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实现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好的教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瀑布诗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瀑布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4.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过程与方法:
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体味文中营造的壶口瀑布的形象和蕴涵的赞美与陶醉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2.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搜集有关壶口瀑布的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地图展示黄河的全貌图和壶口瀑布的位置,与学生一起交流相关的资料信息。)
2.同学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感受,那么壶口瀑布是怎样的气势,又何以征服无数的心灵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壶口瀑布》。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2.默读,思考:围绕“壶口瀑布”,课文写了些什么?
三、精读,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
1.自读课文1-7自然段,勾画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把你勾画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一听,然后讨论这些语句体现了壶口瀑布的什么特点?
3.面对这样的瀑布,你有怎样的感受?
过渡: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布置课堂作业
1.写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承上启下,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壶口瀑布有哪些特点?
2.面对先声夺人,气势壮观,构造独特的壶口瀑布,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由景悟情
1.带着上述问题,自由读8-10自然段。
2.交流反馈:
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读第8自然段,画出作者每次看到黄河时的不同感受的句子。
②读了这些迥然不同的描绘,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作者曾多次看到过黄河,为什么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呢?(让学生理解感受: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激励我们,鞭策我们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壶口瀑布的雄壮磅礴正体现了这一力量,它让作者热血为之沸腾,所以,作者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④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已读懂了壶口瀑布蕴含的丰富内涵?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并谈谈此句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的威力在……鼓动,它的雄风在……呼啸,它的精神在……闪动;排比句内容上一层层深入,读起来有气势,有韵律美,使表达的情感抒发地酣畅淋漓)
⑤指导感情朗读:你从这母亲河的魂魄中汲取了什么营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学习9-10自然段:
①回想壶口瀑布的气势,回味它蕴含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再次面对壶口,你又有怎样的感受?(自由说)
②作者又是怎样的感受?读9-10自然段,说说“醉”字的含义。(因黄河丰富的内涵,使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倾慕、向往和崇尚,从中得到精神力量或灵感,因而陶醉倾倒或沉迷、沉浸在快乐的享受里)
③感情朗读9-10自然段,读出陶醉之情。
三、总结,回归整体,学习表达方法
1.回顾课文围绕“壶口瀑布”写了些什么?说说壶口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表达使你对壶口瀑布的特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结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课堂作业
1.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2.了解黄河的现状,思考我们应该为这条母亲河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15 壶口瀑布
先声夺人
气势壮观
构造独特 陶醉
内涵丰富
瀑布诗教案篇2
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理解课文内容。
⒊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画着的是什么呢?对,是一个花圈,今天,老师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精品教学设计好
2、 板课题,读课题
3、 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 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设想读懂的地方:
⑴、5个生字,形近字:廷延讯汛迅
⑵、理清课文思路
⑶、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样的呢?)
读从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看出其流量大、从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看出水流湍急看学生的资料(图片)看课件看到这么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想说些什么呢?(三四个即可)指导读这么美的地方,去的人会怎样呢?
⑷巴西总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的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大瀑布。(从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看出对大瀑布的重视)
⑸1986年9月,/article/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
怎样特殊?(是为一条瀑布举行一次葬礼)
⑹塞特凯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你用的是曾经为什么呢?现在的瀑布怎样呢?(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奄奄一息。)
指导读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法)写出了大瀑布即将枯竭。板书:即将枯竭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呢?所以游人都怎样做的。
⑺大瀑布是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两国的交界处。
我知道有些同学带了世界地图回来,你找到这个地方吗?
4、让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同学帮助解决
设想不懂的地方:
(1)为什么总统要亲自主持呢?(他为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的遗憾。因为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
(2)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
进行大瀑布前后的对比。
看到如此的情景,假如你是大瀑布你会说些什么呢?现在请大家来说说我的故事,用上第一人称,把自己当作是大瀑布。(3、4个)
(3) 为什么大瀑布会葬送?(小组讨论)
(4) 汇报:
1、建水电站
2、水资源浪费。
3、破坏森林、乱砍滥伐。
过渡: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大瀑布逐渐枯竭,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所以大家就为他举行了这么一个特殊的葬礼。大瀑布即将逝世了,它会留给世人什么呢?(谈想法)
板书: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三、课外延伸
在我们现实当中,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现象,你调查到哪些呢?
