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策划方案

关于桥的科学教案优秀7篇

认真写好教案是为了确保课堂时间能够充分利用,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教育,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桥的科学教案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桥的科学教案优秀7篇

关于桥的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潜水艇下沉、上浮与鱼鳔的关系,乐于探究其中的奥秘,初步感知仿生学的原理。

2、欣赏有关潜水艇的录像,进一步了解潜水艇潜水的过程与简单原理。

3、想象创造各种各样的潜水艇,发展大胆想象的能力及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制作好的潜水艇模型、吸管、纸鱼、气球、橡皮泥、胶带、铁块、剪刀、装满水的盆。

活动流程:

1、教师做“纸鱼”游泳实验,引发幼儿探究兴趣。

(1)请幼儿讨论;鱼为什么会游泳。

(2)出示一条纸鱼,演示鱼游泳的过程。把气球放在纸鱼的肚子里当鱼鳔,通过给气球充气、排气观察鱼上下沉浮的样子。让幼儿说出鱼鳔的用处:鱼有了鱼鳔,就能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想浮起来时就在鱼鳔里充满空气,想沉下去休息时就排掉鱼鳔里的空气。

2、引导幼儿探索潜水艇下沉、上浮的.秘密。

(1)组织幼儿自己玩潜水艇,想办法使潜水艇上浮、下沉。

(2)分析讨论为什么潜水艇能够下沉、上浮,知道潜水艇是模仿鱼鳔的原理制作的。

3、观看有关潜水艇的录像片,进一步探索潜水艇的奥秘。

4、拓展思路:用手工制作、绘画、粘贴、拼搭的形式来表现想象中的潜水艇。

(1)在潜水艇的全身都安装小圆桶,使潜水艇浑身上下都是枪。

(2)幻想画:我乘潜水艇遨游时光隧道。

(3)把潜水艇做成鱼的形状,这样的潜水艇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4)插上翅膀,制作会飞的“潜水艇”。

(5)安装四条腿,变成机器人的“潜水艇”。

活动延伸:

了解更多仿生学的相关知识。

关于桥的科学教案篇2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回忆水变冰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讲述自己是怎样把水变成冰的。教师小结:水在0℃以下会结冰。

2. 幼儿操作实验,观察水遇热的变化。

① 激发幼儿讨论水遇热会发生什么变化。介绍操作材料及用法,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水在加热后发生的变化。

② 提问: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水气是从哪里来的?(水变成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到哪里去了?(飘散到空气中去了。)

3. 引导幼儿讨论并实验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

③ 提问:我们能不能让水蒸气变成水?(让幼儿把冷的物体放在水蒸气上,观察蒸汽凝结成的'小水珠;幼儿把手放在水蒸气上感受手的潮湿。)

④ 小结:水冷了就会变成冰,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冷了又会变成水。

4. 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家用较扁的盆里放满水,置于干燥的地方,几天后观察水的变化。(水变少了,水在常温下会蒸发成气体。)

活动目标

1. 了解水的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冰;能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

2. 激发幼儿对水的变化的兴趣和好奇。

活动准备

幼儿在家里冰箱做过结冰的实验;酒精炉、烧水的壶或其他容器每组一套。

关于桥的科学教案篇3

活动准备

餐巾纸若干,卷纸若干,箩筐若干,油桶若干(有重有轻)

活动目标

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快乐。

大胆尝试,学习制作有力量的纸绳。

通过实验,萌发探索纸绳承受力的兴趣。

活动过程

1. 出示餐巾纸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餐巾纸,人们喜欢用软软的餐巾纸擦脸、擦汗、擦手···师:你们玩过餐巾纸吗?

师:那今天再跟老师一起玩一次。

2. 鼓励幼儿做纸绳,尝试提水桶。

师:首先谁能把餐巾纸做成一个纸绳?

师:它有力量吗?能拎起东西吗?

师: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到底怎样,我们来试试吧!

