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策划方案

幼儿园小班教育活动教案6篇

教案可以用来评估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提供改进的机会,教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活动,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小班教育活动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小班教育活动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教育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

2.幼儿在教师组织引导下演练突发地震有序逃生及自救技能及躲避伤害本领。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自我保护能意识。

动物反常情形谚语

动物震前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2.看vcd、科普片及宣传画教师讲解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准备好食物和必备的物品做应急。

2)个人防护

室内—躲在坚实的家具下

教室—在教师指挥下抱头蹲在个自课桌下,地震停了马上有秩序撤离,不要拥挤。

室外—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等。

3.以游戏形势进行简单防震演练。

小结

通过谚语、图片、游戏等方式使幼儿基本掌握地震突发事件时逃生和自救技能,让幼儿掌握来不及逃离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达到教学目的,效果很好。

延伸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或者考一考他们防震知识。

幼儿园小班教育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性格特点。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重难点分析:

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二、展开部分

1、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2、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3、情境练习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4、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

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

b、不能去任何地方。

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

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

b、不能上车。

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三、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知道遇到陌生人时,可以求救老师、家长。有的幼儿还知道大声喊叫。在超市里还知道广播、打电话等。幼儿都能掌握许多应付陌生人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教育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标志图一张,电插线板一个;“有电危险”粘纸10张(叫幼儿活动资源包)

2.《会“咬人”的电》教师教学资源。

3.幼儿学子资源①第18-21页。

活动过程:

1.播放教师教学资源,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故事里有谁?

(出示电插线板)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

小朋友可以自己插插线板吗?

蹦蹦是怎样做的?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寻找并讨论如何保证安全用电。

提问:我们的幼儿园哪里有电插线板?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碰电插线板有危险呢?

请幼儿分别找出活动室、盥洗室、寝室、户外活动区等场地的插线板所在位置。通过讨论,找到提示幼儿注意安全的方法,如:在插线板旁边张贴“有电危险”的标志图及用东西遮挡等。

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8-21页,将“有电危险”的标志贴在插座旁边,以示提醒。

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或小金属片插到插座的小嘴巴里,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幼儿园小班教育活动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时时会出现各种情况,而这些情况中就蕴含着教育内容,随机教育的契机最多。因此,老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有效的教育时机,及时实施随机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与幼儿学习、生活在一起,如果不及时引导,那就会丧失良好教育契机。

教育目标:

保护幼儿的生命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教师要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要和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幼儿安全教育和保护工作。随机教育是自护教育中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因为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有较深的理解,也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准备:

认识火警电话(图片)、火的危害和益处(录像)、自救的方法(情景表演)

活动形式:

分班进行

具体内容及要求:

目标:

1、通过亲身体验,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初步形成自我保护能力。

过程:

一、认识火警电话119

创设情景表演(波波透过院墙看见焚烧树叶的烟,他大叫起来:“老师,着火了!”)

(1)讨论 “你怎么知道着火了?”

(2)“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儿的回答是找消防叔叔,打110,甚至有的幼儿还真的表演起来。“消防电话到底是多少呢?”幼儿的回答各种各样:有120,有110,就是没有119。)

重点教育幼儿(尽最大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

出示图片(大大的119),并告诉幼儿:这是火警电话119。你们还小,当有火灾时,你们要赶快离开,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

二、初步感知火的危害和益处

(1)、带幼儿去观察火源,让幼儿略知火有好处,也有坏处。看到枯叶还在燃烧并发出很多烟,幼儿的反应还是以为真的着火了,需要请消防叔叔,打119电话。

(2)、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烧的是什么?为什么烧它?烧了有什么用处?这种火有没有危害吗?”幼儿七嘴八舌,我相信他们已经明白这种火的意义。

三、 进一步感知玩火所带来的危害。

观察录像(前面有一片枯草被调皮男孩烧掉)

