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个性化的教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来制定教案,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牛的绘本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牛的绘本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喜欢阅读的兴趣。
2、通过观察绘本画面了解故事内容。
3、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人类与动物应该和平共处。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喜欢阅读,了解人类和动物之间应该和平共处。
活动准备: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绘本《小熊进城》引导学生观察图书封面,介绍书的封面。
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熊。请小朋友看看,除了小熊,还有谁啊?学生回答。
师;这本故事书讲的和小熊、猫、人有关的事情。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呢?
二、展??
a、出示小熊进城的图片一,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是谁啊?他想去哪了啊?它手里拿了什么?
教师介绍魔笔的功能,请学生说说,如果我有一支魔笔,我会画什么呢?指明回答。
b、出示图片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片上的小熊怎么了?它为什么摔倒啊呀?
c、出示图片三,学生观察。
提问:这时候小熊遇见了谁啊?小猫在问小熊什么呢?它要求小熊给他画什么?
学生回答。
d、出示图片四,提问:小猫正在吃小熊画的美食时候,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啊?谁来了?
e、出示图片五,师:小猫被坏人抓走了,被装在一辆箱型车子了,车子开得很快,聪明的小熊又想出了办法。
f、出示图片六,请小朋友看,小熊又想出来什么办法啊?
师:坏人的车子开得飞快,小熊穿着溜冰鞋在后面紧紧追赶,眼看着小熊被关进一座高哥的房子,房子的门口有很多看守,接下来请小朋友看,小熊又想出来什么好办法呢?
g、出示图片七,小熊画了什么啊?请小朋友看看,小熊画了梯子,还画了什么呢?
教师介绍锯子的形状和功能,并请小朋友比较一下锯子和到的不同。
请小朋友说说小熊是怎样爬进关小猫的房子的,请学生回答。
师: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间房子里有谁啊?请学生回答。
h、出示图片八,问:房子里关的是谁啊?学生回答。
i、出示图片九,师:这间房子没有门,小熊啊很聪明,就画来一个门,把动物们都放出去了。这时候坏人追来了,聪明的小熊又画了什么呢?
j、出示图片十,请学生观察回答,师:坏人被香蕉皮摔到了,没有追上逃出来的动物,聪明的小熊看看动物们没有家,就给他们画了一个漂亮的家。
k、出示图片十一,请学生观察,说说动物的新家怎么样?
l、出示图片十二,师:小熊继续往前走,以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以后再看。介绍书的封底。
三,教师总结:
1、小朋友,刚才我们看来小熊进城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小熊很聪明,想出很多办法救出了被坏人抓走的动物。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小朋友要从小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和动物做朋友。
2.教师第二遍完整的讲述故事
(1)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图画书《小熊进城》。
(2)教师讲故事,学生进行大胆表演。
四、结束
讨论:最后动物们怎么了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后环衬和封底。
小结:我们人类应该和动物和平共处,爱护小动物,那我们的世界肯定会更美丽。
牛的绘本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听懂故事内容,愿意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了解捉迷藏的游戏情节,体验找到同伴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和经验。
2、ppt课件,自制绘本手偶,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游戏《捉迷藏》,引发幼儿兴趣。
1、游戏入场。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要一起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老师已经在里面藏好了宝贝,等会我们进去找找,看谁能第一个找到我藏好的宝贝,注意脚步要轻一点不要惊动他,要不他会跑掉的。走吧!我们一起去找他。
师:你是怎样发现王老师的?(幼儿回答)
(教师鼓励幼儿)
2、出示手偶“小鸡”和“小猪”,激发幼儿兴趣。
师:老师有两个好朋友,他们也喜欢玩捉迷藏,我把它们请到我们小二班来了,我们用掌声把他们请出来?(教师带手偶问好)
师:让我们来问一问他们是怎样玩捉迷藏的好吗?(幼儿问,教师戴手偶回答,引出问题)
二、依次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教师讲故事。
1、播放ppt第一幅。(教师讲故事并提问)
师:你看到了什么?
它们俩会在说什么呢?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2、依次播放ppt直到结束。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三、出示自制绘本,引导幼儿分组讨论。
(教师情景引导)
师:小猪累得满头大汗,还是找不到小鸡,它会藏在哪呢?小鸡藏得真好!别着急,说不定小鸡就藏在这里面,我们一起来帮小猪找一找。
2、出示自制绘本,引导幼儿分组讨论。
师:我们要分组来帮小猪找小鸡。五个小朋友一组,看看哪一组最厉害最先找到小鸡。
3、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学说:“来吧,×××跟着我。我们一起找小鸡,她在哪里呢?”)
