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范文网 >报告范文

学生恋爱调查报告6篇

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可以为我们赢得投资者的认可,我们在结束调查之后,认真写调查报告可以记录下自己的调查经验,以下是多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生恋爱调查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学生恋爱调查报告6篇

学生恋爱调查报告篇1

摘要:爱情——人类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恋爱的问题。近年来,这一问题渐趋普遍也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恋爱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即恋爱观不一样。此次调查报告旨在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

调查目的: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调查对象:以湖南大一大二学生为主的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网络问卷调查

一、大学生恋爱观的概念和现状

近年来,校园里谈恋爱的现象已不是少数。大学生恋爱已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校大学生谈恋爱都是一个让高校德育工作者颇感棘手的敏感问题。从最早“在校期间,不准谈”的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的普遍默许,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校园情侣一直是大学里一道特有的风景,而由之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倾向日益凸现,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有同学这样说:不谈恋爱的大学是不完美的大学。学习之余,大学的爱情故事似乎已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未名湖回荡着爱情的涟漪,丽娃河延续着的传说;荷塘月色不仅映有朱自清的背影,还有双双对对的剪影;光华楼前的大草坪上,也留下学子

伴侣缠绵的步履。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让爱情驻足、发酵的地方。 然而,大学里的恋爱也如同他们的青春年华一样,充满了风雨,充满了挑战,充满了坎坷,充满了太多的浮动与不确定??

为了扩大调查范围,我们使用了qq,电子邮箱等网络渠道发放300份问卷,但回收的有效问卷只有66份。通过问卷显示:

①有13.6%的同学是在热恋当中,22.7%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恋爱,47%的同学处于观望状态,一旦有了合适的对象也可以考虑。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在大学期间谈恋爱。

②59%的同学认为爱情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39.4%的同学认为爱情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就行;只有1.5%的同学认为爱情是为了排解空虚寂寞;有趣的是,没有同学认为爱情“为将来的事业做跳板”。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待爱情是较严肃的,趋于理性化,功利性较小,但感性化的仍然占据了一大部分。

③在调查大学的原因时,却只有24%的同学选择的是为了寻找结婚对象,25.7%的同学认为大学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追随大众。这说明有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恋爱的并不等同于爱情,也并不是为了“追求爱情”而恋爱,有的同学恋爱是因为大学生活的相对自由而引起的.“空虚寂寞”。

④在选择恋爱对象的首选条件时,有15%的同学选择了出众的外表,12%的同学选择了较强的能力,48.5%的同学选择了具有共同的话题,22.7%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只有1.5%的同学选择了优越的家庭条件。这表明现代大学生的恋爱对象的首选条件不一定要是高富帅、白富美,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要能够在精神上寻求寄托和认同,对时尚性和功利性的追求比例较小。

⑤当恋爱和学业发生冲突时,30%的同学选择了学业为重,6%的同学认为爱情更重要,64%的同学选择了不好说。而在和学业的联系上的调查中,54%的同学认为爱情是一种动力,可以促进学习 ,男女朋友之间可以相互监督,促进学习;同时也有15%的同学认为学习与爱情二者不可兼得 谈恋爱肯定要影响学习;认为没概念或者没有必然联系的同学有30%。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是同意恋爱和学业并重的,并且希望二者能相互促进。

⑥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是一段真挚的感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的同学有44%,认为其应顺其自然,不能强求的同学有42%,认为恋爱是游戏的1.5%,对大学期间的恋爱没有概念的同学有12%。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会重视大学期间的恋爱,希望体验美好而纯粹的爱情。

⑦每月的恋爱消费300元以下的可以承受的同学有38%,11%的同学可以承受300元以上的恋爱的月消费,51%的同学没有计算过恋爱的月消费。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大学恋爱在大学校园是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对大学期间的趋于理性,但仍然存在着问题。恋爱过程是高级情感的培养过程,两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恋爱是相互爱恋的异性,希望走向共度终生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以相互喜欢开始,以婚姻为目标,经历由表及里的喜欢、眷恋、怜惜、珍惜、奉献等心理过程,最终达到身心合一,不离不弃,为所爱之人可以牺牲生命的境界,即走向了美满的婚姻。,恋爱已经是一个公开的话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明白:,恋爱不仅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责任。只有勇敢的面对,承担,大写的“人”字才能屹立于天地间。

