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策划方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案8篇

我们通过编写教案,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教案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案8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案篇1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由地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学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写好秋天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有条理地写。

学难点:

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让学生观察秋天,并画或者选一幅秋天的图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说说秋天的特征吗?

2、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二、写前指导

1、指导学生读语文书习作的要求。(小黑板出示)

这次习作的要求是:

⑴、写前要先向同学介绍图画的内容;

⑵、写时要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⑶、写好后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

⑷、展示和欣赏。

2、学生展示自己的画。并请一学生将画的内容描述出来,教师指导写作的方法。

⑴、在学生叙述时,教师相机指导叙述的顺序。

⑵、请同学们评价他说的内容。并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价。

⑶、有意指导学生学会一些观察方法。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先中间后四周,先整体后部分等等。

⑷、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也跟在叙述图画时的顺序一样,将自己叙述的内容按顺序写下来。

⑸、教师抓住一学生叙述时的色彩、声音、想象的句子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⑹、出示范文指导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⑺、再指导学生想想刚才一学生叙述时有哪些是图画上没有的。然后指导学生在写看图作文时可以加上自己符合实际的想象。

⑻、教师再抓住刚才学生发言时的好词佳句,先表扬他们,然后指导学生在写作时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

⑼、交流自己收集的好词佳句。

⑽、让他们说说哪些可以用进自己的习作。

⑾、教师说一词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然后将几个词板书后让学生说一段话,在说话时能用几个词就用几个。

⑿、这时教师再让刚才叙述的同学将自己的图画再讲述一遍,并让所有的学生当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3、交流。

⑴、小组交流,把自己的画的内容跟同桌学生讲讲,互相提示、修改。

⑵、集体交流,评价并修改。

⑶、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

4、教师小结。

三、学生写作。

学生开始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板书设计: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1、看图知中心

2、观察有顺序

3、写作有条理

4、用上好词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案篇2

教学内容:

?练习二 》

教学目标:

1、进行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词句练习。

2、写好带有“撇”、“竖”的钢笔字。

3、读读背背一组描写景物的成语。

4、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竖”。

教学重难点:

1、字: 漾、蔫、挎、蹑

2、成语: “高堂广厦” 等八个成语。

3、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教学准备:

课件 图片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的学习方法。

2、书写“异、齐、养”三个字中的“撇”和“竖”两个笔画。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第一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出示小黑板: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3、学生自由读原句。

4、小组学生把这两种解释都放入句中自由读一读。

出示:

漾: ① 水面轻微动荡。

② 液体太满而向外流。

5、指名说应选哪一种解释并说明原因。

第二部分

我的十分钟

1、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 读懂题目要求。

② 小组成员合作,并选择确切的解释。

③ 由组长记录下答案。

2、组织学习小学汇报。

3、师引导其他学生评议。

蔫性子:性格内向,不好动。

挎篮子:胳膊上挂着。

蹑着脚:踮着脚,动作很轻。

第三部分

1、小结: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些难解的字词的意思。

2、指定一篇后面的课文,请学生用此法预习生字词。

3、汇报交流。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小组学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这几个字中的撇和竖怎样写才好看?

3、轮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名总结: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醒学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

6、反馈: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成语,熟读成诵。

2、钢笔字要求正确、规范,掌握毛笔字的基本运笔方法。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题,审题。

2、我的十分钟

出示8个成语,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 读准字音,把成语读正确。

② 结合课前的预习,小组成员合作理解成语的意思。

③ 组长记录下自己小组成员不理解的成语。

3、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4、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并提出以下问题全班同学交流。

①每一行两个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八个成语有什么共同之处?

5、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二、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出示书上的挂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 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② 针对不同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小组内讨论。

③ 小组内成员根据讨论的结果,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表演。

组织学习小组汇报。

3、师相机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集体讨论: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① 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高敲门者是亲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就要充满热情,礼貌接待。

② 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敲门者是陌生人,首先要询问他的身份以及与家人的关系,接着要设法核实。如果一时无法核实,而又觉得有所疑问,甚至发现明显的破绽,那千万不能开门。

5、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连起来说一说。

6、教师总结。

三、教学第六题:学写毛笔字

1、竖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

2、教师书写,指导运笔方法。

① 悬针竖:逆锋右上入纸,向下行笔,渐行渐提,引申出锋,力送锋尖,悬空回缩收笔。

② 垂露竖:起笔同上,中锋下行,收笔处稍顿再折向左上缩回,藏锋收笔。

③ 要在竖中线上书写,不要歪斜。

3、学生练习书写。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增强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意识。

2、积累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重点);能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朗读方式。

3、组织兴趣小组,能给兴趣小组起名字,并开展活动。

4、想象画面,积累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

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增强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朗读方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积累好词好句的积累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课文里常常有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句,比如自己觉得不熟悉的词句、比较特别的句式,当你看到这些词句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

2、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句。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

(2)齐读。

(3)交流:这两个例句哪些地方有新鲜感?在课内或课外阅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表达形式?

