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策划方案

牛与鹅教案模板6篇

一份好的教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案的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牛与鹅教案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牛与鹅教案模板6篇

牛与鹅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小士兵搭救公主的故事情节,熟悉音乐旋律,用动作表现a段雄壮有力与b段欢快诙谐的音乐性质。

2、合着b段乐曲,创编小士兵走迷宫的不同走路姿态。

3、按照一定队行走迷宫,注意保持与同伴的距离。

二、活动准备:

1、通过谈话活动,理解“迷宫”的含义。

2、“魔法师”的道具。

3、彩色小方垫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以“魔法师”身份入场。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2)“我呀,就是鼎鼎大名的魔法师,虽然我的本领很大,但最近我遇到了一些麻烦,前几天,巫婆把我们王国的公主关在一个很远的城堡中,需要我们去解救。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3)“可你们还太小,怎么办呢?”“对了,只要你们吃下我的魔糖,就能变成英勇无比的小士兵。”

(4)幼儿吃魔糖。

2、结合游戏情节,完整欣赏音乐。

(1)倾听a段音乐:表现小士兵出发,行进在路上。

“搭救公主光靠勇气还不够,得有结实的身体才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操练吧!”

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2)倾听b段音乐:学习创编各种走迷宫的脚步动作。

1)全体幼儿随b段音乐拍手。

2)在座位上创编不同的脚步动作,如双脚踮着走、两脚交叉走、单脚跳着走、双脚蹦跳着走等。并选择两种在老师带领下做动作。

3)寻找空间,创编不同的脚步动作,随b段音乐练习。

3、听音乐,完整地进行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在行进中练习创编的脚步动作。

2)随音乐再次练习,提醒幼儿在b段音乐时,尽量做与他人不一样的脚步动作。

3)走过三个迷宫后,“魔法师”说:“关公主的城堡到了,正好巫婆不在家,我们把公主救回去吧!”幼儿一起喊:“公主,你在哪里?”公主出场。

4、幼儿和公主一起走迷宫,从原路返回。继续练习创编的脚步动作。

牛与鹅教案篇2

学习目标:

认识消防员的制服、工具及其用途。

在参观活动中认真观察和思考,大胆提问。

教学准备:

?谢谢你帮忙》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2页。

家长通知书、数码相机。

教学形式:集体

1、提前给家长发通知书,告知他们参观活动内容。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2页,与幼儿讨论消防员制服的特点、功能以及消防工具的'用途,鼓励幼儿提问并尝试回答。

例如:

消防员制服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消防员的制服会反光?

消防员用什么工具来灭火和救人?

氧气筒有什么用途?

防烟面罩有什么用途?

3、老师提议参观消防局,观察消防员的工作和装备。

4、参观时,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观察,并鼓励幼儿提问,对事先讨论过的内容作出更正或补充。

老师可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参观过程。

5、回园后,与幼儿讨论消防员制服的特点、各种工具的用途等,老师可出示参观的照片,帮助幼儿回忆照片的内容,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记录下来。

6、请幼儿把照片和自己记录的内容贴在展览区,大家共同分享和回顾。

教学评价:

能描述消防员制服的特色。

能说出消防员工具的用途。

能大胆提问。

牛与鹅教案篇3

综合活动:

整理书包

活动目标:

1、学会按一定顺序整理书包,了解整理书包的方法。

2、培养幼儿自主整理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书包,包内装有各种学习用具;

2、录象短片(零乱的书包;孩子整理后的书包;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全过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这段时间我们都背着小书包上学,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书包里放了些什么?”

(幼儿相互介绍与个别介绍相结合)

二、引出问题。

1、你们的书包里放的东西真多,有各种学习用品,这么多学习用品你是怎么放的?

(幼儿个别介绍)

2、周老师拍摄了几个小朋友的书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怎么摆放的。(幼儿观看录象——零乱的书包)

3、讨论:他们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怎么放的?在这样的书包里你能很快找到你想要的书本吗?为什么?

(幼儿个别讲述理由)

三、讨论整理书包的方法。

1、书包里的'物品怎样放才能让我们拿起来更方便呢?请你们5个人一组一起来商量一下?(幼儿分成三组,每组5人)

2、交流分享活动。

哪组先来说说你们想出的好办法?(分组介绍)

四、实践验证活动。

幼儿整理书包(分3组),教师及时给整理好的书包拍录象。

五、集中。

1、看幼儿整理好后的书包录象。

(观看完后,请孩子进行介绍和补充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整理)

2、看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录象。

3、小结:整理书包时要按照书本的大小、内容来进行区分,从大到小摆放书本能让我们很快找到需要的书本,而把相同内容的书本放在一起。

牛与鹅教案篇4

一、设计意图

在一年当中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日子,大家都会为祖先们扫墓;

2、知道清明节的由来;

3,扫墓时应该注意安全事项。

三、活动预备

展示有关清明照片

四、活动进程

(一)看图讲讲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看到了甚么?

小结: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大家在扫墓。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

教师讲解小结

3、演示画面三,扫墓是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4、从文字上看,清明多是甚么意思?