二、大学生恋爱观的成因分析和影响

我们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才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大学生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影响。随着大学生现象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的增多,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普遍关注。当代大学生大约在17—24岁之间,性心理发育也已经成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心理发展已成熟。他们的人生观还不够稳定,因为他们的学识不够丰富,社会阅历也相对缺乏,更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

大学是自由的天堂,是美丽的象牙塔,特别是远离了父母的管辖,老师的敲打,加上又身处异地的孤独寂寞,使得大学生不得不找精神的寄托;并且大学是潮流的国度,大学生更是国度里的新新人类,大学这个具有浪漫气息的家园里,使得大学生不得不追随爱情。大学生犹如空中楼阁,缺乏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所以导致成功率不高,最后走在一起的并不多。

恋爱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得到甜蜜的报偿也得经受成长的考验。

学生恋爱调查报告篇2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忧郁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是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当今恋爱越来越普遍的大学生当中,恋爱所需要的消费更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如果我们能够针对大学生恋爱的消费观和消费市场来进行创业,那么将会有很大的空间来供发展。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打钱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调查得知,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自主,由于中国的国情限定了劳动力的低下酬劳,所以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基本就只能够补贴一下伙食费或者额外的一小部分开销,这使得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1000元之间,只有少数的家庭条件优越者可以高于这个数字,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而根据调查可知,女生的消费水平基本高于男生消费水品,因为到了大学,女生都开始喜欢新潮服装,各种小饰品,还有化妆品,而这些东西就相对于只要吃饱饭穿暖就没有其他多余要求的男生来说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尤其是恋爱的男生,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lv、gucci等各种奢侈品大行其道,对女生而言,哪怕买不起真的,也需要一个假的来撑撑门面,也因此再次导致了恋爱成本的高昂。

据小范围内的调查,恋爱中的男生女生消费水平明显增加,逢年过节都需要赠送小礼品,生日这样的特殊节日更是不能避免,譬如调查中一个男生恋爱钱每月的消费只需要饮食及日常生活用品,最多在加上一点烟钱,每月的生活费还能有所剩余,每个学年都能够攒下一点点私房钱,而恋爱后的消费水平明显增加,随着恋爱阶段的变化消费水平也不断变化。

追求期的消费水平明显是恋爱中最高的,因为为了给女生营造一个大方,体贴,温柔的效果,各种琳琅满目的消费条目充斥着每月的账单,电话费明显高于正常时期,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消费,热恋期与追求期的消费结构基本相同,同样属于花钱如流水,只有在经过了追求期与热恋期的阶段以后,步入了稳定期的消费水平才能够稳定下来,但相对于没有恋爱的男生而言仍然是属于高消费,周末要一起去逛街,免不了要购买零食、衣物等产品,就以呈贡校区的学生而言,如若没有谈恋爱的男生,轻易是不进市区的,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进市区就是费钱费力,首先是往返长达3、4个小时的车程,其次是物价疯狂的上涨,在市区随便吃点东西都需要数十元,在加上车费,基本上进一次市区最少需要100元。而对于恋爱中的男女而言,这都是必不可少的消费,不然还能叫做恋爱吗?

因此恋爱中的男女相对于没有恋爱的人来说,每月都要多花出最少200元,这对于经济尚不能独立的大学生而言,其实是一笔不算小的开支,再加上疯涨的物价,在呈贡校区,男生每个月的饮食费用最少都要400元才能够达到每顿一荤一素的饭菜。如果在加上恋爱的费用,那么每月的消费水平最少都需要700元。

而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得知,在大学生群体中,恋爱的消费占了很大一部分,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克服攀比的心理,在经济尚未独立的现在,不要胡乱浪费,购买一些不必要的商品,而应把学业放在首位,未来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美好和独立。

学生恋爱调查报告篇3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使用自己设计的《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研究对象是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有效卷为130份。调查时间为20xx年3月。

二、调查目的

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恋爱观,因此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处理恋爱关系的方法各不相同。积极健康的恋爱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业与生活有促进的作用,消极错误的恋爱观会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一些大学生出现了错误消极的恋爱观,如过分地看重对方的物质基础、恋爱至上甚至失去理智、对待爱情的态度不认真等等。这种恋爱关系容易导致双方恋爱关系的破裂,也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会酿成悲剧。出于这一现状,我们对浙江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本校大学生的恋爱观特点,分析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恋爱观。

三、调查结果分析

进入大学后,人们摆脱了高中重压式的机械学习,时间变得随机而自由,于是有了许多空闲时光。而且在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长期如此,内心的空虚日益加重,压抑开始充满心头。现如今,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

