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科的不同,教案的制定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通过教案的制定,可以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节约电教案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节约电教案篇1
一、班会目的:
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二、班会过程:
1、请大家谈谈对“三爱三节”的认识
2、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3、名人爱学习的小故事
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
4、节俭的事例
(1)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2)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 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5、讨论: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三爱三节”的?
6、倡议书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建议家长使用节水型马桶,减少用水量
将过去没用完的练习本打草稿,节约用纸
家用电器不使用时将插头拔掉,节约用电
尽量少用塑料袋,提倡用菜篮子或纸袋购物
节约电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情感。
2、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节约用水的道理
难点: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干枯的花、脏衣服、脏的用具、有关缺水的图片、浪费水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交流分享,导入活动。
1、出示干枯的花草,问幼儿:花草怎么了呢?它缺什么?幼儿回答后再出示脏衣服、脏的用具,引出水。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你们谁能说一说水有什么用途?
小结:水的用途可真多呀,植物需要水,动物需要水,我们人更离不开水。
3、想一想:如果有一天要是没水了会怎样呢?
二、观看缺水图片,让幼儿意识到水的重要性。
师:刚才你们说的都是想象的,就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就真的没有水了,你们想看看那里是个什么样子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缺水图片内容:
1、长期的干旱,河里的水流干了,鱼儿死了;
2、“妈妈,我好渴呀,我想喝口水”;
3、“老天爷呀,救救我们吧”;
4、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党和国家积极的捐资捐物。小朋友看到这些图片,你的心情怎么样呢?(难过、悲伤、伤心……)
三、看浪费水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幼儿节约用水的愿望。
师:老师的心情和小朋友一样,也非常的难过,旱区的人们是那样的渴求水,但老师却发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呢?(幼儿举手发言)这是小朋友观察到的浪费水的现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拍到浪费水的图片。(幼儿看图片)
四、幼儿分组讨论节约用水的方法,观看幼儿节约用水的图片。
1、你认为浪费水对吗?(浪费水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我们大家都那样浪费水,有一天我们也会像灾区的人们那样,会被渴死、饿死。)
2、你们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吗?(不希望)那怎样才能节约用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幼儿讨论。
(用洗衣服的水拖地,洗青菜和洗手的水冲厕所或浇花;随时关紧水龙头,不让它滴水;用洗衣服的水来洗车,洗鞋子;洗手的时候水不能开得太大,冲完厕所要关好水龙头;下雨的时候可以把雨水用盆和桶接着,存着可以用的……)
3、观看幼儿节约用水的图片。
活动反思:
注重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导,幼儿对“水”的这一活动认识是很肤浅的,通过老师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儿园的课题,让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节约电教案篇3
主题:
珍惜粮食,吃好盘中餐
时间:
10月29日下午班会课时间
地点:
六年级(1)班教室
教育目的:
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使同学们懂得一粒米的来之不易,结合宣讲我国粮食情况,教育学生明白节约粮食的道理,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让同学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而懂得日常饮食的一些良好习惯,能做到爱惜劳动果实;让同学们养成物尽其用,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1、 调查班级中同学们的进餐情况。
2、 收集珍惜粮食的有关格言,故事等资料。
3、 编排小品、快板以及编写主持稿。
4、 设计和制作课件。
5、 了解同学们对学校午餐的看法以及意见。
活动过程:
(一) 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导出班会主题
合: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
男: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这餐,每念农夫之苦。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粮食,中国何谈发展。
合:六年级1班“珍惜粮食,吃好盘中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男: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还是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吃,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准则之一,亘古未变。吃的来源是什么?粮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食粮。我们说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
女:华夏自古重节俭,珍惜粮食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更是一名合格公民应尽的义务。或许学校的饭菜不是最可口,但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
(二)勤俭故事我来读
1、《皇帝请客,四菜一汤》
2、《“勤”“俭”不分家》
(三)、读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男:同学们看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你们有那些感想呢?
