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心得体会

359旅纪念馆观后感推荐7篇

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所传递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观后感是观众在观看完一部作品后所产生的个人感受和思考,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359旅纪念馆观后感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359旅纪念馆观后感推荐7篇

359旅纪念馆观后感篇1

1937年的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市,对无辜居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了长达六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让我们翻开历史,定格在那不堪回首的那一页吧!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陷落。南京城空前的劫难降临了。12月15日,日军将2000多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押至汉中门外,把他们捆绑后用机枪射杀,再用木柴、汽油焚烧。当晚,又将1300人按每100人为一组射杀,并且在鱼雷营屠杀9000余人,后又在下关宝塔桥一带屠杀了3万多人。仅仅一天,日军就杀害了四万多人。12月16日,日军在中山码头前屠杀了5000余人,后将尸体推入江中。12月17日,日军又将3000余人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在放生寺、慈幼庵将避难的400多人集体枪杀。12月18日,日军在下关草鞋峡集体屠杀57400人;在下关南通路北边的麦地里枪杀300余人;在大方巷难民区枪杀4000余人,单是投入江中的尸体就有3万5千多具。12月20日,日军在燕子矶江边,集体屠杀5万余人,在鱼雷营屠杀3万余人,在凤台乡、花神庙屠杀7000余人……这一连串血淋淋的数字是多么的触目惊心!

就连当时驻南京的法西斯德国代表在向其政府的报告中写道:“他们(日军)是兽类的集团,屠杀、劫掠、纵火……甚至以杀人竞赛的方式对南京城血洗,他们是一架正在开动的兽性机器。”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侵入南京后,一个半月内,被集体屠杀的中国人达19万以上,被零散屠杀的中国人超过15万,总计30万人以上。焚毁全城三分之一的街道和建筑物,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世纪大惨案!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从未对他们的侵略行径进行过认真的反思,肆意美化那场给全亚洲人民带来灾难的战争。近年来,由于经济的衰退,日本一些不安分的右翼势力甚至企盼“重显战前雄风”来摆脱经济困境。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历史课本时,公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把当年日军对南京人民的大屠杀说成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激烈抵抗”造成的。

事实上,松井石根在日军进入南京前就命令其部队“发扬日本武威,慑服中国。”妄图以恐怖的手段,使中国民众畏惧、屈服,以实现其的罪恶目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审判包括松井石根在内的日本甲级战犯28人。松井石根和谷寿夫先后被判处死刑,这是侵略者应得的下场,他们的罪行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日本文部省妄图为这样的大屠杀翻案,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定决不容许!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__周年祭日,南京的上空就要响起警世后人,勿忘国耻的警报声。我们在这里集会,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就是为了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是为了揭露和批判日本一小撮右翼势力否定侵略,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图谋。同学们,让我们不忘国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振奋民族精神,刻苦学习,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59旅纪念馆观后感篇2

201x年x月x日,在市委组织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_市革命纪念馆,再一次重温了_军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一次很有意义的党性教育。

在纪念馆解说员的引导下,我怀着既好奇又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烈士陈列展馆,场馆再现了当年庄严的历史场景,凝聚其中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更直观更强烈的感受到,在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馆内收集了很多与_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照片,在先烈生平事迹展览前,我们看到_等同盟会员领导起义建立_省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_烈士的革命遗书、_烈士的英勇事迹等等,大家驻足或低声交流抒发感想,或驻足凝望若有所思;现场还请了一位老同志讲解了一个先烈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故事,我们眼前仿佛不断涌现未曾经历的那段历史,无不为之动容。我想,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懈斗争,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才会有今天的和谐稳定、繁荣昌盛。

革命先烈是一面鲜艳的红旗,一座不朽的丰碑。革命纪念馆是一只巨型的花环,寄托了人民对先烈的无尽怀念和绵绵哀思。先烈留给我们的信念与精神,我们不能遗失;革命战争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痛苦与思索,我们不能忘怀。时间让革命事迹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这块火热的大地上。先烈已逝远,但他们的事迹已铭记在炎黄子孙心中;他们的鲜血已注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他们的灵魂已筑成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359旅纪念馆观后感篇3

