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策划方案

世界的气候教案6篇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得到充分的关注,一份周密的教案是教师顺利展开课堂教学的必备工具,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世界的气候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世界的气候教案6篇

世界的气候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内容点析

1. 对于“气候”这一概念,教材处理与第一节对“天气”一致,并通过活动1、2两题的设计,使学生理解并实际运用“气候”这一术语;会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能区别“气候”和“天气”。

2.图3.22是对不同气候景观的举例,并通过对气候特点的描述,使学生了解怎样去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该图三幅照片分别是:a为热带雨林气候景观;b为热带沙漠气候景观;c为温带季风气候景观。

3.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由于前两节已经学习了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因此,教材讲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以气温和降水的组合为切入点。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都很大,由这两者组合成的气候的地区差异当然也大。

4.世界气候分布图(图3.23)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借此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其二是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这里,教材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介绍各气候类型的成因,对于各气候类型的特征也没有系统讲述。

5.前两节已经讲述了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而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解来看仍然是对气温或降水的影响。因此,教材编写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没有分别作分析,而是设计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6.本章最后一个标题“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开头的“天气及其影响”首尾呼应,也强化了人地关系这一主题。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从多侧面或多角度来讲。教材主要抓两个方面:其一是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以培养地域观念;其二是同一地区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灾害意识。这两方面的讲述,教材都只举实例,不展开论述,目的是改变说教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自己去体会。

7.只讲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会导致学生片面认识“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因此,教材设计活动,从四个方面分别举出实例,由学生自己分析,从而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其中,活动4涉及的内容是课程标准没有要求的,但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并且学生可能通过媒体经常接触到这方面问题,因此,教材从加强环境教育和深化认识“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此项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气候的要素气温和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具备了阅读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并且知道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让学生通过判读各地气温降水曲线柱状图描述各地的气候特征,感受各地的气候差异,以及归纳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学会判读气温降水图曲线柱状图,并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各地气候特征。

3、具体的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判读不同城市气温降水变化,描述该地气候特征,体会各地气候差异。

2、以旧带新,复习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在通过活动,展示情景具体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根据课堂需要,灵活合理运用多种格式积件课件(ppt等),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有效开展课堂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各体会各地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及辩证唯物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难点; 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界真奇妙,有的地方是葱郁茂密的森林,有的地方是广袤粗犷的草原,有的地方是白雪皑皑的冰原,有的地方是浩瀚无垠的沙漠。这些不同的自然景观是这些地方不同气候的真实写照,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呢?我们现在开始学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板书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讲授新课]

一、从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入手。通过与学生谈话,使学生认识到气温和降水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很大,因而由这二者组合成的气候特点的地区差异也就很大。各地不同的水热组合,形成了世界上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师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用的是哪两个要素?

学生

气温和降水。

教师

对,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在第二节,我们学习了有关气温的知识。谁有勇气来谈谈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学生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同一纬度带内,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教师

谈的很好,这说明了世界各地的气温差异很大。通过第三节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也同样差异很大,谁能具体说说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学生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的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教师

说的非常好,气温和降水是描述一个地方气候的两个主要要素。请大家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的特点和降水的特点,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描述一下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景观。

学生

两极地区的气温低,降水少,所以这里的气候特征是全年寒冷少雨。冰雪的'世界。

教师

对,两极地区形成的是全年寒冷少雨的气候。那么,在赤道地区,根据全球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这里的水热又是怎样的组合呢?