师:听清楚要求,小朋友在"1"号筐里拿一张餐巾纸,把它做成纸绳,然后来到这里拎起水桶,要这样拎,做好了就可以上来试一试了!

3、谈论纸绳的秘密师:请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这边,暂时没有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另一边。

师:我给你们同样地餐巾纸做成的纸绳,为什么你们可以拎起来,你们暂时拎不起来呢?

师:我们一起讨论下。

师: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你们像不像知道其中的秘密?

(两边各拿一个纸绳)师:你们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告诉你们哦这里藏着一个秘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仔细看好啊!

(教师示范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延纸绳的不同边来做纸绳)师:现在你会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了没有?

师:知道了这个秘密,我们再来试一试。

师:纸绳一定要拧紧,越紧就力量越大。

4. 尝试拎水桶师:现在纸绳可神气啦!它想拎更重的'水桶,谁来试试?

师:想不想挑战更重的水桶?

师:如果要提起更重的水桶你有什么办法?

师:现在难度增加要提起两个水桶,我们可以用几根绳子来帮忙?谁想来试试的?

师:团结起来的纸绳力量大!

5. 经验拓展师:你们想不想做一根有力量又长的纸绳?

师:我们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个又紧又长得纸绳,然后用你的这个纸绳去拎起更重的东西去吧!

关于桥的科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桥的类型、特征及用途。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构建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常见桥梁图片两幅。

2、从网上下载的各种不同桥梁图片资料若干,电脑一台。

3、积木(每组两篮),作业纸每人一张。每人从家带来的小纸盒两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最喜欢的桥。

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出示图片,引出关于桥梁的课题。

了解几种常见桥梁的类型。(斜拉桥、拱桥、立交桥)

五、用电脑演示各种桥梁的图片。

请幼儿说出这种桥梁的类型。也可让幼儿自己操作鼠标调出各种桥梁的图片,并说出其类型,从中认识"梁桥"和"升降桥"。可让幼儿根据图片提出问题,由幼儿和老师来共同想办法解决。

六、搭纸桥。

请幼儿分组用纸盒(随意折成各种形状)搭成纸桥,用积木来测桥梁的载重。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七、纸桥的承重。

组织各组幼儿开展自制纸桥的承重试验,激发幼儿不断尝试新方法的欲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关于桥的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多种方式丈量路程。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协调行动。

活动准备:

幼儿已去过离幼儿园最近的一所小学。

活动过程:

1、布置任务,结伴分组:

(1)、教师告诉幼儿今天的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要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想办法将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距离测量出来。”

“你们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什么工具和材料可以自己去找,或请教师帮忙提供。”

(2)、幼儿自由结伴分组,要求每组4—5人。

2、拟定丈量方案:

(1)、商量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测量的方法。

(2)、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

3、分组行动:

幼儿按拟定的方案行动。

4、交流结果:

(1)、各组交流测量的过程及结果。

(2)、试得出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大概公里数(米)。

(3)、教师小结幼儿的不同测量方法的好处。

关于桥的科学教案篇6

活动设计思想:

孩子们都觉得彩虹很神奇,彩虹只有在雨后才能看见,晴天的时候都是躲起来看不见的,小朋友都会好奇的问:“彩虹那么漂亮,只有雨后才能看见它,晴天看不见。为什么彩虹要躲起来呢?”针对孩子这个大胆的提问,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个课题,让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了解到为什么彩虹雨后才能看见它。

活动目标:

一、让幼儿感知道彩虹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彩虹的成因。

二、通过实验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

三、学习与同伴交流实验结果。

活动技术支持:

水、盆子、镜子、喷雾器、杯子、彩虹的图片

活动过程与方法:

一、通过谜语,引出课题。

谜语:“一座长桥架天空,五颜六色真好看,晴天找它看不见,雨后天晴就出现。”(谜底:虹)

二、出示图片,帮助幼儿回忆彩虹的特征。

(一)你们见过彩虹吗?在什么地方彩虹就会出现呢?

(二)彩虹是什么形状?彩虹有什么颜色?

