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观后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观后感就是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先进事迹会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先进事迹会观后感篇1
网上正流传这样一句话——“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的,就是现在,这句话被中国人完美地诠释着。
春节前夕,武汉爆发了一场严峻的战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爆发!从开始的几个人小小的咳嗽发热到几百人到武汉封城再到现在的2万多人。疫情飞速发展,大有全国蔓延之势,甚至影响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但就在那一刻全中国人都在努力遏止疫情!自觉放弃新春佳节的各种传统项目,自觉加入到防控疫情的行列中。全国人民在大事大非面前表现出的能量和能力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更为自己生在这样的蒸蒸日上的大中国而骄傲自豪,疫情只不过是上天给我们开个玩笑而已,我们正笑着迎接。
在武汉,像张旃一样,主动申请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线、最前线的事例还有不少。“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是同济医院一名医生在申请书上的誓言。在同济,百名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主动请缨进入发热门诊。如今,连第二批志愿报名都已满员。
看到这一条条新闻消息,读着这一件件感人的事,你能不心动吗?难道他们不怕死吗?难道他们不想和家人团圆吗?不,他们也害怕,他们都是爸爸,妈妈,女儿,儿子。但责任与使命在肩,他们选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先保卫这个大家,再去保护自己的小家;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的生命安全而守护,他们用日日夜夜的坚守诠释了“负重前行的人”;他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了无怨无悔的选择,用行动书写着人生中最精彩的,也是最美的韶华篇章。此刻,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不只是武汉的医务人员。面对疫情的蔓延,“支援武汉”“守住阵地”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全国人民群策群力,武汉的火神山医院短短9天就修建成功,投入使用;多家企业、各行各业也积极捐款捐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太多太多感人的事例,太多太多的见证,真的不胜枚举,春晚现场的情景报告《爱的桥梁》,是春晚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彩排过的节目,也是最温暖的一个节目,传达了全中国人民对武汉抗击疫情必胜的信心。
我们身边的感动又何其少呢?镇街领导严防死控,下达文件一个又一个保民生平安;村委会的喇叭天天播报不停,为的是提醒村民提高防范意识;学校和老师们微信联系每一个同学和家长,帮助我们完成学业,讲解疑难问题,给我们传达防控疫情守护安全的秘笈,不荒废时间,让我们在家里和在学校一样学习,一样快乐,一样充实有意义。这一切,我们都看得见听得见,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认真对待我们的生命安全,认真对待我们的学业提升,更重要的是认真对待我们意志品质的提升,不给他人、不给国家添乱。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是全部中国人内心的呐喊!
先进事迹会观后感篇2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先进事迹会观后感篇3
回到下庄 英雄谱前告慰筑路牺牲群众
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大山,毛相林坐的小车在山路上盘旋,他的思绪从北京的颁奖现场回到了下庄的这条路上——
开工修路那一声声开山炮、村民坠崖那一声声哭喊、路基坍塌那一声声叹息、建成通车那一声声欢呼、游客进山那一声声欢笑……一下子涌上毛相林的脑海,在耳旁一遍又一遍回响。
“停一下!停一下!”车到鸡冠岭,毛相林下了车。这里建有英雄谱,上面有修路村民的名字,特别设置了筑路牺牲人员名单。毛相林怀抱“时代楷模”荣誉证书和奖牌,默默地伫立了几分钟,回头对杨亨双、彭仁松说,“这份荣誉属于下庄人,属于修路的村民,特别是6位村民,他们没有白白牺牲。”
“昔日登天路,今日致富路。”看着这副对联,再看看山路盘旋的下庄和谷底的果园、袅袅升起的炊烟。毛相林说,“我们一起努力,让下庄变得更美好。”
到家已是下午3点过,毛相林放下手头的东西,径直去了党员黄玉庭家。黄玉庭70岁,因患风湿残疾。当年,黄玉庭非常支持修路,也多次为村里的发展和治理提意见和建议。一有空,毛相林就会去找黄玉庭聊天,关心他的身体。
“毛主任领奖回来啦!”傍晚,毛相林从北京回来的消息在下庄传开了。村民黄全亚第一个冲进毛相林家要抢先看看他的荣誉证书和奖牌。60多岁的刘恒保也丢下锄头赶了过来。一下子,毛相林家挤满了邻居,“哈哈!你是我们下庄的佼佼者,下庄人的骄傲!”邻居们对毛相林说。
荣誉,没有让毛相林止步,而是让他更加干劲十足。接连几天,毛相林围着村头转了几圈,去看了柑橘果园、人居环境整治、污水治理项目,几项工作都进展顺利;同时又忙着张罗村里的扶贫扫尾工程和扶贫迎检准备工作。