4、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谈话。
师:你们都找到小鸡了吗?(幼儿回答)
让我们一组一组的来看一看,你们都找到了谁?
师:找到了×××,小猪会对他说什么呢?
5、出示最后一幅绘本画,引导幼儿讨论。
师:原来小鸡藏在这啊!
小猪都找到哪些好朋友?
四、引导幼儿回述故事内容。
师:谁能把小猪捉迷藏的'故事,再给我们讲一讲?
五、玩游戏“找朋友”(分发头饰)
师:小猪找到了那么多的好朋友,我们也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看看谁找的多。(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游戏)
【活动延伸】
和小朋友一起到户外玩捉迷藏的游戏。
牛的绘本教案篇3
课程分析: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比较差,无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次活动设计了观察、表演、猜和说的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小班故事绘本《好饿的小蛇》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内容简单,画面形象生动有趣,小蛇吃东西时:“啊呜-咕嘟,真好吃”,动作简单,充满童趣,孩子们容易模仿。因为他们平时都吃过苹果、香蕉、菠萝、葡萄,对它们很熟悉,他们都能说出这些水果的颜色和味道,所以他们感到学习是件容易的事,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兴趣。小班的孩子喜欢阅读故事绘本,他们喜欢看一些简单易懂的图画,尤其是小动物绘本,小蛇也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物,故事中通过小蛇走路的“扭来扭去”,让幼儿学习用自己的肢体模仿小蛇走轮的样子。小蛇贪吃的模样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并能模仿吃东西的动作,教会幼儿理解“吞”的含义,懂得好吃的东西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会生病的。
课程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绘本,鼓励幼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
2.教会幼儿乐意模仿吃东西时“啊呜~咕嘟”的声音和模仿小蛇走路时扭动的动作。
3.鼓励幼儿能和同伴一起分享故事,体验阅读的快乐。
4.教幼儿理解“吞”的含义,教育幼儿懂得好吃的东西不能吃的太多太快。
课程准备:
1.绘本故事《好饿的小蛇》
2.《好饿的小蛇》ppt
课程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宝贝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这是谁呢?
2.向孩子们介绍书名、作者,并展示ppt;
3.师:小蛇肚子咕咕叫,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4.师:对,小蛇饿了,饿了就要去找食吃,今天我们就陪着小蛇一起去找食吃吧!
二、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想象
1.(1)师:第一天,一条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突然,他发现一个红颜色的、圆圆的水果,宝贝们猜猜看,是什么水果呀?(向宝贝们展示ppt)
(2)师:宝贝们喜欢吃苹果吗?是什么味道的?
(3)师:小蛇是怎样把苹果吃到的?(先示范做动作,然后教幼儿做)
师:它张开嘴巴,啊呜~咕嘟~真好吃!
(4)师:小蛇变成了什么?
(5)师小结:小蛇变成了一条苹果蛇,它吃饱了,高兴的回家了。
2.(1)师:第二天,好饿的小蛇又在树林里扭来扭去,突然它发现一个弯弯的、黄颜色的水果,宝贝们猜猜是什么水果?(向宝贝们展示ppt)
(2)师: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吃起来什么味道?
(3)师:宝贝们喜欢吃香蕉吗?喜欢吃的举手~老师也喜欢吃香蕉!你们都喜欢吃水果,是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4)师:我们站起来学着小蛇吃东西的样子,把它吃掉吧!小蛇变成了一条香蕉蛇啦~
3.(1)师:第三天,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他看见浑身长满刺的、黄颜色的水果,小蛇还会吃掉吗?(展示ppt)
(2)师:这个菠萝好大啊,还长满刺,小蛇嘴巴要张的大大的,宝贝们和老师一起学着小蛇长大嘴巴把菠萝吃掉吧!
(3)请幼儿们表演小蛇吃菠萝的样子。
4.(1)师:第四天,好饿的小蛇又在树林里扭来扭去,它看见一串紫色的、一粒一粒的水果,宝贝们猜猜看是什么颜色的水果啊?(展示ppt)
(2)师:宝贝们喜欢吃葡萄吗?是什么味道的?
(3)请宝贝们和老师一起表演小蛇吃葡萄的动作。
5.(1)师:第五天,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它找到了什么呀?(展示ppt)
(2)师:这棵苹果树好大呀!小蛇的嘴巴要张到最大才能把它吃掉!
