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策划方案

苹果和梨幼儿教案5篇

教案的质量和内容可以因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教学理念而异,教案可以包括扩展学习的建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深入学习,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苹果和梨幼儿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苹果和梨幼儿教案5篇

苹果和梨幼儿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搓、团圆、捏等技能表现苹果特征。

2.会尝试使用简单的辅助材料。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运用搓、团圆、捏等技能表现苹果特征

活动难点:能团得比较圆,正确压坑使用辅助材料。

活动准备:

油泥;辅助材料—小树柄;苹果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热爱妈妈的情感。

1.问:三八妇女节时你送什么给妈妈了?

2.师:小动物们要请小朋友们帮忙,做些各种味道的苹果送给它们的妈妈,让妈妈知道它们也爱妈妈。

二、泥塑:苹果。

1.出示实物苹果,引导幼儿欣赏分析苹果的特征(有些圆,两头凹下,一头有个小柄)。

2.出示油泥,分析可以做哪些味道的苹果,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制作的兴趣。

3.请两位幼儿上前,根据自己对苹果的认识尝试捏塑苹果。

a没有提供辅助材料时,捏塑出的事物像什么?(元子)

b提供了辅助材料后,捏塑出的事物像什么?(桂圆)

4.师在孩子尝试后,讲解示范苹果制作的方法。

解决难点:能团得比较圆,正确压坑使用辅助材料。

5.鼓励孩子们大胆地动手用油泥制作苹果。并且设置情景,鼓励孩子们多做几个“苹果”。

三、结束。

请孩子们把做好的“苹果”放到水果篮子中,师从中有选择地进行评价。

鼓励他们回家用油泥做苹果给妈妈看,让妈妈高兴。

活动反思:

我们在引入课题时联系“三八妇女节”为妈妈送礼物,激发孩子们爱妈妈的情感。

一、要解决好“班级油泥多种颜色,不可能都和我们平时吃的苹果颜色相似”的问题。

鼓励孩子们制作各种味道的苹果,如草莓味、牛奶味、巧克力味、香草味等等,很好的解决了此问题,同时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制作的兴趣。

二、要以孩子为学习的主体。

活动中老师没有直接示范讲解,而是在引导孩子们认识了苹果的特征后,让个别孩子示范制作,大家找不同。从而让孩子们自己分析和解决:要压坑、要装柄等制作要点。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苹果和梨幼儿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苹果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水果,它圆圆的,像一个脑袋,又像一个红皮球,闻上去香香的,颜色红红的,吃起来酸酸甜甜的,简直是山珍海味,是水果中的极品。苹果是幼儿最喜欢、最常吃的水果。结合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感官,开展了此次活动《一颗苹果树》。为幼儿提供一些动手的机会,提高他们绘画能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究做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够重复画圆,尝试用圆和线条的组合画人,表现故事情节,愿意照顾苹果树。

2、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印有苹果树的纸(人手一张),树上画有一只苹果。

2、彩色水笔。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尝试用绕圈的方法练习画苹果。

活动难点:

尝试用绕圈的方法练习画苹果。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理解故事内容

1、这是一棵什么树?树上有什么?有几只苹果?为什么只有一只苹果呢?

2、秋天到了,许多苹果树上都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然而,有一棵苹果树却只结了一个苹果,大家都不很喜欢它。这棵苹果树很难过的说:“我也想长出更多的苹果,只是没有人来照顾我。”苹果树需要宝宝来照顾它。

3、宝宝该怎么样照顾苹果树呢?

4、继续听故事:因为宝宝的细心照顾,第二年秋天,苹果树上都结了又红又大的苹果。

5、宝宝请来了许多客人,一起来品尝苹果,大家吃得好开心。

二、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表现故事情节,用圆和线条组合画人和苹果

1、请幼儿用彩色水笔为苹果树画上许多圆圆的苹果。

2、用彩色水笔在苹果树的周围画上许多请来的客人,表现吃苹果的快乐。

3、谁画的苹果又圆又多?谁画的客人最多?