学生

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

是的,请大家看课本,a小朋友的家乡就在赤道地区,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生长着常绿茂密的森林,树林里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又称“雨林”,所以在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这种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请大家再看b小朋友的家乡所在的地区,谁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自然景象,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

b小朋友家乡所在地区的自然景象是一片黄沙,上面点缀着一些耐旱的植物(学生能描述出沙漠、植物稀少就行)。原因是这里一年到头很热,却极少下雨。

教师

不错,这里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是一年到头炎热和少雨,所以b小朋友家乡所在的地区形成了全年炎热干燥的气候。

同学们,再看看c小朋友的家乡所在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和两极地区、赤道地区有什么不同?自然景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

两极地区是全年寒冷少雨。赤道地区是全年高温多雨。而c小朋友家乡所在的地区却是夏季热,常下雨,林木郁郁葱葱;冬季冷,很干燥,树木叶黄枯落。

教师

大家说的很好。我国北方的东部地区就是这种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此可见,世界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气候,使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板书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一方面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很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投影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比较表,并让学生画到笔记本上(表见板书设计)

2.多媒体展示课本p58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教师边鼠标点击,边引导学生观察,并对照课本最后“世界地形图”,在表中填出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显示闪动赤道、南、北回归线,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一带?(热带)然后依次闪动显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填表。

(2)显示闪动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闪动显示温带气候类型,让学生指出温带有哪些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继而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填表。

(3)让学生指出寒带的范围(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然后闪动显示寒带气候,让学生观察、对照、填表。

(4)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落基山脉、安第斯山。然后闪动显示高原山地气候,使学生知道其主要分布在世界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3.组织学生反馈练习,使学生记住各气候类型的名称,知道各气候类型分布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1)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分别位于北温带亚欧大陆的西岸、内部和东岸,各组说说所在地是什么样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并让学生填在课本p59表中。

(2)还是分成三组学生,把课本p57a、b、c三图每小组分配一幅,根据各自小朋友对当地气候特点中气温和降水的描述,结合学过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知识,对照世界气候分布图,讨论三位小朋友各自家乡所在的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并指出这种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地区;b为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c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的东岸)

(3)教师指图,让学集体和个人回答相结合,说出所指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

(4)让学生独立完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各有哪些气候类型,名称填在课本p59表中。

(5)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说说当地是什么气候类型。(6)组织学生进行说气候类型名称,指该气候类型的分布接力游戏。教师先说一个气候类型的名称,指定一名学生上来在图上指出其分布地区,该生接着说一气候类型名称,并指定下一名学生上来指图……谁说不出名称或指不出分布,中断了游戏,表演个节目。

[课堂小结]

评价学生课堂的表现,强调世界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世界的气候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会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坐标图的判读方法。

3、用极度热情投入学习,全力以赴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坐标图的判读

[使用说明]

1.课前热身 4.分组合作探究(10分钟)

2.复习检查(5分钟) 5.展示点拨(15分钟)

3.基础知识自查自纠(5分钟) 6.基础知识巩固落实(5分钟)

[学习方法指导] 7.课堂检测(5分钟)

1.抓"概念"重"消化" .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

2.注重图文结合。

[自主学习]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及自然景观。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典型地区气候特征自然景观

带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为主)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非洲最广)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雨林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最广)终年炎热干燥热带沙漠

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中国、美国、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沿海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最典型)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广)终年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纬度大陆内部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夏季。温带森林、草原、荒漠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极圈附近的`高纬地区(俄罗斯和加拿大面积最大)冬季严寒,夏季温和。亚寒带针叶林

寒带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北冰洋沿岸,

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夏季短暂,

降水稀少。苔藓、地衣

冰原气候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岛屿终年酷寒,降水稀少冰雪覆盖

高山高山气候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地区终年低温冰雪、寒漠

[合作探究]

1、气候类型判断三部曲:(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判断南北半球 七月气温最高,在北半球;

七月气温最低,在南半球

(2)判断热量带 最冷月均温 >15d;c----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 0-15d;c之间---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 -15--0d;c之间---温带气候

最热月气温

(3)确定气候类型:根据降水量及其分配情况确定

全年多雨: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

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2、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辨析:

(1)热带气候比较表

气 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全年高温

不同点 全年多雨 全年少雨年分干湿两季年分旱雨两季

分布规律

典型分布地区

(2)温带气候比较表

气 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相同点 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d;c

不同点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全年多雨,降水均??