(一)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根据统计显示,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32人,男生12人,女生20人。其中正在谈恋爱的仅有2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当被问及网恋、姐弟恋、同居等问题,大部分的答案都是不赞同的。关于遇见喜欢的人的.做法时,80%的人表示会单相思,并不会采取行动。当被问及你期待的爱情是什么样的?70%的同学向往的是浪漫纯情的爱情。可见,大一的学生思想还是很纯洁的,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恋爱这一问题;且胆子比较小,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32人,男生10人,女生各22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调查显示:40%的人处于恋爱状态,相比大一的情况,恋爱人数明显上升:对于网恋、姐弟恋、异地恋也表示接受,但70%的人表示无法接受未婚同居的情况,认为大学生的恋爱最终有结果的可能性比较小,很难实现。由此可以认为,大学生注重的只是恋爱的过程,轻视其结果的可能性很大,反过来也反映了现今大学生恋爱的状况很难有结果。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恋爱观念正在逐渐的形成与改变。

(三)大三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三学生接受调查的有46人,从调查中分析出,认为应该男生付款的老一派的思想已经逐渐被抹杀,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当前恋爱观的进步性,另一方面,也突出反映女生地位的不断提升,女生经济的独立,使恋爱过程更简单,纯洁,更值得人们的向往。在此调查中发现有56.6%的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失恋与恋爱”所带来的诸多影响。有的同学认为:“失恋,是人生交响乐中的一段小小的插曲,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丰富着自己的人生”,“这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失恋可以磨练自己的性格和意志,使其更加坚强起来!”

(四)大四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四学生共有20人参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是否与恋人走到最终的问题上,认为可以的只有7人。

2、对同居的态度,不赞成的有7人,其他人则持不反对态度。

3、对于网恋、姐弟恋、异地恋,大部分的都不赞同,只有5人赞同。

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大四学生的想法更为现实。经历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务实。对于大学的恋爱能否变成婚姻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悲观的认为是不可能的,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大学恋爱是有花无果的事情。在“大学生是否可以同居”这个问题上,大部分人并不反对,采取了开明的态度。更多的人对于婚前的性行为已不再那么保守,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排斥婚前性行为。虽然大四的学生对于恋爱的思想更加成熟,可是他们对于恋爱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认识清楚,许多人都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去恋爱的。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自己与对方更大的伤害。所以,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懂得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四、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恋爱动机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恋爱并不完全是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更多的是出于寂寞、好奇心、從众心理等,只有极少一部分是为了婚姻而恋爱。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因此,学校有必要端正同学的恋爱动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态度不认真

从“你认为大学的爱情能走到最后吗”的答案中,统计出60%的人认为是不会。目前恋爱的大学生,不注重恋爱的结果,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没有考虑过毕业之后的发展,“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心理遍布在大学生群体中。他们把恋爱当作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大学不恋爱,便觉得大学不完整,而从未考虑过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这就造成“毕业那天一起失恋”成为一种正常现象。

(三)道德观念淡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5%的同学赞成未婚同居,更深刻地体现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开放及不负责的态度,很多学生从未考虑过未婚同居给他们带来的潜在严重后果。

五、总结

综合上述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大四学生则能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学生恋爱调查报告篇4

前言

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以及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恋爱带来的问题。调查小组于11月10日在安工大东校区就所有(大一~大四)大学生做了随机的调查,调查人数为300人,有效问卷为260份,调查问卷涉及6个方面的问题。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以更真实的回答来反映大学生的恋爱观。报告结合同学们的回答结果展现大学生的恋爱观,并从中展开一些必要的讨论,对一些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和理论依据。

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与恋爱

1.作为大学生你正在谈恋爱吗?你渴望恋爱吗?你的恋爱经历是….

调查结果表明,有192位的同学(约76.5%)处于正在恋爱中或渴望谈恋爱,对恋爱抱有一种美好的向往。有49%的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由于学生的心智仍未完全成熟,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这个问题应予以正确引导。

2.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的依据

对这一问题,我们设了开放式的问答题,对于选择恋爱的对向,85%左右的学生选择的比例基本可以概括为“真心>人品好>兴趣爱好>能力>相貌”其中,大一~大二的学生偏向于真心和兴趣爱好,大三~大四组的则略偏向于人品好和能力。