活动延伸:

请幼儿和结出很多红苹果的苹果树合照。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的幼儿还要加强培养孩子参与更多的表现与表达,充分让孩子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并表达水果的'特征,通过活动提升孩子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美术活动没有想的那么好上,虽然问题没有语言课那么多,但问题问出来一定要简洁有针对性,让孩子们在问题中有一定的经验或技能的提高。美术活动中说的太多,让孩子听了,感觉有可能会很烦、课堂有可能会很枯燥乏味。要敢于放手让孩子们去尝试,对孩子们的回答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回应和评价。鼓励和表扬是成长的催化剂。从孩子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评价,对于孩子们的点滴进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和鼓励。

苹果和梨幼儿教案篇3

设计意图

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小班幼儿喜欢玩游戏,喜欢在情境中扮演角色,在与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说儿歌的时候很有节奏感,很喜欢听音乐,所以我设计活动时,用他们最乐意的方式引起兴趣。

根据幼儿已有经验。班里正在开展水果的主题,我和孩子们聊天的时候,他们会主动给我讲主题墙上有什么水果,有几种水果,孩子们点数的时候用手一边指着一边数,数着数着就手口不一了,点的慢,数得快。结合幼儿这一表现,我设计活动时注意练习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结合年龄特点和目标。小班幼儿逐步形成了一些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实物概念,结合《纲要》中对小班幼儿点数能力的要求,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2、在操作活动中,练习手口一致的点数1—5。

3、会比较两种水果的多少。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种苹果树、给苹果树浇水、摘苹果等活动,幼儿在情境中练习幼儿能够手口一致的进行点数。

活动难点:比较两棵苹果树上的苹果多少,幼儿想出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哪棵苹果树上的苹果多,哪棵少。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苹果的外形特征,创编“苹果宝宝”儿歌,并熟悉有节奏感的音乐,跟着音乐说儿歌。(自编儿歌:苹果宝宝大又圆,身体棒棒红红脸,跟着妈妈蹦蹦跳,数几下来跳几下。)

(2)利用生活环节和周围环境练习点数能力。(如:活动区进几个人?班里有几个老师?有几个水龙头?送碗时几个碗摞在一起?等等)

(3)了解班里点数能力较弱的幼儿,在材料的投放和指导上面给与支持。

2、物质准备:苹果树六棵,苹果娃娃头饰若干,幼儿操作“苹果树”、“苹果筐”若干,有节奏感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幼儿活动:戴苹果宝宝的头饰,跟着老师一起做“苹果宝宝模仿操”。幼儿4人一队,老师带幼儿复习点数1—4,并在做操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跳3下,转2圈,踢腿4下等,梳理、巩固已有经验。

指导策略:爱动爱跳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这个特点,我通过律动的`形式,引导幼儿对活动感兴趣,并在唱唱跳跳过程中帮助孩子梳理了已有经验(1—4的点数),了解苹果的特征,让孩子自然地融入到数学活动中来。孩子们模仿的时候,教师关注幼儿跳一下数一下,转一圈数一下,并且和幼儿一起跳,一起数,带动幼儿的参与热情。

二、在操作中学习

1、果园里的小树苗

幼儿活动:果园里果农爷爷要种果树了,请小朋友帮忙挖五个小树坑儿,每个小树坑种上一棵小树,数一数种了几棵小树。夏天到了,小树需要浇水才能长大,请小朋友每棵小树浇一壶水,数一数浇了几壶水呢?秋天到了,果树结了很多果子,你们猜猜结了什么果子?原来是苹果树,我们一起数一数树上有几个苹果,带孩子点数1—5。把苹果摘下来放到筐里,摘一个数一个,再次练习点数1—5。

指导策略:从挖树坑儿、种小树、浇水、结苹果到摘苹果这个过程,五次让幼儿在这个情景下练习点数1—5,孩子们在快乐中不仅学习了点数,还知道春天种树、秋天结果实的自然现象。

2、哪棵树上的苹果多

幼儿活动:出示两棵苹果树,一棵树上5个苹果,一棵树上4个苹果,

请幼儿说说那棵苹果树上的苹果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策略:引导幼儿自主尝试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并说一说你的方法,帮助没有比较出来的幼儿,通过点数,排队等方法比较出苹果的多少。