女:相信许多同学都有爱吃零食的习惯。课余饭后,在小吃店里总是人流涌动,热闹非凡的场面蔚为壮观。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出手大方,抱着一大堆花花绿绿的零食令伙伴们眼馋。钱不多的也不甘落后,不怕打肿脸充胖子,宁可用掉生活费也要过过瘾。这样一来,一则影响学习,上课时老挂念着零食,身在曹营心在汉,又怎能搞好学习?二则容易养成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
男:同学们,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身上有沉甸甸的希望,人们把我们比做雏鹰,是希望我们能舒展理想的翅膀;人们把我们比做乳虎,是希望我们能睥睨四方。不能让“谗”压住我们稚嫩的羽翼,不能让“奢”迷失我们奋斗的方向。
(四)你知道大米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五)你知道吗?(播放视频)
男:这些令人震惊的数据告诉同学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培养同学们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好品质。
女: 我们不妨算这样一笔帐:倘若一个人每天节约一米粒米,那么十亿人可节约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以节约将近两千万斤,折合人民币两千万元。这笔钱若按每所“希望小学”五十万元算,则可盖40所“希望小学”。按每人学杂费三百元计,则可使七万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难道你不为这笔数目所震惊吗?你的心不为之一颤吗?
合: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七)讨论以下行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八)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1、晚上家里吃饭时,妈妈给你盛了满满的一碗饭,你吃不了该怎么办?
2、妈妈今天中午给你带的饭菜你不爱吃,应该怎么办?
3、当你发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正要倒掉时,你该怎么办?)
男:根据大家的讨论汇报,我们总结出了许多节约粮食的好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节约粮食的好方法:
1、吃饭前自己能吃多少饭就盛多少饭,如果觉得一碗饭吃不了,就先拨出去一部分。
2、吃饭时不挑食,把自己盛的饭吃完,不要剩饭,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
3、在外面吃饭时,如果吃不了应该把饭带回家去,保存好可以下顿接着吃。
4、如果看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倒掉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制止和劝阻。女:看来同学们真的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了。为了宣传爱惜粮食,提高人们的节粮意识,联合国把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可见全世界人民都已投入到惜粮节粮的活动之中,让我们把勤俭节约时刻铭记在心吧!
男: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很多德高望众的人,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我们不妨算这样一笔帐:倘若一个人每天节约一米粒米,那么十亿人可节约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以节约将近两千万斤,折合人民币两千万元。这笔钱若按每所“希望小学”五十万元算,则可盖40所“希望小学”。按每人学杂费三百元计,则可使七万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难道你不为这笔数目所震惊吗?你的心不为之一颤吗?
(五)教师小结: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合:六年级1班“珍惜粮食,吃好盘中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节约电教案篇4
教学目标:
l.知道有关勤俭节约的格言、故事。
2.能辨析节俭和浪费的现象。
3、教育学生“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
4.培养学生生活节俭,不浪费钱物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对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则消息感触非常深,
我想让同学们看看这则消息,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消息:4月23日星期六某晚报:
某小学四(3)班班主任介绍,为了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他要求每个学生从家里自带一块抹桌布,在6月20日大扫除时,将各自的课桌彻底擦洗干净,而后分别打分评比。不想,有5名学生带来的竟是崭新的长方毛巾,每块价值几元钱,在劳动结束后,它们都被扔进了教室一角的纸篓中。对自己此种浪费行为,5个孩子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看到这则消息有什么看法?
生:我认为用新毛巾当作一次性抹桌布的行为是不对的。这样做太浪费了。
师:可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和这5位小学生一样,有着同样的想法,他们认为花钱大手大脚,就是阔气、大方。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生:一块毛巾也需要许多的制作工序,随意浪费掉的行为是不对的。
师:归纳学生的看法,揭示课题,板书:节俭光荣、浪费可耻
二、合作学习,明白道理
师:先听录音,然后,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入学习,讨论交流学习情况,解决以下问题:
1.这段录音向我们介绍了焦裕禄的哪些事?
2.焦裕禄为什么要这么节俭?从中你懂得了什么?
