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在教学评价中,教案是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g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g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探索问题的兴趣。
活动重点:
了解盐的重要性,学会大胆地在同伴面前介绍搜集来的资料。
活动准备:
1、两种味道不同的菜(一种方盐、一种不放盐)。
2、有关盐的故事。
活动过程:
1、开品尝会,引入盐的活动内容。
(1)厨房送来几分煮好的菜(一部分菜放盐,一部分没有放盐),请幼儿品尝。
(2)请幼儿说说刚才品尝的菜味道如何。
引导幼儿说出有些菜的味道不好,淡淡的,是因为没放盐。
2、认识不同种类的盐。
(1)教师提问:你知道盐是什么样子的吗?
引导幼儿回忆日常生活中看过的盐的特征。
(2)出示不同种类的盐请幼儿观察。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捏一捏,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3、了解盐的作用。
(1)给幼儿将关于盐的故事《国王和他的三个女儿》。通过故事内容,让幼儿知道盐起到调味的作用。
(2)讨论:盐有什么作用?请幼儿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盐。
(3)教师小结幼儿讨论的结果,并鼓励幼儿回家与家长共同搜集关于盐的作用的资料。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班上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大家一起统计盐的用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这给幼儿观察、发现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尝一尝、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中,加深对盐的认识。
整个活动中,教师运用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幼儿不断地观察、思考。允许幼儿大胆设想,并引导幼儿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激发了幼儿认识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小班g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学念儿歌。
2、鼓励幼儿大胆地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幼儿学过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刀布》
三、活动过程:
1、以手指游戏导入课题。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手心手背》。
(2)老师和幼儿一起复习手指游戏《乒板儿》。
2、引导幼儿学习新的手指变化。
(1)引导幼儿先伸出一个手指头,想一想可以变成什么?
师:“我们先伸出一个手指,动一动,想一想,象什么?”
启发幼儿伸出食指一弯一伸,变成“毛毛虫”,然后学说: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2)引导幼儿依次伸出2个、3个、4个、5个手指头,玩一玩,做一做,分别变成“小白兔、小花猫、花蝴蝶、大老虎”。
(3)指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3、完整学念儿歌。
(1)鼓励幼儿能跟着老师一起大声地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
(2)引导幼儿在朗诵最后一句的时候,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有趣。
4、创编儿歌。
(1)师:“一个手指头还能变成什么?”(请幼儿想、说)
(2)以此方法创编2个、3个、4个、5个手指头的儿歌句子。
(3)老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内容来跟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5、结束活动。
师:“我们的手指还可以变很多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编、玩玩。”
小班g教案篇3
一、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户外活动,但在夏季户外活动时缺乏防晒意识。本次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感受夏天活动的乐趣,并且初步建立防晒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太阳的火辣。
2、 初步了解几种夏天防晒,保护皮肤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红刷子道具一个;《夏天的太阳很顽皮》、《夏天防晒方法》ppt。
四、活动流程:
1、出示ppt感知夏天的特征。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来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师:“这些东西都会出现在什么季节?”――夏天
师:“为什么在夏天会用到这些物品?”“夏天的什么会让我们很炎热――太阳”
2、出示太阳刷子道具,引起幼儿兴趣。
夏天的太阳很顽皮,手里拿把红刷子,到处找人刷一刷。
3、请幼儿欣赏诗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ppt,感知太阳的热度。
(1)教师一边演示教具,一边朗诵诗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
提问:诗歌中,夏天的太阳把谁刷得火辣辣的呢?
(2)引导幼儿观看学习资源,并结合生活经验加以想象性描述。
提问:夏天的太阳还会把谁刷得火辣辣的呢?
3、根据幼儿讨论回答,启发幼儿学习讲述夏季的天气特点。
4、 指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要求。
师:夏天天气炎热,树上的知了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们最喜欢吃什么?做什么?夏天天气真热啊,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呢?让幼儿自由回答,老师简单小结。
5、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教师引导幼儿将儿歌中的角色变成幼儿的名字或幼儿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如:刷刷××,刷的××火辣辣或刷刷小朋友的头顶,刷的头顶火辣辣等。
6、 引导幼儿讨论:在太阳底下怎样保护自己的皮肤?
7、 教师出示ppt《夏天防晒的好方法》,引导幼儿说一说:夏天在外面玩时,有什么好方法保护自己,不被太阳晒晕或把皮肤晒坏?
