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写体会实际就是为了写出个人的思想认识,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八佰》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观《八佰》心得体会篇1
艰难处境下的小人物的被迫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环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沧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儿口。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乐府诗中的这首《东门行》,朴素平凡地写出了一个艰难的家庭的唯一出路与归宿,生活的急迫让人无法再坚持原本心中的固有的价值观念,人们被逼着前行、被推着往恶性发展。看到吴海在钟振江的欺瞒与谎言下,一步一步地接受了骗保的要求,心中很是难受!他把那装着新鲜海南空气的瓶子奉在高台上,他一声声对烟味的呐喊,他偷菜跑代驾满脸尘土……吴海的形象,是普通大众生活中简单到不能简单的一个人物,说着方言,教育自己孩子以诚实等等。而自己好友钟振江自私自利,不惜以加重吴悠哮喘的病情来制造谎言去感化吴海,从此,吴海感恩戴德地走上了违反自己内心所愿的道路。
此情此景,不免让人泪目!父母对孩子的养育,这意味着多少的心血与难熬,这中间包含了多少的不可说与痛苦……想想自己接近二十,这二十年的光阴,父母有时如何筹备的?不如一囊钱的焦虑与苦楚又是否经常萦绕在他们脑中?他们是否想过放弃与后悔?但是他们还是依旧爱我,越来越深……不觉泪落。
小人物的喜与悲或许更动人心弦。《受益人》中采用方言,正面或侧面表现着一个又一个平凡世界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愁苦……巴金先生的《憩园》中,有一位姚颂诗(姚国栋),他说:你为什么尽写些小人小事呢?我也要写小说,我却要写些惊天动地的壮剧,英雄烈士的伟绩!与之相反的黎先生,写下的小说尽是小人物。狄更斯也是!我常常在想,小人物的命运纠纷与贵族大人物的没落欢喜,那个更好?尽管没有可比性,但我总是偏爱后者,同为小人物,故惺惺相惜。高贵的东西固然让人欣赏崇敬,但总觉得疏远!这种感觉好比学《诗经》时,我会倾向于背诵接近十五国风,而总对颂望而却步。
年龄背后的故事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我听到老人对牛说:squo;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squo;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这是余华《活着》里面的一段,我很喜欢的一段。
当所有亲人一个个离去,当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当自己的余生似乎可以看尽的时候,自己是否能像福贵那样,依然保持这般心态……我想我是不能的。变老这个永久的话题,往往让人触目惊心,但却是不得不面对。
柳岩所饰演的岳淼淼,面对直播镜头,卸下自己的面具,说出自己三十八岁时,她的眼中,无奈与释然,电影中的淼淼,为了自己的爱自己的家,愿意放弃一直以来的职业,最后一次向粉丝坦白,其实她的心中,更多的应该是如释重负吧!她拉下直播的背景布,她向大家说出自己的遭遇,向大家告别,她是幸福的,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三十八岁的年纪,对于女孩子来说,并不年轻!淼淼在自我打拼承受苦难后遇到了吴海,尽管是伪装过的,她在他一步步的关心下爱上了他,最后尽管发现还有一个吴悠的存在,她也愿意!
虽然我反感将电影角色与现实演员相联系,但不得不说,岳淼淼在很多方面很像柳岩,很多细节方面也是。那如果是柳岩,她说出了自己三十八岁,她是怎样的心情,她的眼中会依然是无奈吗?这是我更感兴趣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人们的情感难以相通,感同身受也未必容易达成,演员心中的痛,或许能恰如其分地道出几分吧……
不易生存下的相互取暖
吴海最后义无反顾地冲向岳淼淼,便足以说明一切了。
背后有警察的追赶,前方有道路的阻碍,而心中却是另一个人,那个人在等着他,等着他去寻找去珍惜……这一幕,我又想起了《天气之子》中的一幕,即使全世界都与我背道而行,此刻你也会在此直面于我,困难重重,但你就是心中信念,就可以继续前行,就可以不顾其他而毫无牵绊!