三、实验:自己做彩虹

(一)幼儿分组讨论,需要些什么东西制作彩虹。

(二)请小朋友自己选者喷雾气、镜子、水、盆,透明杯子、白纸等尝试做彩虹,教师从旁指导。

教师指导:1.教师利用喷雾气在空中喷雾,幼儿背对太阳观察现象。2.利用装着水的透明杯子对着太阳,也能产生彩虹的现象。

3.把小镜子的一半斜插进水中,在镜子对面放一张白纸,使阳光能反射到白纸上,白纸就能出现彩虹了

四、交流讨论:

(一)问:你的做的彩虹出现了吗?

(二)问:你用了什么用具制造出彩虹的.?小结:彩虹是由器重颜色形成的弧形彩带,就像天空中架起的一座桥桥。彩虹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喷雾里的色彩、白纸上的色彩、杯子中的色彩都是太阳的颜色,太阳给水珠、镜子、杯子折射后显出的七种颜色,这些颜色混合在一起就是太阳光。夏天雷雨过后或阵雨过后,天空就会出现小水珠,太阳照在这些小水珠上,天空中就会出现美丽的七色彩虹。天空晴朗,没有下雨的时候就不会有彩虹出现了。

五、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想想还有没有其它制造彩虹的方法。

2.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查找有关彩虹的资料。

活动创新之处:

一、运用尝试的方法,提供幼儿尝试的机会,使幼儿在操作过程,学会借用工具避免了局限性。

二、给幼儿交流的机会,使幼儿能从交流中、观察中、操作中、小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问题。

活动结果预测:

幼儿能从玩中学,能自由讨论、发表意见,自由选者工具制造彩虹,符合了幼儿爱动手、动脑,爱探索的特点,效果较好。

关于桥的科学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有一天中午看电视我给小朋友找了一些魔术,孩子们看得认真了,当看到一个关于悬空的魔术时,就有小朋友问:"老师,什么是悬空?他为什么会悬空呢?"还有的小朋友说:"老师,除了魔术里的人能悬空,还有什么也能悬空呢?"看到孩子们对悬空现象这么感兴趣,针对孩子们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也上网查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最后组织了开展了《会悬空的纸盒》这一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发现纸盒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2.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3.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自制纸盒娃娃、音乐。

2.辅助材料:螺丝帽、木块、塑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纸盒娃娃,引题:有一个很特别的杂技团要在我们班作精彩演出。他要给我们表演杂技--悬空,你们猜他能成功吗?

2.教师演示成功的"纸盒娃娃的杂技",提示:他能用这么少的部分把身体悬空,你们的纸盒娃娃会不会悬空呢?

二、基本部分

(一)、发现纸盒的悬空现象

1.设问:你们的纸盒娃娃能悬空吗?

2.幼儿探索(教师提供"木块"让幼儿自发尝试悬空的方法:纸盒一头放在桌子的边沿,一头悬空)

3.交流:你是怎么让他悬空的?

(二)、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1.设问: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现有材料,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体验到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有关。)

3.幼儿交流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4.小结:木块在纸盒顶端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三)、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

1.设问:每种材料都去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让纸盒悬空最多现象,发现悬空现象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交流:你用三种材料比较以后,发现了什么?

4.小结:纸盒里的东西越重,纸盒悬空越多。

三、结束部分感受身体重心

1.导入:纸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现在轮到我们小朋友来表演杂技《椅子上的单脚舞蹈》

2.要求:只用一只脚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脚悬在椅子外,肢体表演各种动作。

3.幼儿表演并体验单脚悬空的感觉。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电教案优秀7篇

小班科学蒜宝宝教案优秀7篇

六年级桥的读后感优秀7篇

科学教案油和水教案优秀5篇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5篇

学前科学课教案优秀6篇

桥的演讲稿作文优秀6篇

中班科学沉与浮的优秀教案8篇

大班科学葱和蒜教案优秀5篇

关于水的科学演讲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122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