3、自主活动。

(1)小组内交流自己在读书时读到并摘抄在积累本上的一些有新鲜感的词句。

(2)把喜欢的句子写在卡片或者树叶上,做成书签。

4、小结:看到有新鲜感的、优美的词句,我们要多读几遍,然后抄写在积累本上。相信,经过这样的练习,你一定会积累很多好的词句。

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成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1)借助拼音把这8个成语读正确,重点关注“爪、吊、赤、疾、燥”的读音。

(2)多种形式读成语:

①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成语,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

②想象成语描写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合作读成语。如男生读“面红”,女生读“耳赤”。

(3)同桌交流两组成语的特点,全班交流,注意把同类的信息进行梳理。

①这8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都和人有关:有的描写人的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有的描写人的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有的描写人的心理,如提心吊胆。

②第一组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组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

(4)拓展:你还能说出一些含有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吗?

2、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请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同桌互相读一读,练一练,看看谁读得好,更能表达句子的意思。

(3)朗读展示,师生评议。

(4)全班齐读。

三、巩固练习

填空练习,巩固成语。

摇()晃()披()散()

张()舞()提()吊()

()红()赤()忙()乱

()疾()快()干()燥

第二课时

一、巧取组名

1、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兴趣爱好。

2、过渡:同学们的爱好很广泛!那就让我们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

3、课件出示几个兴趣小组的名字,说一说这些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是什么,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篮球侠巧手剪纸组鲲鹏航模队探索者小队黑白棋社

预设:这些名字体现了兴趣小组活动的特点。

这些名字非常吸引人,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名字有新鲜感,让人特别想加入。

这些名字中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4、小结:是啊!看来给兴趣小组起名字也是一门学问,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那现在就试着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吧。

5、展示各兴趣小组所起的名字,大家互相评议。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一读古诗。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自己不认识的字。教师相机强调“樾、捕、蝉”的读音。

3、出示个别字词的注释,请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7)立:站立。

4、结合插图,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5、教师说诗意,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诗句。

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6、指导朗读。

7、练习背诵。

(1)独立背诵。

(2)同桌之间合作背一背。

(3)指名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继续摘抄、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国山河的美好。

教学重点:

感受美、激情创作。

教学难点:

感受美、激情创作。

教具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水乡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板书水乡歌 齐读课题

师:通过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水乡在哪。

我想知道水乡什么样。

……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听配乐诗朗诵配乐录音。你觉得这篇课文里的水乡怎么样?(很美 )

2、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读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读准鼻音、边音、轻声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略)

(4)齐读生字词。

三、精读训练,感悟诗歌意境。

1、轻声读诗歌。

思考: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水多 桥多 船多 歌多

师追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找出相应的句子谈感受。

2、水乡怎么样?如果你生活在这里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的美,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让学生观察家乡并谈感受,培养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在问题意识中自然进入本课的学习。

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充分体现自主,相信学生自己能够学会。

师:水乡是这样的美,生活在这里那么幸福快乐,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情感去读这篇课文?

(1)小组合作有感情读课文

(2)让学生把自己认为读得的句子、小节读给大家听

(3)学生评价

(4)结合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四、 展延伸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乡。

师:我们的家乡什么多,多到哪种程度?

生交流。(楼多 车多 人多 路多 公园多 灯多……)

师:你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学着课文的句式来介绍我们的家乡。

生:先小组内激情创作,然后班内汇报。

五、 书写、识记生字

1、 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师生共同交流怎样写好看。

2、 生提出自己不好记、不好写的字生生交流后,师适时指导。(重点指导:绿、就、桥、片)

3、 师生共同仿写,然后交流展评。

扩词练习

学生个性化识字,让学生在兴趣中写字,充分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朗读方式不要求千篇一律,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

培养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案篇5

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由四个板块组成。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总结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识字加油站——安排了两组带有“虫、鱼”偏旁的字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读abb式的词语,想象画面,并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用给出的句子开头说一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日积月累——积累古诗《早发白帝城》。