我多次想过,如果不执行那个计划,就这样生活,尽管还没有说破欺瞒与谎言,但是他们三人,在简朴而温馨的网吧二层小房间内,活着也是充满欢乐的。
我没有想到过岳淼淼会如此好地对待吴悠——这个与她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她给他买生日蛋糕,为他准备净化器、带他玩直播……他们之间,像好朋友!可是吴海还是要去执行他们原定的计划,我所想的,他们各自投入的情感是真的有差别的,吴海还只是把一切当作计划的一部分,而岳淼淼已是女之耽兮,不可脱也!爱的不对等造成的一方承受忍耐,淼淼便是这一方,她会去吃辣椒去赢得滑板车,她会自己去找房子换新鲜空气的环境,她做的,已经是为了这个家呀!
到最后一幕,淼淼还是说着:这里的房子治好了自己孩子的哮喘。这是何等的心怀。
小说家往往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电影的制作人应该也是如此。电影的结尾,总归是圆满,尽管过程中多是悲喜交集、多是含泪的微笑。
观《八佰》心得体会篇2
影片故事很简单,1937年10月,淞沪会战尾声,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三百余众(“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用血性守护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唤醒了百姓守护国土的意志 。
故事背景却耐人寻味,日本公然违背国际条约公侵略中国。蒋介石却认为赢得“友邦”的同情与干预是迫使日军停止进攻,坐下来和谈的唯一办法。淞沪战场只是他向国际社会表演的秀场。正如八佰电影中描述的,苏州河两岸,战士阵前百战死,美人帐下尤歌舞,断壁残垣隔着灯红酒绿;壮士决死,百姓尤欢,坐着飞艇的西方观察员喝着洋酒欣赏!
战后冯玉祥回忆淞沪战场:“在上海战场上,一百里以外看着,半边天都是红的……我们的队伍每天一师一师地、两师两师地加入前线,有的师上去之后三个钟头就死了一半;有的.坚持了五个钟头就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是个大熔炉,填进去就熔化了。”
军队面临着全线溃退的局面。蒋介石还是认为留下一支孤军坚持抵抗,对于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有很大帮助。
此时的第88师也不再是全部德国装备的精锐部队。战争爆发后,第88师每20天就要补员一次,10月底已经补员6次。正如电影里描述的,这次补充到谢晋元麾下的战士来自湖北保安团。不过,也就是这些新兵战士,在已经随大部队撤退,明知留守闸北必死,得到命令后毫不迟疑地回到了阵地。
然而,蒋介石依靠外部环境来“休战”的希望破灭了。始终没有国家出来为中国主持公道,对日本一路绥靖。结果就是,数十万大军挤在无险可守的上海暴露在日军陆海空三军立体火力的猛烈打击下损失惨重;而在撤退的过程中犹犹豫豫,还在期待着“调停”,以至于原本可以做到的有序撤退沦为大溃败,间接导致南京保卫战的失利。
观《八佰》心得体会篇3
七尺之躯,既许国,何以许家!
生活在和平年代,难以想象战争是怎样的残酷。尸横遍野、枪林弹雨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个普通的词语。我们没有经历过生死只在一瞬间的残酷和无奈,断然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同身受!
?八佰》这部电影,导演管虎通过小人物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遭遇外辱时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历史上记载,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士兵单兵作战能力远远不如侵华日军,因此,国军的胜利,往往是以几倍于日军的牺牲换来的。这种差距,可能有诸多原因造成:如:中国士兵训练差;单兵装备配置差;陆空协调差或者说没有;军事指挥不统一等等。但在四行仓库保卫战这场战役中,400中国守军,十几次打退进攻日军,打死打伤日本200人。这种战绩充分说明了中国军人不比日本侵略者差,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精神远远要比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强大。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日军企图通过爆破楼梯的方式进攻,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守军身披炸药纵身一跃,以血肉之躯与日寇同归于尽,日军多次组织进攻,均被守军以这种方式阻止。那些纵身一跃的.军人,他们也是父母生养,在赴死之际仅仅留下一句遗言:不孝了!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因为正是那一部分人保护了我们绝大多数人;因为正是历史上有那样一部分人,中华民族才能延续数千年不灭,在近代曲折又多难的历史中重新崛起。因为正是现在和将来都需要更多的像那样一部分人的中国人,中华民族之辉煌才能亘古不灭。我不能记住这四百壮士每个人的姓名,但是这段历史确实是被铭刻在历史上。至今,我仍然对中学时,历史书中关于这段历史铭记在心。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放弃使用武力强取豪夺!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侵略与扩张从未停止,战争伴随着文明而来,不管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如何标榜文明,世界第一大国如何宣扬其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其在局部地区直接或间接掀起的战争都应是令人痛斥的。若不图强卫国,谁能保证下一个挨打的不是我们?