分布规律

典型分布地区

[课堂检测]

1、读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 带,b地位于 带。

(2)读图可判断a地气候类型是 气候;b地气候类型是 气候

(3)a地的气候特征是 ;b地的气候特征是 。

(4)b地可能位于( )

a.北纬30°—40°大陆东岸 b、北纬30°—40°大陆西岸

c.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 d、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

(5)a气候可能在 地区有分布

a、巴西高原 b、刚果盆地 c、亚马孙平原 d、东欧平原

2、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 )

a.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c.春季多雨,秋季少雨 d.常年温润多雨

3、下列气候类型中,具有“雨热同期”特点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4、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分别是( )

a、欧洲、非洲 b、欧洲、亚洲 c、亚洲、南美洲 d、欧洲、南美洲

5.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d 苔原气候

6、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7.判断下列气候坐标图表示的气候类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世界的气候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图片、地图、图表、阅读材料、搜集的谚语、诗词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收听、收看当地天气预报,了解家乡的天气及气候特点,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难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投影: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京郊玉渡山春季、八达岭长城夏季、京郊玉渡山秋季、八达岭长城冬季)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差异?(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多媒体展示投影:两组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二月海南风光、大兴安岭冬景、内蒙古温带草原夏季、我国温带沙漠夏季)

(1)让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回答:影响我国南北方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从东到西的景观差异影响因素又是什么(降水)?

(2)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

师生归纳总结:中国气候差异很大,那世界的气候差异会更大。由此导入课题。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活动一:比一比,贴一贴──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师提前在黑板上画出世界的轮廓图)

活动要求:参考世界气候分布图,请同学们快速地把写有气候类型的纸板,在贴中世界地图的适当位置上,看看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并请介绍一下经验,有什么好方法快速找到相应的位置。

师生总结:低纬地区是热带的气候类型,高纬地区是寒带的气候类型,主要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中纬地区是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类型,主要随着海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是根据这些规律来拼贴的。

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师ppt展示书本65页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世界上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2)热带有哪些气候类型?各气候有什么不同?温带和寒带呢?

(3)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

师生总结: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蒂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苔原、冰原气候)。

(2)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带海洋性气候、温蒂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极地气候(苔原、冰原气候)。

(3)亚欧大陆东岸是季风气候,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部主要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让学生能在气候分布图上指出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随学生回答投影展示各类型气候下的景观图片,增强学生对所介绍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的感性认识。

师生总结: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侧。这里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地面树木稀疏,长着较高的草。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部。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生长着落叶阔叶林。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地面被冰雪覆盖。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展示出来。

世界的气候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2、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五、教学方法:

读图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看图识区域:观看图片,根据图片景观判断它所属的地区,从而确定其气候类型。(热带雨林地区、热带沙漠地区、温带地区、寒带地区)

2、气候: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

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下列句子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

明天大风降临;——天气

全班分十个组,抽签选取一种气候类型,探究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在亚马孙河流域,在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的岛屿上也有大面积分布。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

3、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的两侧,最大一片分布在非洲大陆上。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时炎热干燥,湿季时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及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等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热带沙漠。在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上和澳大利亚中部也有热带沙漠分布。全年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

世界的气候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中国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课程引入: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那请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生活现象又和哪个地理要素有关呢?

出示我国不同地区衣、食、住的景观图片。

承转过渡: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回顾展望: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气温和降水。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感受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呢,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可是他这次沿途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这个结论是咱们感受出来的,接下来咱们用专业点儿的地图验证一下──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归纳:出示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要先读图名,这两张图分别是什么?左边是我国1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右边是我国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那咱们先来看一下我国1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1.1月气温分布

总体趋势:

引导学生阅读我国1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我国1月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特殊线:

在递减的过程中,有一条等温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条等温线有着重要意义。──0℃等温线

它大概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呢?从图上可以看到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这条线以北,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结冰,而这条线以南,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会结冰。

转承:读气温分布图,先看总体趋势,然后再来找极值。

大家看,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30℃左右,1月我国最低平均气温呢就出现在这里,是黑龙江漠河,最低达到过—33、3℃。