小结:擦防晒油,打太阳伞、戴墨镜、戴帽子、在阴凉处玩耍、在太阳下不要太久等。
小班g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观察小脚丫,了解脚的结构和作用。
2.练习脚步的各种基本动作,锻炼脚部肌肉。 3.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报纸,标靶,布置大森林情景,小椅子16张.
三、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激发兴趣。
教师指导语:今天,我们要到神秘的大森林去旅行,谁愿意和我一起去呢?别着急,我们还得先练练本领,特别是小脚丫的本领。现在,我们把鞋袜脱掉,让小脚丫快快乐乐地玩一玩吧。
2.观察小脚的外形特征,了解脚的作用。
(1)提问:小脚是什么样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幼儿互相观察、讨论)小脚有什么用呢?
(2)小结:脚由脚趾、脚面、脚底、脚跟等部分组成,我们的小脚不仅有走、跑、跳、踢、跨等本领,还会做小脚操呢!
(3)边念儿歌边做小脚操,锻炼脚部肌肉小蜘蛛,走钢丝,(两脚脚尖点地)走来走去真自如,(脚尖点地来回走)掉下来,别着急,(两脚来回摇摆)嘴里咬根保险丝。(两脚脚趾一张一合)小鸭,小鸭,(两脚来回勾脚尖)去捉大虾。(两脚脚趾一张一合)心里痒痒,(一脚脚趾挠另一脚底两下)翘翘尾巴。(两脚轮流勾脚尖)嘴巴一张,(两脚脚趾用力张开)大虾蹦啦!(两脚打开用力翘起)
(3)游戏“碰碰小脚丫”幼儿(师生)之间相互用小脚丫碰碰对方的小脚丫,感受快乐。
3.练习夹报纸走和跳
(1)出示报纸,启发幼儿尝试用脚趾夹住报纸走或跳。幼儿四散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2)情景练习:夹着神奇的魔纸去大森林旅行。提醒幼儿注意:一路上要小心,不能将
魔纸撕破,先绕过“大树”(小椅子),再跳过“陷阱”,走过“独木桥”,看谁先到目的地。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绕过全部障碍,允许能力弱的幼儿选择较为平坦的路径走到目的地。
4.练习用脚撕报纸,锻炼脚部小肌肉
(1)教师示范用脚撕报纸。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撕报纸,要求:尽量用脚将报纸撕碎,并将撕碎的报纸捡起团紧。
5.游戏“夹纸团跳”
(1)自由练习,尽量投远。 (2)组织比赛,看谁投得远。
6.游戏“砸标靶”
出示标靶,幼儿用石块(纸团)砸。随后,幼儿听音乐舞蹈,庆祝胜利。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尝试用小脚从事各种活动,如用脚画画,用脚捡地上的东西等。
小班g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花籽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2、学习故事中的重复语句“不好不好,这里不能做新家”,积极参与讲述故事。
3、喜欢参加欣赏活动,能安静地倾听同伴的表述。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绘制教学图片1套
2、幼儿用书:《两颗花籽找新家》。
3、背景音乐《托塞里小夜曲》及语言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花籽种在哪里才能开出美丽的花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发表见解)
教师:我们今天来听听两颗花籽的故事,看看小花籽和大花籽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的。小花籽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大花籽又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呢?
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述故事。
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
教师:小花籽飞过了哪些地方?(高山、沙漠)大花籽飞过了哪些地方?(大海、沼泽地)
教师分别提问:高山(大海、沙漠、沼泽地)为什么不能做新家?
教师:最后小花籽和大花籽飞到了哪里?(提示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或已有经验回答问题)
3、集体欣赏幼儿用书画面,引导幼儿发现花籽的生长过程。
在背景音乐中,教师有感情的再次讲述故事《两颗花籽找新家》。
在幼儿翻看幼儿用书画面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花籽从冬天到春天的生长变化。
教师:冬天到了,花籽们在干什么呢?(睡觉)
教师:春天,小花籽和大花籽怎样了?(发芽,长叶)夏天呢?(开花)秋天呢?(花籽又要找新家)
教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呢?小花籽最后开出了怎样的花?大花籽最后开出了怎样的花?