学生对关键句已经有较深刻的印象,在交流中能说出自己对于关键句的感悟。用给出的句子开头说一段话,学生了解了关键句,说起来也很容易。发现汉字的特点,学生能借助图片并结合以往学习的经验,较快识字。读词语这一板块,学生也能迅速在眼前浮现画面。

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交流平台”的交流中,若有的学生无话可说,可用举手的方式确定他们是否有些想法和已经说过的一样,激励他们在下一次的交流中,能早一点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一板块完成后,迅速进入说一段话的板块,实现知识的迁移。“识字加油站”可放手由学生自我完成。读词语想象画面,并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可先由教师示范引例,再指导学生写句子。

?知识与技能】

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试着用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2.发现汉字的特点,会认6个生字。

3.读词语想象画面,并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积累古诗《早发白帝城》。

?过程与方法】

创设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能力。读词语,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背古诗,体会诗人重获自由时欢畅轻快的心情。

重点

1.选择词语写句子。

2.能用指定的句子开头,试着说一段话。

难点

背诵古诗,感悟诗情。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梳理一下本单元的学习收获,预习《早发白帝城》。

2课时

第一课时

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试着用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重点

试着用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难点

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一、交流平台

1.出示文段,找出文段的关键句。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2.请学生找出这个语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3.结合上面的语段,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关键句的位置、作用等方面来谈。)

教师小结,板书。

关键句

位置——段首、段中、段尾

作用——表达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4.练一练。

(1)找出与关键句意思不相符的句子。

中山公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门口有很多小摊贩在卖东西。公园里湖水清澈见底,湖里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惹人驻足观赏。湖底的水草婀娜多姿,像舞蹈家在翩翩起舞。微风吹来,镜子似的湖面上泛起条条波纹。

“门口有很多小摊贩在卖东西。”这句话与风景优美这一中心词不相符。

(2)哪些句子符合关键句的意思?请打勾。

中心句:秋天的果园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①苹果羞红了脸。(√)

②高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

③那一串串紫葡萄,紫得那么晶莹,像一颗颗光亮的宝石。(√)

④稻谷笑弯了腰。(?)

二、词句段运用

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试着说一段话。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会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来说一段话吗?

1.出示句子开头。

○车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要说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要说的内容。

3.学生汇报。

4.教师总结。

围绕第一句话,要写出车站的.人很多的情景。

围绕第二句话,要写出夏天夜晚的景色,突出喜欢的理由。

5.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发言。

6.小组选出说得好的一名同学在班中发言。

语文园地

关键句

位置——段首、段中、段尾

作用——表达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案篇6

读交际要求

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教师巡视。

1、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挑选几名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给全班同学讲故事。

3、师生评议

五、畅谈感想

1、谈话:听了组内同学和 “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

3、教师小结

1、学生畅谈感想。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课时目标

1、要写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要写值得写的事,并能从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明确任务,选材构思

1、指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要求要求:

板书:

① 写熟悉的人。

② 语句要通顺。

③ 用一件事来写。

④ 抓住人物的特点。

2、 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

(1)要准确概括人物特点

⑵ 要写清楚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

⑶ 写人物时要写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

板书:神情、动作、心理、语??

1、自己读读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2、教生交流,并总结归纳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2、小组讨论:

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集体交流:

三、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1、指导拟定题目:

孩子们,好的题目就是的眼睛,你准备为你的起一个什么名字?

2、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优秀习作的旁边做标记,争取将每个学生的习作情况了然于胸。

1、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拟题。

2、起草动笔,开始自己的习作。

四、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评价、修改。

1、刚才习作本上老师做标记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

2、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品。

五、与人分享习作乐趣

1、将自己的作文读给所写的人、或者爸爸妈妈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2、将修改后的作文誊抄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欣赏佳作

1、出示学生的一篇优秀作品:

2、交流归纳:

1、作者朗读作品,其他同学边看、边听、边思考: ⑴ 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⑵ 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⑶ 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2、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中的得意处。

二、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一篇

1、投影展示习作。

1、评议:

⑴ 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⑵ 师生共同修改,体验修改的好处和乐趣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的自豪地读给伙伴听听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1、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2、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3、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我的发现

1、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幻灯片,。

2、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个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学生交流发现

⑴ 指名读句子。

⑵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谈话: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3、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1、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3、齐读巩固

4、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谈话: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3、小结