近两年,美国针对中国才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打击华为、腾讯等公司,派遣军舰在南海甚至台湾海峡寻衅。根本原因还是国力不强,科技落后,综合实力远远不如对手,中华民族唯一的出路就是团结一致谋发展。
中国未来的发展规划是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希望那个时候的我还能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亲身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观《八佰》心得体会篇4
一年之后将于大银幕上映的《囧妈》究竟啥样,其实有太多未知了,毕竟这是一部徐峥操盘的电影,作为如今电影市场上最具无限可能的手艺人徐峥,他的创作边界还真是有点宽广,但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寻,因为我们也相信,在电影创作上有诸多变数,但作为电影创作人的精神与情感,是不变的。
因而,我们也将大胆推测《囧妈》在徐峥过往作品基础上可能呈现的样貌。
在《囧妈》定档日期宣布的同时,片方也发布了电影首款定档海报,将其与囧系列前两部物料风格做对比,可以看出这款海报更显宁静和温暖——在漫天风雪当中,一辆中国最传统的绿皮火车穿行而过,车厢内摇曳着昏黄的灯光,同时这样的灯光也照亮前行的方向。
同时相比该系列前两部的命名方式,《囧妈》在电影名字上面也做了改革,不再点名故事发生地(英文片名lost in russia说名了是在俄罗斯),而将疑似主人公当作片名——这次主角里或许有妈?徐峥本人也在微博当中打起暗语:囧是谁囧?妈是谁吗?所以我们也由此推测,《囧妈》当中是有一位母亲角色的,而且极有可能地是,这趟旅程就是徐峥饰演的主角与母亲之间的故事。
至于故事主题以及情感内核,《囧妈》一定是一部温暖的喜剧,即一部让你能够笑中带泪的电影。以喜剧出名的徐峥,近几年其实也正在进行着转变,从他参与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出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与关照,如对于小人物的细腻描摹,对于中年社会精英内心世界的真相探讨,亦或是对于一个烂人人性光辉面的深度挖掘,在徐峥的《泰囧》《港囧》《心花路放》《幕后玩家》以及《我不是药神》等多部作品当中,都清晰可见对于客观世界的反照,徐峥与他的观众从来没有距离,因为他时刻看向观众的世界。
除亲自执导、亲自参演的电影之外,徐峥同样是一个对于电影行业、对于后辈心怀关切的人,多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扶持新导演,如20xx年就与陈正道合作《催眠大师》,20xx年参与张扬导演的动画电影《年兽大作战》,20xx年一部由他打捞起的文艺小片《猪太狼的夏天》上映,20xx年则被称为徐峥的监制年,由他监制的《幕后玩家》《超时空同居》接连上映,同时徐峥与青年导演文牧野合作的《我不是药神》更成为年度大爆款,徐峥饰演的药神形象也成为电影极具符号化的人物之一。多年来对于新导演的大力提携,如今导师徐峥也算守得桃李芬芳的一幕,徐峥对于现实世界的关照,不仅仅通过电影体现,更通过对于后辈的发掘和培育进行着。
观《八佰》心得体会篇5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样一句出自少年口中的话,听起来倍觉真诚和可贵。这份真诚和可贵,多么干净。
少年,字典上解释:指十岁左右至十七岁这一时期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一定型式的自我价值观和自我认识能力。
而即将迈入18岁的少年,幼稚着也成熟着,冲动着也自觉着,迷茫着也坚定着,独立着也依赖着,用他们在成长岁月中所积累的认知,努力想要看清并且融入这个世界。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洒满阳光的少年时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晨,不到九点钟,我就被轰轰隆隆的装修噪音打败,于是决定带上书本去多乐之日。路过影院,想起今天是《少年的你》定档上映的日子,于是临时决定去看一场电影。首场,人不多,大概一二十个,几乎都是年轻人。我坐在他们的最后,静悄悄的看完了这部135分钟的电影。
