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规划好教学步骤,确保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流畅性,结合实际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和优化,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画》教案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知道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开始的,并能知道数位的顺序,知道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
3、通过读数和写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
计数器、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10个一是(),10个十是()。
2、6个十和3个一组成()。
3、7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4
1、师出示24根小棒,问: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生答有24根),那么2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指名回答)
2、在计数器上表示24。
师出示计数器,问:那么要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来表示24,应该怎样拨珠子呢?(指名说,并指名拨珠子,师适时引导)
师:24里面有2个十,所以就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有4个一,所以就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
3、24的写法。
师:那么24这个数又该怎么写呢?(指名回答)
师引导说出:十位上有2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有4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4。
4、24的读法。
师:好了,这个数同学们会读吗?
老师板书:读作:二十四
学生齐读。
5、师:2在什么数位上?那么它表示什么意思呢?4又在什么数位上?它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
二教学例5
1、学习例5第1行3道题。
⑴师:好了,现在同学们把数学书翻到34页,你们看到中间的例5,例5有6幅图,每幅图画的都是计数器。
⑵师:现在你们先看到第1横排的3幅图,你们先自己试着写出这3幅图所表示的数,你们试着写一下,写好了后再把你写的数读给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
指名板演,订正。
⑶指名读前2个数,齐读第3个数,同时板书。
2、学习例5第2行3道题。
⑴好了,现在同学们又看到书上,你们看到例5的第2横排的3幅图。
⑵你们先看第2横排的第1幅图,第1幅图的十位上有4个珠子,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那么这个数又该怎么写呢?(指名回答)
师强调:这幅图十位上有4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写0,要用0去占位。所以就写作:40。
师:那么这个数怎么读呢?(指名读,老师板书)
⑶师:好了,剩下的两幅图同学们自己在书上写一写,然后再把你写的'数读一读。
指名板演,订正。
⑷指名读第2个数,齐读第3个数,同时板书
⑸师强调:写数的时候,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没有珠子就要写0,要用0去占位,不能不写0。
三教学例6
1、老师出示10捆小棒。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捆小棒,来我们数一数有多少捆。那么老师这里有多少个十呢?(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呢?(10个十就是100)那么要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来表示100,该怎么表示呢?(指名拨)
2、师:好了,同学们你们会写100吗?(指名板演)
老师强调:十位和个位上的0不能丢了。
3、学生齐读100,师板书:读作:一百。
4、师:好了,现在同学们观察老师的计数器,你们看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是什么位?(老师板书)
5、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在读这些数和写这些数的时候,我们是从哪边开始的呢?(学生自由讨论,指名汇报)对了,我们读数和写数都是从左边开始的,我们读数是先读的十位,再读的个位,是从高位读起的;我们写数也是先写的十位,再写的个位,也是从高位写起的。总之我们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2、读出下面各数。
284063809872
四、小结
好了,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汇报)
一年级《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 个生字。
2. 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 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铃声响,坐坐好。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这是第一节识字课,将学前常规教育融于语文课。
2. 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 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 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 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 将国画与汉字联系, 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内涵。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 学习汉字“天”。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2. 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3. 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利用图片, 联系生活, 帮助学生识记和正音。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 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从“人”出发,引出“我”。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师生对话,引出“你、他”。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2. 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 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如一名学生说:“我是××,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你喜欢踢足球吗?”“他是你的同学吗?”小组练习,轮流说话。
创设生活场景,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帮助学生认读、理解生字。
一年级《画》教案篇3
内容简析:
本次语文百花园有六项内容:“认识多音字”“写内外结构的字”“学习用音序查字法”“连一连,读一读”“阅读笑话一则”和“能说会道”等内容。
设计理念:
此次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联系旧知探求新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重视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同时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在乐中学、趣中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一字多音(多音字)的现象。
2、复习巩固内外结构汉字的书写。
3、学习用音序法,并引导学生养成勤的好习惯。
4、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识认汉字,积累词语。
5、练习读短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幽默感。
6、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教育学生要讲究公共(个人)卫生,保护生态环境。
重点·难点
1、第二题学习
2、第六题能说会道——请不要这样做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第二题字典(学具、教具)
3、第四题树叶字卡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是完成“语海畅游”的一、二题
一、学习第一题,汉字真有趣
(一)设疑导入
1、同学们,这两幅对联你会念吗?
祖国前程美春回大地百花艳
人民幸福多喜到人间万事新
2、这幅对联呢?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①自由练读,有什么问题吗?