一直以来都想找机会去参观铁人纪念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完成这个心愿,就在这时候我的公司步长药业给了我这次机会,公司举行集体参观活动,这天下午我们来到了我盼望以久的王进喜铁人纪念馆!我们进入馆内以后映入眼帘的是王进喜同志和其他同志大步向前迈进的雕像,两侧一边写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另一面写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进入展区有讲解员带领我们为我们详细的讲解王进喜的铁人事迹!在讲解员认真深情的讲述时大家也仿佛都沉入了哪个时代之中,看着那一幅幅生动的相片和宝贵的影响资料深刻的感受到了当时艰苦工作环境,但是不管怎么样的环境下铁人都没有退缩而是坚毅的监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看见相片上他们打出第一眼油井那脸上流露灿烂的笑容那开心的样子时我的嘴角也流露出一丝笑意,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但是仿佛我就在他们身边,随着讲解员来到了铁人生活和居住的房间,看见那简陋和窘迫的样子,心理感觉有些酸楚!随后又来到了一个珍贵的影响资料面前就是有名的铁人跳进冰冷的泥浆池中用身体来搅拌在铁人的带领下大家纷纷跳进了池中,看到这里心理不有自主的出现一种激动的心情,为了国家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故自身安慰不求一丝回报的人能够这样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精神远远的超越了我们这几代人,真是值得反思,浏览这些事迹感觉时间总是过的好快,这时已经来到了王进喜生病的展区,看着他那张相片已经是满脸的病态非常憔悴的样子还依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监守职责,一直到自己不能在站立起来,还念念不忘时时牵挂着油田的开发与进展,听到讲解员说道他去世的年纪还不到50岁,心中为他惋惜之时又一次产生酸楚与敬仰!之后又看到了全国宣扬铁人精神,也看到了大庆油田也不断的发展壮大!,希望看到今天的大庆他在天上也会笑的。

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更加体会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代时代相传承的,在以后的工作之中也要学习铁人的精神,不怕吃苦不怕艰难,在工作之中遇到在大的困难也要想尽办法努力完成坚决不退缩,要印证铁人的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学习的他的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之中不断的完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工作提供必要条件,不断的钻研观察我的目标客户的喜好与需求,来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要时时刻刻维护公司与客户的共同利益,也要学习铁人不断的自我挑战,制定有效的计划努力完成!

359旅纪念馆观后感篇4

7月15日,我和爸爸去临江公园,这次去临江公园的目的和以前都不一样,以前都是去划船,去玩的。可这次我和爸爸是去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的。

首先我们进入纪念馆入口,看到了一小块草坪,那里树木苍盛,水泥的架子上面悬挂着一口高约2米的大钟,上面铭刻着16个大字: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看着这几个字我心里在嘀咕:这几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和爸爸随着参观的人群进入了纪念馆内,随着看到的一张张照片、一段段介绍文字、一件件留存下来的实物,我渐渐地了解了就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发生了一.二八事变;1937年9月5日,当时侵华日军围攻宝山城,城内的军民们团结一心与日寇激战数日,杀敌无数,但是,终因寡不敌众于9月7日城墙塌陷,全城战士都牺牲了……

我和爸爸又参观了第二展厅,主展厅:《淞沪抗战史事—血浴淞沪》我知道了其中一些故事:一个年仅12岁小英雄,他由于写下“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这句话,被日本人知道了,严刑逼他说出是谁指使的,但他始终不肯说,后日本人就放出狼狗撕咬他,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我听了之后非常震撼和难过,一个12岁的孩子,宁愿自己遭到如此痛苦的折磨也不背叛,最终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日本鬼子多么惨不忍睹啊!我们一定要学习那位小英雄不怕牺牲的精神。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从纪念馆内出来,看着大钟,我终于明白了上面字的意思:我们世世代代都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必须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

359旅纪念馆观后感篇5

这天早晨,我迫不急待地吃完早餐,立刻和妈妈、姥姥就去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天空灿烂的阳光抚摸着我们的脸。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正中间是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草地和前头一面一个的雕像,铁人纪念馆旁边各有二座雕像。说了半天,还没说铁人是谁呢!告诉你吧,就是王进喜爷爷。铁人纪念馆的外面台阶也很有学问的,一共是47个灰颜色的台阶,王爷爷也活到了47岁,怎样样,有意思吧!在铁人纪念馆里进去一眼就看见了,王爷爷领着一帮战士们向前去。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方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当我看完这张牌子后,我不禁联想到了此刻这完美的生活环境,就在这种环境下,却没有一个能像王爷爷这样的人。我想:我长大了争取也做王爷爷那样的人才,为祖国做贡献。他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1923年10月8日出生的。他经常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1970年11月15日病逝,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正堂一室,那一年他才47岁。

铁人精神享誉中外,历史弥新,影响同愈深远。铁人的形象不仅仅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还有留在文学、摄影、美术、邮票、展览和影视作品的记忆中,持续深入形式各异的宣传。铁人精神绽放着光芒,她已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

359旅纪念馆观后感篇6

暑假期间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啊!我有幸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一次,真的令我难忘!

