不是孤独的,在探访真相,发掘黑暗权势,在记者的背后有人民大众在支持着。新闻人做的是为百姓好的事情,不要怕那暂时的黑暗,由于未来1定是属于光明的,而暗访记者要做的事情,我想就是冲进去,为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而做成心义的事,做能够真逼真切帮助老百姓的事情,这就是记者的真理吧。

所有的记者都讲述着自己所见到的、认识到的、感悟到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平凡的我们不会去发现的平凡的事。所以只有用心去发现,才能够感遭到这些故事里所包含的真理。

在记者的职责中,我认为,找准正确的第2落点、报导角度,拓展报导的广度和深度,让大众了解事情的真相、本质,为大众指引正确的方向,帮助大众构成正确的认识,澄清毛病的舆论,是1个重要方面。记者所发的每篇稿子,都应当为人们指引方向。

“做时期的记录着,做真谛的传播者,做中国梦的建设者。”在这个媒介飞速发展、融会新闻不断进步的时期,不管新闻人如何转型、如何与时俱进,不变的是对记者这份职业的坚守,对新闻真相的探访,对中国故事的讲述,对中国精神的传播。真正需要记者做的是冲进新闻的第1现场,去找到每个新闻中的中国故事,去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大国风采。

记者的故事观后感篇4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我们持续看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这里的每位记者讲的都非常棒!他们讲的每个故事都非常感人,还有值很多得我学习的`精神。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丹讲的“大山深处的幼儿园”。那里的好多孩子都不知道早上要刷牙洗脸,当他们看到牙刷时都不知道该怎么用。后来,在李丹阿姨10天的教导下,他们不仅学会了怎么刷牙,还可以完整的说出汉语。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告诉他们牙刷是怎么用的。当我看到大山里的孩子,冬天还光着黑乎乎的脚丫穿着破凉鞋时,我心里真的非常难过,好想把自己的鞋送给他们穿呀。

这里的幼儿园有5个班,其中4个班里都漏风,里面的桌子椅子都很破。李丹阿姨还在这里认识了一个叫小阿牛的姑娘,她都十岁了还在幼儿园里上一年级的课程,上完课就要去操场上自习,因为他们还要腾出教室让别的孩子上课。

从这里我体会到,不是每个地方的孩子都像我这样幸福,有多少儿童还缺衣少食,不能接受好的教育。我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学校里的每一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实现自己的理想!

妈妈的话:观看好记者讲好故事,我和孩子都感触很深。每一个故事不仅令我们感动、而且还传播着一股强大的正能量。这些正能量会在成长的道路上凝聚成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激励着孩子前行!

记者的故事观后感篇5

怎样的记者才能够被称为好记者?这个听起来简单的问题,我在《媒介素养》与《新闻学概论》的课程学习中看着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好像得到了似懂非懂的回答,但是直到观看《好记者讲好故事》这一节目后,我才对“好记者”这一名词有了更进一步、更清楚的了解与感悟:好记者,不是名利双收、荣耀满身,而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传递每一个“沉甸甸”的故事。

?好记者讲好故事》这一节目,利用荧幕的方式,让优秀的记者们在观众面前分享他们记录的新闻,历经的故事。尽管每一个故事看似都很平凡,但是就是这些普通的故事,其背后自有万钧之力,传送着满满的能量。

令我最受感触的是记者郑晋鸣分享的“开山岛守岛英雄王继才”的故事。他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去讲述着这一个用32年去守护祖国岛的男人的故事,传递着这个憨厚男人忠诚坚定的精神。“世上的路,总被诗人写作山高水长;世上的人,总被追问要过怎样的一生。”郑晋鸣在讲述老王用11680天去恪守忠诚的故事后不禁发问。一个记者或许会花费自己大半辈子离家万里,在外奔波,行走在别人的家庭与生活中,这样的一生值得吗?

