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案时,我们需要确保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案的编写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和积极的态度,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深刻的认识各种图形并进行区别。
3、培养观察及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卡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
多媒体出示特意骑牛图。
教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我们先来看牧童骑牛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你能将图中相同的图形找出来吗?分分看。
二、合作探究,认识平面图形。
教师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将图中的图形标记下进行分类。然后小组长组织好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组间交流,及时抽象出几何名称,如:树干的开头是长方形、太阳的开头是圆形……
举例:看看身边的物体,什么开头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圆?
教师: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将这些图形画出来吗?
三、当堂达标
给下面图形涂上颜色
课堂: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那些图形宝宝,请你和同桌交流一下。
作业布置:
必做题:39页自主练习题1、2、3、4题
选做题:用本课认识的图形宝宝画一幅画,并统计出各种图形的个数。
板书设计:
牧童
—认识图形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角=10分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
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难点:
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钱币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1元=( )角10角=( )元
2、请拿出5角、有几种方法?
一、 例3
1、引导学生思考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一张10元可以换()5元、一张10元可以换()2元和( )张1元
2、学生之间进行换钱游戏
三、例4
面值最大的人民币是什么?人民币最小面值是多少?教师这有1角,谁能用分币来和我换? 1角=10分 10分=1角
二、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 (学生上台操作)
(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p49 做一做
师: 10元能买什么?(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三、思维训练
1、盒子里有3个红球,1个白球,7个黄球,如果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哪种可能性大?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人民币的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知道了1元=10角
1角=10分,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10角=1元
1角=10分10分=1角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所拼图形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认七巧板
教师出示图片
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这套七巧板中都有什么图形?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多?
你们想动手拼一拼吗?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套七巧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出示例3题目要求):请大家读一读题目,看看你们都知道了什么,是从哪儿知道的。
这里有几个词特别重要,你们发现了吗?谁来说一说?
教师随机板书“一套”“拼”“三角形”“多”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二、操作讨论,积累经验
1.观察想象,初步操作
在动手操作之前,请你先想一想怎么拼,然后再按照你的想法动手拼一拼,看谁拼的三角形最多。
2.交流方法,对比启思
你使用了几块板?怎样拼的?
反馈典型情况:
(1)只用2个三角形拼摆;
(2)用3块图形拼摆。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在拼的时候,既可以全部使用三角形的板去拼,还可以加入其他形状的板去拼。拼的时候,从用2块板拼开始,拼出了所有2块板的,再增加板的数量,就能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了。
3.操作交流,拓展创新
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次用一套七巧板拼摆三角形,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拼摆的。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根据学生使用七巧板的块数分类汇报。
三、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请大家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在解决“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这个问题时是怎样做的?我们先做什么,又做什么?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理解问题,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验证、完善我们的想法,找到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方法。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利用七巧板做一些探索。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课后请大家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完成教科书第4页“做一做”的内容,看看用一套七巧板能拼出几个长方形。
反思
?七巧板》一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课一开始,我并没有给学生规定内容,而是让学生充分的解放天性,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在同学们真的活跃起来,兴趣高涨时,我再出示拼摆任务,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的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是一节快乐的数学课。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篇4
设计说明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人民币,所以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然后根据教材提供的关系图,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兑换。
2.在教学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人民币的作用,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就是爱护我们国家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从小养成存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教材使用)
学生准备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教材使用)
教学过程
⊙出示情境,导入新课
1.铺垫。
课件出示教材52页4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说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购买文具、买票、买报纸和存零钱)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人民币)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到人民币。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爱护人民币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国家。同时我们也要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存钱的好习惯。
2.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看看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列举出使用人民币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你们能认出几种?是怎样识别的?
