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校课程标准一致,我们可以使用技术工具来增强教案的效果,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舞狮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舞狮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要有爱心
活动准备
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请幼儿说一说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爱小朋友的?
二、出示图片,讲故事。
师:在城外的一座动物园里有一只小狮子,他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爸爸妈妈,冷的时候没地方住,饿的时候没东西吃,生病的时候也没人照顾他,他整天浑身发抖,哆哆嗦嗦,人们都叫他“哆哆”。动物园里的人看他可怜,就给他找了一个狗妈妈
师:让幼儿观察狗妈妈的样子?
幼儿:耳朵又大又长,鼻子,眼睛,舌头大大的尾巴长长的,身体胖胖的,像个胖墩,大家都叫他“胖墩”
1.狗妈妈看到可怜的哆哆,就决定照顾他,请幼儿说一说狗妈妈怎样照顾哆哆呢?
幼儿:给他买东西——给他买衣服——带他出去玩——生病的时候照顾他
2.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狗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哆哆的?
3.幼儿:再喂哆哆吃饭——在和哆哆做游戏——再亲哆哆——在握手,狗妈妈给了哆哆好多好多的爱,睡觉时狗妈妈会唱摇篮曲。
4.听音乐,讲故事,让幼儿欣赏。(请幼儿哆哆睡觉的样子)
5.师:哆哆一天天长大了,长高了,现在得哆哆长成了什么样子?
幼儿:很威猛 长出了长长的鬃毛锋利的爪子凶猛的眼睛
师:让幼儿观察狗妈妈的变化?——狗妈妈变老了(耳朵上有皱纹 身体变得瘦瘦的)
三、分别情境,在情景音乐中听老师讲故事。
师:哆哆会想念狗妈妈什么呢?
幼儿:会想念狗妈妈的摇篮曲、会想念狗妈妈的爱、会想念和狗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四、幼儿欣赏,在音乐的情境中老师继续讲故事。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事奄奄一息吗?
幼儿:眼睛睁不开了——快要死了
师:孩子们,如果你们是哆哆,你们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幼儿:我喜欢你 我爱你......
让幼儿听一听哆哆是怎样对妈妈说的?(妈妈我们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师:老师现在是狗妈妈,孩子们,你们会对我说什你呢?
幼儿:妈妈我爱你......
五、欣赏故事。
师:听完故事,孩子们,你们心里有什么感触吗?
幼儿:感动
师:故事的名字就叫《温情的狮子》
六、结束。
在音乐情境中完整的欣赏故事。
幼儿园舞狮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大狮子找朋友的经过,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真心相待。
2、乐于与同伴交往,并学会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马戏团里的大狮子》。
2、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幼儿有礼貌地交往、成为好朋友的事例。
活动过程:
1、师幼相互交流,引出话题:——“你有朋友吗?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2、教师出示图书,幼儿认读故事名称,了解主要内容:——“你看到一些什么?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看看议议,理解故事主要情节:——“狮子想了哪些办法来找朋友?”“小动物们愿意和狮子交朋友吗?为什么?”“狮子找到朋友以后,心里会怎么想?”
4、听赏录音故事,幼儿质疑:——“你还有什麽地方不明白?”“假如大狮子找你做朋友,你会怎么做?”
5、生活经验回忆,分享不同的感受:——“你会用哪些办法找到朋友?找到朋友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园舞狮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团圆的技能,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2、幼儿探索学习小棒的正确使用方法,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橡皮泥若干、小棒若干根。
2、画有大狮子的蛋糕盘三个(12寸的)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课件(画面出现伤心的狮子,没有毛发)
1、师:小朋友,这是谁呀?
大狮子最近生病了,头发都掉光了,心里很难过,森林里的小动物知道了,都想帮助大狮子,聪明的小刺猬也来帮助大狮子。(画面出现小刺猬背着水果)
2、师:小刺猬会用什么方法帮助大狮子呢?大家一起来猜猜看。
(幼儿互相讨论)
个别幼儿回答
3、师:小刺猬到底用什么方法帮助大狮子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刺猬吧!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说:小刺猬,你用什么方法帮助大狮子的?
课件(画面出现小刺猬在说话,边说边出现一些水果在空中旋转)
课件(小刺猬:我用水果给大狮子变了一个新发型。)
4、师:啊,水果也可以变发型呀,你们看见过吗?这么奇怪,小朋友想不想看看?
课件(画面出现小刺猬在变魔术:一二三、变变变,随后出现画有大狮子的蛋糕盘的四周插着一串串冰糖葫芦)
师:大狮子的新发型漂亮吗?你们喜欢吗?