②注上拼音,再读一读
hǎohào
好读书不好读书
hàohǎo
好读书不好读书
③解释对联的意思,引出多音字
(二)汉字真有趣
多媒体展示多音字组成的词,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三)拓展训练
1、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
2、畅游“多音园”
①出示多媒体课件——多音园(园内有不同种类的果树,每棵树代表一个多音字,但词语不同,读音也不同)
②赛读词语,看准认识的多
3、小结:通过练习发现,遇到多音字,要看和什么字组成什么词语,注意不要混淆读音。
二、学习第二题:
(一)设疑激趣
你知道“大王”这个词怎么读吗?
“大”也是个多音字,这个词除了可以读“dàwáng”还可以读“dàiwang”,可是它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让他告诉我们。
(二)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三)学习
多媒体演示的过程
①先从字典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表”中找到“d”
②再查到“dai”这个音节
③根据音节右边标明的页码,在字典正文部分找到这个音节
④再找到带调音节“dài”
⑤我查到“大”字啦!
(四)自己练习
用音序查字法查查“该”字在字典的哪一页,随机纠错。
(五)比赛
第二课时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完成“语海畅游”的三、四题及“读一读”。
一、学习第三题:我会写
1、多媒体示包围结构的8个字,认读生字
2、观察:哪几个字部首相同?(问、间的部首是“门字框”;“还、送”的部首是“走之底;“回、困”的.部首是“大口框”)
3、多媒体演示书写规则,(问——由外到内;还——由内到外;回——由外到内再封口)强调“区”的笔顺。生仿写。
4、学生练写
5、组内评价、展示
二、学习第四题:连一连,读一读
1、认读8个生字
2、游戏:摘树叶(黑板上随意贴8片写好生字的树叶,背向学生)
提问:谁敢来摘树叶?要求:必须叫出它的名字并组个词。
3、小组合作学习,拿出字卡,看能用这些字组多少词。
4、小组汇报,比比哪个组组的词多。
5、做“找朋友”的游戏。
6、连线
三、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登太阳》
要求:默读,不用手指读。
2、指名读,提问:“我”为什么会闹出这个笑话?
3、谁会讲个笑话?
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完成“能说会道”
一、学习第3幅图
1、播放歌曲《小蜻蜓》提问:小蜻蜓会干什么?
2、是呀,小蜻蜓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一直在为人类作贡献,可是,我们的有些活动却伤害了它。
(示图3)图上画了谁在哪里干什么?
3、如果你是这只小蜻蜓,你会对这个小男孩说什么?
我是,我能,请不要。
4、这位阿姨会怎么说?这个小朋友呢?请两位同学演一演。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1、2幅图
1、选择一幅图,讨论:①为什么不能这样做;②你打算怎样劝他;③演一演(组内评议)
2、定人汇报
3、相互评价
三、口语交际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注意:说话清楚、完整、有礼貌。
多媒体展示画面:①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
②不遵守社会公德:践踏草坪
③不讲究公共卫生:随地吐痰
④不爱惜公共财产:在墙上乱画
⑤不遵守公共秩序:上车拥挤
四、写话指导
选择书上一幅图写下来,刚才怎么说的现在就怎么写,没学过的字写拼音。
五、交流评议
1、请几位同学把他写的话念给大家听。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反思]
“大语文教学”的倡导者张孝纯先生说:“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的实践与学习。”
本组教案设计有以下特点:
1、“设计”从“趣味对联”入手,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多角度、多层面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去设身处地地参与感受,并付之实践。
2、“设计”以“游戏”贯穿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方法:摘树叶、找朋友、畅游多音园……把练习落到实处。
3、“设计”以“情境”引领说话,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创造更多的口语交际环境,口语交际从被动到主动,这是新的体验。
一年级《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巩固练习。会用“勇敢”说一句话。
2.全文,通过导行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胆大、勇敢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1)卡片认读生字词梧。
(2)比一比,再组词。
完()院()听()诉()
(3)做《课堂作业本)第3题,读读写写。
(二)课文,深化导行
(1)指名朗读课文。
(2)齐读课文。
(3)妈妈为什么说南南真勇敢?
(4)还有哪些行为也是勇敢的表现?你能举个例子来说吗?
(5)讨论课后练习第3题,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他们勇敢吗?为什么?用“勇敢”说一句话。
(6)指导《课堂作业本》第7题。
①仔细观察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②这位解放军叔叔勇敢吗?