四、总结:
就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地球,让这些事情不再重演。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小公民,好吗?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14、大瀑布的葬礼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大瀑布的葬礼,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精品教学设计好,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谈话导入,了解地理。
1、出示地图,介绍地理位置。
2、出示课题。
(1)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理清文章主要内容。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
(2)交流读文后的收获。
三、今昔对比,品鉴感悟。
1、学习昔日瀑布。
(1)默读课文,找找文中让人看出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瀑布,带给巴西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骄傲与自豪的句子。把有关内容划出来,动情地读一读。
聚焦1描写昔日瀑布的句子。
聚焦2人们游览瀑布后感受的句子。
(2)交流品鉴,朗读和感受。
主要教学策略:
(1)抓词眼感受昔日瀑布的雄伟壮丽。
(2)分层感受昔日瀑布的特点。
(3)反复朗读,体验感悟。
2、学习今天瀑布。
(1)观看图片谈感受。
(2)朗读感悟。
3、感受悲剧的原因。
(1)读文,感受原因。
(2)补白写话,感受已至暮年的塞特凯斯瀑布内心的心灵读白。
(3)交流补白,提升认识。
四、感悟葬礼,提升主旨。
你从这场特殊的葬礼上感受到了什么?
五、回环昔日,向往美好。
读曾经瀑布的句子,向往美好的未来。
瀑布诗教案篇3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精品教学设计好,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理解课文内容。
⒊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画着的是什么呢?对,是一个花圈,今天,老师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精品教学设计好
2、 板课题,读课题
3、 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 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设想读懂的地方:
⑴、5个生字,形近字:廷延讯汛迅
⑵、理清课文思路
⑶、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样的呢?)
读从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看出其流量大、从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看出水流湍急看学生的资料(图片)看课件看到这么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想说些什么呢?(三四个即可)指导读这么美的地方,去的人会怎样呢?
⑷巴西总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的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大瀑布。(从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看出对大瀑布的重视)
⑸1986年9月,/article/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
怎样特殊?(是为一条瀑布举行一次葬礼)
⑹塞特凯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你用的是曾经为什么呢?现在的瀑布怎样呢?(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奄奄一息。)
指导读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法)写出了大瀑布即将枯竭。板书:即将枯竭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呢?所以游人都怎样做的。
⑺大瀑布是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两国的交界处。
我知道有些同学带了世界地图回来,你找到这个地方吗?
4、让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同学帮助解决
设想不懂的地方:
(1)为什么总统要亲自主持呢?(他为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的遗憾。因为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
(2)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
进行大瀑布前后的对比。
看到如此的情景,假如你是大瀑布你会说些什么呢?现在请大家来说说我的故事,用上第一人称,把自己当作是大瀑布。(3、4个)
(3) 为什么大瀑布会葬送?(小组讨论)
(4) 汇报:
1、建水电站
2、水资源浪费。
3、破坏森林、乱砍滥伐。
过渡: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大瀑布逐渐枯竭,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所以大家就为他举行了这么一个特殊的葬礼。大瀑布即将逝世了,它会留给世人什么呢?(谈想法)
板书: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三、课外延伸
在我们现实当中,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现象,你调查到哪些呢?
四、总结:
就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地球,让这些事情不再重演。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小公民,好吗?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14、大瀑布的葬礼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大瀑布的葬礼,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精品教学设计好,希望对你有帮助!
瀑布诗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gjiàn) 伶仃(língdīng) 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 酒酿(niàng)
整体感知:
1、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
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
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
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
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拓展延伸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500字。
第二课时
教师导学: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体验反思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反馈
1、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课后记: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清楚本文的时代背景,否则,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瀑布诗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字词,理解词意,并会用词语造句。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2、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三、情感与价值
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学重点: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迁移导入
1、欣赏《黄果树瀑布》歌曲,引导学生说说由“瀑布”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2、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被瀑布折服呢?我想这其中总有缘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果树瀑布,去寻找答案吧。(欣赏图片)
二、初读感悟,领略壮观
1、看,这就是黄果树瀑布,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2、字词积累
3、作者看了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想一想作者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三、浏览全文,再次感知
思考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认识有哪些变化?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句。(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四、讨论探究
1、作者明知黄果树瀑布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风景,为什么原先看到图片并不特别激动?在黄果树看到旅游纪念品为什么还产生无聊之感?