学生说出这些人民币的名称和识别的依据。
(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等可以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能否对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类,汇报交流。
预设
生1:按质地分,可以分为硬币和纸币两种。
生2: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
生3: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
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小结:用纸张做的钱币叫做纸币,用金属做的钱币叫做硬币。(板书:纸币、硬币)按照人民币的单位分类可以把钱币分为三类,即分别以元、角、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角、分)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等值的,1角和5角的纸币和硬币也是如此。
3.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
师(出示一张5角纸币):如果你用1角纸币来换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5张)
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如果你用1角硬币来换老师的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枚1角硬币?(板书:1元=10角)
师:还是换老师的1元纸币,请你选任意面值的人民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看用几张纸币或几枚硬币。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摆出几种情况之后,教师小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所换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也就是1元。(出示教材例2中的左图)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
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第16~17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0的两个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
2.使学生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理解0的两个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并掌握0-5的顺序。
四、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0在生活中的具体含义
五、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图片,数字卡片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字小朋友啦?(认识了12345)
2、出示5幅图片,图中分别有1-5种水果。图后藏着相应数量的数字。
提问:今天我们这几个数字朋友跑哪去了呢?老师偷偷的告诉你们,他们呀,藏在这几幅画后面了。你能想办法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请学生找数字,并说明这样猜的理由,并说一说这个数字像什么:数字1,像小棒;数字2,像鸭子;数字3,像耳朵;数字4,像面旗;数字5,像秤钩)
3、出示第六幅图,图中什么都没有。
师:你们猜猜这幅图的后面藏着数字几呢?(随便让学生猜,当有学生猜0的时候,问为什么这么猜)
揭开图,出现数字0的卡片。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数字0。
4、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它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演示生活中有关0的图片。
那么,你们知道0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强调100元,102室等的0表示的是占位置,而非什么都没有)
5、师:今天这几个数字小朋友打算出去郊游,可队伍排的乱七八糟的可不行,谁来帮他们排排队,排整齐了再出发?(有两种排法,12345或54321,都可以,0随便学生排在哪里)
(三)创设情境,教学含义
1.投影16页小兔子采蘑菇图。
师:数字朋友们整整齐齐排好队,兴高采烈郊游去。他们来到一座山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投影例图)他们看到了什么?(一群小兔子开开心心的去山上采蘑菇,)比一比,哪只小兔子采的蘑菇最多?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第二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第三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谁采的蘑菇最少?它采了几只蘑菇?(一个蘑菇也没采到)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可以用0表示)
2、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一个也没有)
3、看图写数。
出示三幅图,第一幅里有五只杯子,第二幅图里有4只杯子,第三幅图里有3只杯子。
(1)小兔子们可真好客,他们一定要请数字小朋友们去家里作客,他们端出了三盘茶。这是一只调皮的小兔子出了道题目想要考考他们。他说: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个,想一想,哪个圈里的茶杯一只都没了?(第3幅图)
(2)提问:第3幅图用什么数表示?(用0表示)
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原来有的,现在没有了)
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时,可以用零表示。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
2、认识直尺上的`0
师:刚才同学们在给数字小朋友排队时让0排在了xx地方,那我们排的到底对不对呢?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师投影直尺。
(1)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用左手的食指指着,再找到1,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它,0到1是一段,用1表示;
(2)接着找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
(3)找到3,说明0到3是三段,用3表示
(4)从0开始数4段,食指正好指到哪个数字?(4)说明0到4之间有几段?(4段)
(5)从0开始要数几段能数到5?(数5段)
(6)师:这里数的时候都是从几开始的?这里的0可以表示什么意思?(说明0是开始,是起点,)
(7)请学生重新排列05,可从小到大,也可从大到小,齐读几遍。
(三)指导书写
1.提问:你们看这个0象什么?
师示范书写(在日字格里写出数0),学生观察。
提问:你认为写0的时候有什么地方该注意的?要特别提醒学生,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
2、教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3.学生先书空练习,然后描红,再独立写。
(四)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独立完成第一、二题,教师巡视,集体核对。
2、课本17页第3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同学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并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
4.拿出作业纸(见文件:练习题)
(1)第1小题:学生先连一连,再说一说得到了什么图形。(五角星)
(2)第2小题(小青蛙找家):小青蛙迷路了,它的家在哪儿呢?你能按从0到5的顺序连一连,帮它找到家吗?
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校对。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数学王国的好朋友0,当遇到什么情况的时候它会出现呀?(当一个也没有的时候,可以用0表示)当数字们一起排队的时候,它要排在哪呀?(排在第一个,因为0表示起点)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