大屠杀纪念馆,听名字就觉得可怕,这个纪念是让我们了解当年日本人在南京犯下的滔天大罪。纪念馆在一个地下室里,共两层,每层有许多互通的小房间。我们先从第一层开始看的。走进第一个房间,只见一个大电子相册在墙上,播放的照片都是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者,遇难者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三十多万人!这个相册还会发出一种声音,声音像寺庙里的大鼓钟发出的声音,给人以阴森森的感觉!其中,有两个很是令我难忘。一处是“万人坑”,还有一处就是雕像。“万人坑”在一个房间的地下有一个大坑。足有十几平方,里面都是人骨头,他们是大屠杀纪念馆中的受害者的尸骨。开始我还不相信是真的,我再三问的爸爸,爸爸都说是真的人骨头,我才相信。当时我害怕地闭上了双眼,不忍心再看,心想日本人太残忍,可怕了,他们是冷血动物吗?雕像在一个房间的小房间里,里面有一个小孩伏在桌面上,一个年轻的妈妈瘫倒在地,地上还有个水盆,老奶奶伏在床上,她们应该是被日本人杀害了吧。因为雕像太逼真,起初,我还以为那个小孩在里面玩呢,我还准备进去玩呢。第一层看过之后,我就害怕不敢看了,闹着要出去,可爸爸说出口在二楼,我才提心吊胆的看了下去,可二楼的景象可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一派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现的是我们强大的中国!

经过那次参观大屠杀纪念馆我知道了那时我们的中国多么的懦弱,日本人多么可恨和这时的中国是多么强大,我们要好好的生活,把握自己的美好未来!

359旅纪念馆观后感篇7

十个小人物用自己的故事让13亿人的心灵感到颤动,他们的灵魂高度都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林俊德便是这样的人物,一生为科技事业付出,在他眼里惟有把鲜血洒在中国科技才值得。

在影片中,林俊德很早就投身于核实验中,见证了我国核实验的发展历程,就是周总理对他也有极好的评价。可他于一年前被查出患癌,治愈的几率不大,他得知自己的病情,非常淡然地继续工作。过了不久,他的病情恶化,躺在了病床,四五根管子深入他的血肉,痛自然是不可免的,可他说:“躺在病床上的是病人,坐起来的是正常人”,家人搀扶着他坐起来,他勉强地将两只手放到电脑的键盘上,这时,他身上仍然插着各种输管,嘴上还带着一个呼吸罩。他全心地投入于科研工作的编程中,在他的身旁,医生护士都在为他担心着。这样一直过了很多天,年5月30日下午,他感到已经无法继续坐在病床上工作,便让人办公桌搬到了病房中,坚持工作了5个小时,他终于得到了休息。年5月31日20时15分,他在坚持工作了长时间后,久别于人世。

林俊德把自己的生命付诸于了科学事业,拿自己的时间,他把能够拥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岗位,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撑起生命尊严的军人。他的脑海里只有科学的实验计划,其实他对国家的付出够大了,他又为何如此执着,将生命献出呢?或许在他眼里,一条命换来一个科学计划,科学计划能换来中国未来科学的发展,一条命值这么多,鲜血洒得如此灿烂也便是值得的。他去世前曾说过将自己埋于马兰,马兰是个黄沙漫天的地方,而他的故乡却是一个温暖可爱的地方,他的心里已经被爱国情怀彻底霸占了。

最后,那一根柱子上赫然地出现了一句诗:纵死终令汗竹香。即便战死,也要使自己的名字在史册上千古留名,我还记得一句话“为国当军,捐躯于国家是当然的,鲜血洒于五星红旗之上才更为耀眼”。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纪念129活动总结通用7篇

纪念12的演讲稿7篇

纪念129运动心得7篇

918纪念活动总结7篇

十周年纪念活动策划7篇

抗美援朝纪念日心得体会7篇

纪念抗美援朝72周年心得体会7篇

抗战将士纪念馆心得体会6篇

参观纪念馆的心得体会8篇

参观918纪念馆心得体会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897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