③用“勇敢”说一句话。
(7)你是否是一位勇敢的孩子?请小朋友看课后练习第4题“你能做到吗?”能做到的.打钩,井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做到勇敢和不胆小的?
(三)看图编故事
要求:看图用自己的话,加上自己的想像。
(1)自由说。
(2)指名说。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同时进行想象表演(一人扮南南,一人扮妈妈)。
(四)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第6题:读写句子。
(2)听写本课生字。
一年级《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song)。领读。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指名读课题,领读课题。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
(1)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读,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齐读生字词。
(2)课文中的词语,估计学生都能理解,可采取下列办法解决有关词语:
指名回答:低头(动作表示)听(动作)摸(动作)回答(联系课堂提问与学生的回答)
?蘑菇该奖给谁》一课中,哪个词的意思和“惭愧”一样?(难为情)
(3)观察生字特点,想出记住生字的方法。小组内交流。
(4)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b、小松树对大松树夸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d、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5)逐段指名朗读。
三、作业
1.认读、练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树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松树比多少回答孩子听低头
2.说出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指名口头填空:()有一课()松树,()有一棵()松树。
2.(板书:惭愧)指名拼读后,问:“惭愧”是什么意思?
3.问:小松树为什么感到惭愧?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4.起初,小松树怎么样?(板书:长得多高看到很远)
谁能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读出它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语气来?
练习朗读,同座对读,互相学习、指正。
指名当众朗读、评议。教者示范,学生再读。
5.后来,小松树的想法怎么会发生变化的?
指名读风伯伯的话。(板书:比你高大山托)
讨论:风伯伯的话是什么意思?
6.讨论:小松树会怎么想呢?
(谢谢风伯伯,不然,还真的以为自己最高呢)
(刚才太不礼貌了,要向大松树说声对不起)
(要是我也在山下,和大松树站在一起,他肯定比我高好多好多呢)
(谢谢风伯伯,是你让我知道了,我能看得远,是大山的功劳)
(如果大松树也长在山上,他会看得更远更远)
7.教者小结:小松树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他以后一定会改正错误,变得谦虚起来。
8.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多你呢回答风伯伯听孩比低
2.自主学习,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根据学生发言,知道写字。
四、作业
1.按笔顺描红。
2.朗读课文
一年级《画》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中欢快的情绪。
2、了解三只小猪的故事。体验说、演唱、表演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3、表演小小音乐剧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说、演唱、表演相结合。
教学难点:
创编小猪盖房子的动作并表演出来
教学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吗?谁来给我们大家讲一讲。
2、课件播放《三只小猪》的故事。
师:故事听完了,你不想说点什么吗?你对三只小猪是怎么评价的?
3、教师播放《三只小猪》的音乐。教师:有只大灰狼总想吃这三只小猪,听听音乐中大灰狼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如果你听出来,就用动作模仿出来。
教师操作:播放音乐。
学生活动:听音乐,判断乐曲中大灰狼的音响,并用动作模仿出来。
教师提问:你是怎么听出来音乐中大灰狼的形象?音乐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听音乐、分辨大灰狼的声音,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与分辨不同情绪音乐的能力。】
二、激情导学。
1、板书课题
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2、教师范唱歌曲。
学生思考:
面对凶恶的大灰狼,小猪们害怕了吗?他们都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哪只小猪做得好?
3、学唱歌曲:
(1)要求:能跟老师唱下来就可以。
(2)练一练歌谣。
大屏幕出示三只小猪的`歌谣,注意老大、老二、老三的语气。边读边加上打击乐器的'伴奏。
(3)学生模仿说与演唱相结合。
?设计意图:学习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三、角色体验。
比一比,看谁说的语气恰当。
1、你会模仿猪老大并把它的歌谣读一读吗?
2、你会模仿猪老二并把它的歌谣读一读吗?
3、你喜欢哪只小猪?为什么?一起自编动作并齐读。
4、读三只小猪的歌谣并齐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不同的声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创编,合作表演。
1、师生共同设计、创编小猪盖房子的动作并表演出来。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说、演唱、表演的练习。
3、分四小组分角色进行表演:
自我推荐扮演三只小猪,教师适时指导,要求说(配打击乐器)、演唱、表演、相结合。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小猪们盖房子的不同动作,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形体表演能力及与人合作的精神。】
五、小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受到什么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