二、感知“头发”的特征。
1、大狮子的新发型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两方面表述)
2、小结:小刺猬真聪明,把红色的圆圆的水果串接了起来,象一串串的冰糖葫芦,这么帅气的头发,你们喜欢吗?想不想也学学小刺猬变发型呢?
三、幼儿学习做发型
1、师:我们怎么来做大狮子的头发呢?
请你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个别幼儿回答)
2、老师示范,幼儿空手练习。
边示范边交待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a、师:取出一团什么颜色的橡皮泥?搓呀搓,搓呀搓,变成一个什么?
(幼儿徒手练习,老师教学两次)
b、探索小棒的使用方法:
怎样拿小棒最安全?
怎么把我们搓好的糖葫芦串接起来呢?
3、提示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a、将小泥块尽量搓圆;
b、做好的每一颗糖葫芦要用小棒从中心穿透,最后一颗糖葫芦要将小棒藏起来;
c、 穿糖葫芦时,不要将小棒穿得太满,下面要留一段做把手。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现在,请小朋友来做大狮子的头发吧!做的时候要对着圆的中心来穿糖葫芦,还要注意使用小棒的安全。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放背景音乐)
五、作品展示,打扮大狮子。
请幼儿把幼儿做好的糖葫芦插在一样颜色的蛋糕盘周围
六、与大狮子游戏
?拉着手儿转个圈》
七、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与大狮子和小刺猬说再见。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的协调性、灵活性相对较差。活动中,我先教孩子怎样把纸撕下来,为了便于幼儿记忆及掌握,我使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撕纸的正确方法:用手捏住纸的长的一边,左右手的拇指、食指捏住纸头,撕,拉,再撕,再拉……,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边说边撕,也出现了个别幼儿不敢动手的现象,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终于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幼儿逐渐掌握了撕纸的方法。在贴狮子的头发时,通过我的示范引导幼儿注意贴的要点,我形象地告诉孩子要贴在狮子的头上,不能贴到脸上,否则小狮子就被头发遮住走路都看不见了。这样的比喻让孩子们在贴头发的时候记得了要领,都能做到围绕脸贴在头上。最后评价环节,将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了,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别提多高兴了,我看到了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撕纸使幼儿动脑动手,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用真情去塑造幼儿,使他们成为心灵手巧,聪明能干的宝宝。
幼儿园舞狮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感受狮子惊讶、害羞、快乐的情绪变化。
2.尝试讲出故事中感兴趣的部分。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配具有音效的对话),大、小图书各一本,狮子表情图片(大、小若干),可操作的背景卡若干。
2.经验准备:日常生活中有更换发型的经历;欣赏过动物角色的故事。
活动过程:
1.采访小朋友换发型的感受,调动对发型的已有经验。
(1)指导语:今天的发型有什么改变?换了新发型有什么感觉?
重点:引导幼儿在观察伙伴发型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经历讲出换发型时的'心情,为故事中的线索做铺垫。
(2)指导语:有一只狮子也梳了新发型,你猜“他”的心情怎样呢?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猜想。
(由于调动了孩子们对发型的经验,在引起共鸣的同时,孩子们用较为丰富的语言表达出对改变发型的看法。)
2.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边播放ppt边带领幼儿欣赏完整的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指导语: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一段?
重点: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故事中喜欢的部分。
(这是个开放的提问,孩子根据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内容进行表达,有的“喜欢小兔子帮狮子梳头”,有的“喜欢狮子跑”,有的“喜欢动物之间对话”,有的“喜欢最后大家都梳辫子”。由于在备课时考虑得细致,所以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关注的地方基本与预设的关注点一致,在帮助幼儿分享的同时梳理和提炼需要掌握的要点。)
3.分析故事中狮子情绪的变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并尝试讲述。
(1)集体讨论狮子表情的变化。
指导语:狮子喜欢这个发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狮子一共出现了几次不同的表情,我们来学一学。为什么狮子会有这样的表情,狮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重点:充分感受狮子表情的变化以及内心的变化。
(2)幼儿操作材料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或故事中的语言再现故事。
指导语:在什么情况下狮子出现这样的表情变化?
