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写的过程中切记不能出现浮夸的现象,我们在写事迹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篇1
马玉龙同志是谢家滩乡主抓疫情防控工作的武装部长,自疫情发生以来,坚守在一线岗位,已连续工作一个多月。在疫情防控的一线,面对严峻的形势,他没有动摇,始终保持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
他冲锋在前,疫情防控有速度
自循化、西宁先后发生疫情以来,马玉龙同志已经连续奋战在防疫一线30多天了,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一直步履匆匆,感觉在和时间赛跑,谢家滩乡村头巷尾经常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带头进村入户宣传防控知识,提醒群众少出行、不聚集、出门要戴口罩;带头开展网格化排查,登记外来人员等信息,驱散聚集人群;带头到居家隔离点探测体温、宣传管理规定,到各村和人群聚集等公共场所开展督查督办等,对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项决策部署都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始终冲锋在防疫一线,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主义者”。
他担当作为,疫情防控有温度
“一定要落实居家隔离,安排专人负责。”“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我手机24小时开机。”正在检查各村防疫检查点的马玉龙一遍又一遍地向村“两委”负责人叮嘱着。
马玉龙同志虽然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但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就肩负起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为确保防疫措施落实到位,他每天牢牢坚守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不仅亲自带头参与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而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统筹协调,科学防控,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向全乡18村发出倡议,积极发挥网格员的作用,动员一级响应,号召全乡广大群众共同参与防疫抗疫,积极动员20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村疫情防控工作,20多名热心人士为谢家滩防疫工作捐赠防疫物资。
他放弃假日,疫情防控有力度
自疫情形势严峻后,马玉龙同志30多个日夜吃住在乡上,虽然家住巴燕镇祥和小区,但他连换衣服的时间都腾不出来,在假期里坚守岗位,加班加点。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穿梭在医院和核酸检测现场,家里只剩一个9岁大的孩子。同事们都劝他,抽时间照顾一下孩子吧,但夫妻俩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大无畏精神,像一道明光照亮抗疫的路。马玉龙同志虽然年龄比较大,但是他和年轻人一样奋战在防控一线,为了信息报送及时准确,每天晚上都加班到深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和许多“逆行者”一样,牢牢坚守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着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篇2
原本是一个难得的阖家欢乐的日子,殊不知却撞上了天灾,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使神州大地一片沉寂。这位不速之客,在华夏之地猖狂肆虐,听者闻风丧胆,触者闻风丧胆,鹦鹉洲畔,黄鹤楼下,游人绝迹。疾风知劲草,大浪知英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医护人员前继后扑奔驰一线,只为托起生命的明天。
“__,你平安回来,平安回来,我包一个月的家务”,这是__的丈夫送妻驰援__时喊的一句令人动容的话。其实,在这场大战中,__并不是唯一的“逆行者”。除夕,在这个本该与家人团圆的日子,各地医疗队伍纷纷向祖国递上了“请战书”,请求祖国批准驰援__,一份份“请战书”上按下的鲜红指印,代表着他们战胜病魔的坚定意志。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退役军人孙会贤在大年三十得知__发生疫情后毅然决定请战加入__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建筑工人宫达飞远从山西来到__,只为加入火神山医院建设大军中,在拿到工资后,他四处打听军款渠道,毫不犹豫把工资全部捐献,用于火神山医院建设。非典时期北京小汤山医院设计师黄锡璆,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名年近八旬的老将主动请缨,再度披挂上阵,为医院设计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逆行者”们,他们是医护人员,是建设者,是军人,但他们也是普通的一员,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是为人子、为人妻、为人父母,年三十,谁不想与家人团圆,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危难时刻,他们挺身而出,毅然在人群中选择负重前行。
大义担当,无私无畏。“逆行者”是今天中国社会最值得尊敬的人。尊敬首先要学会尊重,尊重他们的牺牲付出,以做好自我的行动回报他们,每个人确保自身健康不添乱,就是对“逆行者”们最好的尊敬。同时,我们也要向他们看齐,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给社会添乱,不给国家加重,为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篇3