3、我们帮忙摘苹果

幼儿活动:利用操作材料进行摘苹果活动。幼儿按照边摘边数的方法帮助果农爷爷把苹果摘下来放在小筐里。

指导策略:根据幼儿的能力强弱提供材料,能力强的幼儿就自己通过点数许多苹果中的5个苹果摘下来;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事先在苹果上做了标记,让他们边数边把做标记的苹果摘下来,再数一数;能力弱的幼儿,老师在苹果树上,只贴了5个苹果,只要幼儿轻轻一拉,苹果就可以摘下来。幼儿自主操作的材料,难易程度不同,就更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学习经验,巩固了1—5的点数能力。

三、展示小结

幼儿活动:幼儿把摘好的苹果粘贴在黑板上,幼儿可以互相检查,数数别的小朋友摘得对不对?数数和老师摘得苹果一样多吗?

指导策略:鼓励幼儿能够帮助爷爷摘苹果,辛苦了。表扬幼儿能够把成熟的苹果摘下来放到筐里,重点指导没有摘对的幼儿再点数一下,并与别人的苹果进行对比。

四、结束活动

幼儿活动:五名幼儿站一队,跟老师一起再做苹果宝宝模仿操。复习点数1—5。

指导策略:复习模仿操,5个人分为一组,重点巩固1—5的点数,尝试1—6的点数,教师和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1、充分的活动准备有助于活动的开展:本次活动的精神准备比较充分,首先孩子们在自己创编的儿歌表演中,能够跟着节奏做动作,表现的非常高兴,拉近了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我更快的融入到了孩子们之中,建立了信任感。其次是,

2、目标的调整使活动的进行有依据:从孩子们兴奋地表情和参与活动的热情来看,幼儿很喜欢参与这次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表现的很专注、很投入,都能够积极的想办法解决问题。尤其是对于比较多少的环节,让孩子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尝试自己哪种方法更合适。

3、过程中的游戏形式的变化给活动添加色彩,引领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4、随机事件的处理考验教师的智慧:小班孩子容易出现想象与现实混淆,所以在边摘苹果,边数数的时候,有的孩子会拿着苹果闻一闻、舔一下,想到孩子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在活动后加了一个环节—吃苹果,准备了五个苹果,说是果农爷爷谢谢小朋友帮忙的礼物,带孩子点数后,让幼儿想办法,怎样做才能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吃到苹果,孩子们都可以想到,用刀切开的办法,有的孩子一人咬一口。这就加深了幼儿对点数1—5的印象。

苹果和梨幼儿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并学习词语:又×又×、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3、知道当看到朋友遇到困难要主动帮助别人。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到事情能够试着面对。

5、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教学准备:

ppt制作的故事《大苹果》。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ppt1:

(1)小朋友你们看,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谁来了?他看见了什么?

(2)这是一只怎样的苹果?(学习词语:又×又×)

(3)看到这只又红又红的大苹果,你是从那里发现的?(幼儿猜测)

2、播放ppt2、3:

(1)大家看,这么大的苹果,小老鼠用力的推,推得这么样了?(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的表情、动作)

(2)丰富词汇: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用动作学一学)

3、播放ppt4:

(1)大苹果被推到了一条宽宽的小河边,小老鼠会想什么?

(2)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帮小老鼠过河?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办法,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到底是怎样过河的。(放ppt5、6)

4、播放ppt7:

乌龟伯伯背着小老鼠和大苹果游过了河。小老鼠会说什么?乌龟伯伯会怎么回答呢?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

1、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动物?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教师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看到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帮助别人。

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要学会说'爱的甜甜话'。"

苹果和梨幼儿教案篇5

学习活动:

苹果歌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苹果歌》

活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活动导入,随着音乐伴奏进入活动室,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新鲜感,在音乐的伴随下,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借助图片、动作的帮助孩子们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内容。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削苹果的教案6篇

烤苹果片教案通用8篇

接苹果教案精选6篇

烤苹果片教案模板7篇

削苹果的教案精选6篇

毛毛虫啃苹果游戏教案6篇

写苹果的作文8篇

写苹果的作文优秀7篇

写苹果的作文推荐6篇

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771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