老王的故事、老王的精神和我们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为了心中的那盏灯,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好了。好记者讲好故事,传递正能量,郑晋鸣肩负着自己的职责和本分,身怀忠诚和担当,行走于天下而默默记录故事、传播能量。他是好记者,尽他的努力让观众了解背后的故事,感受那些向上的正能量。

好记者应当把党的“48字职责使命”时刻牢记,坚持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站在镜头前分享的记者们,有的体验着媒体行业的转型升级,有的亲历了港珠澳大桥的时代建设奇迹,有的“穿梭”在危险战地之中,有的深入平凡群众的日常生活……他们,给观众带来的是不一样的中国故事,却有着同样震撼。他们,将那些感动他们的故事与能量分享来拨动我们的心弦。

这样的记者们,走进别人的生活,再来影响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前行指引着。好记者们的存在,让这个社会行进多了一束光。作为后起之秀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将每一个“沉甸甸”的故事讲述,将每一份满满的能量传递,让这个社会更加光亮。

记者的故事观后感篇6

“我是你身边那不变的关怀和问候,我是你心中最灿烂的微笑。热恋的故乡,留下我深情的祝福;深爱的土地,留下我生命的足迹。我就是,郭明义。”

这是东北新闻网拍摄的微电影《我是郭明义》的主题歌,是我作词、作曲和演唱的。这部微电影网上观看人次达到2.2亿。为什么会这么火?我想是郭明义的精神感动了万千网民,首先他感动的是我。

故事要从我第一次到鞍钢采访郭明义说起。接到任务时,我心里就嘀咕,传统媒体已经报道了那么多,在网上写郭明义能有人看吗?

老郭每天除了忙工作,还要参加公益活动,替向他求助的人奔波,我实在不理解他为啥给自己找这么多事。看着他鬓角的白发和一身的疲惫,我忍不住劝他:“郭师傅,你都已经是模范啦,差不多就行了呗!得想想自己。”本以为和老郭很熟了,说这样的话不过分,但郭明义的脸色马上变了,他忽地站起来,砰地把门关上,大声质问我:“说出这种话,你还是个共产党员吗?”

我被吓蒙了,说实话,当时我真的还不是党员。过了好一会儿,他盯着我的眼睛说:“我是一个党员,只要党的宗旨没变,我就要这样干!”那天晚上,老郭和我聊了很多,他的家人、工作、爱心事业。我真正懂得了支撑着他走过30多年的信念,全都来自他对共产党员这个身份的坚守。

老郭的话始终在我脑中萦绕。我在思考,整天为增加流量到处搜寻名人、富人、达人来吸引网民,我是不是习惯了所谓的眼球效益,变得庸俗了呢?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把老郭的精神告诉更多的人?

看到微博,我心中一动,在微博这个鱼龙混杂的舆论场中,怎么就没有一种清新的声音,让人脱离浮躁、追求崇高呢?对!微博需要老郭,老郭也需要微博,郭明义实名微博开通了。我手把手地教他拍照片、发图片,一起商量怎么写好微博。

三年来,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郭明义微博之中。我要让老郭的微博成为指尖上的正能量,让老郭成为网上的红色大v。

老郭在微博上晒矿山、晒工友、晒诗歌……晒的最多的是社会上发生的好人好事,老郭还让微博成为拯救生命的绿色通道,老郭接到一位孕妇家属的求助电话,他马上发出一条求助微博,随即被700多名网友转发。一个小时后,献血的志愿者挤满了医院采血大厅。晚上6点多,老郭的微博上跳出4个字:“母子平安!”

我的阵地就是网络。让信念和情怀、善良和感动、奉献与执着闪动在微信上,烙印在微电影中,定格在网上展馆里。这是我乃至每一个网络新闻人不变的使命。

当我真正成为一名党员,面对党旗宣誓的时候,又想起老郭的话:你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吗?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网络新闻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在网络上彰显鲜明的红色,让我们的价值观在网络上无处不在。这是一个承诺,更是一种责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狼的故事》读后感8篇

中外的故事读后感8篇

瓜的故事读后感5篇

猪的故事读后感8篇

生肖的故事读后感5篇

海公的故事读后感优质5篇

革命的故事读后感5篇

兵的故事读后感作文8篇

神笔马良故事的读后感5篇

鱼和蟹的故事读后感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932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