幼儿观察后提问:“这一大块黑黑的地方怎么了?周围的草漂不漂亮?柔软不柔软?”引导幼儿明白随意玩火的危害。

故事教育(发生在大哥哥身上的事,由于玩火,点着了稻草堆,引燃了房屋,最后是在消防叔叔和大人的帮助下这场火才被扑灭,)。

幼儿讨论知道什么能玩,什么不能玩,知道如何自护。

四、学习火灾逃生

(一)观看录像

(二)讨论逃生的初步方法方法

首先要有秩序,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预防烟呛。

(三)幼儿练习逃生的方法

环境创设:

根据安全教育月具体活动内容创设一些活动区域,准备相应游戏材料。

(1)在科学栏创设安全教育专栏,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2)让幼儿认识119的`标志。

家长工作:

向家长介绍安全教育周具体活动内容,使家长了解幼儿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在家中为孩子创设安全的环境,提醒幼儿不做玩火、玩电、危险事情。

具体措施:

1、利用正规性教育活动和非正规性教育活动(每周一晨间谈话活动时间)向幼儿进行安全常识教育。

2、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游戏活动教给孩子初浅的安全知识。

3、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安全和不安全行为,使幼儿更直接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教育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懂得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了解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知道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手受伤的小熊玩具。洗手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手指歌”导入活动 “大拇哥、二拇弟、中指楼、四兄弟、小妞妞,来看戏,大家快来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哪个指头长,哪个指头短?”

二.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讨论:

(1)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三。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四.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五.集中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游戏导入:“医生嘟嘟来做客”(激发幼儿观看手偶表演的兴趣) 教师引导语:“今天,我们小医院的医生嘟嘟要来我们班里做客了,我们一起来欢迎它吧!”(出示扮演小医生的手偶,向小医生问好) 2观看手偶表演:(教师边做手偶表演边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提问:豆豆为什么会肚子疼啊? 它应该怎样做呀?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许多的细菌,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交流(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体验洗手的重要性) 问题:你们的肚子疼过吗?为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做啊? (结合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饭前便后不洗手及吃手现象,调动幼儿说一说洗手的重要性) 4小医生嘟嘟小结:洗洗小手讲卫生(鼓励幼儿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六.幼儿观看洗手课件,接着实际练习:如何正确地洗手,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七.活动延伸:1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对幼儿用语言或儿歌进行提示或指导,使幼儿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幼儿的健康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2家园共育: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在家独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的健康行为的养成。 3区域活动里师幼一起讨论怎样保护小手;哪些东西会伤到小手;或开展语言区讲一讲关于保护手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教育活动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1、该活动是本班健康娃娃主题网络中的一个小子题。

2、小班的幼儿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五官的用途,启发他们如何保护五官;否则幼儿经常用手挖鼻孔,经常把脏东西放到嘴里或把类似珠子的东西放到嘴里,有灰尘、沙子进入眼用手搓,极不安全、卫生。因此,我设计了这篇幼儿园小班常识教案——《我爱洗脸》。这对提高幼儿保护五官的意识很有意义。

3、该活动力求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而设计。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己地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活动准备:

男孩头像一幅、幼儿人手一面镜子、一瓶香水(供幼儿闻气味)、保护五官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发给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让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

1、幼儿人手一面镜子自己观察。

2、教师提出:从镜子里看看你的脸。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让幼儿闻香水,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并引导幼儿回忆: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妈妈平时用鼻子做些什么的?还有爷爷、奶奶的、、、

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图片,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五官。

(1)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竞赛游戏:

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师依次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儿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幼儿积极参与,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2、思路明确,考虑到师幼互动,能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

3、内容中教师提问的一些问题,有个别令幼儿回答有些困难或幼儿不理解,这就影响了下一个环节的活动思路。

4、活动过程整体效果较好,幼儿积极性高,特别是讲到五官有何用途的环节,幼儿很感兴趣,回答发言积极。

5、预设的目标有点高,提问的一些问题,幼儿回答不出来,要通过多方面的引导才能回答出来。

6、在幼儿尝试活动的环节中,供幼儿尝试的物品和方式太少,不能使幼儿得到巩固练习。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小班吃饭教案6篇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最新8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课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参考6篇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优质6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最新6篇

小班我上幼儿园教案通用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865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