1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2、再读故事。

3、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作业设计

继续交流名人故事

板书设计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语句通顺

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

课后反思

一直以来,都觉得语文园地难上,这节课我课前让学生找名人故事和名人名言,学生或许用心去做了,上课时都想把自己找到的说给同学听,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在上“我的发现”时,我先把书上的三句话分开讲,同学们掌握得较好;接着照书上仿写也可以;最后,解释什么是提示语及其作用是:可以更形象具体地表达说话者的语气、神态、动作等,知道提示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如: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等多种形式。通过拓展延伸,如,设想考试第一,爸爸拿到试卷后与你的一段对话,进一步巩固这三种形式。但学生鹦鹉学舌的多,自主创新的少,有待加强训练。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

2、了解同一个句子读法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3、学会给兴趣小组取响亮的名字,并能说出所取的名字所包含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发现一些成语的特点,并试着找找有这些特点的成语。

2、掌握句子的正确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下面的词语,说说都有什么特点?(ppt2)

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日日夜夜清清楚楚

是非不分大同小异黑白分明吃里扒外

自给自足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自由自在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些词语,看看它们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二、教学“词句段运用”

(一)词的运用

1、出示词语,生自由读词,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2、分组讨论: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说说自己的发现。

3、学生汇报词语特点:和人的身体有关

4、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如:心宽体胖手舞足蹈情同手足左膀右臂肝胆相照笨手笨脚目瞪口呆头重脚轻眉开眼笑咬牙切齿手足相残(ppt3)

5、选词说句。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探索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探究发现规律。

(二)句的运用

出示课本中的三个句子。(ppt4)

1、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这些句子,并讨论:这些句子应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交流: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小组代表读句子

4、师指导读,通过提问抓重读词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读。

如:第一句话是为了让妈妈相信“我”所说的话,所以应该强调“真的觉得”,这里应该重读;第二句话是为了强调他不懂书里的意思,所以应该强调“一点儿也不懂”,这里可以放缓速度且加重语气;第三句话是为了强调弄清楚梳理的道理的积极性,所以“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和“就是挨打也值得”应付放慢读的速度,加以突出强调。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讨论和交流感悟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5、练习读句子。(ppt5)

(1)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2)从明天起,我要做一个幸福的人。

(三)段的运用

1、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比如我喜欢游泳,喜欢美食。你们喜欢什么?说说看。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分组。

3、以现在的分组为单位,给你们的兴趣小组起一个名字,要求:

①名字能体现活动的特点。

②名字有个性,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4、开始活动,师巡视。

5、小组汇报所取的名字,并说说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什么?

6、比一比:集体讨论交流,看看哪个兴趣小组的名字最有意义、最响亮。

第三课时

完成《练习册》

教后思考: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会写“落、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阵雨、荒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3、抓住文中有新鲜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累语言,并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1、理解“关了门做功课”“地下的学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等充满奇特想象的词句。

2、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链接诗人,激趣导入

(一)谈话引入

(屏显)“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假如你变成了金色花,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二)链接诗人

1、出示泰戈尔散文诗《金色花》,读句子。

(屏显)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2、交流读后感受:把人当作花来写,想象奇特。

3、揭题引入

如果把花当作人来写,又会是怎样有趣的事情呢?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花怎么会有学校?花的学校是怎么样的呢?

(二)检查朗读

1、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字音字义

读准多音字“假”:让学生联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放假”的意思是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读第四声,如“假期”“假日”“度假”;表示不真实,读第三声,如“真假、假话”。

读准轻声词:“衣裳”读音“shang”,拟声词:“簌簌”读音“sù”。

2、指导读好长句子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读好短语

先指导学生读好“无人知道的地方”“一群一群的花”“突然跑出来”等短语。

(2)指导把短语连成句子读。

(三)了解大意

1、读文后,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老师示范圈划词语:跳舞狂欢

3、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主说画面,圈划词语:关门做功课、放假了、扬起手臂。

4、自主概括,串说大意,连起来说说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三、情境朗读,想象画面

(一)情境创设,想象“狂欢”

花孩子们是怎样跳舞狂欢的呢?找出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读一读。

预设一: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1、字理识字:舞

甲骨文:一个人两手舞动花枝,后来加双足,强调双足配合双手,和着乐曲,有节奏地踢踏跳跃。

书写指导:四竖要均匀,第二个长横要舒展。

2、根据“舞”字的意思,交流:花孩子们会怎样跳舞呢?(摆动身体、摇晃手臂)花儿们会从哪里跑出来?周围环境如何?