2、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
3、文章里有几个黄果树瀑布?为什么说一个“灰飞烟灭”了,“另一个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
五、揣摩品味。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值得品味的语句,教师指导揣摩。
六、学有所得,畅谈启发
结尾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七、欣赏朗诵,升华感情
欣赏电视散文《黄果树瀑布礼赞》,学生畅所欲言。
瀑布诗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领会作者多层次、多角度、多种修辞手法的生动细腻的描写。
2、学习领会作者蕴含在描写叙述中的情感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3、从与第一课的比较中领会本文对比联想,托物喻理的写法。
【教学设想】
1、目标1为重点,目标2为难点。
2、拟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范读课文,理清结构,讲读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讲读第二、三部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练习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联系第一课引入课文,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导入
我们通过第一课的《短文两篇》的学习,认识了生命的美好本质和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今天学习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仍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但文章的特点与第一课有所不同。
2、作者和背景简介
宗璞,当代女作家。
宗璞一家,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作者的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二、范读课文。
三、正音释词。(让学生课内作在作业簿上,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做,以便评讲。)
解释词语并为加点字注音:
迸溅:繁密:
稀落:伶仃:
忍俊不禁: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酒酿:
四、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按写作内容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6段)看花(○1花瀑○2花穗○3花朵)
第二部分:(7—9段)忆花(○1赏花的感受○2忆花的劫难○3颂花的生机)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五、赏析第一部分。
1、叫学生先读第一部分,注意体会文中的写作顺序、角度、方法及作用。
2、提问讨论:
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
?按花瀑──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顺序和层次来写的。〗
问: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
?主要抓住色彩、形象、情态几个方面来写的。〗(可让学生举例。)
问:作者主要用了些什么方法?
(让学生分别举出比喻、拟人的具体例子,体会作者语言的美。)
问:作者生动形象的给我们描绘出紫藤萝花的一些什么特点?
?写花瀑,突出其繁盛;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写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总的让人感到这一树紫藤花,是那么繁茂,那么热烈,那么欢乐,那么活泼,那么妩媚,那么充满了无限生机。〗
3、再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体味文中那美妙的语言、绚丽的画面和无限的生机。(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在各自试读的基础上展开朗读比赛。)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刚才做过的注音和词语解释一遍。
2、做“一颗一练”中第二课的全部作业。
附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
宗璞
第一部分:(1—6段)看花(○1花瀑○2花穗○3花朵)。
第二部分:(7—9段)忆花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在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的基础上,讲读第二部分。
1、先让学生朗读第7段,然后提问讨论。
问:怎样理解:“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
?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动,紫藤萝花那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态,和蓬勃的无限生机,震撼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觉得这流动着的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2、这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看花前,作者因小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看花后,“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3、再请一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这7、8、9段。然后归纳各段的段意。
?○1赏花的感受──花瀑带走了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2忆花的劫难。3颂花的生机。〗
4、提问讨论,理解8、9段文章内容。
问:作者是怎样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对往事的回忆的?
?第8段开头一句就是过渡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就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了梦幻的境界,进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问:过去紫藤萝为什么会遭劫难呢?从哪些词语可以反映出来的?
?因为劫难。从“十多年前”说明正好是哪个年代,从“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
问:为什么作者在第9段又说“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作者从紫藤萝的劫难和眼前的勃勃生机的变化中,对花瀑有了新的感受,对人生有了新的感受,所以说用“流向心底”来表达这种感受,表达这种认识的升华。这种升华在第三段中表达了出来。〗
二、讲读第三部分,理解主旨。
1、让学生读课文后,找出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引导学生领会这部分新奇美妙的比喻和丰富的内涵。
问:怎样理解后两段的一连串比喻句和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呢?
?“花舱”的比喻引出其中装的是“生命的酒酿”比喻,正是这“生命的酒酿”让花儿张满了帆,航行在这花的河流上,组成“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多么壮丽辉煌!人生如花,航行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不幸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儿正用得上我们才学过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于是作者“加快了脚步”,融入了这永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之中,去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生。〗
3、可让学生齐读后两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领会)
问:第一、二课的三篇文章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四、课内指导学生做练习一、二、三题。课外做《文段阅读》。
(如果时间不够的话,可以改为课内做“一课一练”,另外增加时间作课后练习,及作业讲评。)
瀑布诗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掌握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紫藤架上的紫藤萝花正开得旺,请你说说你对它的印象。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紫藤萝瀑布 宗璞
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掌握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目标内容。
二、学习导航
a、作者简介(多媒体大屏幕出示作者的画像):
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b、了解紫藤(多媒体大屏幕出示藤萝花的画面):
“紫藤”简介: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根入药医用。
c、学习疑难字词:
注音练习:
迸溅(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
词语解释
⑴迸溅;⑵繁密;⑶稀落;⑷伶仃;⑸酒酿;⑹挑逗;⑺忍俊不禁;⑻仙露琼浆;⑼盘虬卧龙。
学生查字典,教师正音,学生认读两遍。
d、诵读欣赏(学生听多媒体课文朗读)。
三、朗读比赛;选择喜爱的一节,看谁读得好!
朗读指导;
1)长句的停顿要得当;
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4)注意句子的重读;
5)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四、整体感知
小组讨论:
①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②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答案即使不太统一,可以由教师鼓励并说明在下面的研读中继续赏析。)
五、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的语言魅力,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从中找出好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性赏析。
思考;
①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
② 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③ 找出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其好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诗活动策划8篇
★ 诗活动策划5篇
★ 理想诗演讲稿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