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我们应在教案中预留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案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童年教案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童年教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3个,会写6个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文中我与伙伴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回忆童年美好时光、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最美好的时光里,总是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
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板书:童年的朋友)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一类叫做形声字,它的字形中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例如:这课生字中的瘾,就是这样的形声字,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记住它们的字音、字形和意思。
你还发现哪些生字也是形声字,如何记住它们?
2.学生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它和作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指的是我童年时的玩具小熊。课文讲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再也不想当拳击家了。)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
(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一个怎样的心愿?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思考。
2.汇报:(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
3.朗读课文,要读出作者对当拳击手的`渴望。
过渡:这么强烈的愿望,在当那可爱的旧玩具小熊我儿时的好伙伴充当了练拳的梨后,被放弃了。
(二)精读课文重点段,想一想,是什么让我又改变了想法?在文中勾画出重点的词句,细细品味。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
2.汇报交流:
作者与小熊之间深厚的情谊。想想: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形影不离)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导学生读出我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自责。)
3.回想起这些温馨的画面,作者犹豫了。根据课文的内容想象一下,补充下面一段话。
小熊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想对小熊说:。
(三)学习最后一段。
故事的结果,大家预料到了吗?(指名读文)说说你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内容,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我内心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
2.说说这篇文章让你感受到什么?(可自由讲,稍作点拨)
二、重温重点段的描写,进一步体会感情
1.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作者与玩具小熊之间的亲密情谊,感受那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后三个自然段)
2.童年的美好回忆是最珍贵的,我想作者肯定还有很多话没有说,经历了这次情感的转变,替作者想一想,小熊现在怎样,他会怎么说呢?(请你试着仿照课文写法,合理想象)
三、总结全文,迁移训练
1.同学们,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美好的,让我们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吧,也许是一些人,也许是那些可爱的玩具,也许是几本精彩的故事书
2.布置作业:
说说自己童年的朋友是谁?写一个发生在自己和他(它)之间的一个故事。可以展开恰当的想象,把你们之间的感情体现出来。
有时间可以当场练笔。
童年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浪漫的时刻,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今天,让我们走进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去看看他的童年有怎样有趣的发现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5、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三、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2)在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地体会作者的感受。
四、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五、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3、从课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六、总结交流
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教学反思]
本课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紧扣“发现”一词,自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即“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结果怎样?”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形式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
童年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童年时的天真可爱以及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活泼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2、体会“我”童年时的天真可爱以及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情景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材分析:
?童年的发现》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选编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讲作者童年的发现。教师引导的着眼点不要放在发现本身,而应该放在发现的过程上。也就是说,应该让学生知道“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要让学生自主读书,充分地读书,了解作者是怎样发现的。通过读议,让学生明白,作者童年时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跟他的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是分不开的,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学生活动:
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法指导,课件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学校或班级):
查找工具书或资;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挂图
童年教案篇4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词
2、听写,订正。
3、复习发现过程。
二、精读“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到这儿,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你再次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1、交流读句子。
2、轻声地读读第三自然段,把表示“飞行”意思的词语画出来。
3、交流画了哪些词语?
4、读着这些词语,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5、老师也来读读这段文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感受那梦中飞行的.无拘无束和兴奋惊奇)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6、不仅“我”会在梦中飞行,我的小伙伴也都会在梦中——飞腾。多么快乐的一群孩子!读到这儿,一个怎样的孩子出现在了你的眼前?(指名板书:充满幻想)
●“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1、同桌读读我和老师之间的对话,你感受到了什么?(追问,急切,打破沙锅问到底)
2、师生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指名板书:打破沙锅问到底)
●“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1、是呀,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在田野里抓到一只青蛙,我就会——;以至于看到猴子,我就会——;我就这样绞尽脑汁地想,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
2、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出现在了你的眼前?(指名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
1、交流,读句——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2、你能谈谈“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吗?(教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
3、小结: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着危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一切。
三、拓展延伸,向往“发现”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四、总结。
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希望我们的同学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板书设计
8.童年的发现
发现规律——寻找答案——大胆猜想——得到证实
仔细观察 大胆创新 坚持不懈 勤奋钻研
童年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2、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
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五、开放拓展
收集同学间童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
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⑴ “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⑵ 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⑶ 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⑷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⑸ “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四、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五、总结交流
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童年教案篇6
6岁的时候,我曾经急着要当一个拳击家。因为没有训练用的沙袋,我就拿自己的小熊练拳。我把它放在沙发上摆好,以便打起来顺手些。小熊坐在我的面前,一身巧克力色。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大的是原来的,玻璃做的;小的是用一粒纽扣代替的。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我瞧了它一会儿,突然想起好久好久以前我跟它形影不离的情景来了。那时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吃饭时让它坐在旁边,用调羹喂它;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儿就十分逗人,简直像活了似的。睡觉时我也让它躺在旁边,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给它讲故事。那时候,我爱它,一心一意地爱它,为了它,把命献出来我都舍得。可它,我往日最要好的朋友,童年时真正的朋友,这会儿却坐在沙发上。
它坐在那里,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你怎么啦?”妈妈问道,“出了什么事?”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啦。我转过脸去,沉默了好长时间,为的是不让妈妈从声音里猜出我的心事来。我仰起头,想把眼泪憋回去。后来,稍微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以后,我说:“没什么,妈妈。我不过是改变了主意,再也不拿小熊练拳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8个生字“拳、玻、璃、纽、羹、邦、憋、稍",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一心一意”的意思。
2、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感受文中“我”与伙伴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朋友吗?怎样才能算朋友?