重点:摆表情图的重点——情节;讲的重点——使用故事中的语言。
活动延伸:
教师展示故事的原版图书,拓展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故事梗概(略有改编)大狮子来到小兔子的家,发现小兔子头上梳着一条大辫子,可爱极了!小兔子说:“大狮子呀,你的头发真乱啊!”大狮子说:“是呀,真不好意思!”小兔子站在高高的梯子上说:“那我来给你梳梳头吧。”大狮子坐在矮矮的凳子上说:“好啊,谢谢你!”小兔子给大狮子梳头,梳梳着,给他梳了许多许多辫子。大狮子一照镜子,吓了一跳:“哇,你给我梳了这么多辫子啊,可我不是女孩呀!”头上有许多许多辫子,大狮子一点也不喜欢。“太难看啦,太难看啦!”大狮子用手捂住脑袋,逃出门去。大狮子跑过小马(陆续跑过水牛、山羊、骆驼)的身边,小马(水牛、山羊、骆驼)说:“大狮子,你的头发好特别啊!”“特别,特别难看吧?”大狮子反问。“好看,你的头发就像麻花一样,多可爱啊!”最后大狮子躲进山洞里,藏起来了。第二天,大狮子从山洞里出来了。他看见了小马、水牛、山羊、骆驼。小马把辫子梳在鬃毛上,水牛把辫子梳在尾巴上,山羊把辫子梳在胡子上,骆驼把辫子梳在驼峰上。大狮子看到大家,笑着说:“哈哈,原来你们也梳辫子啦,真好玩啊!”
活动反思:
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即让孩子动脑动手,又锻炼了手眼协调的能力,感受游戏的乐趣。不足处没有跟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系鞋带、系衣服扣相连。
幼儿园舞狮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会狮子的多种发型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尝试用中锋、侧锋的方法表现狮子的发型,感受线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充分想象,大胆运用彩墨进行创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各种发型图,能画出狮子的头部特征。
2、各种狮子图片,染色发型范例,各种线条标记图。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狮子图片,巩固了解狮子的外形特征。
(i)教师:狮子是什么样的?(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小结:狮子的头大大的,上面长着密密长长的鬃毛,鼻子像一个三角形,脸e有两个大大的腮帮子,上面有很多点点,长出细细长长的胡须。
2、师幼共同探索狮子发型的画法。
(1)探索单层发型的画法。
教师:狮子今天想来理发,请你们帮它想一想,给它设计什么样的发型呢?(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相应的线条标记图)
教师:这些发型是怎么画出来的?
(2)探索染色发型的两法。
教师出示范例:我这儿还有一种发型,你们看看和这些有什么不一样?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试试。
3、激发幼儿充分想象,鼓励幼儿用彩最大胆创作。
教师:你准备给狮子设计什么样的发型呢?染什么颜色的头发?
4、集体欣赏作品,教师引导幼儿重点从发型和颜色来评价。
教师:你设计的是什么样的发型?是什么颜色的?你喜欢哪种发型?为什么?
【评析】
狮子这种动物,不是孩子们能经常见到的,因此他们在表现公狮头部茂密的毛发时容易忽视下巴部分。通过事先欣赏动画片《狮子王》中的片段或欣赏狮子图片,能够帮助幼儿比较直观地感受狮子头部的毛发长向、生活环境等。在幼儿掌握了狮子的头部特征后,就能比较容易添画细节、丰富画面的内容、协调画面的结构比例了。
幼儿园舞狮子教案篇6
(一)内容简介
“你知道我为什么是百兽之王吗?”狮子骄傲地说,“因为我是最厉害的!”
但是,狮子到底厉害在哪儿呢?每次他想到一样拿手好戏,就发现有其他动物比自己更在行。猎豹、猴、蛇,还有大象都悄悄地嘲笑自己,他可气坏了:谁敢嘲笑狮子?
