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策划方案

初一数学角的教案优秀5篇

教案的详细设计可以让我们创设多样化的学习场景,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下面是多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初一数学角的教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初一数学角的教案优秀5篇

初一数学角的教案篇1

一、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通过判断,并理解代数式的意义。

(2) 初步掌握列代数式的方法,能根据要求正确列出相应的代数式。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代数式的意义以及正确地列出代数式。

三、学习过程

1.(1)我们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请你填空。

①七年级一班有男生20人,女生n人,那么共有学生_________人。

②买苹果s千克用了4元钱,买1千克苹果需要________元。

③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a厘米和b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c厘米,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和是_______。

(2) 上述各问题中出现的如20+n、 、4n、(ab+c2)以及以前学习的n-m、2(a+b)、ab+ac等式子,都称为代数式。

(3)指出下列哪些是代数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1) m+5 (2)2x-y+1 (3) 2+3+5 (4) 3< p="">

(5) (m-5n)2 (6) abc (7)a (8) 2+x=3

2.(1)例1 填空:

①甲数用a表示,乙数比甲数大3,那么乙数是______________.

②甲数用a表示,甲、乙两数的和为10,那么乙数是______________.

③甲数用a表示,甲数是乙数的5倍,那么乙数是______________.

④甲数用a表示, 乙数比甲数的平方少2,那么乙数是______________.

⑤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 cm、b cm .则该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cm

(1)自主归纳。 结合上面所有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否总结出代数式的书写格式?

(2)下列代数式中符合书写要求的是________ ,并说明理由。

(1)x×y×2 (2) a + b 厘米 (3) 2(b-a) (4) (a + b) ÷c (4.像“x的3倍与y的2倍的和”、“x与5的差的3倍”等用文字表述数量关系的语言称为自然语言(或普通语言);

像3x+2y与3(x-5)等用代数式表述数量关系的语言称为数学语言。

5.将下列代数式用自然语言表示: (1) (a+b)2 (2) a2 -b2

6.请同学们将下面的代数式赋予它实际意义。a-b ___________4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 存在问题的地方:

五、课堂检测

1.列代数式表示(注意规范书写)

① x的 与a 的和是____________;② a,b?数和的平方减去a、b两数的立方差____________;

③ 长方形的周长为20cm,它的宽为xcm,那么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④ 某商品的利润为a元,利润率为1

?3.2代数式》测试

3.(题型三)某汽车的油箱里储油20 l,如果该汽车每行驶1 km耗油0.04 l,那么当汽车行驶n(n≤500)km时,油箱中还剩汽油______l.

4.(题型二)已知x2+x-1=0 ,则3x2+3x-5=________.

?3.2第2课时代数式求值》同步练习

解题突破

⑤根据设计的程序进行计算,找到循环的规律,根据规律推导计算.

命题点 3利用整体法求值[热度:96%]

10.⑥已知-x+2y=5,则5(x-2y)2-3(x-2y)-60的值是()

a.80 b.10 c.210 d.40

解题突破

⑥先通过改变符号变换已知代数式,再利用整体代入法进行计算.

初一数学角的教案篇2

相交线

课型:新授课 备课人:徐新齐 审核人:霍红超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观察、操作、推断、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毛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重点、难点

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中演示第五章章首图片为主体的课件。

学生欣赏图片,阅读其中的文字。

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 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自学指导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边相应变小。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

三、 问题导学

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aoc和∠boc有一条公共边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aoc和∠bod有公共的顶点o,而是∠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以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有"相邻"关系的两角互补,"对顶"关系的两角相等。

(3)。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 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

四、典题训练

1、例: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2、:判断下列图中是否存在对顶角。

小结

初一数学角的教案篇3

幂的乘方:公式的探究方式和前节类似,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该优势展开教学,在探究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幂的乘方运算的感性认识,进而理解运算法则。

积的乘方:

1.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重点)

2.掌握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难点)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提问: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和幂的乘方公式是什么?