再看海南岛气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呢?──20℃左右。

所以同学们可以计算一下我国1月南北温差有多大?──50℃

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那咱们再来看一下夏季的气温分布情况。

2.7月气温分布

总体趋势:

阅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夏季等温线分布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什么呢?──气温变化并不剧烈。

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全国气温的地方,这时全国气温的地方并不在最南端,而是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这时16℃以上的范围,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的低温区在哪呢?──青藏高原。

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我国冬夏两季气温的分布情况有很大不同,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天则普遍高温,这是为什么呢?咱们先来看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思考分析:

出示三组数据:

漠河、北京、广州的纬度,以及12月22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1、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2、三地昼长时间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3、由以上两个分析,你得到怎样的结论?三地获得热量如何?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并且昼长时间逐渐缩短,所以获得热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使得冬季南北温差大。

引导: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南北温差呢?比如每到冬天我们经常能听到天气预报报道刮什么风?──偏北风。

出示冬季风示意图。

这是我国冬季的盛行风,源于哪里?──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带来寒冷的空气和降温,对我国南北气温影响有什么不同?──北方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近,而南方受其影响较小,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南北温差。

承转过渡: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那为什么夏季温差小呢?我换一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

思考分析:

出示三组数据:

漠河、北京、广州的纬度,以及6月22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学生自主分析──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但昼长时间逐渐增长,所以南北获得热量差异不大,使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及成因,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再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就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咱们来看一下温度带的含义和划分标准。

概念明晰:

介绍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和积温的概念。出示温度带划分表。

按照这样的标准划分出的温度带,将我国划分为这样一些区域,大家根据刚看到的个温度带的积温数据,看看能不能在对应的区域填上相应的温度带名称。

特殊线:请同学们看看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和哪条线很像呢?──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对于温度带,咱们特别容易把它和热量带混为一谈,比如“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中的热带和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在我国的范围一样吗?──它们的划分标准是不同的,五带是热量带,按照获得热量的多少以纬线来划分的;而温度带是根据积温划分的,更多地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业、作物的熟制相关。

读图判断:

1、不同温度带的熟制分别是什么呢?

2、不同温度带盛产的水果是什么呢?

我们看到,这些水果的分布受到气温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用温度带的划分来确定分布。

课后延伸:出示不同干湿地区的景观图,请大家课后思考。

1、这几张图片分别对应在哪个点呢?

2、这些植被的分布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清华附中伊娜

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温故知新: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

2、温度带填图。

3、回顾特殊分界线──秦岭─淮河。

承转过渡:上节课给大家留了思考题,这些植被都对应哪个点呢?(移动图片到对应点)

那大家说这些植被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降水,好咱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我国的降水情况。

提问引入:咱们先来看看几个城市的降水情况。

根据几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同学们觉着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不同:从降水量上看有多有少;相同点:变化趋势相同,夏季多雨。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不同地方降水量差异很大,且时间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那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国的降水会集中在夏季呢?

读图分析(降水的时间分布):

1、降水集中在夏季

出示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和对比表格

问:大家能否根据这组资料来解释下这一问题?(一边分析,一边完成表格。)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和季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我国地处世界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大洋──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海陆性质差异明显,因此每年夏季我国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来自大洋的风,温暖湿润,带来丰沛降水。而每年冬季,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东北季风,寒冷干燥,使我国降温减湿。所以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承转过渡:咱们再来看这几个城市的降水,虽然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但是具体持续的时间又不太一样,各地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明显不一致,能据此总结出雨季分布规律吗?──越向北雨季越短。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和季风有分不开的关系。

2、东部雨带的推移

演示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

冬季我国大陆一直被冷空气控制,到五月夏季风开始从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冷暖气流相遇,这时就会发生一件神奇的事情──锋面雨(转ppt)──因此随着南部暖气团势利的逐渐加强,我国东南地区自五月起就进入到了雨季。