陈念,一个孤僻的高三复读女生,母亲为躲债逃遁他乡,留她自己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她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一定要考上北大,要出人头地。在学校里,她性格内向,只求自保,拒绝了遭受校园欺凌的同学胡小蝶的友谊,在胡小蝶最需要温暖和帮助的时候逃避了,最终胡小蝶在高考前两个月选择了跳楼自杀。
小北,一个社会上的小混混,父母离异,母亲要改嫁嫌他累赘遗弃了他。他13岁混入社会,靠替人打架为生。他吊儿郎当、又痞又野,浑身像裹着沙砾,他的世界就是打打杀杀,就是满身伤痕累累。这个没有家庭、没有父母疼爱的少年,硬得像块石头。一天晚上,陈念遇上了正在挨打的小北,他俩在这个世界上有了交集,但是这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却处处格格不入。
魏莱,一个家境富裕的复读女生,陈念的同班同学,成绩很好,却在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蛇蝎般狠毒的心。她是校园欺凌的主使者,把胡小蝶逼死之后,又把矛头对准了陈念。数番受辱之后,陈念选择了报警,但是由于没有直接证据不能定罪,最后校方只以停学来处理魏莱,但允许她参加高考。这样的结果换来的是对陈念更严酷的凌辱。
外表柔弱的陈念内心十分强大,而表面狂放不羁的小北却有一颗纯真柔软的心,两个少年在彼此孤苦伶仃的人生里,在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里慢慢靠近。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陈念对小北说:只要努力,我们一定可以改变。但小北依然遍体鳞伤,他对陈念说: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疼不疼,你是第一个。其实,不是他不疼,而是被家庭、被父母、被社会伤得太深,只能靠肉体的疼痛来麻醉自己。
在遭受了一次次欺凌之后,陈念问小北:你能不能保护我?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句话成了这个少年心中最坚定的信念,为此,他可以付出一切。从此,无论清晨还是夜晚,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陈念的身后总晃动着一个人影,那是她心里最踏实的保障。穿过隧道,就是小北破烂寒酸的家,那是看得见阳光的地方,可以让她放下所有的戒备,可以让她笑,可以让她为实现自己保护世界的理想而专心学习。
然而,总有意外。高考前两天,小北因为其他案件牵涉而没能在陈念放学路上保护她,就在那一晚,魏莱纠集了一帮子男男女女把陈念拦在小胡同里暴打了一顿,剪了她的头发,拍了视频和裸照。小北回来后得知真相要去报仇,陈念死死拦住了他。
终于考试了,下着大雨,小北在考场外看着陈念走进去。此时,魏莱的尸体被人发现,考完第一场,陈念作为嫌疑人被带到警局,但没有证据证明陈念是凶手(这里有一段陈念跟审讯她的女警官的精彩对白),警方放她回去继续考试,各种调查的焦点慢慢集中到了小北身上。
事实真相是这样的:魏莱去找陈念,跪求她不要报警,陈念本来已经饶恕了她,然而这个可憎的女孩子得寸进尺,一直用高傲的口气说一些侮辱人的话,陈念恼怒推了她一下,就这样,魏莱滚下高高的台阶,头部撞在水泥护栏上死了。小北为保护陈念替她顶了罪。俩人在分开审讯的时候,都死死咬定跟对方不认识。
陈念考出了632的高分,赴京上学前,负责这起案件的年轻警官郑易来找她,告诉她小北并非未成年,他被判了死刑。陈念终于崩溃了,大声哭喊着:我们出去一个就这么难吗?事实上,是郑易诱导她说出了实情,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想让她的余生生活在愧疚里、悔恨里。最终,陈念去看守所看望了小北,然后选择了自首,因为她未成年和长期受欺凌的事实,判刑四年。
影片结尾,陈念已经成为一所民办学校的英语老师。放学路上,她陪在一名怯懦的小女生旁边,身后,是小北不离不弃的身影,他们大大方方的走在了阳光下……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他们是彼此生命中最亮的光,即使微弱,也可予以光明和温暖。
电影结束,字幕划过,没人有站起离开,也没有人高声喧哗,一切都安安静静的。
