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策划方案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精选6篇

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了更好地应对教学任务,我们需要认真写好教案,确保课堂的有序进行,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精选6篇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和老师、同伴一起探究广告纸的不同玩法,学会观察广告纸落下来时的不同现象。

2、愿意把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

二、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广告纸、记录纸。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广告纸。

师:小朋友,看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广告纸)

广告纸上都画了些什么东西呀?这些广告纸都有什么用?

小结:广告纸可以帮助人们宣传产品,让我们了解各种信息,但是通常广告纸在做完宣传后,就没有什么作用,不过今天老师要让广告纸和你们做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落下来》的游戏。

(二)游戏《落下来》。

1、比较大小一样、厚薄不一样的广告纸落下来的现象。

(1)师:现在老师手上有大小一样、厚薄不一样的广告纸,你们猜猜看哪张广告纸先落下来?(1号纸厚、2号纸薄)

(2)幼儿操作,进行尝试。

(3)请一个幼儿进行验证。

2、比较广告球和广告纸落下来的现象。

(1)现在我们把广告纸变成小球(用1号纸),小球和广告纸比赛,谁会先落下来?

(2)师示范一遍。

(3)幼儿尝试操作。

3、讨论、小结 师:刚才我们和广告纸做了一会儿游戏,知道厚薄不同的广告纸 厚的纸要比薄的纸落得快,广告纸和小球比赛,小球比纸片落得快。

你们觉得落下来的纸片像什么?(羽毛、树叶……)

纸片是怎样落下来的?(歪歪扭扭)

小球又是怎样落下来的(笔直笔直)

(三)制作玩耍“y”玩具。

师:下来我要用广告纸再变个好玩的东西:撕出一个小口,折一折,像什么?(货车)

撕出一个小口,折一折,像什么?(冰棒)让大拇指和食指来帮忙,在冰棒上再开出一个小口,跟我的小拇指差不多,然后把它举高,猜猜看它是怎么落下来的?

教师将“y”落下来,提问幼儿落下来的形状像什么?

(四)记录。

1、和幼儿一起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边总结边记录)今天,我们让广告纸变了好多次,有人说广告纸像羽毛,是怎么落下来的? 广告纸变羽毛,歪歪扭扭落下来;广告纸变小球,笔直笔直落下来; 广告纸变飞轮,转着圈儿落下来。

2、发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活动延伸)(出示飞机)广告纸变飞机,它是怎么落下来的呢?请小朋友用广告纸让爸爸妈妈做各种有趣的折纸玩具。 评析: 幼儿兴趣很浓,因为是自由探索操作。 直接用广告纸变小球,这样充分发挥广告纸的作用,又合理地利用了材料。

四、课后体会:

此次活动我设计了一个科学活动,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纸来作为活动的内容,用简单的材料让孩子进行自主地探究活动,是我们一直以来所提倡的。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虽然当中有很多自由探索的环节,设计时我也生怕孩子们一玩起来就很难收回来,不过因为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层层深入、递进的关系让孩子们很容易在每个环节中收回来,最后让家长参与我们的活动,更加强了家园的互动性,让家长从一个旁观者成为了孩子们的玩伴,我们的活动目的也就达到了效果。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篇2

活动背景:

中班下学期主题中,有一个科学活动《我的树朋友》,需要幼儿认识周边环境中的树朋友,与树建立亲近感。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直观的教学情境,我带着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学校旁边的老干部局里,因为在那里有一大片的树林子,各种各样真实存在的树肯定比简单的看几张图片,更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树木,能用各种方法观察和比较各类树的不同特征。

2. 与同伴交流、探讨中,加深对树朋友的亲近感和喜爱之情。

3.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事先选择便于幼儿观察的老干部局树林子,测量粗细的标尺。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树朋友,感知各类树的不同特征。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树,你能向我们介绍认识的树朋友吗?(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描述自己知道的树朋友)

2.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隔壁的老干部局,去那里的树林子认识下各种各样的.树朋友,让我们出发吧。

3.带领幼儿来到树朋友身边,认识树林子里的树朋友。(说说树的名字,对于幼儿不认识的树木,教师给予介绍。)

二、我的树朋友

1.引导幼儿用直接接触的方法,集体观察树朋友的特征。(如用脸颊贴一贴树皮,用手摸一摸树皮,看看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闻一闻树和树叶的气味,等等。)

2.重点选取两颗树进行粗细的比较,先引导幼儿进行目测,后教师用标尺进行测量验证。

3.树会呼吸吗?有心跳吗?爱吃什么?

4.你还想了解树朋友的什么?

三、夸夸树朋友

1.这里还有许多树朋友,它们都很可爱,请你们每个组找一棵树朋友。

2.幼儿分组寻找自己的树朋友,用各种感官感知树的特征。

3.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和同伴交流树朋友的特征。

4.个别小组比一比,你们的树朋友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5.引导幼儿以夸赞的口吻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树朋友。(教师小结,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有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减弱噪音等功效)

6.我们怎样和树交朋友?(带领幼儿用茶杯接水,给树朋友浇水。)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与老干部局的护林员结对,开展“护林小卫士”活动,每组认领一棵树进行养护,经常带领孩子们给树浇水,清理树林子里的垃圾等。

活动反思:

树是最熟悉、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中提取教学内容,以“树”为题材进行欣赏,每个幼儿对待同一个主题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们都有创造的欲望。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并且引导和鼓励他们想象、创造,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接触很多工具(铅笔、橡皮、水果刀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幼儿对工具的认识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工具的具体用途、种类还不是很了解。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展示各种工具,初步感受工具的种类很多。