“你上新闻联播了”“央视报道你们下庄啦”……最近,毛相林接到很多亲友发来的微信祝贺,“还有很多未接电话,我还没来得及看新闻。”
毛相林说,这份荣誉是对他的鼓励和鞭策,自己一定会努力把下庄建设得更好。
先进事迹会观后感篇4
宋达微,黄石市下陆中学902班学生,班团支部书记。他是一个真诚、自信、积极的15岁阳光男孩,品学兼优,是一名全面发展、出类拔萃的优秀中学生。进入下陆中学三年来,连续5次被评为下陆中学优秀学生,2次被评为下陆中学学习标兵,20__——20__学年度被评为黄石市优秀学生。
一、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
他关心国际国内大事,注意加强自身政治思想修养,经常与同学一起探索正确的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入校以来,他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一位听话懂事的好学生。作为班团支部书记,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先后多次组织班上同学为灾区捐款,组织团员青年参加学校团委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二、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秀。
他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异。他自信、乐观,集体荣誉感强。他善于吃苦,勇于钻研,各科知识功底扎实,学习成绩在全校稳居前列,先后十多次获取各学科竞赛奖。在全国初中生语文能力竞赛中获八年级黄石市一等奖、九年级全国三等奖,在“新希望杯”初中数学大赛中获七年级全国二等奖、八年级黄石市一等奖,在全国初中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七年级黄石市一等奖、八年级黄石市二等奖、九年级黄石市一等奖,此外还获得全国初中生作文竞赛湖北赛区二等奖,黄石市中学生政治思想小论文一等奖,黄石市科技创新征文二等奖等。他在坚持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善于自主学习,并将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先后在《中学生数学》杂志(北京)发表数学小论文3篇,在《东楚晚报》“希望之星”周刊发表作文3篇。他兴趣十分广泛,不仅在文化课学习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他还是班上篮球队主要队员,从初一年级开始带领班上篮球队每个年级都获得班级冠军。
三、工作负责,以身作则。
他作为902班团支部书记,一直以来,他都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积极带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他善于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养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他不但能够真诚的指出同学的错误缺点,也能够正确的对待同学的批评和意见。面对同学的误解,他总是一笑而过,不会因为同学的误解和批评而耿耿于怀,而是诚恳的接受,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在生活上他也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也从不乱花一分钱。但是,只要那个同学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他都能竭尽全力的帮助解决。他不仅自己积极要求进步,还主动帮助班内的学困生。无论班上哪位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他都会耐心地和同学一起讨论、分析,帮助讲解,直到同学弄明白为止,因此在同学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宋达微同学凭借这些追求自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优秀品质,一定会不断进步,成为新时代优秀中学生的代表。他热爱着学校的生活,更加珍惜在初中的美好时光,回想这两年多他走过的的旅程,忙碌而充实,付出而充满收获。是坚持让他进步,是坚持让他优秀,只有坚持的人才可能到达远方成功的彼岸,也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可能书写人生最壮丽的诗篇。我们相信:逐渐成长中的宋达微,正像一只嗷嗷待哺的雏鹰向搏击长空的雄鹰蜕变,他的羽翼正逐渐丰满,有朝一日,他将会像雄鹰般在蔚蓝色的天空中翱翔。
先进事迹会观后感篇5
95岁风雨人生,71年党龄,63载深藏功名,一辈子不改本色。近日,老英雄张富清的初心故事,触动了亿万人的内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薄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的学习榜样。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从71年前冒着枪林弹雨,为人民求解放开始,张富清就把党旗下的誓言印刻在心,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一生做爱国奉献的“突击队员”,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担当。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是为了不断把新时代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在感动于老英雄的初心本色时,更多是要铭记初心、接续奋斗。