4、引导幼儿利用文中重复的语句“不好不好,这里不能做新家”参与讲述故事。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鼓励幼儿利用“不好不还,这里不能做新家”的重复句式参与讲述。
幼儿结伴相互说一说。
小班g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唱歌曲《讲卫生》,知道歌曲是四二拍的节奏。
2、初步学会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通过歌曲知道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歌曲《讲卫生》;小兔生病图片一张;太阳,洗手,刷牙图片各一张。
2、经验准备:幼儿对爱干净讲卫生有初步的认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刷牙歌》进入教室。
2、发声练习:1—3
3、教师出示小兔生病的.图片:小朋友们,图片上的小兔怎么了呀?(生病了。)哦,它生病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生病吗?那现在老师打电话问问兔妈妈。喂,你好,兔妈妈,小兔怎么了?哦,肚子疼呀!原来小兔去外面玩,弄得脏兮兮的,回家后不洗手就拿东西吃,把细菌吃到肚子里面所以就肚子疼了,哦,小兔是因为不讲卫生才生病的。看见生病的小兔,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它呢?老师这里有一首歌曲,名字叫做《讲卫生》,我们把它学会了唱给小兔听,提醒它要讲卫生,那样以后她就不会生病了,好吗?
(二)初步欣赏歌曲,幼儿倾听。
教师播放歌曲《讲卫生》:歌曲好听吗?名字是什么?
(三)教师范唱,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第一段:你们听到了什么?(重点:起得早,手脸洗干净,刷牙忘不掉。)
2、教师范唱第二段:你们又听到了什么?(重点:饭前洗洗手,饭后不乱跳。)
(四)根据歌曲节奏打拍子,用“啦”字哼唱。
1、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并学会用手打拍子。
2、幼儿用“啦”字跟老师一起哼歌曲。
(五)完整播放歌曲,幼儿歌唱
1、幼儿轻声跟老师唱1—2遍,注意唱准休止符。
2、幼儿随音乐集体唱1—2遍。
(六)幼儿演唱歌曲,进行歌曲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集体,分组,个人的形式进行演唱。
2、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七)结束活动:
1、小朋友都太厉害了,都学会了歌曲!现在我们把这首歌曲大声的唱给生病的小兔听好吗?
2、你们的歌声太动听了,小兔也听到了,她说她以后一定会讲卫生,爱干净,那小朋友们,你们也要像歌曲里面说的那样做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宝宝哟!那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洗洗我们的小手好吗?
活动延伸: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讲卫生》歌表演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要讲卫生,爱清洁,培养良好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乐于参与活动,尤其是在操作活动,孩子们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循序渐进,过度语句做到了衔接,整个活动动静结合,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使整个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今后我会改进,做得更好的。
小班g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用5以内的组成玩“造房子”的游戏,感知“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2、关心周围建造的房屋,体会城市面貌的变化。
活动准备:
1、4块分别贴有2、3、4、5数字的三角形积木,有1、2、3、4数字的长方形积木若干。
2、房子的照片。
活动重点:用5以内的组成玩“造房子”的游戏,感知“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活动流程:谈话导入—开展游戏—展开讨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论自己所住的房屋有几层楼。
t:我们的城市中有各种各样的房子,你们家的房屋什么样?有几层楼?
2、看图片说说有几幢房子,有几层楼。
t:那你们看,有几幢房子呀?那有几层楼呢?
小结:我们都住在工人叔叔造得一层一层的房子里。
过渡:那我们今天也来“造房子”好吗?
二、开展“造房子”的游戏
1、观察不同的积木和积木上贴的数字。
t:这些砖头有什么不同?
小结:砖头有三角形和长方形两种形状,上面还有不同的数字。
2、游戏:
t:造房子可以怎么造呢?
小结:三角形为屋顶,长方形为墙,两块长方形的墙和起来是屋顶上的数字,这样房子才会变得更牢固。
t:那我们来试试看,谁愿意来造房子?
幼儿操作:
(1)第一次游戏:由4位幼儿任意选取一块三角形积木,按规则同时造房子。造好房子后共同检查,每一层楼面的组合是否与屋顶数字相对应,哪几幢房子造的对。
(2)第二次游戏:再由4位幼儿任意选取一块三角形积木,按规则同时造房子。比一比谁造的快,造好房子后共同检查。
t:数字2的屋顶为什么每次造的很快?原因是什么?
小结:数字小组和的方法少,楼层低就造得快,楼层高就造得慢。
三、观察所造房屋的高低变化,并展开讨论。
t:你们看看为什么有的房子高有的房子低?
小结:原来数字越大房屋就会越高,数字越大房屋楼层越多。
思考:现在工人叔叔想造一幢5层楼的房屋,要找数字几的屋顶。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报纸小班教案7篇
★ 小班攀爬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