师:口述合作学习的步骤: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2)组内发表意见。
(3)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4)组员补充说明。
师: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生活上严以律己,勤俭节约,为我们作出了表率。让我们再听听他是怎样看待节俭与浪费的吧。(课件播放:“在焦裕禄看来,生活节俭并不丢人,是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是光荣的;而浪费财物,不该花的钱花了,不该扔的东西扔了,则是败家子的行为,是可耻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拥有巨额资产,在我们看来,他的生活一定很奢华,但事实并非如此。请结合陈嘉庚的事迹,谈谈你对他说的“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能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一厘也不要浪费”这句话的理解。
3.课件出示:陈嘉庚的相片及他说的话。
师(学生回答后):无论是焦裕禄还是陈嘉庚,在他们身上都具有了节俭的美德;无论在生活困难时期,还是在经济富裕的今天,我们都要养成节俭的习惯。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
“因为任何一种财物,无论它是国家的、集体的,还是个人的,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随意浪费就是不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不仅不是大方,而且是犯罪,是非常可耻的`。”)
板书:珍惜劳动成果培养节俭习惯
三、联系实际,自我教育
1.师:请谈一谈你对下面三件事的看法。
课件播放:根据“议一议”“评一评”拍摄的小品。
小品1:小丽常常浪费纸,一张纸才写几个字就扔掉了。小英批评她,她说:“一张纸才几分钱,用完了再买。”
小品2:小全与妈妈到饭店吃饭。饭后,妈妈要把剩菜带回家。小全说:“别这样!让同学知道了,会笑话我们的。”
小品3:小明与小刚给同学过生日,小明送的是自己做的小礼品,小刚却叫爸爸花钱买贵重的礼品。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小丽、小全、小刚他们的做法都是错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向焦裕禄、陈嘉庚学习,生活节俭,不浪费财物,把钱用在应该用的地方。
2.师:让我们静下来,回顾一下过去,以前,我在勤俭节约方面做的怎么样?再展望一下未来,今后,我该怎样做?(每组的小记者抽取一道题,现场采访同学。)
师口述采访步骤:
(1)每组的小记者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采访本组的同学。
(2)小记者收集采访意见。
(3)小记者汇报采访情况。
采访题目如下:
①你有没有浪费过电或看见过浪费电的现象?如果有以上情况,你觉得今后该怎样做?
②你有没有浪费学习用品或看到浪费学习用品的现象。如果有以上情况,你觉得今后该怎样做?
③你有没有浪费水的做法或看到浪费水的现象。如果有以上情况,你觉得今后该怎样做?
④你有没有浪费粮食的做法或看见过浪费粮食的现象,结合今天所学谈谈今后应该怎么做?
⑤过去你是怎样花自己的零用钱的?今后你怎样使用自己的零用钱?
师:同学们从节约水、电、粮食、学习用品、零用钱等方面都谈了自己今后的打算,我相信同学言出必行。为鼓励大家,老师赠送几条节俭的格言给同学们,让我们师生共勉。
3.课件出示节俭格言:
(1)对于浪费的人,金钱是圆的,可是,对于节俭的人,金钱是扁平的,是可以一块块堆积起来的。
(2)为人不知储蓄,则一生困苦,致死贫乏。
(3)节俭是一大收入。
(4)以有余,补不足。
四、总结深化,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通过这次“节俭光荣、浪费可耻”主题班会,你有什么收获?。
节约电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在探索、调查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能力。
3.提高节约用水、健康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在探索、调查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信息搜集、整理与分析能力,对学生进行不挑食的思想品德教育,健康生活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根据北京市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市节水办公室提出的用水量标准:以一户三人计算,每户月均用水量为8吨。请调查你家一个月的用水量,并填写下表。
2.课前抽取有特色的四个同学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备用)
3.课前通过询问父母或上网查资料的形式准备有关家庭节约用水小知识。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小明刷牙时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小岗用口杯接节水刷牙,需要3口杯,每杯用水约0.2升。
(二)出示思考题
1.小明一次刷牙的用水量相当于小岗多少次刷牙的用水量?
2.采用节水刷牙的方式,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按每人每日刷牙两次算,那么每月可节水多少升?
(三)创设情境
小明刷牙时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小岗用口杯接节水刷牙,需要3口杯,每杯用水约0.2升。
(四)出示思考题
1.小明一次刷牙的用水量相当于小岗多少次刷牙的用水量?
2.采用节水刷牙的方式,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按每人每日刷牙两次算,那么每月可节水多少升?
(五)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
讲述:虽然天空中、江河里、海洋里、地下都有水,但供给我们喝、洗衣、做饭、灌溉农田、发电、工业生产用的水却并不很多。我们平时用的自来水,是工人叔叔花费了很多劳动,把江河、湖、水库里的水加工净化得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一人端着洗完的菜离去,自来水管未关严)
提问:同学们看看画中的阿姨做到节约用水了吗?如果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2.出示挂图或幻灯片。(一个小朋友用手堵住水龙头,让水喷到另一个小朋友身上。)
提问:同学看看能做这样的游戏吗?为什么?如果你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节约电教案篇6
设计意图: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大多数幼儿不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老鼠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一家节约粮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节约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