3、雨中“party”:儿歌律动

抬起头,向上看,对着天空招招手;低下头,地上看,对着草地抖抖手;

抬起头,向前看,对着蝴蝶点点头;转过身,向后看,对着蜜蜂握握手。

4、想象画面

情境创设:小朋友们,我是一只爱睡懒觉的小蜜蜂,刚才没赶上舞会,谁能向我介绍一下刚才花宝宝们开舞会的情景啊?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描述看到的画面。

5、朗读品味。朗读重音指导:突然、跳舞、狂欢。

预设二: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从哪里感受到花孩子们在“狂欢”?(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

借助图片理解:白色的是谁?紫色的是谁?黄色的是谁?从哪里冲出来?出示梨花、薰衣草、紫云英、紫藤、迎春花、油菜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开在树丛里、草地上、墙上、田野里的花朵。

2、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画面。

3、朗读品味。读出“快乐兴奋”的心情,朗读重音指导:冲了出来。

(二)引导发现,关注表达

1、再读句子,联系生活,思考:作者写的是大自然中的什么现象?(植物生长,花开了。)

2、讨论:作者是怎么写的呢?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把花当作人来写的表达特点,感受这样的表达特别地有意思,特别有新鲜感。

3、尝试仿写。

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清风一来,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蜜蜂一来,他们……

……,他们……

你能学着诗人的样子,写一写花孩子们的表现。

学生练习,交流小结。

四、学写生字,积累词句。

1、“荒”“笛”书写指导

根据形声字特点识记,如“荒”字声旁是“亡”,所以没有一点;“笛”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

2、积累语句。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huāng()野,在竹林中吹着口dí()。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wú()狂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积累运用

回忆雨中“party”的情景,用文中的词句填一填。

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来参加舞会了。

花孩子们(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来参加舞会了。

设疑:还有谁也来参加舞会了呢?

二、想象品味,关注表达

(一)想象品味,体会把万物当作人的写法。

1、划出描写“雷云、树枝、东风、绿叶”的句子,读一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2、划出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联系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吹着口笛”

“互相碰触着”“拍着大手”的意思。

3、情境朗读,想象雷云、树枝的动作,读出轻松快乐的心情。

4、思考:这样写为什么让人觉得特别有意思呢?

5、交流:把自然万物当作人来写。

(二)联系生活,体会充满奇特想象的词句

1、质疑问难,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交流。

预设1:

他们关了门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学生质疑:花孩子们做什么功课呢?

(1)联系植物生长知识,想一想。通过交流,明白花孩子们做的功课是吸收营养、吸收阳光雨露、努力往上、顶尖冒出、努力往下,扎根生长……

(2)通过朗读指导体会花孩子的心情:植物从种子到开化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呢,有时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这么漫长的时间,花宝宝们都要待在黑黑的泥土里,心情怎么样?(厌烦、想透口气、想偷偷溜出去玩)

(3)结合生字“罚”的教学,体会花孩子厌烦的心情。

上面的四:就像一张网,表示逮捕,抓住;言字旁:表示审讯;利刀旁:表

示用刑惩治处罚。

(4)联系自己经历,说说被罚的滋味。老师顺势引导,做功课时不能贪玩。(5)再读句子,体会作者奇特想象。

预设2: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在天上,在星星住的地方。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的妈妈一样。

(1)提出疑问:花孩子的家为什么在天上?他们的妈妈是谁?

(2)联系自然现象理解:他们的妈妈可能是阳光、雨露、大自然,所以他们的家在天上,是在天堂里。

(3)联系自己放学后找妈妈的情景,进行想象写话:花宝宝们会怎么找妈妈呢?请学着诗人的样子,写一写。

(4)渗透母爱教育:在小朋友的笔下,花孩子们也和我们一样,爱自己的妈妈。有妈妈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再读最后三段。

(5)再读句子,体会作者奇特想象。

三、回顾写法,聚焦想象

(一)着眼全文,回顾写法

提问:你觉得花的学校有意思吗?你知道泰戈尔成功的小秘诀是什么吗?

(二)交流总结,聚焦想象

小结:把花当作人来写,把花想象成人,让它们具有像人一样的动作、行为、心情,多么富有想象力呀!我们以后要像诗人那样,多观察大自然,当我们的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这种智慧,就叫想象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三年级教案语文上册教案推荐7篇

三年级教案语文上册教案模板7篇

六年级上册四单元语文作文7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模板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最新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通用6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优质6篇

六年级上册四单元语文作文最新7篇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教案7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部编版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5343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