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围绕课题来制定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多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年音乐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车辆的名称和功能。
2、体验助人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几种玩具车辆 停车场 警局 医院 消防队 软棒 小汽车音乐 手机一部
2、 非凡车辆上帖有标志
活动过程:
1、 交流
交流停车场内的几种车辆重点交流三辆非凡车辆(消防车 警车 救护车)的外行 声音和功能
2、快乐的小司机
听音乐学做小司机(软棒做方向盘)
老师接到电话,有地方着火了,幼儿开着消防车,嘴里发出消防车的声音去救火,到达着火地方,软棒变成消防火龙头去灭火.
老师又接到电话,出现了小偷,幼儿开着警车,嘴里发出警车声音,抓到小偷扣起,软棒变成手铐,将小偷抓到警??
老师又接到电话,有人生病了,幼儿开着救护车去救人,嘴里发出救护车的声音,两人合作软棒变成担架,抬着病人去医院.
活动结束:
下班了,小司机将车停到停车场
小结:宝宝今天做了三件好事,开着消防车去救火,开着警车去抓小偷,开着救护车去救病人,宝宝的本领真大啊 奖给自己一个大拇指.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对运动着的物体很感,尤其是开动着的汽车、摩托车等,令他们着迷,吸引着他们去观察、去发现。特别是轱辘轱辘的车轮子,成为孩子有趣“吸引物”,于是学习的注意力也就自然地集中在轮子上。于是我们设计了车轮滚画的活动,通过车轮滚画,观察色彩和花纹的变化,体验玩色和大面积作画的乐趣。
2023年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2、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重点: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难点: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材料准备:
玩具猫两个、录音机、磁带
设计思路:
在《小宝宝》的主题进行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做游戏时百玩不厌,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本活动中涉及到了语言、认知、数数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活动流程:
一、复习
1、复习歌曲《大猫和小猫》
出示玩具猫,它们是谁?长得一样吗?(一个大,一个小)它们最喜欢唱歌了,我们一起唱。(集体唱〈大猫和小猫〉)
老师师指导个别幼儿注意控制音量。
2、练节奏
(1)师以大猫小猫的口吻说,你们唱得真好听,不过小手本领大不大呀?会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我们的小手还会做游戏了,拍拍手,拍拍我的(幼儿自由练习)
(3)以开火车的形式做游戏“拍拍手”,师指导个别有困难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帮忙。
二、新授
1、师以大猫的口吻说,我会把小朋友拍的这些部位唱出来。(放录音,师边唱边做动作)
小猫说我也会唱这首歌。(放录音第二遍)
2、幼儿回忆歌词:它们刚刚唱了什么?(幼儿回答师唱)
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我的腰在哪里?一起来弯弯腰;有几个手指头?一起来数数等。
3、这首歌真好听,想不想再听一遍?(师清唱,幼儿轻轻跟唱)
4、师幼一起唱,边做动作,提醒个别幼儿轻声唱。
三、音游《拉个圆圈走走》
师:我们用小手和小朋友拉个圆圈做游戏。
1、全体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做游戏。
2、幼儿自由选择好朋友拉成多个小圆做游戏。
2023年音乐教案篇3
?摸摸鼻子拍拍手》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结构简单短小,旋律朗朗上口,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最有趣的是将两个动作相连作为反复重复的歌词,小朋友能够较快掌握。小朋友在熟悉歌曲旋律后,可以根据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也能够根据动作创编出与众不同的新歌词。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达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内容。
2、在游戏中能有节奏地演唱,配上相应做动作,并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旋律,有意识地摸鼻子、拍手
歌曲:摸摸鼻子拍拍手
1=4 5531|5531|66|5-|5531|5531|44|2-| 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 5531|5531|66|6-|5531|5531|23|1-|| 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本文来自儿童资讯站
1、教师用夸张的动作摸自己鼻子、拍拍手。你们看到老师在做什么?
2、老师除了做拍手动作,还在做什么动作?
3、现在请跟着我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2.教师示范唱歌曲,幼儿轻轻跟唱。
三、创编歌词与动作
教师:对了,刚才我们摸了鼻子拍了手,除了这些动作,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我们怎么这些动作放进歌曲里呢?