(3)师幼共同学着小蛇吃掉苹果树;
(4)教育宝贝们吃东西不能像小蛇一样一口吞下去,要细嚼慢咽,不能吃的太快。
三、师幼一起表演故事
1.师:小蛇明天还要吃东西,我们看看小蛇分别找到哪些好吃的?(展示ppt:梨、西瓜、樱桃等)
2.师:小蛇还能找到哪些食物呢?和老师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吧!
牛的绘本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段落层层叠加、听配乐朗诵的欣赏方式中理解故事内容。
2、在阅读、观察、表演活动中,学习用语言表达对画面和作品的感受。
3、感受故事中兔妈妈和小兔之间美好的母子情感。
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份人手一本小图书音乐2.和幼儿互动,玩变一变的游戏,用身体动作变出故事中的角色,使幼儿对故事中的角色产生亲近感。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欣赏故事的开始部分,初步感知角色间的情感。
1、观察封面,有谁?旁边还有谁?猜猜小兔在说什么?
2、欣赏故事(从开头——你是我的小宝贝呀),引出主题。
3、提问加深幼儿感受:小兔说它要干什么?
小兔要逃走了,妈妈会怎样呢?
妈妈为什么要追小兔呢?
二、观察第1、2页,了解画面两页之间的联系,叠加欣赏故事
1、引导观察第一页。提问:小兔变成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猜测第二页的内容。提问:如果小兔变成了小鱼,妈妈怎么追到它呢?
3、欣赏故事(从开头——用鱼钩钩住你)。
4、提问加深理解:如果小兔变成了小鱼,妈妈就变成什么?
什么叫渔夫?从那里可以看出妈妈变成了渔夫?
为什么用胡萝卜钩小兔?
三、引导幼儿看小书运用已有经验自己阅读理解,再进行匹配。
1、出示小书,观察小兔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匹配,
2、提出阅读小书的要求:请小朋友仔细看图,帮助兔妈妈追到小兔身边。
3、幼儿阅读,教师个别指导。了解幼儿匹配的过程,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4、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第4页至第9页内容。
四、想象故事情节,完整欣赏故事。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
1、拓展想象故事情节。小兔还会变成什么?妈妈怎么找到它?
2、完整阅读故事,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参与到熟悉的部分。了解故事结尾的内容。
3、阅读分享。提问:你喜欢听故事里的哪一句呢?
你喜欢那一页呢?
你会像故事里的小兔一样逃走吗?好,那就来块巧克力吧!
牛的绘本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观察画面,体验阅读段文章的乐趣。
2、帮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理解动词和反义词。
活动准备:
1、故事ppt2、动物等相关图片活动过程:
一、通过讨论,引出主题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出示故事图)封面,谁知道故事的名字?
2、猜猜看这个故事可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二、故事欣赏,体验故事的乐趣1、听一听教师引出故事内容,观赏故事ppt"熊叔叔今天过生日,怎么他还在睡觉还没起床呢?"教师边讲故事边看ppt,体验阅读段文章的'乐趣,让幼儿一起来感受动词。
2、说一说"熊叔叔好辛苦呀,一大早他做了哪些事情呢?"3、想一想发现熊叔叔动作里的"相反"教师"你看他做了那么多相反的动作很辛苦的,你看他都做了哪些动作是相反的呢?"4、玩一玩游戏:找相反(图片匹配)(动作匹配)(词语匹配)5、看一看"玩了这么久,那熊叔叔有没有找到它的朋友,他在屋外看见一个箱子,猜猜是什么?"三、教师,快乐体验他们的生日派对可真热闹呀!我们也去参加罗!
延伸活动:
(1)、送礼物(美工活动):
熊叔叔好高兴,有这么多小动物来为它过生日,我们做一份漂亮的礼物送给熊叔叔吧。
(2)、阅读绘本:将书投放到图书区中让孩子自由借阅。
很多幼师经常抱怨上课难,幼儿不容易理解。
不管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幼师们都多少有过同感!