随后,暖气团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夏季风向北推移。六月,夏季风北上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雨带随之向北扩大,此时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长江中下游徘徊,于是形成了细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之后,夏季风继续北上,七八月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全国降水达到最多,而此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处于下沉暖气流的控制之下,出现了伏旱天气。

进入九月,冷气团势力增强,暖气团势力减弱,夏季风迅速撤回到南部沿海地区,10月,彻底退出我国,我国雨季结束。

归纳总结: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示意图

承转过渡: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我国降水不仅存在着季节的变化,年际之间的降水分布,也很不稳定。

3、降水的年际变化

简述年际变化概念

出示我国北京1951~20xx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标注降水量和最低年份,分析这两年可能的夏季风进退情况。

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降水量大;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降水量小。

承转过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夏季风,也看到了季风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影响,那在这样夏季风的影响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又会是怎样的呢?大家能推测一下吗?──东南多西北少。实际是不是这样,咱们来印证一下。

读图分析(降水的时间分布):

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动态分布图,依次展示1600mm,800mm,400mm,200mm,50mm的区域和界限,学生总结降水分布规律。

──因夏季风的影响,在夏季风从东南进入西北内陆的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受到山脉的阻挡,因此影响越来越小,所以我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承转过渡:由此我们再次印证了我国不同地区降水情况不同,根据我国不同地区降水的多少和蒸发的情况,把全国划分成不同的干湿地带。

概念解析:

出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共分为四类干湿地区,分别是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对照干湿地区分布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将各地区和其降水量范围连起来。

读图判断: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不同会影响到植被的种类和农业的类型,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四幅景观图,分别属于哪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

半湿润区──植被以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为主,耕地大多是旱地。

半干旱区──以温带草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牧区。

干旱区──远离海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课后延伸:大家再看一下几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有没有哪个你觉着特别熟悉的?──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此线都是哪些分界线?有怎样的地理意义?此线南北又有怎样的不同?请大家课后思考。

世界的气候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及景观图,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主要自然景观的分布。

2、能够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能分析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景观特征

三、教学难点:

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

四、教学过程:

(一)由“探索”活动导入教学

1、简单介绍自然景观

2、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纹、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

3、由于地形、气候、水、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二)学生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汽车拉力赛沿途经过哪些气候类型

(三)借助教材上回幅景观图来讲解什么是自然景观

(四)读教材“热带气候类型”图,说出四种气候类型

依据四个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森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1、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就应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不同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形成不同气候的特点

3、归纳四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并明确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

(五)亚热带气候类型

1、让学生观景雅典和上海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比较这两个同属亚热带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分布特征,这两种气候景观差异和对比

3、阅读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经一部加深对地中海气候类型的理解

(六)温带气候类型

1、三种:伦敦、乌兰巴托和北京的气温分别代表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异同。

2、齐齐哈尔和巴黎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东西岸且唯独相当但温差很大,归纳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差异。

(七)寒带气候类型

1、读图读出寒苔原气候和寒带冰原气候分布地区。

2、读卡扎奇耶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其代表的.寒带苔原气候和特点。

3、东方主要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所代表的寒带冰原气候。

(八)高原、水地气候,教师通过板书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关于气候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变化成因。

(九)教师对全文总结。

(十)作业:

1、从统计图上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的依据是( )

2、欧洲、亚洲、南北美洲都具有的气候类( )

3、欧洲西部温和多雨的气候受大西洋影响很大,据此可看出其影响因素是( )

4、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的主要因素( )

5、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这种气候是( )

附答案:

1、气温和降水

2、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水地气候。

3、洋流

4、地形

5、热带雨林气候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奇妙水世界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

平凡的世界的心得体会6篇

缤纷的世界作文6篇

世界的未来演讲稿6篇

世界我的作文优秀6篇

世界我的作文优质6篇

世界我的作文通用6篇

用我的世界作文模板6篇

用我的世界作文优秀6篇

我的世界优秀作文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662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