(二)主题分析
故事讲述了百兽之王狮子,从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中渐渐迷失自信,到生气得大吼一声找回了自信的经历。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必为自己的短处耿耿于怀,要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强项,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三)情节分析
对于狮子的强大,从没有人怀疑。狮子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故事也是在狮子的骄傲自信中开始的。但没想到,在狮子想拼命证实自己的长处时,却屡屡被其他动物所超越。对狮子来说这些是打击,而对小读者来说,这却是一个了解动物“最大的本领”的契机。
挫败让狮子既茫然又生气,终于在狮子忍不住泄愤时,他的吼声帮他重新找回了自信。那我们小朋友的强项又在哪儿呢?什么是我们值得自豪的呢?狮子洋洋得意的结局能引发小读者更多的思考。
(四)图画分析
本书采用了水彩画的方式来呈现画面。画面中动物形象鲜明,外形特征明显;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生动、立体地表现出动物的大小比例关系,也完美地展现了大草原上热闹的景象。
狮子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情绪,骄傲、吃惊、沮丧、愤怒、得意……都在他的眉宇间一览无遗。而动物们先前脸上些许的嘲笑和最后听到狮子怒吼时流露出的恐惧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烘托出狮子最令人生畏的本事——吼叫。
另外,书中也展现了狮子及其他动物各种不同的动态,便于幼儿欣赏、观察、临摹和创作。
(五)角色分析
盲目自信的狮子知道自己是了不起的万兽之王,可当他千方百计地想证明自己的实力时,他才发现,原来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强在哪儿,他的自信也渐渐化成了愤怒。这样的境况似曾相识,我们也时常知道自己并不弱小,但自己的长处究竟在哪儿却未必了解。大狮子重拾自信的过程,也是我们认识自我的历程。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反复出现了语句“没人敢嘲笑狮子”,教师可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演绎狮子的情绪变化,
故事中的语句,如“有的,有的,还有的……’’教师可引导幼儿欣赏,并尝试用类似的语句进行讲述,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活动设计
1、设计意图
?谁敢嘲笑狮子》故事生动有趣,在诙谐幽默的情节中,它告诉读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必为短处愁怅,发现、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真理。
第一个环节在出示狮子身体的局部时,教师可以从狮子容易和其他动物混淆的身体与四肢开始,最后才出示最具特色的雄狮鬃毛,以帮助幼儿感知“与众不同”的重要性。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中,教师在讲述故事的发展部分时,设置了一个“动物大比拼”的游戏,让幼儿思考发现,“即使是弱小的动物,也有比强大的狮子厉害的地方",为下一步寻找自己的优势做准备。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旨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呈现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图片,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和表述。如果活动内容过满,可将一些环节延伸至下一教时。
2、活动目标
(1)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为自己的优势感到自豪。
(2)观察并理解画面,讲述故事中所发生的事。
3、活动准备
· 谁敢嘲笑狮子》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动物图片(鼠、袋鼠、牛、猫、鸟、企鹅、蜘蛛、长劲鹿……)
·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图片,如:吃饭、睡觉、唱歌、画画、看书、拍球、跑步、跳舞、玩玩具…
4、活动过程
(1)介绍主角,导入故事
从局部到整体呈现狮子,先出示身体和四肢,再出示尾巴,接着出示面部,最后出示鬃毛。
一瞧,这是今天故事的主角,你猜他是谁?
小结:这一头威风凛凛的鬃毛只有狮子爸爸才有,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这只狮子的故事,名字叫《谁敢嘲笑狮子》。
(2)阅读讲述,理解故事
①出示第2~4面:讲述开始部分。
一清晨,丛林里很凉快,也很热闹:动物们有的跑步,有的在爬树,还有的在地面上爬行……谁都没闲着,只有大狮子坐着不动。
“你知道我为什么是百兽之王吗?”大狮子向一头母狮子炫耀道,“因为我是最厉害的。" “别吹牛啦。”母狮子说,“你倒是说说看,你到底厉害在哪里?”
一你们觉得狮子厉害吗?厉害在哪儿?
(3)出示第5~1 9面:讲述发展部分。
一“跑步是我最拿手的!不信,我跑给你看!”大狮子突然从高高的草丛里跳出来,吓得其他动物拔腿就跑。
大狮子跑啊跑,突然看见腿又细又长的猎豹,一下子就蹿到他前面去了!猎豹轻轻地笑了笑。要知道,没人敢大声嘲笑狮子。可是大狮子听到了。
“好吧。”大狮子有点不服气,“就算猎豹比我跑得快一丁点儿,可是爬树谁都比不过我。大狮子紧紧抱住最近的一棵大树,用四只大爪子又抓又扒的,好不容易才爬上了最矮的那根树枝。‘‘看起来……有些树的确不太好爬……”大狮子说。在最高的那根树枝上,一只猴子正用尾巴倒挂着来回荡秋千。他看见大狮子爬树的样子,偷偷地笑了。要知道,没人敢大声嘲笑一头狮子。可是,大狮子听到了好吧。”大狮子气呼呼地说,“就算猴子爬树的本领比我大一丁点儿,但是我能静悄悄地穿过草丛!”大狮子蹲下身子,慢慢地、轻轻地,爬进一片高高的草丛。
一条蛇毫无声息地滑过草丛,他看见大狮子撅着屁股、趴在地上的模样,微微地笑了。他是在对自己笑呢,因为没人敢大声嘲笑一头狮子。可是,大狮子看见了大狮子真的生气了:“好吧,就算蛇爬行的本领比我厉害,但是,我还能……”
大狮子想了想,叉说:“其实我力气最大,看吧!只听到“啪”的一声,树干断了。他用大脑门死死地顶住一棵小树,这时,一头大象慢慢走了过来。一路上踩扁了好多小树苗,还撞断了不少大树。看见大狮子,大象举起自己的长鼻子,轻轻地哼了一声。就连大象也不敢大声嘲笑一头狮子。可是,大狮子还是听见了故事里,大狮子觉得自己哪些地方很厉害?(幼儿讲述时,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结果是这样吗?有哪些动物比狮子更强?