__,不仅是__农场城管及社区的一名普通干事,还是一名有着11年党龄的转业军人,更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在这场战疫中,不作旁观,主动请命参战,值守居民社区,用他的执着与温情,陪伴社区居民“疫”路同行,静待春来疫去,暖阳迎芬芳。
__值守的网格是原林职院院内老旧小区,共126户居民共计257人。居民类型纷乱,户情复杂多样。为摸清网格内“三类人员”底数,__一个楼栋一个楼栋的查,一家一户的访,坚持格不漏居、居不漏户、户不漏人,不错一门,不漏一人。细致分类,逐户排查,按单元分户,每家多少人口、有无外来史、出入次数一目了然。
为保障居家隔离居民日常生活,__主动承担起购买蔬菜、日用品、送取快递等代办跑腿服务,电话始终保持通畅,生怕耽误居家隔离群众的事儿,居家隔离群众“若有需要,一呼就到”。
灾疫无情人有情,网格服务永不停。__从温暖的家庭走到了严寒的网格内,走街串巷,深入群众家中,宣传疫情防范知识,摸排疫区返乡人员,劝返群众不要外出聚集。在这场“战疫”中,他总是冲在第一线,不退缩,不舍弃,守护着网格居民的安全和健康。
__说:作为网格员,我们扛起的是责任、安定的是民心。我坚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待春暖花开时,人们安心走上街头,相互问候、繁花与共。__用行动告诉我们,在疫情面前,“小我”可暂弃,大爱必坚守。
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篇4
提高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也是难点。作为医院临床救治组组长,他积极整合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实行多学科联合协作、多学科专家集中会诊,尽最大可能抢救重症患者,降低病死率。
面对凶险的新冠病毒,一些患者、医护人员会产生恐惧、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这既不利于患者治疗,也会减弱医护人员的战斗力。作为医院心理干预专家组组长,他带领一批精神心理专家,采用走动式服务,随时随地疏导患者、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增强抗疫信心。
他就是荆州一医副院长、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谭小平博士。在荆州一医抗疫阻击战中,从1月19日起,他连续36天不下火线,每天在一线奋战14小时,带领临床救治组、心理干预专家组的专家团队,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抚慰医患的心理伤害。
多科协作集中会诊提高重症患者救治率
肺部炎症吸收很好,也没发热、咳嗽症状。今天再安排做一次核酸检测,没有问题,明天你就可以出院了……2月23日上午,在荆州一医一间普通隔离病房内,35岁的刘先生正坐在病床上。听完查房医生的这番话,他激动得差点掉下眼泪。
刘先生是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刚入院时,症状还较轻。可是没过几天,他的病情却进展得很快,先是稍微活动就会喘气,1天后又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赶紧将病人转到重症隔离病房抢救,先稳定生命体征,再展开后续对症治疗……谭小平在第一时间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医护团队,积极采取应急救治措施。
病人呼吸困难,赶紧上无创呼吸机;血氧饱和度低,马上经鼻高流量给氧,迅速纠正病人缺氧状态;肺部感染严重,丙种球蛋白、激素、血必清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经过3天的紧张抢救,刘先生呼吸逐步平稳,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并于2月1日下午,从重症隔离病房转到普通隔离病房。
从病危到病稳,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后,即将出院的刘先生,对一医重症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赞不绝口。
作为荆州市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荆州一医院党委迅速落实市委、市政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和要求,于1月19日启动应急响应,并成立了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谭小平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全面负责医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在谭小平的带领和组织下,1月23日,首批重症隔离病房改建完成,可收治12名重症患者。1月27日,为提高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成立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专家组,谭小平担任组长。2月1日,启动新冠肺炎防控临床救治专家会诊中心,由谭小平主持、召集有关临床科室负责人,对重症患者实行专家集中会诊。2月19日,在谭小平的多方努力和对接下,广东省医疗队和荆州一医共建的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正式启用,来自广东的70名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专家,全面参与到一医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
荆州一医是中心城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最多、重症患者最多的医院。医院通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措施,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做到不漏诊一人、不误诊一个。采取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最大程度的提高重症患者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谭小平介绍,将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等多个学科的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采取临床医师诊治+重症监护抢救技术紧密结合方式,实行多学科专家集中会诊的团队模式,共同为重症患者制订最优的诊治方案,这是一医救治重症患者的最大优势。