在"百度"搜索"好老师淘宝店"即可看到本店,欢迎您与我们联系
此教案包含两种课件
1、ppt配音多媒体幻灯课件
2、flash动画课件
牛的绘本教案篇6
冬至,是我国重要的气节之一,也是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让幼儿园的小朋友更贴近生活,了解生活,传承传统饮食文化——包饺子。冬至临近,许多幼儿园开始着手准备着冬至包饺子的亲子活动。
一、活动主题:
“开心包饺子,快乐过冬至”亲子活动。
二、活动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让他们体验妈妈及家人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爱妈妈的.情感,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特开次活动。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包饺子的亲子活动,让幼儿了解饺子的文化,产包饺子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营造节日的热闹、快乐气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3、通过亲子游戏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四、活动时间:
xxxx.12.22(星期五)09:00——11:30
五、活动准备:
通知单、乒乓球、吸管、肉馅、汤匙、盛放饺子托盘、一次性桌布、箩筐
六、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七、活动流程:
1、早上8:40——9:00家长签到(播放幼儿一日活动图片)
2、班主任讲话,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这次的活动。
3、向幼儿介绍说明今天特色活动的内容:包饺子。
4、活动流程:
先欣赏包饺子的过程,请将饺子馅放入皮中央,如果你是第一次包的话,记住千万别放太多馅,不然肉会撑出来的,然后先捏中央,再捏两边,最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技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的时候就不会漏了,最后将饺子整齐的放在上面。希望小朋友和家长都能齐心协力一起做出完美的饺子,(出示不同造型的饺子供参考)
八、包饺子前注意事项:
1、请家长带幼儿去洗手,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儿家长的座位。
3、家长幼儿教师随着音乐一起包饺子
4、场地整理(自由洗手)
九、活动预算
饺子馅等:200元(每班50元)
现场零食等:400元(每班100)
煮饺子时的人工费等:200元
比赛奖品等:200元(每班50元)
合计:xx元
牛的绘本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样”。
3、在学学、说说、做做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
活动难点:
比较牙印的不同,并作出判断。
活动准备:
1、kt板制作大饼。
2、《谁咬了我的大饼》的图书。
3、自制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小朋友想看吗?
出示图画书1:看,这是什么呀?(大饼)这块大饼是小猪做的,它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的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啊?(出示教具:大饼)
师:xx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xxx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那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教师出示大饼:看看大饼上的缺口是什么形状的?(半圆形的)帮小猪猜猜是谁咬了他的大饼?(幼儿猜测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
二、理解故事
1、师:小猪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出示图画书2)它走啊走,遇到谁啦?(小鸟)小猪会怎样问它呢?(请幼儿问)
“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
师:小朋友帮小猪看看,小鸟咬的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小鸟咬的大饼是三角形(因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要出来的牙印是三角形)
和原来的那个牙印一样吗?是不是小鸟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出示图画书3)
2、(出示图画书4)师:小猪又遇见谁啦?(小兔)小兔咬出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猜测)小猪会怎样问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兔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说完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一块),兔子咬的牙印是怎么样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门牙)
你们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猪说:果然不一样。(出示图画书5)
3、(出示狐狸的.牙印)猜猜这是谁的牙印?小猪又遇见了狐狸,谁来帮助小猪问问狐狸吧,还有谁来用响亮的声音问一问…“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不是我,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是怎么样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圆形的牙印一样吗?
是不是狐狸咬的呢?(出示图画书6)小猪会怎么说呢?(果然不一样。)
4、小猪又遇见谁了?(鳄鱼)小猪会怎样问鳄鱼?猜猜鳄鱼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鳄鱼说:不是我,不是我,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取走大饼一块)鳄鱼咬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尖尖的,锯齿一样)看来也不是鳄鱼咬的。(出示图画书7)小猪会怎么说?(果然不一样。)
5、最后小猪又遇见了谁?(河马)小猪会怎样问河马?河马张开大嘴,轻轻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饼变得怎么样了?河马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小鸟的嘴巴要出来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狐狸咬了一个大三角,鳄鱼咬掉了一个大锯齿,河马咬掉了半个大饼,他们咬的牙印和这个半圆形的牙印都不一样,所以都不是它们咬的。那到底会是谁咬的的呢,真奇怪!(边总结边出示小动物)
6、教师继续讲述结尾:小猪的肚子也有点饿了,它也咬了一口,啊呜!(吧唧吧唧)真好吃!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真是一只糊涂的小猪呀!
三、送饼干
1、老师这里有许多小饼干,看看上面的缺口是不是它们咬的呢?
2、(分别出示不同缺口的饼干)让小朋友猜猜是谁咬的,然后请个别幼儿送给相应的小动物。(送的时候说一句我送饼干给你吃)
3、这里还有许多饼干,都是这些小动物咬的,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块饼干,仔细看一看饼干缺口是什么样子的,和谁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给谁。
4、集体检查送的是不是正确。(请个别幼儿检查)
四、完整地欣赏故事。
完整展示图画书,教师讲述故事。
五、结束活动:韵律《饼干歌》
小猪谢谢你们帮助了他,他还想请你们和他一起做饼干呢!
饼干做好了吗?我们一起洗小手,去吃饼干,看看宝宝咬下来的缺口是什么样子的?活动结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