2、在观察操作尝试中感知工具的作用很大,发展综合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幼儿收集各种工具。老师和幼儿到室外寻找特殊的工具。

2、卷笔刀、削苹果机,刨子,开瓶器。以及相对应的辅助用品。

活动过程:

一、尝试操作使用工具

1、师:“前几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今天让我们就来试试这些工具,看看它们有什么用。” (幼儿分别操作工具,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二、交流工具使用方法

1、师:“刚刚小朋友都使用这些工具,请你来说说你使用了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

2、幼儿讲述使用过程和方法。

3、教师小结:这些工具有的是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有的是在学习中用到的。

4、师:“桌子上还有一些工具请你看一看,玩一玩,它有什么用?” 5、分类并认识字卡。

师:“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工具,按照不同的用途帮它们分分类。”(幼儿操作)

师:“你为什么把这些工具都放一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出示字卡:学习工具、生活工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

6、再次分类及巩固。

7、教师出示有字卡的篓子,请幼儿再次分类。

师:“桌上还有一些工具我请几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名称和用途,并将它们分分类。(个别幼儿讲述、操作)

8、引导幼儿认识一些特殊工具

师:“老师这还有两样工具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农作工具并认识字卡。

9、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很多的工具它们有学习工具、生活工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农作工具。还知道了他们各自的用途。

三、总结认知激发探索。

出示锯子,提问幼儿这是什么?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

教育幼儿要爱观察,爱探索,长大发明各种有用的工具。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操作、探索发现不同材料沉浮的秘密,自己选择适合的材料。

2.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

3.乐意在探索中调整搭建方案,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自己探索材料在水中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材料搭建水上高楼。难点:不断尝试不同的材料,从中得到搭建稳固的高楼的经验。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kt板若干,养乐多瓶若干,不同形状彩色木块若干,不同形状塑料制积木若干,小石子若干,磁铁,三角铁,装有水的透明盒子,干毛巾经验准备:知道不同材料在水中有沉或浮的现象。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回忆不同物体在水中沉或浮的现象。

2.介绍桌面上的材料,幼儿猜想这些材料在水中的现象。

3.幼儿自己探索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现象。

4.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们在把材料放在水中时,轻轻的放进去,做完试验后轻轻的拿出来,如果你不小心把水弄到了桌子上,请你用桌子上的干毛巾擦一擦。

5.幼儿分享,教师总结

二、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不同的材料在水中不同的现象,自主选择材料搭建水上高楼(教师不提供kt板)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高楼是什么样子的呀?幼儿回答今天我们就来搭建一座水上高楼!

1.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请每一组小朋友自己选择适合的材料,合作搭建一座水上高楼,这座高楼的所有材料都漂浮在水面上就算成功!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索,选择适合搭建水上高楼的材料。

3.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分享讨论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搭建水上高楼的时候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呀?我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幼儿回答

5.教师总结。

三、教师提供kt板,幼儿再次尝试搭建水上高楼

1.介绍kt板。

2.幼儿自己探索kt板放在水中的现象。

3.幼儿尝试加入kt板继续尝试搭建水中高楼。

4.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分享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或成功的经验

6.教师总结。

四、教师指导幼儿自己整理材料与桌面

活动总结

“水上搭高楼”是一个探索性的游戏,教师投放了各种用于支撑的,各具特点的材料。比如:养乐多罐轻巧,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但是里面灌满水就会沉到水底;细的圆柱积木可以浮在水面上,但是容易倒,粗的圆柱积木稳定性好,但是比较沉;三角形积木不容易支撑。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探索,尝试多种垒高的方式,感知了沉浮与材料的轻重有关系,积累了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在遇到困难时,幼儿通过不断更换搭建材料,最后成功的搭建了水上高楼,在成功时也增强了自信心。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每组提供了三块kt板作为水上高楼的地基,一组幼儿用了一块板,另外两组幼儿将三块kt板都叠在一起放在高楼的最下面。由于教师引导不足,没有幼儿将三块kt板分别将高楼的每一层隔开。今后教师在建筑区指导过程中也会引导幼儿分楼层搭建,建立分层搭建的意识。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型特性几其生活习性。

2、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论西瓜虫

1、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

1、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并提醒幼儿听到信号就结合。

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1、“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的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哟额自由观察

“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说)

六、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幼儿边观察,边画。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2、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发现蚂蚁的基本特征。

3、愿意参加探索活动,知道要爱护蚂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蚂蚁的特征

2、小蚂蚁若干,小昆虫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察蚂蚁,引起幼儿的讨论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长得很小很小,仔细看一看,会是谁呢?

二、展开

1、课件演示:

幼儿有序地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2、教师:看清楚了吗,蚂蚁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3、提问:

(1)头上有什么呀?触角是直直的吗?(触角、眼睛、嘴巴)

(2)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呢?

(3)蚂蚁的身体分成几个部分啊?(头、胸、腹)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4、教师蚂蚁的外形特征。

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

三、观看课件,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讨论:小蚂蚁的家在哪儿?

2、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蚂蚁的主要生活习性。

四、拓展经验观察各种各样的蚂蚁,比较不同。(大小、颜色、花纹)

教师:蚂蚁的种类可多啦,我们就有600多种。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幼儿园教案通用5篇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优质8篇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

科学活动教案幼儿园教案模板7篇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5篇

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教案5篇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8篇

中班教案活动教案优秀6篇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434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