5、今天老师预备了很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6、小结:清明不但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顺的天气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先人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但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烈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节时发生的安全隐患事件

3、发问:有甚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牛与鹅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学习有关“8”、“9”的加减法。

2、正确表达算式含义。

3、学习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列出有关“8”、“9”的加减法算式。

教学设计思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本课图中包含了许多数量信息,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图,寻找数量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准备:挂图,数字卡片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操场上有几位同学跳得可带劲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电脑出示跳绳图)同学们,参加跳绳的都有什么样的同学?同学想像跳绳情境。仔细观察图思考,学生很可能说出:有男同学,有女同学;有戴帽子的,有不戴帽子的;有穿裙子的,有穿裤子的;有摇绳的,有跳绳的等等。 二、探究新知 结合这个情境中的素材,同学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你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同学们先自己试着往书上填一填,填完后小组同学先互相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反馈,说明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归纳算式,按一定的顺序写算式。同学们真聪明,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画画,看一位大象伯伯正在画画呢,(电脑出示图)它画的是什么呢?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提数学问题。 学生自己试填,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看图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还剩多少个小方格等?) 三、自主探究 学习得数是9的加减 法引导学生反馈,并对照现有的图说明如何列式。(1+8=9,8+1=9,9-1=8或9-8=1)下面请同学们接着大象画的继续画下去,涂一个小正方形,写出一个加法算式、一个减法算式。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老师引导学生交流反馈。老师适当板书。 1+8=9 9-1=8 2+7=9 9-2=7 3+6=9 9-3=6 4+5=9 9-4=5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进行小结 同桌两人开始合作 学生回答。 四、自主探究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数学游戏:凑成“8”。并列出算式,进行小组评价,作对的在评价表中打“√”。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情趣,又有利于学生评价。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2、完成“练一练”的1、2题。3、凑成9完成47页第3题。4、讲数学故事:“八戒吃瓜”。让学生看图,先在小组内试讲并把此题完成。 学生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1+7=8 8-1=7 1+8=9 9-1=8 2+6=8 8-2=6 2+7=9 9-2=7

牛与鹅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德化不仅因陶瓷而闻名,更因山水而美丽:这里有“天下第一牛”的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以奇石、奇树、奇水、奇洞构成奇特景观的九仙山;有尽显水的妩媚的岱仙飞瀑、桃仙溪……这些美丽的风景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风景画。

前段时间,在幼儿园楼梯的墙壁上,我们布置以“美丽的德化”为主题的风景挂图,这些挂图一展出便引来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无论是自由活动,或是家长接送等环节,都能听到孩子们这样的声音:“瞧!那边图片上的岱仙瀑布我去过了,那里的水可大了!你去过吗?”“妈妈,星期六我们去看桃花的地方是图片上的吗?”“那块大石头很像一只牛” ……孩子们一番番话语顿时触动着我的思绪,作为一个德化人应该了解自己的家乡,更应该因为家乡有这么多的美丽风景而感到骄傲。大班语言活动《我是能干的小导游》便因此而产生,期望以此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充分领略家乡风景的美,尽情表达自己的感知与感受,从而体验作为一个德化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知道家乡比较闻名的风景区,了解这些风景区的独特之处。

2、学习用“……像……”句式形容家乡景点,并初步能用完整、优美的语句进行描述。

3、领略家乡风景美如画,体验作为一个德化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请家长帮助丰富有关德化风景的知识经验,让幼儿熟悉比较闻名的景区

2、物质准备:

录像(内容为外地小朋友要来德化旅游,请德化小朋友做小导游);德化风光图若干(每个景区至少2—3副图);摄像机。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引发兴趣。

1、组织幼儿观看视频。

“德化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ⅩⅩ幼儿园的小朋友,听说德化有很多美丽的风景,我们很想去玩,你们能做我们的小导游吗?为我们介绍一些美丽的风景吧!”

2、师生交流,鼓励幼儿都来充当能干的小导游。

二、欣赏——家乡的风景真美。

1、让幼儿自由观看家乡的风景图片,引导幼儿说说:这是什么风景区?你去过吗?喜欢那里吗?为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与周围的同伴进行交谈,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描述。

三、说一说——家乡的景物真独特。

1、引发幼儿思考:这些风景图片藏着小秘密?你们发现了吗?(有的图片是同一个景区)

2、引导幼儿将图片按同一个景区进行归类,并进行观察。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学习用“……像……”句式描述图片景点,如:石牛山的大石头像一头牛一样卧在山坡上;岱仙瀑布像一条长长的白带子高高挂着等等。

4、交流:通过交流让幼儿感受家乡景物的独特美。

四、演一演——我是景区小导游。

1、请幼儿扮演小导游,结合图片介绍景区。

2、重点引导幼儿完整的表达,启发幼儿学习用优美的语句描述。

(1)指导幼儿先介绍景区名字,再介绍景区风景。

(2)引导幼儿尝试用优美的词汇形容景点,并运用“……像……”描述景点的独特之处。

(拍摄幼儿扮演小导游介绍景区的过程拍摄,作为继续开展活动资料。)

五、活动小结。

根据幼儿扮演“小导游”情况师生共同小结。

活动延伸:

1、利用自由活动或接送等环节播放幼儿扮演小导游录像,让幼儿再次观看,引导幼儿继续开展“学做小导游”活动。

2、班级设置“家乡的风景真美”图片展,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的图片或相片,让幼儿继续感受家乡风景的美。

3、通过绘画等方式制作风景画册,投放于语言角,指导幼儿继续描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教案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模板6篇

幼儿活动教案模板模板6篇

教案音乐模板6篇

教师教案模板6篇

幼儿教案模板6篇

认识鹅教案模板6篇

欣赏法教案模板6篇

宝宝床教案模板6篇

儿歌《云》教案模板6篇

大班石头画教案模板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553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