此外,在救治重症患者的过程中,荆州一医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在全市最先开展并推广远程会诊。多学科专家能通过网络实时查看隔离病房情况,让患者得到最及时有效的救治,还能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同时,大数据系统实时统计,能够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还能为周边地区基层医疗单位提供新冠肺炎的远程会诊和技术指导。
心理危机及时干预既治身病也治心病
恐惧、绝望、孤独,这是重症患者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同样,战疫一线的白衣战士长时间工作在高强度、高负荷、高风险的环境下,也会产生焦虑、无助、疲惫等负面情绪。战胜疫情,既要治疗身体上的疾病,也要治疗心病。
你们都让开,快点开门,快让我出去,我要回家……2月15日下午,一医隔离病房里,一名中年男子痛哭流涕的哭喊,惊动了在场的医护人员。任凭大家怎么劝说,这名男子非要坚持出院回家。在几名医院保安的紧急介入下,男子虽然被控制,但情绪仍然失控,不停地叫骂。
怎么回事?病人现在情况怎样?有没有医护人员受伤?作为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干预专家组组长,谭小平立即带着几名精神科的心理专家,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原来,该男子是一名确诊患者,刚刚接到家人打来的电话,告诉其父亲突然去世的消息,于是情绪激动地想回家,和老父亲见上最后一面。
你先冷静一下。老人家去世了,我们也感到很难过。但现在是非常时期,你没治好就回家,总要替家人着想吧?谭小平的话,让患者渐渐冷静了下来。
荆州一医还是精神疾病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共收治了4名患者。为了安全起见,他们都集中在一个单独的隔离病区。
一天,一名男患者突然暴躁起来,并多次试图冲出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立即上前劝阻,可该男子不仅撕破了医护人员的防护服,还用头撞墙。谭小平得知后,组织医护人员为其注射镇静药物。待男子清醒后,医院心理专家及时跟进,对他进行心理疏导。
荆州一医高度重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2月13日,医院抽出精兵强将,成立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干预专家组,谭小平任组长,13名心理专家分别加入。同时,医院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心理援助方案》等文件,要求对所有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心理援助、心理干预、心理疏导。
谭小平介绍,根据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如果心理问题较轻,主要通过心理疏导打开心结;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则需要通过药物进行心理治疗。在一医各个隔离病区,除了一批精神心理专家外,医院还有一支60多人的心理援助护理小组,他们实行走动式服务,在给病人做治疗的同时,随时随地洞察医患的情绪,并及时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
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篇5
作为一个扶贫干部,刘敬才去农村扶贫的里程记录保持在每年1000多公里……在精准扶贫的路上,他作为一个有情怀的共产党员干部已经递交了一份满是诚意和温度的答卷,但他说:“为百姓,还可以做得更多,我,还在路上!”
2017年6月8日,盛夏,火辣辣的太阳灼烤着大地。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人民政府兽医站站长刘敬才乘着摩托车在乡间碎石公路上缓慢前行,今天,他要去太平村11社杨洪林家。帮扶的贫困户大多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但这已经是他今年第六次跑在这条九曲回肠的碎石公路上了,眼看着前方不远处就要到他帮扶贫困户杨洪林家了,没想到一个上陡坡,摩托车压过一块较大的石头,石头不稳,摩托车猛然侧倒,刘敬才随摩托车一起滚下坡去,他的小腿因为受到猛烈撞击当场鲜血直流······
在给同事打完求救电话后不久,他被及时送到镇卫生院进行紧急救治,被帮扶的贫困户闻讯后也赶到医院来看望他:“老刘,你看你,哎呀,咋伤得这么严重呢?”面对这个多次上门给他指导脱贫的帮扶人,他俩早就成了老朋友。“哎呀,就是肌腱断裂受伤了,你也别太担心了哈。哦,对了,家里人都还好吧,上次我给你带来的鸡苗长得怎么样啦······”在医院的病榻上,打着吊针的刘敬才依然不忘对贫困户进行情况了解。
“每一个贫困户家里都积攒了许多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故事,我们只有多多和他们交流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情况,打开他们的心扉、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到致贫的症结所在才能因症施策,更好地帮助贫困户脱贫。”刘敬才告诉记者。
“要让百姓觉得是自己人,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经常去了解他们的情况,所以这次受伤我觉得没啥了不起的,你看我这手机里每一张入户走访的照片都是一个故事,每当夜里想到他们贫困的家境我就睡不着觉,一直想着为百姓多做点儿事,为这片土地、这方百姓做事,我永远激情澎湃!”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