四、合作表演
1.请幼儿每人找个朋友,香香两个好朋友可以做什么动作,然后进行表演。
2.换一个好朋友,再一起表演不一样的动作。
友情提示
此活动的准备主要是幼儿的知识经验,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可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动作和相关动词如:跳、摸、捏、转、蹲、抱、扭、、、等。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机智也非常重要。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还可以试着把歌词改成“摸摸耳朵拍拍手”、“摸摸肩膀拍拍手”、“摸摸肚子拍拍手”等等,回家还可以试着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
2023年音乐教案篇4
上个星期的教学比武中,我执教了一个奥尔夫音乐《丰收》。其实还在两年之前我曾经看到全老师在下午的游戏活动中带领幼儿进行过这个音乐活动,当时就觉得非常有趣。但是在这次教学比武之前我还注意到了另外一个音乐活动《小松鼠进行曲》,这个音乐非常形象,而且音乐也很好听,说实在的,我在这两个音乐活动之间徘徊了好久,两者都有吸引我的地方,但是考虑再三,一个形象性强,一个趣味性强,针对幼儿的特点,我还是选择了趣味性较强的音乐活动《丰收》。
音乐《丰收》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音乐节奏平稳,不急不慢,重点是突出乐曲中“叮叮”的特定音色,第二段音乐速度就快了很多,很像舞曲的风格,节奏非常欢快。在活动设计中,我用小松鼠贯穿了整个活动,针对两个音乐特点,先让幼儿跟着“叮叮”的声音捡松果,接着跟着欢快的音乐吃松果。之后用擦桌子和洗澡两个游戏继续让幼儿熟悉音乐。
活动的一个重点是要让幼儿发现音乐中的“叮叮”,我想了很多种提问方式,同时也请来了女儿帮忙(因为女儿也在念小班,我想我可以在她身上先试教),女儿显然第一遍就喜欢上了这个音乐,而且从她的表情来看她也发现音乐中“叮叮”这个特定音色,但是她不知道这个声音就是我要让她找的“松果”,倒是一直在旁边不说话的老公冷不丁的冒出了一句“松果就是叮叮咯”。哈哈,虽然老公的回答是符合我的要求的,但是这个学生的年龄太大,他的回答不能作数,我必须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再次斟酌我的提问。但是在看到女儿和我一起跟着音乐快乐地游戏时,我知道我的选择没有错,这个音乐活动确实能吸引幼儿。
2023年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在老师的带领下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按简单的规则快乐的游戏。
教学准备:
一套钓鱼的玩具,海底鱼群图片一幅,呼啦圈,彩色的袜子,水果图片教学过程:
一、游戏“钓鱼”
1.出示钓鱼杆:这是什么呀?干什么用的?
老师玩钓鱼,幼儿说说钓了几条鱼?(一条鱼)小鱼长的怎样?
2.出示鱼群图片:这是什么地方?有多少鱼呢?(许多鱼)幼儿学说“许多”这个词二、学唱歌曲1.老师唱歌,幼儿自由做小鱼游的动作2.安静的坐在小椅上听老师范唱歌曲一遍3.幼儿跟老师学唱歌曲两遍三:玩游戏1.在手上套上彩色的袜子学小鱼游师:小鱼是彩色的,想个什么办法使我们的小手也变成彩色的呢?
每位幼儿发一双袜子,自己动手套在小手上,听音乐边唱歌边学小鱼游2.套小鱼游戏师:在唱到最后一句“赶快抓住时“小朋友要坐到位子上去,没有回位的就要被老师的小圈套住。
游戏1~2次3.认水果图片游戏师:被老师套住的小朋友,要说出卡片上的水果是什么,就放他回到位子上去。
游戏1~2次三、边玩游戏边带幼儿到室外去玩,活动结束。
2023年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分辨乐曲结构,感觉各段乐曲的特点。
2.为每段乐曲创编简单的动作,感受身体动作带来的快乐。
3.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啄木鸟和大树图各一。
2.教师熟悉乐曲旋律。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2.故事导入。
“柳树姑娘很开心,可是果园里的苹果树却一点也不开心。原来这两天一些苹果树生病了,老觉得身上痒痒的,树叶发黄,一点儿精神也没有。你们说这是怎么一回事?”(身上有虫)“那要请谁来帮忙呢?”(啄木鸟)
3.欣赏音乐,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特点。
(1)第一遍欣赏,初步感受乐曲结构。
“啄木鸟听到了苹果树的呼唤,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欣赏一段乐曲,听听看啄木鸟怎么做的,并试着听一听这首曲子有几段。”
幼儿自由回答。
(2)第二遍欣赏,能在节奏的提醒下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特点。
“这一次除了要听听这首乐曲有几段,还要听听每一段的感觉一样不一样。”
提问:这首乐曲分几段啊?(3段)
你觉得每段音乐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幼儿回答后,师幼一起总结:a段:活泼
b段:跳跃
c段:优美
(3)第三遍欣赏,熟悉乐曲结构。
4.分别为三段乐曲创编简单的动作。
教师唱出乐曲旋律,启发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创编出每段的动作。
第一段:啄木鸟会怎么做呢?启发幼儿编出各种飞的动作和围绕苹果树转的动作。
第二段:在这么跳跃的音乐中,啄木鸟在干什么?如果我们的小手是啄木鸟,身体是大树,那身体上的哪些部分可以作为树干呢?(手臂、腿、躯干等)
第三段:虫子捉完了,苹果树怎样了?啄木鸟心里感觉怎么样?它们会怎样庆祝呢?启发幼儿创编出转圈、理羽毛、喝水、跳舞等动作。
5.律动《啄木鸟》
第一遍:我们来完整地听音乐表演啄木鸟的动作,好吗?