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乘方公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2.肯定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今天学习幂的运算的第三种形式——积的乘方.

知识点

1.地球 的.半径长约为6×103 km,用s,r分别表示赤道所围成的圆的面积和地球半径,则s=πr2,计算赤 道所围成的圆的面积约为1.13×108__km2.(π取3.14,结果精确到0.01)

2.用公式表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s,并求出当a=1.2×103 cm,r=4×102 cm时,s的值.(π取3.14)

《1.2幂的乘法与积的乘方》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计算:(m3n)2的结果是( )

a.m6n b.m6n2 c.m5n2 d.m3n2

2.计算(x2)3的结果是( )

a.x b.3x2 c.x5 d.x6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a2)2=a4 b.a+a=a2 c.3a2+a2=2a2 d.a4?a2=a8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3?a4=a12 b.(a3)4=a7 c.(a2b)3=a6b3 d.a3÷a4=a(a≠0)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a3)2?a4等于 ;

答案:a10

解析:解答:(a3)2?a4=a6?a4=a10.

分析:先根据幂的乘方算出(a3)2=a6,再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完成此题.

初一数学角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明白生活中存在着无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举例说明;

2、能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和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重点:

通过列举现实世界中的“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来引进正数和负数,要求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为以后通过实例引进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加法和乘法法则打基础。

难点:

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课是一个从小学过渡的知识点,主要是要抓紧在数范围上扩充,对引进“负数”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及意义的理解。

二、新课拆析:

1、回顾小学中有关数的范围及数的分类,指出小学中的“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如:0,1,2,3,…,,

2、能让学生举例出更多的有关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面。

如: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温度是零上10°c和零下5°c;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3、上面所列举的表示相反意义量,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如果只用原来所学过的数很难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一个“—”号来表示。

如:在表示温度时,通常规定零上为“正”,零下为“负”即零上10°c表示为10°c,零下5°c表示为-5°c概括:我们把这一种新数,叫做负数,如:-3,-45,…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叫做正数,如:1,2.2…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例:下面各数中,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1,2.3,-5.5,68,-,0,-11,+123,…

三、阶梯训练:

p18练习:1,2,3,4。

四、知识小结:

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中,应能从数的角度来区分小学与初中的异同点,通过运用发现相反意义量,能理解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五、作业巩固:

1、每个同学分别举出5个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量的的例子;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2、分别举出几个正数与负数(最少6个)。

3、p20习题2.1:1题。

初一数学角的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意义,学会合并同类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分类思想。

3.情感目标:

借助情感因素,营造亲切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难点:合并同类项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观察下面的图片,并将这些图片分类:

你是依据什么来进行分类的呢?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需要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

2、对下列水果进行分类:

(二)新知探究1:

1、对下列八个单项式进行分类:

a,6_2,5,cd,-1,2_2,4a,-2cd

这些被归为同一类的项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2、揭示同类项的概念。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3.4合并同类项》同步练习

1.已知代数式2a3bn+1与-3am-2b2是同类项,则2m+3n=________.

2.若-4_ay+_2yb=-3_2y,则a+b=_______.

3.下面运算正确的是( )

a.3a+2b=5ab b.3a2b-3ba2=0

c.3_2+2_3=5_5 d.3y2-2y2=1

4.已知一个多项式与3_2+9_的和等于3_2+4_-1,则这个多项式是( )

a.-5_-1 b.5_+1

c.-13_-1 d.13_+1

?3.4合并同类项》测试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字母相同的项是同类项

b.指数相同的项是同类项

c.次数相同的项是同类项

d.只有系数不同的项是同类项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课教案优秀6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教案优秀8篇

6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优秀6篇

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

认识7的数学教案优秀7篇

初一心得体会优秀5篇

初一读后感600字优秀5篇

初一主任工作计划优秀5篇

初一入团申请书优秀范文5篇

我在变作文600字初一作文优秀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609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