我从不是一个追星的人,更不要说是追周冬雨、易烊千玺这样新生代的年轻演员。周冬雨的电影只看过《山楂树》和《七月与安生》,总觉得稚嫩。后来在一部谍战剧中看过几眼她的身影,感觉太出戏。但是我想说,这个陈念的角色,她诠释得非常好,她有一张少女脸,既柔弱,又带着倔强的冷,她把陈念的孤独、隐忍表现的非常到位,在影片中不但贡献了从头到尾的哭戏,还贡献了自己剃了头发的平头形象……而易烊千玺更是令我吃惊,《长安十二时辰》瞅过几眼,总觉得这个孩子还小,怎么就演了这么一个少年老成的角色。我个人感觉,这个片子里,前半段小北的痞劲儿还不够,大概就是因为他那张太过俊朗的脸,是三好学生的脸,而不是小混混的脸。不过后半段还好,在陈念的影响下,小北慢慢发生着变化,痞劲儿少了,就契合这个人物的气质了。不得不说,易烊千玺成长的真快,有时候不说话,半边脸抽搐一下、睫毛抖动一下、眼神变换一下,就已经诠释了很多内容在里面,这样的演技是胜过当今不少小鲜肉的。还有就是,他们为角色不惜牺牲形象,卸掉偶像包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入角色,这一点,我服他俩。(他俩演的很好,但是电影里也有小硬伤,这里不赘述)
电影的定位是反映校园欺凌问题,让观众认识到校园欺凌带来的巨大危害,它不但会改变人生,更会索人性命。
什么是校园欺凌?就是指由少数人组成的群体,对个别人进行围攻、羞辱、孤立、毁谤,并对其身心进行持久的伤害。那么,被欺凌的为什么会是ta?不知道,或许ta太漂亮,或许ta学习太好,或许ta太懦弱,或许ta出身卑微,或许ta怎么都叫人看不顺眼,但是,这都不是ta的错。
陈念在受审时曾质问怀孕的女警官:我是被欺凌者我有错吗?我寻求过帮助,可是有用吗?如果是这样一个不安定的社会,你忍心把你的孩子生出来吗?这些话掷地有声,然而,也说到了关键点上,那就是家庭教育!
反观魏莱何以成为校园欺凌者,她家境富裕,她的妈妈言语中带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她认为自己的女儿是最优秀的孩子,她给她规划好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因为高考失利,魏莱的父亲一整年都不跟她说一句话,她来到这个学校复读,她要成为她父母期望中的人上人,她不允许别人比她强,她靠着自己的美貌和金钱,无所不用其极的欺凌成绩优秀的胡小蝶,胡小蝶不堪受辱跳楼自杀后,她不但一点都不追悔,转而继续欺凌成绩好的陈念。她像恶魔一样狠狠地捅人一刀,又像天使一样带着笑容去安慰,她不知道什么是犯罪,她冷血,而她的内心,是不是也在渴望真正的关爱呢?这难道不是父母教育的失败吗?为什么女儿内心那么阴暗,而父母就一点都没有察觉呢?魏莱欺凌团的另一个女生,父亲接到处理女儿的通知来到学校,二话不说就是暴打自己的孩子,这难道不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吗?
再来看看学校方面,只注重升学率,一个生命不在了,只赔了些钱就了事。警察到学校调查,当上课铃响时,学校领导居然说:让她去上课吧,她们高三的时间耽误不起。难道一条逝去的生命真的不及几节课重要吗?
还有警方,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取证不足、缺少直接证据,所以即便陈念报了警,警方也无法对欺凌者给予惩处,尤其是这些未成年人,只能交回学校给予相应的处罚。可是,为什么取证不足?因为学校的无关痛痒,因为学生们的冷漠。高考,也是一场竞争,这就是现实。
其实,不只是学生们的冷漠,还有群众的冷漠。陈念在小巷里被欺凌的时候,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大的动静,没有一个人发出一声正义的呐喊,没有一个人打一下110报警,只在最后时刻,从一扇窗子后面,传来一声再闹就报警了的低喊才算制止住了这场暴行。
再看看那些被欺凌的对象,几乎毫无例外的,生活在底层社会,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自身弱小,性格自卑懦弱,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保护,沦为被欺凌者时不敢声张。这不也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吗?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十七八岁,本该是最美的青春年华,那些即将成人的少年本该在阳光下大声歌唱。然而,在阴影里,藏着什么谁知道呢?不要因为一时的欺凌,而成为一生的影响。
校园欺凌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需要家庭、学校、警方以及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共同努力,关爱他们,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想起了东野圭吾《白夜行》里的这段话,想起了雪穗和桐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