铭记初心接续奋斗,信仰是压舱石。“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不怕死......”面对“你为什么不怕死?”这个问题,张富清从未改变过答案。正因为有了铁一般的信仰,他才不顾生命,冲向碉堡,勇敢拉掉了手榴弹拉环,才毅然选择扎根偏远山区,“无我”奉献一生。人生如船,信仰就是压舱石。立足新时代,每名党员都要把信仰这块压舱石深扎在灵魂深处,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忠诚于党;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于核心;始终做“为党和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的先行者,忠诚于人民,才会让人生航船吃水更深、航向更准,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铭记初心接续奋斗,担当是试金石。“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了“为人民做一点有益的事情”,老英雄再一次选择了当“突击员”,义无反顾地到最边缘、最艰苦、最落后的山区支援建设。这一干,便是一辈子。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试金石”,它能检验出一个人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的“纯度”与“硬度”。立足新时代,每名党员都要涵养“无我”的精神境界,坚守“整装再出发”的初心使命,以“我将无我”的担当情怀,以“党叫我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的实际行动,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辛勤汗水,勇于担当、敢于担当、乐于担当,把人生理想融入新时代逐梦之旅,才能创造出“不负人民”的辉煌业绩,才能赢得群众“这个从上面派来的干部,是真心为我们想!”的真心点赞。
铭记初心接续奋斗,清廉是磨刀石。“如果我给我的家属行方便,这不就是以权谋私吗?这是对党不廉洁,对人民不廉洁,我们坚决不能做。”为了支持改革,张富清率先从自己的“脑壳上开刀”,让妻子下了岗;为了给国家节约经费,他在白内障手术中主动装上了一个最便宜的晶体;他从不争名争利,尘封功绩63年,连儿女都不知情......一件件大事小节的选择,都映衬出老英雄清廉自守的鲜明政治底色。清廉是磨刀石,它需要每个党员用一生来磨砺。立足新时代,每名党员都要把清廉作为自己最鲜明的政治本色,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党的初心使命统一起来,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铭记初心,接续奋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出清廉无私、纯粹洁白、顶天立地的“大我”精彩人生。
先进事迹会观后感篇6
李爱云,女,汉族,1948年6月生,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职工。
李爱云是新四军刘老庄连指导员李云鹏烈士的妹妹。她立誓守护82位烈士哥哥一辈子,毅然插队落户异乡;她52年信念如磐、无怨无悔,多次放弃特招参军、推荐入学、回乡工作的机会,坚守红色土地;她45年讲述英烈故事,开展义务宣讲2000余场,覆盖受众16.8万人次。一句承诺,一生坚守,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
立下承诺,守护烈士哥哥们一辈子。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在刘老庄与日寇浴血奋战,指导员李云鹏和战友共82位勇士壮烈牺牲。李爱云从小对未曾谋面的英雄大哥无比敬仰。1967年3月18日,李爱云随父母第一次从家乡徐州沛县来到哥哥的牺牲地刘老庄,成千上万的淮阴父老乡亲手捧白花祭扫82位烈士的场景深深震撼了她。“大哥和他的战友们安息在这里,我以后就在这里陪他们一辈子。”李爱云下定了决心。
执着坚守,用半个多世纪来陪伴。1969年7月,21岁的李爱云独自办理户口转迁手续,插队落户到刘老庄大队,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组织上关心她,特招去参军,她没有去;推荐她去大学读书,她放弃了;安排回家乡工作,她依然推辞……有人曾问她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她说:“我这样做,是一份承诺和责任;我这样做,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我作为烈士的妹妹才算合格。”
传承弘扬,义务宣讲英烈精神。从1976年5月起,李爱云就坚持向中小学生、解放军和干部群众义务宣讲82位烈士的英雄事迹。45年来,李爱云累计开展义务宣讲2000余场,先后被20多家单位聘为校外辅导员,连续10年为高一新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连续18年为入伍新兵作国防教育报告。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73岁的李爱云更加忙碌,每天红色宣讲活动排得满满的。为了接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烈士精神血脉,李爱云从女儿6岁起,每年都带着她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祭扫;外孙女还没记事,就被抱来看望82位英雄舅爷爷。李爱云常说:“以后我讲不动了,我的女儿、孙女还要接着讲。”
李爱云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