第二、三遍:刚才我们把自己同时当成了啄木鸟和苹果树,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不可以和小伙伴分别表演啄木鸟和苹果树呢?那我们在表演时应注意什么?
提醒苹果树在第一段应表现得痛苦;第二段啄木鸟在朋友身上捉虫时要注意轻一些;第三段苹果树和啄木鸟一起庆祝。
第二遍表演完后稍加点评交换角色再次表演。
第四遍:我们除了把自己和小朋友当成苹果树,还可以把谁或什么东西当成苹果树呢?引导幼儿将客人老师和教室里的柱子、桌子、椅子等家具当成苹果树进行表演。
课后反思:这次教学中,我以故事形式贯穿整个音乐活动,使幼儿能更容易地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在欣赏过程中,用线条画节奏的方法更形象地帮助幼儿感受和表现了乐曲的特点;在创编动作时,通过我的启发,完全由幼儿作主编出了许多符合乐曲特点的动作。尤其是身体动作,幼儿既感新奇又很兴奋,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场景热烈,每个幼儿都显得积极、主动、开心、活跃。
2023年音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初步感知音乐的行进和停顿,能够较合拍地模仿老鼠行走。
2、在教师的引领下,根据音乐情节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运粮食的情景。
3、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情况下,感知其行进和停顿。
2、能跟着音乐比较合拍地学老鼠走路,并根据音乐情节做出相对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熟知故事《小老鼠上灯台》,能够跟随歌曲做简单动作
2、学具准备:
(1)大猫、老鼠头饰各??
(2)“粮食”若干袋
(3)“粮仓”背景图
(4)相关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师幼共同随音乐《小老鼠上灯台》做动作自然进场。
1、教师:吱吱吱,吱吱吱,这是什么声音呀?(老鼠)这只小老鼠远远地闻到了油的味道,它要静悄悄地爬到灯台上。咱们一起跟着音乐学一学。
2、师幼共同随音乐做学小老鼠边唱边做动作进场。
二、声势练习
1、幼儿跟随教师做小老鼠偷油的节奏练习。
(1)教师:小老鼠们,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去偷油吃,怎么到灯台上去呢?(爬,从下往上)
(2)教师:怎么才能不被大猫发现?(慢慢,轻轻地)
(3)教师:到了灯台上会看到好多油,你们感觉怎么样?慢悠悠地吃吗?(肚子很饿,很开心,赶紧大口大口吃)
(4)教师:吃完了,肚子圆鼓鼓地,怎么走路?
(5)突然,猫来了,怎么办?灯台这么高,怎么跑?(赶紧滚下来跑)
(6)教师小结:原来小老鼠爬到灯台上发现了香喷喷的油。看一看,闻一闻,试探着伸出爪子捞出一点点尝一尝。味道真不错,小老鼠大胆地把头往前探,直接张开嘴咕咚咕咚地喝起来。喝完啦,摸摸肚子,好饱呀。突然,咦,大猫来啦,小老鼠吓得赶紧从灯台上滚下来。)
2、教师带领幼儿完成节奏练习
(1)个别幼儿尝试完整创编节奏练习的动作。
(2)师幼共同完成节奏练习。
教师: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速度由慢到快)
咕噜,咕噜,咕噜,咕噜(手随节奏一下一下地做动作)
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手对节奏一下一下拍肚子)
咻......(身体快速做往下滚地动作)
三、初步理解音乐故事,学习简单的律动。
1、观看表演,理解音乐内容。
(1)教师:不远的地方有个大粮仓,鼠爸爸要先去看一看,瞧一瞧。
(2)师幼共同观看“鼠爸爸”表演。
(3)教师:音乐开始时,我们看到了谁?它在做什么?
音乐停顿时,我们又看到了谁?这时候鼠爸爸在干什么?最后听到了什么声音?鼠爸爸怎么办?
(3)幼儿回答,教师进行简单总结
教师:原来,粮仓旁边住着一只大猫。音乐开始时,鼠爸爸就悄悄地往粮仓走,音乐停下,大猫就四处张望,鼠爸爸也赶紧停下来左瞧瞧右瞧瞧。最后,大猫出来了,鼠爸爸赶紧往回跑。
2、幼儿根据音乐的行进和停顿,用上肢表现偷粮食的过程。
(1)教师:鼠爸爸搬的粮食还不够这么多小老鼠分呢!咱们一起去帮帮爸爸吧。
(2)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创编搬粮运粮的动作。
(3)师幼共同随音乐完整地做动作。
3、游戏“小老鼠偷粮食”
(1)教师讲述规则和玩法:小老鼠们要一起出发帮鼠爸爸去运粮食,音乐开始时行动,音乐停顿时停下东看看西瞧瞧,最后将粮食后运回起点。
(2)游戏进行第一次。
(3)教师小结游戏,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提醒幼儿细心听音乐。
(4)游戏进行第二次。
三、退场
教师:哇!今天咱们收获了这么多的粮食,真开心!咱们一起唱着歌把粮食搬回家吧。
师幼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自然离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