生:在一起玩、感情很好/互相帮助/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新课文中小作者童年的朋友是怎么样的。板书“童年的朋友”
二、整体感知、初学写物
(一)让学生默读全文,同时出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圈出生字和新词。
(二)边读边思考,能概括课文大意
师:请大家思考“谁要拿谁干什么?最后怎么样了?”
生:我因为要练拳没有沙袋,要拿小熊当沙袋,后来想到小熊和我形影不离的情景来,最后没有拿小熊练拳(我要拿小熊练拳,最后放弃了)
学习“拳”字,“卷”和“手”-----手卷起来
(三)细读小熊的描写段,提醒学生从整体到部分,抓住重点描写
师:这只差点要被我打的小熊长得什么样子?请大家读第二节(整体读,个别读)
师:我们一眼看到小熊是巧克力色的,仔细看小熊特别的地方在哪里?
生:它的眼睛!
师:两只眼睛一大一小。是怎么写一大一小的?
生:大的……小的……(学习玻璃,提示玻璃的偏旁,学习纽,同样提示偏旁,纽扣跟衣服织物有关)
师:一大一小说明小熊怎么样?
生:很旧了
师:很旧了说明小熊和我在一起时间(生:很长了)
师:时间很长了小熊还坐在我的'面前,说明我和小熊怎么样?
生:感情很深了!
师:大家都说眼睛会说话,小熊的眼睛说什么了?
生:似乎在开玩笑……
三、借朋友展开,品读文中情感
(一)读文让学生体会我对小熊的情谊
师:我们的题目是童年的朋友,小熊是不是我的朋友?(生:是!)我都要打小熊了为什么说小熊是朋友?请大家再读课文,圈出我把小熊当朋友的词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我朋友小熊
形影不离
一心一意爱
师:什么叫形影不离啊?谁能从课文中找到表示形影不离的句子?(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
师:走到哪里都带,都到哪里了?
生:吃饭时……睡觉时……(调羹----羹的写法,让学生黑板上书写,注意美的写法,记字----用美味的羔羊肉做羹,调的音调,多音字让学生组词;硬邦邦----硬的东西敲起来邦邦响)
师:那说明我对小熊怎么样?
生:感情很好!
师:对!课文里面说我对小熊的感情好到哪种程度?
生:一心一意地爱它,为了它,把命献出来我都舍得。
师:谁能说出一心一意的反义词?(生:三心二意)
补充板书
我
朋友
小熊
吃饭时
形影不离------到哪里都带
睡觉时
一心一意爱
(二)通过对小熊眼睛的描写,体会小熊对我的情谊
师:是啊!当然我们不是说不要命了,我的意思是说要让我为小熊干什么都愿意。我把小熊当朋友,小熊是不是也把我当朋友?(生:是的!)
师: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熊把我当朋友?请大家再仔细读第二第三小节,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词句。
根据生回答补充板书:
我
朋友
小熊
吃
饭时
形影不离------到哪里都带
快活地开玩笑
睡觉时对我笑
一心一意爱
师:前面我们说了小熊一大一小的眼睛说明小熊很旧了,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很久了,感情很好。我要拿小熊练拳,小熊是怎么样?
生:快活地瞧着我,好像在开玩笑,对着我笑
师:开玩笑,对着我笑,小熊生气了吗?(生:没有!)说明小熊对我怎么样?
生:也很爱我,对我感情也很深!
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四、从我的转化,进一步体会品读情感
(一)细读联想句,加深对小熊情感的理解
师:上节课我们看到小熊和我形影不离,吃饭睡觉都带着它,我要打小熊小熊也不生气。我和小熊的感情非常深厚。所以最后我怎么样了?
生:我再也不拿小熊练拳了。
师:我把小熊当朋友,小熊虽然是玩具熊,但它是我的朋友,就好像是活的一样。有哪些句子把小熊写活了?齐读第二三小节
生: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似乎在开玩笑……。
师:把两手朝上举着后面的话去掉读一读试试看,是去掉好还是不去掉好?为什么
生:不去掉,因为有了这些话小熊好像会说话
生:不去掉,因为有了这些话可以看出小熊不怪我
师:还有那句?
生: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在它嘴上时……简直像活了似的。
师:也把简直……去掉读读看感觉怎么样?
生:没写出小熊活了似的。
(二)展开联想,展示我的心理变化,读懂真正的朋友
师:读一读最后一节,看看我们的小作者是不是已经真心后悔了。边读边划出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
沉默憋稍微克制
(让学生写憋,提示跟心情有关是心字底)
师:默读最后两个小节,想想看,我沉默了好长时间,都想了些什么?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想些什么?你想对小熊说些什么?
生:我在想,小熊陪了我这么长时间,已经这么旧了,我还想拿它练拳,小熊肯定会打坏,再也不能陪我了,我也就失去这个朋友了。
生:我在想,我要打小熊,小熊一点也不怪我,还对我笑,我真是不应该这样对朋友啊!
生:我要对小熊说:对不起小熊!我再也不拿你练拳了,我们一直做好朋友。
师:小熊会不会原谅我,还跟我做好朋友?
生:当然会!
师:注意看第三节后面的一句话“童年时真正的朋友”,为什么说是真正的朋友?
生:我和小熊感情深
生:我要打小熊小熊也不生气
师:对,朋友不但要感情深,还要互相体谅,互相包容,这样才是真正的朋友。
作业:把我沉默时想的话写下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