幼儿园舞狮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感知表达大狮子情绪的不同与神态的变化。
2、伴随情节,大胆表现不同场景下狮子的表情、动作及语气。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已熟悉故事 、ppt 、装扮道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出主题
1、你们最近一直在玩的一个故事,名字叫什么呀?故事里有谁?
2、你觉得故事里的大狮子是一只怎么样的狮子?(幼儿自由回答)
二、感知理解、表达表现
1、故事里什么时候的大狮子是凶猛的?凶猛时的大狮子是什么样子?(请幼儿尝试表现)
2、大狮子听了小老鼠的话,又会怎么样呢?(出示ppt观察)谁来试试看?
3、教师示范表演“骄傲的大狮子”:我演的像吗?从哪里看出骄傲的样子?
4、幼儿一起学学骄傲的大狮子(表情、动作、语气)
5、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观看录像)
活动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平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幼儿园舞狮子教案篇8
一、活动背景:
孩子们对动物始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画动物,但是动物的脸部特征、身体和四肢却很难把握。为此,我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和现有的作画技能,用儿歌的方式,利用简单图形来表现动物的脸部特征和外形,设计“狮子参加服装秀”的教学情景,引导幼儿帮助狮子选择“服装”来巩固已有的装饰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洁的线条画出狮子的基本特征。2.能在集体中大胆讲述自己喜欢的作品。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狮子》、电视机、电脑。2.选秀场景、背景音乐、作品展示板、《狮子》范例、绘画纸、记号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动物,你们喜欢什么动物?(评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使孩子们在脑中产生对动物外部形态的联想。)
(二)讲解示范,学画狮子。
1.边念儿歌边示范画狮子。师:一间小房真正棒(头),两个烟囱两扇窗(耳朵、眼睛),三角门前是池塘(鼻子、嘴巴),池塘两边草儿长(胡须),房子周围花儿开(毛)房后高山把风挡(身体),山下流水哗哗响(四肢)。(评析:用形象的儿歌把狮子的外形特征表达出来,非常巧妙,老师边念儿歌边画画,增强了讲解过程的趣味性。)
2.观看课件,欣赏狮子的服装。
(1)师:先来看看第一件是怎么设计的?上面有什么?
(2)师:再来看看第二件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3)师:第三件衣服,有什么特点?(评析: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活动,无疑是给教学注入了活力。在观察三件衣服的不同特点时,利用课件使孩子直观地进行不同图案组合的审美体验。欣赏之余,孩子们能把自己对美的理解、感受大胆地表达出来,为下面的装饰环节做好了铺垫,化解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3.演示课件,巩固技能。
(评析: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回顾运用儿歌画狮子的作画步骤,伴着兴奋的情绪体验,潜在的艺术本能被调动,表现出强烈的创作积极性。)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作画要求。师:先把狮子画得大大的,再用各种各样的线条、图案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狮子打扮好了可以添上美丽的背景。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鼓励幼儿设计各种线条、图案装饰狮子,提醒他们尽量把狮子画的大一点。(评析:幼儿对画狮子产生了较浓的兴趣,尝试着边念儿歌边用简洁的线条画出狮子,在装饰狮子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各样的线条和图案进行装饰,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孩子们作画的过程变得轻松愉悦。)
(四)展示幼儿作品。(播放时装秀音乐)
1.请幼儿找出又神气又漂亮的大狮子。
2.幼儿每人一张选票贴在自己最喜欢的大狮子的下面。看看哪只大狮子的得票最多?(评析:采用投票的方式评议作品,孩子们感觉很新鲜,这一环节促使幼儿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五、活动反思: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开拓思维的节奏和追求新奇的欲望。活动中的课件使用恰到好处:通过欣赏三种不同线条装饰的图案,拓展了孩子们装饰线条的思路,为装饰狮子积累丰富的经验,使原本枯燥的欣赏过程变得丰富、有趣;课件演示清晰、连贯的作画步骤,帮助幼儿复习巩固狮子的创作过程,激发孩子学习画狮子的兴趣。此外,把画画和念儿歌结合起来,既给绘画增添了很多乐趣,又使作画步骤更加清晰,化解了难点,利于幼儿掌握。最后,采用投票的方式使过程更加轻松、愉悦,在欣赏同伴作品的同时,不断丰富内心感受。活动中,孩子们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不仅创作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富有创意的作品,还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