在选择男女朋友的条件上,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们仍将“真心”“能力”“兴趣爱好一致”作为选择的重要指标。虽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的流入,对本民族的恋爱观产生一定影响。我们的大学生仍坚守“真心”为第一标准,说明学生们选择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但在我们的调查中确实存在小比例的大学生有重视相貌,物质这种错误倾向。所以建议学校及家长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切忌不可忽视,以免学生误入歧途,丧失本应该幸福的生活。

3.大学生恋爱最初动机

大学时代是人生美好的时光。大学生恋爱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你选择男(女)朋友的`依据是什么?根据调查,有49%的学生选择“能够体验一下浪漫情怀”“感觉好”,有15%的学生选择“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还有49%的学生选择“彼此

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恋爱的动机是应该建立在彼此之间共同的生活基础和感情基础之上的,只有少数的部分因为空虚而盲目地去恋爱。

4.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们的未来是什么?

调查显示,大部分67%同学对他们的恋爱未来有较明晰的规划:其中,27%的同学选择“两人一起考研,或找工作,直至婚姻”;有40%的同学选择“恋爱双方尽可能朝同一方向努力”;但,还有33%的同学认为未来变数太多,难以预料或以后事以后说,现在快乐第一。

可见大多数同学对待爱情还是会有一种理性的分析,会考虑到如何让这份情感更好的继续下去,直至永远。只有少数人抱着玩乐主义来对待恋爱,这些应当注意。

对于大学生与谈恋爱,我想提以下两个方面的看法。

1.大学生对爱情应持慎重的态度

a.不能错把友情当爱情。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正确区分友谊与爱情两个不同性质的感情体验。

b.不能错臵爱情的地位。不能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更不能奉行爱情至上主义沉湎与感情缠绵之中。

c.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片面地追求外在形象或只看重经济条件,或者仅仅把恋爱看成是摆脱孤独的方式,都是无法产生真挚的爱情,也得不到真正得爱情。

学生恋爱调查报告篇5

我们就在校大学生恋爱观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为全校范围内的大学生,调查不分年级,调查方法为随机调查,调查全程历时一个星期,受调查对象共计八十五人,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纸质问卷调查,另外一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电子稿问卷调查。

针对调查所整理的数据,我做了如下的分析:

有约87%的受调查者对恋爱的理解是“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而认为恋爱是“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和“是为将来的事业做跳板”以及“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就行”的比例极少。大学生目前的恋爱状况为“正在恋爱”与“曾经有过恋爱”的比例分别为“43%”与“32%”,而另一部分的受调查者的恋爱状况出于“观望”和“不准备恋爱”。在“是否喜欢并愿意与异性交往”这个问题上,分别有“63%”和“32”的受调查者认为“非常喜欢并愿意”和“愿意正常交往”而另外三项“谈不上喜欢但也不厌恶与异性交往”、“害羞,不太愿意”、“不喜欢也不愿意”所占的比例很少。

针对问卷中的数据,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恋爱还是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也许这种态度态度会给我们带来一种不负责任的结果。

总之恋爱双方要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感情,意愿;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兴趣爱好,学习工作,社交活动等等。总之,任何一方都不能只要求对方履行义务而自己却不承担相应的义务。

要忠贞专一,就是爱一个人要始终如一,永不变心,双方在共同的人生旅途中,能始终如一地在事业上互相帮助,生活中同甘共苦,能承受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恋爱过程中要含蓄文明,举止文雅,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用含蓄、谦恭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我们要做自己感情的主人,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使起恰到好处。

要理智和宽容,恋爱中的失恋是难免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修养、有道德的大学生,在失恋时,首先要作到失恋而不失态,我们应该明白失恋是一件很正常的是,没什么大不了的,要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态。其次,还要作到失恋而不是志,爱情是美好的,但不是一个人的唯一,生活中有很多更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不要一蹶不振,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应该转移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再次,要作到失恋而不失德,爱情不在友情在,要理智和宽容,想到对方的难处,这才是一个大学生较高素质的表现。

尽管我们追求美好爱情是好的,但大学生毕竟是一学业为主,青年学生对爱情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对学业的荒废。但必须搞清楚,“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处理好学习和爱情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我

学生恋爱调查报告篇6

摘要: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 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 调查时间为20xx年10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1. 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

2. 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 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爱欲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 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 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三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这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21人有17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7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学生消费调查报告最新6篇

2023小学生调查报告6篇

调查报告小学生范文6篇

最新小学生调查报告6篇

学生暑期大调查报告最新6篇

大学生手机调查报告推荐6篇

初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6篇

大学生大学生活调查报告6篇

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优质6篇

小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优秀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922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